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二线明星也没戏可拍了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头像
一紙荒唐(阿糖)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365
帖子: 6575
注册时间: 2025年 2月 8日 09:23
来自: 没能耐就说没能耐,什么叫大环境不好?你到哪哪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赵本山

#21 Re: 完了,二线明星也没戏可拍了

帖子 一紙荒唐(阿糖) »

嘿嘿...
现在越来越感越美股仍可以捞钱是个大好机遇啊
也许过不了多久... 也没多少油水了🤔

将军们 能捞赶紧捞🤫

头像
LittleBear(小破熊)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06
帖子: 22198
注册时间: 2023年 4月 19日 17:47

#22 Re: 完了,二线明星也没戏可拍了

帖子 LittleBear(小破熊) »

为什么2025年中国电影票房高于2024年,却有演员“无戏可拍”?
这是一个典型的行业结构性矛盾:票房增长主要依赖少数头部大片和档期效应,而生产端整体供给不足,导致中低层演员机会稀缺。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10月25日),2025年上半年票房已达292.3亿元,同比增长23.0%,全年预计超450亿元,远高于2024年的425.02亿元(同比2023年下降22.6%)。 但这种“高票房”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头部效应”主导:少数爆款影片(如《哪吒之魔童闹海》单片154.45亿元,占上半年票房52.8%)拉动整体,春节档(110亿元+)和暑期档(超43亿元)贡献超60%。 这与演员就业低迷形成鲜明对比——开机率低、项目少,主要影响二三线及群演,而一线明星资源集中。
票房高于2024年的关键驱动因素
2025年票房回暖得益于供给恢复和需求刺激,但仍高度集中:

头部影片与档期拉动:春节档预售破2.7亿元,创多项纪录;《哪吒2》《封神第二部》等IP续作强势,国产片占比91.2%。上半年过4亿票房单日达21天(历史新高),但冷门日长达27天。
政策与消费补贴:国家电影局“跨年贺岁”活动投入超6亿元补贴,覆盖元旦-春节;多地(如北京1000万元、浙江3680万元)发放消费券,推动观影人次增长16.9%至6.41亿。
供给端初步恢复:2024年备案超2700部(高于2023年),但上映新片仅同比持平(430部),优质内容向头部倾斜。银幕数稳居全球第一,放映场次微降但效率提升(特效厅占比升)。

指标2024年全年2025年上半年2025年预计全年同比变化(上半年)总票房(亿元)425.02292.3>450+23.0%观影人次(亿)10.16.41-+16.9%头部片占比50%(16部5亿+)52.8%(《哪吒2》主导)55%集中度加剧平均票价(元)4245(估)-微升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猫眼专业版、国家电影局。
与演员“无戏可拍”的关系:结构性失衡
演员失业潮(尤其是二三线)源于生产端“寒冬”延续,而非票房整体低迷:

开机率低,项目少:2024-2025年,横店等基地开机剧组锐减(从高峰80个/日降至不足10%),长剧播放量降11.95%。备案虽增,但多为头部项目(如IP大片),中小成本剧/电影投资缩水,精品化后对群演/配角需求减少。 2025年上半年Q2票房暴跌34.74%(48.42亿元),反映非档期供给疲软。
资源向头部倾斜:预算紧缩下,资金优先一线明星(千万级片酬稳定)和特效/营销(《哪吒2》衍生品收入激增399.5%)。二三线演员空窗期长(数月至一年),转行率高;短剧虽创64.7万就业,但普通演员日薪仍低(1-3万仅头部)。
行业转型影响:AI工具(如视频生成)取代部分表演;短视频分流观众,传统长剧需求弱。政策推动多元化(如现实题材),但主旋律过多导致审美疲劳,中小项目难获批。 整体,75%长剧演员失业,但头部大片(如春节档6部)仅需有限演员阵容。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