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3 / 4

#41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7日 17:27
noid2
牛河梁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13:30

每天上论坛灌水?

灌什么水,与器人说话有意思吗?


#42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7日 17:37
tiantian2000
noid2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17:27

灌什么水,与器人说话有意思吗?

可以模拟现在坛子上的各种神经病


#43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7日 17:40
jkxf
hahan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15:52

不会的
别说UBI了
就是一点点食品券
还没等到富人反对
贫下中农出身的挣一点高工资的upper middle class就一跳三尺高了
以后会回归历史常态
穷人去给富人当仆人佣人丫鬟小老婆
现在别说一般贵族了
就是贝索斯
也没有几个男仆
这不是历史常态

收支不平衡的原因,目前发福利基本靠印钱,大部分人的钱贬值。。。
民主党时期,也没有真正给大厂收税,一样h1b/外包 。。。


#44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7日 18:31
ipadsony
牛河梁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13:08

不信,AI大部分工作都没法做。


#45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7日 18:33
小卒过河

我孩子现在在选专业,非常担心AI对未来就业市场的影响,什么专业才不踩坑啊


#46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7日 19:55
robot2022
YouHi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13:54

老牛,我最近读了这篇文章: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25 ... s-thinking

已经好几晚上睡不着觉了。。。

人类的命运貌似很糟糕。。。

总结一下?


#47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7日 21:08
toddj
7H12$F+vu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15:23

挺好的,机器人工作,人领钱

只是我们需要改变一下社会制度,尤其是分配制度,不是一切归资本,而是一切归创造者。普通人就是达到门槛就能领UBI

机器人要是不高兴了断供人类不就得吃土?


#48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7日 21:12
cadillac
YouHi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13:11

那么问题来了,不工作干什么呢?

吃人肉


#49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7日 21:19
hahan
小卒过河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18:33

我孩子现在在选专业,非常担心AI对未来就业市场的影响,什么专业才不踩坑啊

靠挣工资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美国但凡是能找到工作的地方
都不是靠自己工资就能买房的了
湾区的小中买房也都是靠国内六个钱包


#50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7日 23:31
fukwumao

你们都是机器人
俺也是


#51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7日 23:56
牛河梁
fukwumao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23:31

你们都是机器人
俺也是

互联网上,没人知道老牦是(不是)器人


#52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8日 05:35
majia0100
牛河梁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13:30

每天上论坛灌水?

到那时。AI给每个索南提供一个菌斑。里面各个人物完全根据个人喜爱定制。一大堆奶茶妹妹,一大堆芙蓉姐姐。


#53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8日 05:38
jkxf
majia0100 写了: 2025年 11月 8日 05:35

到那时。AI给每个索南提供一个菌斑。里面各个人物完全根据个人喜爱定制。一大堆奶茶妹妹,一大堆芙蓉姐姐。

尼玛的 说不定这就已经是现实社会了 大家都活在剧里


#54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8日 05:43
majia0100
jkxf 写了: 2025年 11月 8日 05:38

尼玛的 说不定这就已经是现实社会了 大家都活在剧里

难道你就是AI给我定制的奶茶妹妹? 快脱,上裸照。


#55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8日 08:26
jg51

this is the definition of "existential dread"

YouHi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13:54

老牛,我最近读了这篇文章: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25 ... s-thinking

已经好几晚上睡不着觉了。。。

人类的命运貌似很糟糕。。。


#56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8日 09:32
newwmkj2022

问题是不工作用什么去换食物。

牛河梁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13:08


#57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8日 10:38
qiaka
牛河梁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13:08

大哥, 不用工作哪是什么喜讯啊? 不用工作还有工资领才是喜讯,好吧


#58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8日 11:46
牛河梁
majia0100 写了: 2025年 11月 8日 05:35

到那时。AI给每个索南提供一个菌斑。里面各个人物完全根据个人喜爱定制。一大堆奶茶妹妹,一大堆芙蓉姐姐。

每天燕瘦环肥地夸索南?


#59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8日 11:47
牛河梁
newwmkj2022 写了: 2025年 11月 8日 09:32

问题是不工作用什么去换食物。

说起来,《Ready Player One》又上线了。NETFLIX。


#60 Re: 喜讯,5-20年内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8日 11:53
YouHi
robot2022 写了: 2025年 11月 7日 19:55

总结一下?

The article, "The Case That A.I. Is Thinking," explores the philosophical question of whether 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 like ChatGPT are genuinely thinking, or if their convincing outputs are merely an illusion of understanding.

The author notes a tension between the industry hype—with CEOs predicting "digital superintelligence" by the late 2020s or 2030s—and the often-clumsy real-world applications (like Microsoft's Clippy or Google's A.I. inventing a user's trip to Turkey).

However,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modern LLMs, which can translate like an expert, make sophisticated analogies, and generalize concepts, makes it difficult for "deflationists" to maintain that there is nothing happening. Some experts conclude that the models are doing something "very much like thinking," perhaps in an "alien way," even if they do not possess an inner life.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mechanism behind this capability:

Vectorization as "Seeing As": LLMs represent words and concepts as vectors (coördinates) in a high-dimensional space. The distance and direction between these vectors encode semantic relationships, meaning that analogy becomes a matter of geometry. For instance, taking the vector for "Paris," subtracting "France," and adding "Italy" yields a result close to "Rome."

Internal Features: Researchers have been able to probe the insides of these models and identify ensembles of artificial neurons, or "features," that act like volume knobs for specific concepts, activating when the model is about to discuss that 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