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去世了;看看老爷子的画和话好不好玩?
发表于 : 2023年 6月 15日 12:04
前两天leuning还说起黄永玉他爸的情书是表叔沈从文代笔的是吧。我记得看不大懂他的画,好像笔触很乱。今天看这篇文章里的画和话却都很好玩,通俗易懂。你们看看喜欢哪一幅或哪一句?
93岁照样开法拉利,中国最不“正经”老头,连董卿、白岩松都赞不绝口!
2023-06-14
6月13日,黄永玉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9岁。黄老在遗嘱中说:“不取回骨灰。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如果黄永玉先生开微博或发朋友圈,哈哈党们可以转发到手软。对于这点,萧乾这么形容:“浮漾在他粗犷的线条间的正是童稚、喜悦和奔放。”俗一点,有网友看过他的画展得出一个结论,“简直是用绳命在搞笑啊!”

黄永玉先生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在今日敬告:
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二O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黄永玉先生,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他曾创作中国版画经典之作《阿诗玛》,中国生肖邮票开山之作——庚申年猴。他99岁时还在计划创作新画。

(黄永玉绘制的“庚申猴票”)
他的一生诠释着传奇色彩:12岁就外出流浪,四处谋生;14岁开始发表个人作品;32岁轰动中国,50多岁跑去考驾照;如今已年过九旬,偏爱红装的他,更是嗜烟如命,93岁依旧活得潇洒拉风,开着法拉利各处游。有人曾问他长寿秘诀,他笑笑说道,自己从不养生,爱睡觉,不爱吃蔬果,不运动。
他就是黄永玉。曾有媒体用“酷炫狂霸拽”来形容他骨子里的顽皮野性幽默。

(黄永玉自画像)
90后的新颖时髦词汇用在他身上毫无违和感。叼着大烟斗,穿着更是讲究韵味。甚至有很多人给他贴上“不正经”的标签。确实,他就是这样一位放荡不羁、我行我素的老头儿。
即使在今天,他依旧给人“惊世骇俗”之感:
“我最后一次进入女人的身体
是参观自由女神像”
“教授满街走,大师多如狗”
“为什么要穿衣服,裸着最好”
……
这些个性满满的言句,他用得恰如其分。

去年10月份,这个直率随性老头儿的一番言论,再一次引起惊涛骇浪:
“人真不是个东西”
这便是他的大胆言辞。

不仅语出惊人,这位老头儿做事也是不走寻常路。大家随意感受一下他的画风,这样的大师,仿佛画界的一股泥石流。

(“我丑我妈喜欢”的老鼠)
尽情感受下这一系列:
“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小屋一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
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也不想想我为什么对你这么好”

“左看右睡”

“余五十岁前,从不游山玩水,至今老了,才觉得十分好笑”

寥寥几笔,却生动诙谐,干净利落,生机勃勃,耐人寻味。那充满机锋的短语、段落,或讽刺俏皮、或温馨幽默,精辟的把社会剥落得淋漓尽致。

著名记者萧乾是这样形容的:“浮漾在他粗犷的线条间的,正是童稚、喜悦和奔放。”


很多“吃瓜群众”是这样评价他的:“用生命在搞笑且最接地气的画家”。对此,黄永玉并不为然。
然而不管是奇异的画风,还是“阳春白雪”的作画,他都能很好驾驭。黄永玉笔下的荷花带有一种野性的美,蓬勃向上、色彩浓墨、野蛮生长。



而造就这种美,并不是说潇洒的洋洋几笔,是他花费了几十年的沉淀才到达的。

和那些知名的学院派画家相比,黄永玉更多是自学成才。因家境贫苦,只读了两年的初中、12岁的他就外出打工漂泊。瓷场小工、中学教员、战地服务团团员……各种行业,他都尝试过。

但是爱画画的黄永玉不仅努力将每天的工作做好,还会好好的提高画技。除了每天连轴转的打工,空闲时他就会去到图书馆。

(和沈从文的合影,沈从文是其表叔)
因为在图书馆他可以安静免费的享受并学习这些书籍。黄永玉更是痴迷于此,有一次还被图书管理员锁在图书馆里却浑然不知。

或许就是这股坚持不懈的劲儿,年纪轻轻的黄永玉在绘画上的造诣可谓是突飞猛进。打工两年后,他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绘画报酬。

