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ntHawkID 写了: 2025年 7月 19日 02:57
达能输了在瓷器国内的官司,达能赢了在美国的官司。宗庆后造假人设,诈骗了瓷器国舆论,影响了在瓷器国内的官司结果,而且哇哈哈大股东是杭州国资委,当时的利益是一至的,所以结果没有吃惊的地方。
Melee 写了: 2025年 7月 19日 10:01
达能投资哇哈哈,效益很好,但宗庆后指示亲友成立许多小公司,把实际生产都分配到这些他控制的公司,效益也随之转移
达能提起诉讼,但宗举起民族产业大旗,击败了达能诉讼
维基说是达能强行并购,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5%AE ... 6%E5%90%8E
“2007年,公司遭到达能强行并购,宗庆后辞职引发员工抗议,商标终审判归娃哈哈。他指控法国达能公司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并最后辞职。此事在中国大陆引起轩然大波。”
另外,他的哪些行为现在被证实造假?他说以前有过美国绿卡,后来取消,全家都没有美籍或绿卡;现在发现三个私生子是美籍。有私生子是个污点;不过他当时宣称全家没有美籍,多半是指公开的家人吧……如果他和公开的家人确实没有美籍或绿卡,那可以算在公开层面属实吧……
小帕说娃哈哈作为半个国企,长年不分红。我看网上说企业税收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对分红就放松了。我贴在下面。
以前看过宗庆后的报道,说他穷人出身,白手起家。干校办工厂时注意到小孩午饭营养差,开始弄营养液;帮助农民工就业;全体员工持股,深受员工爱戴等等。这些确实也是实实在在的好事?只是做大了以后比较贪心,搞了很多半国企以外的体外公司赚大头?要不是三个私生子公开争家产,大部分公众不会知道这些事。这是钱太多的坏处,让人经不住诱惑,暴露各种人性……
https://www.163.com/dy/article/K4OVCLH405198R91.html
娃哈哈大股东,不忍了
2025-07-18 16:39:22
作者 | 金角财经 角爷
……
根据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发布的《国有股东和职工权益涉嫌受损,娃哈哈"体外"迷局待解》一文称,截至2022年底,境内"娃哈哈系"(包括体外公司)总资产为370.47亿元,净利润为47.67亿元;而国资参股的娃哈哈集团资产总额仅为58.07亿元,净利润只有1871.28万元。
也就是说,这个体外公司的规模要比国资所在的娃哈哈集团大得多,前者利润是后者的254倍,由此可以推算,国资大股东能获得分红相当有限。
需要指出的是,超过100家的娃哈哈体外公司与国资无关,但它们围绕娃哈哈产品开展商业活动,背后控制权指向宗家。

宗馥莉名下独立于杭州娃哈哈集团的企业多如牛毛
该报道还进一步表示,2008年至2022年末,娃哈哈集团未与上城区政府签订优惠政策,娃哈哈集团账面不进行利润分配,但每年出具形式上的股东会决议,管理层和职工持股会的分红以"资金往来"名义拿走,国有股东则不分红。
而据多位持股会员工介绍,在改制后,娃哈哈管理层和入股的职工每年分红都不低于每股0.8元,如果按照此比例,身为第一大股东的上城文商旅(持有2.42亿股)每年分红应当为约2亿元。
那么话说回来,既然国资大股东多年来一直未获得公平的分红权益,为什么在宗庆后时代可以相安无事,而在宗馥莉继位后却不再隐忍?
有业内资深律师认为,这是因为企业税收已经逐渐取代国家股(全民股)分红,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辖区内企业缴纳的税费才是对地方财政增量有更大影响的重头戏。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对于国有股东在娃哈哈集团中是否能获得足额分红的关注度相对降低,而地方政府在面对其他地方政府对本土明星企业的招商引资压力时甚至是弱势的一方。
换言之,只要企业在本地稳定发展,贡献纳税、创造就业,就是对地方政府最大的贡献。在宗庆后时代,企业稳健、治理强人主导,地方政府选择"默许",甚至可以容忍存在家族控制越来越庞大的"体外公司"。
一句话:创始人管得好,就让他尽量放手去干;出现风波,也希望"家事家解决",别引来更大的动荡。
那么现在国资站出来,说明出现的风波已经开始不只是"家事"了,有可能会影响到娃哈哈的稳定发展,进而波及地方的税收、就业。根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一名娃哈哈经销商表示称娃哈哈家族纠纷事件对于产品销售及市场信心都有影响,"作为经销商,我今年还干得下去吗?"
从产品销量上,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娃哈哈家族纠纷事件曝出后,7月14日、15日,电商平台娃哈哈销量下滑,日销量从1万-1.2万区间下滑至5000-7500区间,关联直播数从7月12日的317跌至7月15日的91,直播达人从此前的超200人跌至7月15日的75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这一次的舆论危机对于整个娃哈哈的未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对于娃哈哈未来的销量以及整体的发展也带来了危机。
更可况,娃哈哈本身已经成为了民族品牌的象征,国资也无法承受民族品牌坠毁在自己手上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