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Re: 为什么诸葛亮的隆中对没错
是说河中地的那条妫/沩河
是说河中地的那条妫/沩河
hci 写了: 2025年 10月 12日 19:19得了华北平原没用。
日本得了,有用么?屁用没有。
日本人研究东西,只得皮毛,不得精髓。他们研究三国这么起劲,可诸葛亮的这么明显的策略都没有整明白。不是一个笑话么?还不如蒙古人,知道要从南边绕路往北攻击,先取得四川,才能攻下南宋。
日本是得了,但是共产党在里面搞敌后根据地,得了和没得差不多,精力都放在维持治安上了
古羌人在河湟地区,其他地方都是迁移过去的
你说的只要是通着的就可以
再说就算没有那样壮观的高程落差,这浅滩漩涡啊啥的可以将船搁住的多得是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诸葛神候北伐的大本营在如今的勉县,而那恰恰就是被武都大地震给断开了的地方
光锐很健谈 写了: 2025年 10月 15日 06:48你说的只要是通着的就可以
再说就算没有那样壮观的高程落差,这浅滩漩涡啊啥的可以将船搁住的多得是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诸葛神候北伐的大本营在如今的勉县,而那恰恰就是被武都大地震给断开了的地方
一个拍脑门的键盘历史军事家,你和他认真个球啊
古人不比我们笨,键盘侠能想到的古人肯定能想到,只是键盘侠们不读书
司马懿曾经试图逆汉水而上进攻汉中,走到丹江口就因为大雨撤军。
四年,遷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曹真伐蜀。帝自西城斫山開道,水陸並進,泝沔而上,至於朐䏰,拔其新豐縣。軍次丹口,遇雨,班師。(晋书 宣帝纪)
诸葛亮死后,蒋琬也想过从汉中出发走水路进攻东三郡,但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可行。
琬以為昔諸葛亮數窺秦川,道險運艱,競不能克,不若乘水東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漢、沔襲魏興、上庸。會舊疾連動,未時得行。而眾論鹹謂如不克捷,還路甚難,非長策也。(三国志 蒋琬传)
隆中对两个失策的地方
第一个是大家已经讨论过的地理交通,朱哥是人不是神,没有第一线考察过地形,不能强求
在我看来第二个失策是,朱哥对“天下有变”这个因素有点过于乐观
以我们后人的上帝视角看来,董卓之乱(顶多再到李却郭四之乱)后,东汉朝廷就不可挽救了。再加上后来历次改朝换代,我们所以觉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是代入当时人的视角,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种观点。刘邦得天下很正,刘家是有天命的,王莽就是逆天而行的反例。荀彧这样的一时人杰都想兴复汉室,你敢说你在当时的见识就一定超过荀彧?
当然荀彧和刘备集团还是有区别,荀彧等是想扶持汉献帝,刘备是挂羊头卖狗肉当下一个刘秀。但不管怎么说,反曹这一点是一致的。曹魏内部确实也发生了几次高层官员发动的政变
但这些政变都没有达到足够动摇曹魏统治根基的地步,尤其是曹丕上台以后,听陈群的建议采取九品中正制,和世家大族达成利益勾兑。下一个“天下有变”可能就得高平陵之变,淮南三叛了,可惜朱哥没有等到那一天。
总结就是,朱哥寄很大希望于曹魏内部出现反曹兴汉的“变”。这种希望合情合理、也确实有一些,但都不够给力。
你们这些普通索男还真是不如弃婴,你们咋就抓不住重点,不会动脑子想问题。人家弃婴一个女人,一眼就看到了关键,你们扯这些无关细节有什么用?除了说明你们蠢,还能说明什么呢?