那时的他,不过14岁。而真正被人熟知、成名,则是在18年后。

1956年,黄永玉已经是中央美院的教授,出版《黄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更是轰动了当时的整个文坛。

黄永玉火了,蛰伏了三十多年,他再一次被推到公众的视野。人们慕名而来,当询问其作画秘诀时,他则坦诚道,也没什么好教的。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为了模仿而拼凑,艺术就是你心中的意境,画出自己的个性,不在乎不拘泥于任何形式。
对于绘画,黄永玉有自己的坚持和风格,自然也赢得了很多赞叹。在2010秋拍会上,黄永玉1978年作的《暑荷图》更是以683万成交。

当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莫雷特。对于他的绘画,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有人说他的画不是国画,毫无章法可言。老头儿则风趣的说道:“谁要是说我的画有国风我就去告他。” 有些学生出于对老师绘画造诣的敬仰,建议黄永玉成立“黄永玉派”。他却严厉傲娇地说:“狼才需要成群结党,狮子不用。”

世人更是赞叹黄永玉为鬼才,因为他不仅在版画、国画、油画、漫画、雕塑方面造诣颇深,而且还是位出版过诗集、获得《诗刊》年度一等奖的诗人和作家。

其实,他还是一位风趣幽默的段子手。黄永玉最爱的就是画荷花,近乎痴迷,迄今为止已有8000张荷花画作。记者问他为何不直接用电脑作画,他风趣回答道:“因为在电器里我用得最熟的就是手电筒。”



记者并不死心,似乎总想在老头儿那获得一些正派的话语,又问:在您绘画创作的生涯中,您对哪件作品最满意?黄永玉的回答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只母鸡生了蛋,你问母鸡它生下的第一个蛋和第三个蛋好在哪里,母鸡会告诉你吗?”

他的一席话,真是把记者堵得哑口无言。
然而,黄永玉爱耍嘴皮子的性子一直都有。年轻时追求妻子张梅溪时,他更是紧张老半天蹦出一句:“我有一百斤粮票,你要吗?”

大概他的耿直简单打动了她,就这样两人相濡以沫、和和美美的走过几十年。

如今93岁的黄永玉,按理说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但是他依旧活得像个老顽童,如孩子般有一颗执拗任性的心。
而且,老头儿还是一个爱车族,收藏了不胜其数的跑车:德国原装奔驰S320、宝马Z4、保时捷911敞篷跑车、保时捷卡宴越野车、红色法拉利F430……

偶尔,心血来潮还会跟小年轻较量一番,真是“放荡不羁爱自由”,“酷炫屌炸天”。

“静如脱兔,动如猛虎”,便是他的写照。闲静时,他会安静的写点东西,例如自传。60万余字的《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便是出自他的手。不得不佩服这个九旬老翁的匠心精神。

同样爱好写作的林青霞,还和黄永玉成了莫逆之交。两人还会在一起,切磋探讨写作上的文学技巧及造诣。

林青霞还透露自己上《女神来了》也有受到黄永玉的影响,因为当时他的一番话:“我想把你变成野孩子”。于是青霞说:“好啊!那我就变成野孩子咯!”

如今93岁的黄永玉虽年事已高,但他作画的速度却依旧惊人。吃个饭的功夫,他就画出一幅大作。在佛罗伦萨写生的时候,他常常顾不上吃饭,就拿几块干面包应付。但那时的灵感好像泉水般喷涌而出,他的那份幽默更是彰显得淋漓尽致。

前段时间他又出了一本新书《给孩子的动物寓言》,在书中,他创作了138则与动物有关的寓言故事。



相对于其中的动物画,他那犀利直戳人心的短评才更让人为之一惊,仿佛看见了社会的众生相。


在他的书中画中,点透了世间的人世百态,集结了他的人生体验,他的大彻大悟,对事物毫不隐晦的真实表达。黄永玉骨子里永远是充满热忱和睿智的,就如他人所言,“黄永玉是好玩的,于世事人生,他怀有一份经历起伏跌宕,看透世界后的宽容与坦率”。他的随性洒脱,绝不是任性的不作为。他那超脱的人生态度,更是洞察世事人性后的坦然。

