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Re: 数学的本质是什么?
发表于 : 2024年 6月 4日 09:24
0,负数,虚数,因果律不对了可以改

0,负数,虚数,因果律不对了可以改
任何实质性的讨论,都很欢迎!
这你不用跟我争,这是学过理科的人的常识。数学里头没有量纲的概念,而物理和其他的学科有量纲的概念,就是最明确的体现。japamer 写了: 2024年 6月 4日 00:41 实物都有量;数学只在纯粹的想像里完全成立。
上面的例子可能太夸张,再举一个很普遍的例子:
1(个石头)+ 1(个石头) = 2(个石头);
由于世界上没有 2个一模一样的石头;你心里大概觉得差不多就行了。
好了,如果其中一个越来越大,另一个越来越小,变成以下情况:
1(颗巨石)+ 1(粒沙子) = 2(?),怎么办?
那么,差多少可以接受?这又是因人而异,因场合而异,没有定论。
数学是门术吗?技术和科学有什么区别呢?japamer 写了: 2024年 6月 4日 10:24 任何实质性的讨论,都很欢迎!
本来就是切磋,无论对错。
你讲了不少,也部分回答了上面一位的问题。
数学不能发现四大发明,但它可以提高它们。
中国古代有很多科学发明,但没有在技术上提高。
包括数学,因为数学也是技术。
我觉得这是社会制度问题造成的。
数学是虚的;即使是在数学发达的西方,
它也没有给其它科学带来实质性的发明。
它只是更精细的描述而已,是技术上的提高。
如牛顿力学,数学没能帮助他解释什么是力?
相反,有后人想从数学上解释力,这是本末倒置。
现代科学没有明显的发展是共识,跟迷信数学有关。
我说实物都有量纲,没错吧? 而且,实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量纲;
数学作用在实物上吗?数学是抽象思维吧,不需要实物也可以进行的,譬如那个张益堂几十年来就一支笔几张纸,完成了数学上的一大成就。japamer 写了: 2024年 6月 4日 20:25 我说实物都有量纲,没错吧? 而且,实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量纲;
比如上面的例子,可以带入具体动物种类,或者笼统的生物或物体。
我没有讨论数学里有没有量纲?你说没有,这正是我说的:数学是虚的。
其实数学里有时有量纲,如面积,体积。
一般情况下,数学里没有写量纲,但其实是默认X量纲;X酌情代入。
另外,科学主要是指发现自然的新规律。
技术主要是指提高已知的认识和方法。
你说的既简单,又没有新意。bsmile 写了: 2024年 6月 4日 20:54 数学作用在实物上吗?数学是抽象思维吧,不需要实物也可以进行的,譬如那个张益堂几十年来就一支笔几张纸,完成了数学上的一大成就。
数学就像别的学科一样,可以超然地发展,也可以应用在实物上得到它的具体的实现,所以它既实又虚。真正的虚的东西的例子是各种宗教,上帝和神,只可以超然,应用不到实际。
科学只是指新规律吗?已经发现了的譬如牛顿三定律不再是科学的内容,成了技术了吗?
在没有看明白对方想说什么的时候就回了,这不是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吗?我应该是对你的观点里头的一些表达表示不同意吧,还有你对数学的态度本身。japamer 写了: 2024年 6月 4日 22:16 你说的既简单,又没有新意。
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可以上教课书或网上查。
我本来是不想回的,所以没有仔细写。不知道你想争什么?
我不做学究,这里也简单说了:viewtopic.php?t=488200
你先试试LZ的第一条?
这样就好,你认真没有错。
大部分数学的终极目标还是要面对现实,找实际应用。bsmile 写了: 2024年 6月 4日 20:54 数学作用在实物上吗?数学是抽象思维吧,不需要实物也可以进行的,譬如那个张益堂几十年来就一支笔几张纸,完成了数学上的一大成就。
数学就像别的学科一样,可以超然地发展,也可以应用在实物上得到它的具体的实现,所以它既实又虚。真正的虚的东西的例子是各种宗教,上帝和神,只可以超然,应用不到实际。
科学只是指新规律吗?已经发现了的譬如牛顿三定律不再是科学的内容,成了技术了吗?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marclee 写了: 2024年 6月 5日 09:15 不用试。
你把他数学的“学”去掉,或者把物理加上“学”字带入他的论断里看看是什么情况。
你这一看就也是被语言、概念和语义带偏了的。。。
没有经过基本辩论训练和逻辑锻训练的人容易臆想和夹七夹八妄断。
看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不值一驳。
这种没头脑的盲目思维容易导致迷信和宗教崇拜。
能否解释一下你怎么认为数学被迷信和滥用了?迷信不太明白是什么,滥用是说现在数学家搞的一些方向完全是自娱自乐这个意思吗?japamer 写了: 2024年 6月 4日 23:57 这样就好,你认真没有错。
但我在这也不是写论文,希望不要拘泥小节。
只要不是存心来争吵,我愿意回答和讨论问题。
另外,这里是信仰版,讨论没有结果也是很正常。
希望保持这个版的干净和清静。
我从上学的第一天就对数学感兴趣;
现在很失望看到数学被迷信和滥用。
这是我的经历和现在对数学的感受。
你好像对数学还很热爱,被我对数学的感受所冒犯。
没有关系;有时间,我们可以逐个问题讨论。
首先你说半句话,让别人去猜;现在我才大概明白你想要说的。marclee 写了: 2024年 6月 5日 09:15 不用试。
你把他数学的“学”去掉,或者把物理加上“学”字带入他的论断里看看是什么情况。
你这一看就也是被语言、概念和语义带偏了的。。。
没有经过基本辩论训练和逻辑锻训练的人容易臆想和夹七夹八妄断。
看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不值一驳。
这种没头脑的盲目思维容易导致迷信和宗教崇拜。
迷信和滥用有各种各样;简单例子:
妈蛋的,写到这才发觉这楼主应该是初小教育水平的民科?!japamer 写了: 2024年 5月 30日 23:29 数学是100%的人造(物理学是不是人造的?),所以我们可以剖析它的一些本质:
1)数学不是自然界的产物(物理学是自然界的产物还是物理是自然界的产物?);这个世界可以没有数学。
2)数学是人造的概念演绎,不像其它人造的物质工具(其他的指的是什么是哪些?物理还是物理学还是螺丝刀汽车电灯电话?数学这又是在和谁对比?)
3)数学里的概念是静态的:唯一和不变的(这恰恰是数学的优势,就是消除干扰提炼逻辑和真理,反过来应用于普遍的实际场景,怎么了?!)
4)数学里的演绎是可预见的:可以不唯一,但是确定的(数学的分枝多了,不确定的学科也不少,以前叔贴过一个数学图谱,几十门上百门分支学科,混沌学也算数学的一个分支吧,你这太孤陋寡闻了)
5)数学里的概念和演绎都无法确证,因为自然里没有它们的完全对应物(提炼的、提炼的、提炼的,哥哥对应物多了去了,数学当然是来自认是自然,反过来研究普遍的规律英语与自然)。
6)数学的用处在于其公认逻辑上的确定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不一定。(实际上当然不一定,怎么了?!)
7)数学不是真理;它是人想象的。要完全相信数学,除非脱离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