这么说吧,汉水不是畅通无阻的航道,对于隆中对这个想法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这三个平原取二就可得天下,一个保证因素,就是这个三个平原要相对独立,并不是取了一个,另一个就手到擒来,那就没有意义了,三者就不能这样平分秋色简单做加法了。
这个思维,你懂不懂?不懂的话,就不要瞎逼逼了,把数学学好了再来。
光锐很健谈 写了: 2025年 10月 15日 06:48你说的只要是通着的就可以
再说就算没有那样壮观的高程落差,这浅滩漩涡啊啥的可以将船搁住的多得是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诸葛神候北伐的大本营在如今的勉县,而那恰恰就是被武都大地震给断开了的地方
可真是蠢呀。为啥蠢?见上帖。
人家弃婴还真是冰雪聪明,一眼就明白了这个理论的精髓,用两个字“孤地”,就刻画明白了。这三个平原都是“孤地”,这才是这个理论的本质。
你们索男真不行。
rotvap 写了: 2025年 10月 15日 07:16一个拍脑门的键盘历史军事家,你和他认真个球啊
古人不比我们笨,键盘侠能想到的古人肯定能想到,只是键盘侠们不读书
司马懿曾经试图逆汉水而上进攻汉中,走到丹江口就因为大雨撤军。
四年,遷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曹真伐蜀。帝自西城斫山開道,水陸並進,泝沔而上,至於朐䏰,拔其新豐縣。軍次丹口,遇雨,班師。(晋书 宣帝纪)
诸葛亮死后,蒋琬也想过从汉中出发走水路进攻东三郡,但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可行。
琬以為昔諸葛亮數窺秦川,道險運艱,競不能克,不若乘水東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漢、沔襲魏興、上庸。會舊疾連動,未時得行。而眾論鹹謂如不克捷,還路甚難,非長策也。(三国志 蒋琬传)
你就打滚吧 继续你的表演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需要我进一步解释么?
还真是蠢啊。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咋就这么明白呢?不服不行呀。
我就问你一句 刘备集团完整的占据江汉平原了吗
我在说一个策略对不对,你扯这个策略执行了没有,执行得好不好。真是蠢呀。没辙了。脑子一团浆糊。
尿遁了?
还是赶紧补课 找三国疆域图和地形图去了?
啥?
这个我不知道。“河中地”是个啥?
对方在河外与关中之间可以走潼关陆路并利用渭河河道很方便的调动兵力还有军粮器械等资源,而你要在荆州和汉中之间调动就必须先经过天府盆地然后翻山越岭
然后居然你还以为这样的局面是好事,说你是只傻逼你还不愿意听
![]()
hci 写了: 2025年 10月 15日 12:01你们这些普通索男还真是不如弃婴,你们咋就抓不住重点,不会动脑子想问题。人家弃婴一个女人,一眼就看到了关键,你们扯这些无关细节有什么用?除了说明你们蠢,还能说明什么呢?
这么说吧,汉水不是畅通无阻的航道,对于隆中对这个想法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这三个平原取二就可得天下,一个保证因素,就是这个三个平原要相对独立,并不是取了一个,另一个就手到擒来,那就没有意义了,三者就不能这样平分秋色简单做加法了。
这个思维,你懂不懂?不懂的话,就不要瞎逼逼了,把数学学好了再来。
嘿嘿呵呵哈哈
曹真就是擅作主张爬子午谷袭汉中,然后不知是给毒蜘蛛还是毒蛇还是啥亲吻了然后就.....................
![]()
rotvap 写了: 2025年 10月 15日 07:16一个拍脑门的键盘历史军事家,你和他认真个球啊
古人不比我们笨,键盘侠能想到的古人肯定能想到,只是键盘侠们不读书
司马懿曾经试图逆汉水而上进攻汉中,走到丹江口就因为大雨撤军。
四年,遷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曹真伐蜀。帝自西城斫山開道,水陸並進,泝沔而上,至於朐䏰,拔其新豐縣。軍次丹口,遇雨,班師。(晋书 宣帝纪)
诸葛亮死后,蒋琬也想过从汉中出发走水路进攻东三郡,但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可行。
琬以為昔諸葛亮數窺秦川,道險運艱,競不能克,不若乘水東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漢、沔襲魏興、上庸。會舊疾連動,未時得行。而眾論鹹謂如不克捷,還路甚難,非長策也。(三国志 蒋琬传)
随便看看晚唐史就晓得了
诸葛亮手上只有成都平原,都几乎成功地拿下了关中。如果成都平原和江汉平原都在手上,拿下关中的办法就太多了。比如可以两面夹击。
当然也不是手到擒来,否则就不是三个平原相加的关系了。三个有两个,拿下第三个的难度大大降低。只要不出意外,拿下第三个是应该的。你说的这个那个条件没有那么重要,不改变大的局势。
关羽失去荆州是一个意外。事实上,关羽本来就是在执行这个夹击的战略,只是与刘备本部配合不好,也没有顾好后方,他太骄傲了,诸葛亮指挥不动他。
光锐很健谈 写了: 2025年 10月 16日 08:19对方在河外与关中之间可以走潼关陆路并利用渭河河道很方便的调动兵力还有军粮器械等资源,而你要在荆州和汉中之间调动就必须先经过天府盆地然后翻山越岭
然后居然你还以为这样的局面是好事,说你是只傻逼你还不愿意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