这位可爱潇洒的老头儿其实一直都活得清醒明白,大概是“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自由自在。黄老在遗嘱中说,“不取回骨灰,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他生前接受专访时也表达了这个意愿:“对死我是一点也不畏惧”。
先生,再见!
93岁照样开法拉利,中国最不“正经”老头,连董卿、白岩松都赞不绝口!
2023-06-14
6月13日,黄永玉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9岁。黄老在遗嘱中说:“不取回骨灰。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如果黄永玉先生开微博或发朋友圈,哈哈党们可以转发到手软。对于这点,萧乾这么形容:“浮漾在他粗犷的线条间的正是童稚、喜悦和奔放。”俗一点,有网友看过他的画展得出一个结论,“简直是用绳命在搞笑啊!”

黄永玉先生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在今日敬告:
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二O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黄永玉先生,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他曾创作中国版画经典之作《阿诗玛》,中国生肖邮票开山之作——庚申年猴。他99岁时还在计划创作新画。

(黄永玉绘制的“庚申猴票”)
他的一生诠释着传奇色彩:12岁就外出流浪,四处谋生;14岁开始发表个人作品;32岁轰动中国,50多岁跑去考驾照;如今已年过九旬,偏爱红装的他,更是嗜烟如命,93岁依旧活得潇洒拉风,开着法拉利各处游。有人曾问他长寿秘诀,他笑笑说道,自己从不养生,爱睡觉,不爱吃蔬果,不运动。
他就是黄永玉。曾有媒体用“酷炫狂霸拽”来形容他骨子里的顽皮野性幽默。

(黄永玉自画像)
90后的新颖时髦词汇用在他身上毫无违和感。叼着大烟斗,穿着更是讲究韵味。甚至有很多人给他贴上“不正经”的标签。确实,他就是这样一位放荡不羁、我行我素的老头儿。
即使在今天,他依旧给人“惊世骇俗”之感:
“我最后一次进入女人的身体
是参观自由女神像”
“教授满街走,大师多如狗”
“为什么要穿衣服,裸着最好”
……
这些个性满满的言句,他用得恰如其分。

去年10月份,这个直率随性老头儿的一番言论,再一次引起惊涛骇浪:
“人真不是个东西”
这便是他的大胆言辞。

不仅语出惊人,这位老头儿做事也是不走寻常路。大家随意感受一下他的画风,这样的大师,仿佛画界的一股泥石流。

(“我丑我妈喜欢”的老鼠)
尽情感受下这一系列:
“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小屋一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
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也不想想我为什么对你这么好”

“左看右睡”

“余五十岁前,从不游山玩水,至今老了,才觉得十分好笑”

寥寥几笔,却生动诙谐,干净利落,生机勃勃,耐人寻味。那充满机锋的短语、段落,或讽刺俏皮、或温馨幽默,精辟的把社会剥落得淋漓尽致。

著名记者萧乾是这样形容的:“浮漾在他粗犷的线条间的,正是童稚、喜悦和奔放。”


很多“吃瓜群众”是这样评价他的:“用生命在搞笑且最接地气的画家”。对此,黄永玉并不为然。
然而不管是奇异的画风,还是“阳春白雪”的作画,他都能很好驾驭。黄永玉笔下的荷花带有一种野性的美,蓬勃向上、色彩浓墨、野蛮生长。



而造就这种美,并不是说潇洒的洋洋几笔,是他花费了几十年的沉淀才到达的。

和那些知名的学院派画家相比,黄永玉更多是自学成才。因家境贫苦,只读了两年的初中、12岁的他就外出打工漂泊。瓷场小工、中学教员、战地服务团团员……各种行业,他都尝试过。

但是爱画画的黄永玉不仅努力将每天的工作做好,还会好好的提高画技。除了每天连轴转的打工,空闲时他就会去到图书馆。

(和沈从文的合影,沈从文是其表叔)
因为在图书馆他可以安静免费的享受并学习这些书籍。黄永玉更是痴迷于此,有一次还被图书管理员锁在图书馆里却浑然不知。

或许就是这股坚持不懈的劲儿,年纪轻轻的黄永玉在绘画上的造诣可谓是突飞猛进。打工两年后,他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绘画报酬。

那时的他,不过14岁。而真正被人熟知、成名,则是在18年后。

1956年,黄永玉已经是中央美院的教授,出版《黄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更是轰动了当时的整个文坛。

