殷商的高放射性铅是商代青铜器的一大特点。其来源不详。和元青花瓷器的波斯蓝色釉料一样,罕见因此也极难伪造。
关于殷商高放射性铅的来源,有两种猜想。一种是锡矿伴生的高放射性铅。因此推测产地可能是非洲。简称非洲说。一种是铜矿伴生的高放射性铅。简称铜矿说。铜矿说(文科)历史学者们一直尝试在中原附近寻找含高放射性铅的铜矿。而非洲说(科学地质)学者从成矿条件上否认了中国存在此等铜矿的可能性。
较无争议的是,殷商青铜的锡是进口的。可能性有几个。但中亚,如阿富汗,进口的可能性最大。这提示我们,不能排除铅也有中亚进口的可能。晚商时期,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存在一个强大的以金属冶炼贸易闻名的文化。其贵族墓葬很有特色,是世界文化遗产,五层妖塔。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第二大铀储量国。放射性铅是铀的裂变产物。如果殷商的铅来源于哈萨克斯坦的铀矿。那么高放射性铅含量可以被合理解释。
殷商的高放射性铅可能来自哈萨克斯坦
此博文来自论坛版块:史海钩沉(History)
卡拉苏克文化(英语:Karasuk culture, 俄语:Карасук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分布的范围大约是从咸海、窝瓦河一带到叶尼塞河上游,时间约为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800年(注: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为阿凡纳谢沃文化之后的青铜器时代文化。
这个文化中重要的贸易区域则是从中国北部、贝加尔湖地区一直到黑海、乌拉山地区,造成了这区域(注:中国北部到黑海)文化的相似性。他们的陶器被认为与内蒙古、中国内陆相近,而青铜刀则是与中国东北类似。他们居住在类似竖穴式的房屋中,而将死者放入石棺,埋进库尔干式的坟墓中,并用长方形的石板围住坟墓(注:和牛河梁遗址积石冢类似)。
有些学者认为,此文化有可能是起源于蒙古、中国北部、韩国一带(注:大概说的就是红山文化),也有些学者认为此文化与使用叶尼塞语系或布鲁夏斯基语的人有关,甚至提出了卡拉苏克语系的说法,而所发现的骸骨则是显示了此文化与中亚的高加索人有所关联。(注:有“白人”血统的华夏人?)
几天前美国《新闻周刊》有一张关于世界文化遗产Begazy Dandybai Mausolea(谷歌翻译:贝加齐·丹迪拜陵墓)的照片吸引了老牛的注意。这玩意和牛河梁遗址的陵墓(积石冢)等建筑没啥区别。
By Kaiyr -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 ... d=71543773
牛河梁遗址的照片不好找。找了两张对比一下:
就说是时间穿越有了新证据,这种捕风捉影的
事,看了乐乐就行了
一切要以peer reviewed的论文为主。没发论文,开会在自媒体上如何宣传,如何精神上胜利打别人脸,都不构成证据。举例说,中国所谓世界最早的黄铜小刀,正规考古报告里影子都没有。反复就是(民族主义)自媒体们在翻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