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1984年,充满梦想的一年,你在做什么?
发表于 : 2023年 5月 12日 01:11
嗯,是不用在意身外之物之title.sugarbabylove 写了: 2023年 4月 24日 12:44 一辈子associate的很多啊,随便翻个faculty的网站就能看到了,哈哈,接触过几个,他们应该都不太在意。其实也没啥。。
嗯,是不用在意身外之物之title.sugarbabylove 写了: 2023年 4月 24日 12:44 一辈子associate的很多啊,随便翻个faculty的网站就能看到了,哈哈,接触过几个,他们应该都不太在意。其实也没啥。。
三人并排像飞机座位似的,中间的人进出很不方便……
第一个视频的前两首歌好像都是邓丽君的。街景似乎和大陆八十年代差不多,不过街头、摊位、桌椅感觉更干净些。有个很大的区别是台湾八十年代流行的助动车,大陆好像是90年代后期才开始流行起来,而且尺寸小一点似的,好像不如台湾的那么规范。XElem 写了: 2023年 4月 24日 22:26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偶宁愿:耍废省麻烦~穷开心....![]()
回主题:Doi Kuro纪录40年前的台湾
对照组~拍照者居然能找到差异不大滴~这,大概南部 or 偏乡才有可能吧....![]()
(拍照者谜之音:偶跳进来了、偶又跳出去了、偶又跳进来了、偶又....、~偶能跳40年....)
【回到37年前高雄台南! 老街道满回忆网看哭】
6个班。五年级又多分出一个班。嗯我们是第一届五四制。不过后来又改回去了。
其实薪水差别还是有几万的,我猜其他族群的某些人不在意。。。?
是这样, 博士点当年一个专业没几个, 小点的专业都不一定有。 我爸当博导时还需要国务院学位评议组投票决定。 后来一些好的院校就有资格自己评博导了。wh. 写了: 2023年 4月 22日 23:32 嗯,我记得教授比博导低一级,不是每个专业都可以收博士生,必须有博士点。教授也必须升到博导一级才能带博士生。
美国有的大学是associate prof还没有tenure,有tenure后就是教授是吧?
研究员这些,让我想起前几年复旦那个数学系海归的研究员把党委书记抹了脖子。后来不知道怎么判的。
五四制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我知道以前小学五年制,不知道初中还有过四年。sugarbabylove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22:24 6个班。五年级又多分出一个班。嗯我们是第一届五四制。不过后来又改回去了。
其实国内班级的挺多问题都源于班级人数过多,说到底还是人口问题。唉。
作为北方人,我记得90年代,厂办的“子弟学校”条件更好,人少,桌椅电教室等甚至厕所都比我们好。现在就不行了。
嗯,华人人多压力大,一般都勤奋,孜孜向上。老外自由散漫,压力不大就无所谓几万块薪水之别了。sugarbabylove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22:28 其实薪水差别还是有几万的,我猜其他族群的某些人不在意。。。?
不过老买提那么多教授,教授的心思他们应该知道的比我多。
看了一下以前的学校department,几个华人确实都是professor,哈哈。
赞虎父无犬子!AQ14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22:46 是这样, 博士点当年一个专业没几个, 小点的专业都不一定有。 我爸当博导时还需要国务院学位评议组投票决定。 后来一些好的院校就有资格自己评博导了。
看漫长的季节就知道北方大厂以前很牛,铁饭碗,单位什么都有。我有个同学也是北方大厂的,子弟中学都不止一个,人太多。wh. 写了: 2023年 6月 6日 01:09 五四制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我知道以前小学五年制,不知道初中还有过四年。
是啊,国内教育问题也和人口有关,人少怎么都好办。
你是北方人啊?我以为是广东呢。对,以前大厂矿条件好,有自己的学校医院电影院等等。我转过一篇最后一代厂矿子弟,挺好看也挺伤感的:
viewtopic.php?t=122067
漫长季节也讲到大型企业灰飞烟灭吗?厂子越大,震级越大哦。
是不是那个时候是小初高一共十年?九年义务教育好像是86年开始实施的,就是6+3或5+4,初中毕业时反正得读够九年,不过好像各地操作不一样,倒是情有可原。wh. 写了: 2023年 6月 6日 01:09 五四制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我知道以前小学五年制,不知道初中还有过四年。
是啊,国内教育问题也和人口有关,人少怎么都好办。
你是北方人啊?我以为是广东呢。对,以前大厂矿条件好,有自己的学校医院电影院等等。我转过一篇最后一代厂矿子弟,挺好看也挺伤感的:
viewtopic.php?t=122067
哦,那你也是南北杂交的优良品种!sugarbabylove 写了: 2023年 6月 15日 18:11 是不是那个时候是小初高一共十年?九年义务教育好像是86年开始实施的,就是6+3或5+4,初中毕业时反正得读够九年,不过好像各地操作不一样,倒是情有可原。
喜欢那篇文章的文笔。文中提到归属感什么的,我也是有点触动。因为,我唔系广东人。。 只是在广东读书,工作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是哦。她手里拿的是玉米棒子吧?我第一次看李银河是看她的女权主义文章,很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