黄永玉火了,蛰伏了三十多年,他再一次被推到公众的视野。人们慕名而来,当询问其作画秘诀时,他则坦诚道,也没什么好教的。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为了模仿而拼凑,艺术就是你心中的意境,画出自己的个性,不在乎不拘泥于任何形式。
对于绘画,黄永玉有自己的坚持和风格,自然也赢得了很多赞叹。在2010秋拍会上,黄永玉1978年作的《暑荷图》更是以683万成交。

当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莫雷特。对于他的绘画,也有很多批评的声音。有人说他的画不是国画,毫无章法可言。老头儿则风趣的说道:“谁要是说我的画有国风我就去告他。” 有些学生出于对老师绘画造诣的敬仰,建议黄永玉成立“黄永玉派”。他却严厉傲娇地说:“狼才需要成群结党,狮子不用。”

世人更是赞叹黄永玉为鬼才,因为他不仅在版画、国画、油画、漫画、雕塑方面造诣颇深,而且还是位出版过诗集、获得《诗刊》年度一等奖的诗人和作家。

其实,他还是一位风趣幽默的段子手。黄永玉最爱的就是画荷花,近乎痴迷,迄今为止已有8000张荷花画作。记者问他为何不直接用电脑作画,他风趣回答道:“因为在电器里我用得最熟的就是手电筒。”



记者并不死心,似乎总想在老头儿那获得一些正派的话语,又问:在您绘画创作的生涯中,您对哪件作品最满意?黄永玉的回答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只母鸡生了蛋,你问母鸡它生下的第一个蛋和第三个蛋好在哪里,母鸡会告诉你吗?”

他的一席话,真是把记者堵得哑口无言。
然而,黄永玉爱耍嘴皮子的性子一直都有。年轻时追求妻子张梅溪时,他更是紧张老半天蹦出一句:“我有一百斤粮票,你要吗?”

大概他的耿直简单打动了她,就这样两人相濡以沫、和和美美的走过几十年。

如今93岁的黄永玉,按理说也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但是他依旧活得像个老顽童,如孩子般有一颗执拗任性的心。
而且,老头儿还是一个爱车族,收藏了不胜其数的跑车:德国原装奔驰S320、宝马Z4、保时捷911敞篷跑车、保时捷卡宴越野车、红色法拉利F430……

偶尔,心血来潮还会跟小年轻较量一番,真是“放荡不羁爱自由”,“酷炫屌炸天”。

“静如脱兔,动如猛虎”,便是他的写照。闲静时,他会安静的写点东西,例如自传。60万余字的《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便是出自他的手。不得不佩服这个九旬老翁的匠心精神。

同样爱好写作的林青霞,还和黄永玉成了莫逆之交。两人还会在一起,切磋探讨写作上的文学技巧及造诣。

林青霞还透露自己上《女神来了》也有受到黄永玉的影响,因为当时他的一番话:“我想把你变成野孩子”。于是青霞说:“好啊!那我就变成野孩子咯!”

如今93岁的黄永玉虽年事已高,但他作画的速度却依旧惊人。吃个饭的功夫,他就画出一幅大作。在佛罗伦萨写生的时候,他常常顾不上吃饭,就拿几块干面包应付。但那时的灵感好像泉水般喷涌而出,他的那份幽默更是彰显得淋漓尽致。

前段时间他又出了一本新书《给孩子的动物寓言》,在书中,他创作了138则与动物有关的寓言故事。



相对于其中的动物画,他那犀利直戳人心的短评才更让人为之一惊,仿佛看见了社会的众生相。


在他的书中画中,点透了世间的人世百态,集结了他的人生体验,他的大彻大悟,对事物毫不隐晦的真实表达。黄永玉骨子里永远是充满热忱和睿智的,就如他人所言,“黄永玉是好玩的,于世事人生,他怀有一份经历起伏跌宕,看透世界后的宽容与坦率”。他的随性洒脱,绝不是任性的不作为。他那超脱的人生态度,更是洞察世事人性后的坦然。

这位可爱潇洒的老头儿其实一直都活得清醒明白,大概是“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自由自在。黄老在遗嘱中说,“不取回骨灰,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他生前接受专访时也表达了这个意愿:“对死我是一点也不畏惧”。
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