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3年“自然灾害”的一些特别的记忆
版主: kazaawang, wh
#141 Re: 火星记忆
应该是人祸。
当时外公和奶奶家只隔10 公里,但分属两个县。外公那个县 产粮不如奶奶那个县。
奶奶那个县是个小县。现在也少于三十万的人口。当年饿死了上万人。粮食全部交了go ng粮。
但外婆那个县人就死的少。基本没交公粮。至少有杂粮吃。不至于饿死。但奶奶这个县连树皮都扒光了。我爸就靠我奶奶用观音土加树皮熬过来没饿死。
当时外公和奶奶家只隔10 公里,但分属两个县。外公那个县 产粮不如奶奶那个县。
奶奶那个县是个小县。现在也少于三十万的人口。当年饿死了上万人。粮食全部交了go ng粮。
但外婆那个县人就死的少。基本没交公粮。至少有杂粮吃。不至于饿死。但奶奶这个县连树皮都扒光了。我爸就靠我奶奶用观音土加树皮熬过来没饿死。
#142 Re: 火星记忆
倘若只是天灾,靠余粮,国家可以请求国际支援,也不至于饿死这么多人。吃树皮草根都能活人。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我爸爸吃树皮加观音土都活下来。
但当时所有的粮食都被收走。说要还苏联的外债。
这个土工要赖天灾,还真赖不上。
但当时所有的粮食都被收走。说要还苏联的外债。
这个土工要赖天灾,还真赖不上。
#143 Re: 火星记忆
没人说大饥荒只是天灾造成的。 现在的问题是有人说那段时间一分天灾都没有。
似是旧人来 写了: 2023年 11月 30日 14:35 倘若只是天灾,靠余粮,国家可以请求国际支援,也不至于饿死这么多人。吃树皮草根都能活人。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我爸爸吃树皮加观音土都活下来。
但当时所有的粮食都被收走。说要还苏联的外债。
这个土工要赖天灾,还真赖不上。
#144 Re: 火星记忆
根本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收多少粮食都被收走,与天灾何干?
再丰收的年景,也禁不起土工这样搞。
饿肚子的记忆是几代人的噩梦。
我爸妈那时都还小。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听他们两讨论。奶奶那个县不仅仅粮食被收走,所有的能吃的都被收走了。关天灾啥事?
收多少粮食都被收走,与天灾何干?
再丰收的年景,也禁不起土工这样搞。
饿肚子的记忆是几代人的噩梦。
我爸妈那时都还小。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听他们两讨论。奶奶那个县不仅仅粮食被收走,所有的能吃的都被收走了。关天灾啥事?
#145 Re: 火星记忆
浙西南某地,算是鱼米之乡。
我妈的村子:大食堂就在我外公家对门的某姓祠堂。刚开始时吃的不错,但也就不到半年。村子有上村和下村,外公家在上村。后来,等下村人生产队收工回来再到食堂吃饭,基本不剩啥了。再后来就不再去食堂吃饭,而是每家派人去统一打饭。当时外公家还有四个人,两大人和我妈、我小舅。打饭由小舅负责,其实就是稍稠的粥,但能成块。他打回来后,就先划成四份,自己那块最大。我妈吃不饱,经常晚饭后坐在灶坑旁,无力,呆坐。她的舅舅,当时在县里工作,有时回家,看见我妈呆坐,就问她怎么样。我妈很懂事,说还好。再后来让各家自己做饭了,但没什么东西做。又一次我外公不知道从哪弄了些米糠麦麸之类的东西,外婆弄成窝窝头似得东西蒸了。结果,我妈舅舅回来,也没问是什么,吃了两个,拉不出了。现在我妈一提起58年,就说饿怕了。村里饿死过一个人。虽然究竟是不是饿死的,不好说,但那人饿的很厉害,因为他本来饭量就大。办食堂时要烧火,他能自己一个人去把河边的大树砍到拖回来。有人去割紫云英煮着吃,差点没撑死。
我爸的村子:村干部很聪明,在本村祠堂藏了不少粮食,所以全村没怎么饿着。还有村干部带领部分村民去江西干活,弄回来不少玉米地瓜啥的。
我爸的高中:有很多人带饭是地瓜藤叶干混合碎米,还有人中午就没饭。还有人没饭但饿急了,把别人蒸的饭偷走吃了。几次之后,被抓着开除了。
58年是通称,泛指那几年。
没有天灾。老家从来没有大灾。
我妈的村子:大食堂就在我外公家对门的某姓祠堂。刚开始时吃的不错,但也就不到半年。村子有上村和下村,外公家在上村。后来,等下村人生产队收工回来再到食堂吃饭,基本不剩啥了。再后来就不再去食堂吃饭,而是每家派人去统一打饭。当时外公家还有四个人,两大人和我妈、我小舅。打饭由小舅负责,其实就是稍稠的粥,但能成块。他打回来后,就先划成四份,自己那块最大。我妈吃不饱,经常晚饭后坐在灶坑旁,无力,呆坐。她的舅舅,当时在县里工作,有时回家,看见我妈呆坐,就问她怎么样。我妈很懂事,说还好。再后来让各家自己做饭了,但没什么东西做。又一次我外公不知道从哪弄了些米糠麦麸之类的东西,外婆弄成窝窝头似得东西蒸了。结果,我妈舅舅回来,也没问是什么,吃了两个,拉不出了。现在我妈一提起58年,就说饿怕了。村里饿死过一个人。虽然究竟是不是饿死的,不好说,但那人饿的很厉害,因为他本来饭量就大。办食堂时要烧火,他能自己一个人去把河边的大树砍到拖回来。有人去割紫云英煮着吃,差点没撑死。
我爸的村子:村干部很聪明,在本村祠堂藏了不少粮食,所以全村没怎么饿着。还有村干部带领部分村民去江西干活,弄回来不少玉米地瓜啥的。
我爸的高中:有很多人带饭是地瓜藤叶干混合碎米,还有人中午就没饭。还有人没饭但饿急了,把别人蒸的饭偷走吃了。几次之后,被抓着开除了。
58年是通称,泛指那几年。
没有天灾。老家从来没有大灾。
似是旧人来 写了: 2023年 11月 30日 15:17 根本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收多少粮食都被收走,与天灾何干?
