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爱吃肥肠啊……为啥说他姓刘?
周中做题啦,看看小镇做题家的水平
版主: kazaawang, wh
#21 Re: 周中做题啦,看看小镇做题家的水平
#22 Re: 周中做题啦,看看小镇做题家的水平
典故:前度刘郎又重来。或者,他以为我是刘强东的马甲
及昭宗被轼,携其族往依王审知,终身不食梁䘵。捐馆日,留一箧缄鐍甚密。家人意为珍玩,发之,唯得烧残龙凤烛百余条。盖在翰林日,昭宗夜对金銮,宫人秉烛以送。偓悉藏之,识不忘也。偓富才情,词致婉丽,幼喜闺阁诗。后遭国祸,出语依于节义,得诗人之正焉。
#24 Re: 周中做题啦,看看小镇做题家的水平
from wiki
朔方节度使,又称灵武节度使、灵州节度使,是唐朝在今中国西北地区为防御后突厥汗国等游牧民族所设置的节度使,治所在灵州(今宁夏吴忠西北古城镇),天宝十节度使之一。属于唐朝关内道,南部辖区与关中接壤,北部辖区尽唐之北境。
朔方节度使辖地民族众多,统兵6.4万,管辖范围包括今宁夏全境、内蒙古中西部、陕西中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甘肃陇西的部分地区。朔方节度使依托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的引黄河灌溉区,成为唐朝军屯最发达的军镇,军屯数量占唐朝军屯总数的1/4。
及昭宗被轼,携其族往依王审知,终身不食梁䘵。捐馆日,留一箧缄鐍甚密。家人意为珍玩,发之,唯得烧残龙凤烛百余条。盖在翰林日,昭宗夜对金銮,宫人秉烛以送。偓悉藏之,识不忘也。偓富才情,词致婉丽,幼喜闺阁诗。后遭国祸,出语依于节义,得诗人之正焉。
#25 Re: 周中做题啦,看看小镇做题家的水平
跟你啥关系?朔方节度使 写了: 2025年 4月 25日 12:03 from wiki
朔方节度使,又称灵武节度使、灵州节度使,是唐朝在今中国西北地区为防御后突厥汗国等游牧民族所设置的节度使,治所在灵州(今宁夏吴忠西北古城镇),天宝十节度使之一。属于唐朝关内道,南部辖区与关中接壤,北部辖区尽唐之北境。
朔方节度使辖地民族众多,统兵6.4万,管辖范围包括今宁夏全境、内蒙古中西部、陕西中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甘肃陇西的部分地区。朔方节度使依托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的引黄河灌溉区,成为唐朝军屯最发达的军镇,军屯数量占唐朝军屯总数的1/4。
#26 Re: 周中做题啦,看看小镇做题家的水平
本人喜欢河套地区
及昭宗被轼,携其族往依王审知,终身不食梁䘵。捐馆日,留一箧缄鐍甚密。家人意为珍玩,发之,唯得烧残龙凤烛百余条。盖在翰林日,昭宗夜对金銮,宫人秉烛以送。偓悉藏之,识不忘也。偓富才情,词致婉丽,幼喜闺阁诗。后遭国祸,出语依于节义,得诗人之正焉。
#28 Re: 周中做题啦,看看小镇做题家的水平
银川
及昭宗被轼,携其族往依王审知,终身不食梁䘵。捐馆日,留一箧缄鐍甚密。家人意为珍玩,发之,唯得烧残龙凤烛百余条。盖在翰林日,昭宗夜对金銮,宫人秉烛以送。偓悉藏之,识不忘也。偓富才情,词致婉丽,幼喜闺阁诗。后遭国祸,出语依于节义,得诗人之正焉。
#30 Re: 周中做题啦,看看小镇做题家的水平
其实我没去过。可能去了就不喜欢了。河套是国之重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虽处内陆腹地,却是鱼米之乡。在很多个紧要关头都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不过气候大概不行,冬天冷死夏天热死,蚊子应该也不少
及昭宗被轼,携其族往依王审知,终身不食梁䘵。捐馆日,留一箧缄鐍甚密。家人意为珍玩,发之,唯得烧残龙凤烛百余条。盖在翰林日,昭宗夜对金銮,宫人秉烛以送。偓悉藏之,识不忘也。偓富才情,词致婉丽,幼喜闺阁诗。后遭国祸,出语依于节义,得诗人之正焉。
#31 Re: 周中做题啦,看看小镇做题家的水平
嗯,就是因为黄河在那里绕个弯,河套就成了小江南。好像银川吃米比面多?什么紧要关头影响了历史进程?是不是民族交融还是山西更多?记得说大同是典型的农牧交界带,牛羊肉和面食都吃得多。朔方节度使 写了: 2025年 4月 26日 02:04 其实我没去过。可能去了就不喜欢了。河套是国之重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虽处内陆腹地,却是鱼米之乡。在很多个紧要关头都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不过气候大概不行,冬天冷死夏天热死,蚊子应该也不少
哎,你家有啥书啊?你去那个书架楼奔一个啊

#32 Re: 周中做题啦,看看小镇做题家的水平
宋朝张邦基《墨庄漫录》中就认为:予友陈兴祖德昭云:“顷见一诗话,亦题云李季成作,乃全载孟蜀主一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云东坡少年遇美人,喜《洞仙歌》,又邂逅处景色暗相似,故隐括稍协律以赠之也。予以谓此说近之。”据此乃诗耳,而东坡自叙乃云是《洞仙歌令》,盖公以此叙自晦耳。《洞仙歌》腔出近世,五代及国初,未之有也。意思是,苏轼有所隐瞒,其实苏轼是记得原作全部内容的。他就是隐括了原作,但是不想别人知道,就说自己只记得前两句。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TJ471QL0521W52C.html
#33 Re: 周中做题啦,看看小镇做题家的水平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记载杨元素《本事曲》中,提到了孟昶和花蕊夫人纳凉的那天夜里,所唱的歌词。
余尝见一士人诵全篇云:‘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起来琼户启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可以看出来,这是一首《玉楼春》,也叫做《木兰花》, 也是一首押仄韵的七言诗。
#34 Re: 周中做题啦,看看小镇做题家的水平
载宜春潘明叔云:蜀王与花蕊夫人避暑摩诃池上,赋洞仙歌,其词不见於世。东坡得老尼口诵两句,遂足之。
宋朝时蜀帅谢元明因开摩诃池,得古石刻,上面有一首洞仙歌,前两句恰好是苏轼所说的残句。遂见全篇为: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贝阙琳宫恨初远。玉阑干倚遍,怯尽朝寒,回首处,何必流连穆满。芙蓉开过也,楼阁香融千片。红英泛波面。洞房深深锁,莫放轻舟瑶台去,甘与尘寰路断。更莫遣流红到人间,怕一似当时,误他刘阮。
按云:“自清凉无汗”,确是避暑。而又云:“怯尽朝寒”,则非避暑之意。且坡序云夜起,而此词俱昼景。其中贝阙琳宫,阑干楼阁,沿房瑶台,拉杂凑集,明是南宋人伪作。
+2.00 积分 [版主 wh 发放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