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Re: 17年金蝉
发表于 : 2024年 6月 9日 21:11
谢谢诶, 这个群跟我的猜想一致,17年的有17波,13年的有13波,理论上miyahengheng 写了: 2024年 6月 9日 19:25 大师的疑问非常合理!
以下来自wikipedia:
“每批以他们等待孵化年数命名,如「布鲁德13蝉」,孵化时间有的13年,多的长达17年。英文名“BroodX”,其中X代表年份,人们说的17年蝉英文名就叫 Brood17,也有叫做periodical cicada。“十七年蝉”,原产于美国东部地区,这些蝉在地下蛰伏十三或十七年,然后破土而出。根据他们出现的年份,十七年蝉被分为30个“群”。群1号到17号是十七年蝉,群18号到30号是十三年蝉。一些群并不存在,但为了方便起见而保留。群4号已于2003年出现。2011年出现的群19号。群10号,一种十七年蝉,已经出现于2004年5月的新泽西州和北卡罗莱纳州。”
按我的理解,17年间可能每年都有新的17年蝉钻出来,但是其中某一或几年是高峰,某些年可能是低谷。高峰的产生可能最开始是个偶然,之后形成正反馈增强了波峰出现的可能性。波谷也是类似,13年蝉也类似。 假设二者分布都有一个最高峰, 这样每17x13的时候两个最高峰会叠加,就是今年。
如果算上波与波不同,确实大波对上大波是最高峰
但是实际上怎么定义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同一个群在多个周期的稳定性如何?
如果在85年里观察17个17年群,每个群可以有5个数据点,最大波的一直是一个群吗?大波和次大波差异有多大?其他因素,比如气候/太阳活动/总统选举有没有影响呢?
有点扯多了,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