再丰收的年景,也禁不起土工这样搞。
饿肚子的记忆是几代人的噩梦。
我爸妈那时都还小。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听他们两讨论。奶奶那个县不仅仅粮食被收走,所有的能吃的都被收走了。关天灾啥事?
+4.00 积分 [版主 wh. 发放的奖励]
#146 Re: 火星记忆
我在前面就说了,
列出来这些自然灾害并不能改变大饥荒主要是毛泽东造成的人祸这个事实。
但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那些年一分天灾都没有, 也不客观。
列出来这些自然灾害并不能改变大饥荒主要是毛泽东造成的人祸这个事实。
但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那些年一分天灾都没有, 也不客观。
似是旧人来 写了: 2023年 11月 30日 15:17 根本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收多少粮食都被收走,与天灾何干?
再丰收的年景,也禁不起土工这样搞。
饿肚子的记忆是几代人的噩梦。
我爸妈那时都还小。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听他们两讨论。奶奶那个县不仅仅粮食被收走,所有的能吃的都被收走了。关天灾啥事?
#147 Re: 火星记忆
看看这个,根本没提到 天灾。完全是 大炼钢铁,导致不少庄稼烂在地里无人收割。
“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为了提供大炼钢铁所需要的原料和燃料,各地大量砍伐树木,铁制农具等生产资料被当作炼钢的原料被捣毁,农村大量劳动力丢下农业生产去大炼钢铁,导致不少庄稼烂在地里无人收割。1959年,中国粮食产量比1958年下降15%,1960年又继续下降15%,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直到大跃进结束之后的1962年,粮食产量才开始回升。”
https://www.voachinese.com/a/the-great- ... 44406.html
“然而结果却事与愿违。为了提供大炼钢铁所需要的原料和燃料,各地大量砍伐树木,铁制农具等生产资料被当作炼钢的原料被捣毁,农村大量劳动力丢下农业生产去大炼钢铁,导致不少庄稼烂在地里无人收割。1959年,中国粮食产量比1958年下降15%,1960年又继续下降15%,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直到大跃进结束之后的1962年,粮食产量才开始回升。”
https://www.voachinese.com/a/the-great- ... 44406.html
#149 Re: 火星记忆
网上对三年自然灾害的评诉,都是1998年后的,辩论的双方都是靠推断,从老一辈传下来的信息,就是那三年没什么吃的。挨饿听说过,饿死人都说可能有,但每年饿死千万却在老人中没人说过。以前有人还硬要我相信不担中国饿死三千万,苏联也饿死三千万。这数字好像大家都不懂三千万人,有多大一样。
#150 Re: 火星记忆
衢州吗?我老家上王村,不过是绍兴的。island 写了: 2023年 11月 30日 16:02 浙西南某地,算是鱼米之乡。
我妈的村子:大食堂就在我外公家对门的某姓祠堂。刚开始时吃的不错,但也就不到半年。村子有上村和下村,外公家在上村。后来,等下村人生产队收工回来再到食堂吃饭,基本不剩啥了。再后来就不再去食堂吃饭,而是每家派人去统一打饭。当时外公家还有四个人,两大人和我妈、我小舅。打饭由小舅负责,其实就是稍稠的粥,但能成块。他打回来后,就先划成四份,自己那块最大。我妈吃不饱,经常晚饭后坐在灶坑旁,无力,呆坐。她的舅舅,当时在县里工作,有时回家,看见我妈呆坐,就问她怎么样。我妈很懂事,说还好。再后来让各家自己做饭了,但没什么东西做。又一次我外公不知道从哪弄了些米糠麦麸之类的东西,外婆弄成窝窝头似得东西蒸了。结果,我妈舅舅回来,也没问是什么,吃了两个,拉不出了。现在我妈一提起58年,就说饿怕了。村里饿死过一个人。虽然究竟是不是饿死的,不好说,但那人饿的很厉害,因为他本来饭量就大。办食堂时要烧火,他能自己一个人去把河边的大树砍到拖回来。有人去割紫云英煮着吃,差点没撑死。
我爸的村子:村干部很聪明,在本村祠堂藏了不少粮食,所以全村没怎么饿着。还有村干部带领部分村民去江西干活,弄回来不少玉米地瓜啥的。
我爸的高中:有很多人带饭是地瓜藤叶干混合碎米,还有人中午就没饭。还有人没饭但饿急了,把别人蒸的饭偷走吃了。几次之后,被抓着开除了。
58年是通称,泛指那几年。
没有天灾。老家从来没有大灾。
#151 Re: 火星记忆
不知道 你能否 联系一下 站方?添加个功能,当回帖 超过 10个以上时,发起主题帖的人 只能修改 主题帖的内容了,不能修改 标题了
就像这个楼的例子,一改标题,把大家的共同讨论 都给篡改了。因为这么多回帖后,这个楼 不再属于 楼主一个人了,属于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