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陆游就是南宋的一杆参照尺

发表于 : 2023年 8月 22日 18:27
道可道非常道
陆游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南宋这个朝代。
陆游中年的时候,成吉思汗已经出生;
陆游去世的时候,成吉思汗已经崛起。
陆游去世的第二年,成吉思汗(8万)尽灭金国主力精锐(50万)于野狐岭之战。
陆游的孙子还活着的时候,元灭南宋。

Re: 陆游就是南宋的一杆参照尺

发表于 : 2023年 8月 22日 18:43
changjiang
陆游活掉了半个南宋。

Re: 陆游就是南宋的一杆参照尺

发表于 : 2023年 8月 23日 02:29
道可道非常道
changjiang 写了: 2023年 8月 22日 18:43 陆游活掉了半个南宋。
大半个吧。
陆游(1125-1210)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

Re: 陆游就是南宋的一杆参照尺

发表于 : 2023年 8月 23日 02:35
huangchong
道可道非常道 写了: 2023年 8月 23日 02:29 大半个吧。
陆游(1125-1210)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
这么看更像是大金国的同龄人 几乎可以取名陆建国

Re: 陆游就是南宋的一杆参照尺

发表于 : 2023年 8月 23日 03:04
lasa
陆游75岁还写了首著名情诗
这是哥以后的目标

Re: 陆游就是南宋的一杆参照尺

发表于 : 2023年 8月 23日 03:10
bce
有人开玩笑说过,诸葛亮虽然是汉朝人,距离汉高祖的时间,比距离唐太宗的时间,还长一点,历史按朝代划分,往往给人错觉。

Re: 陆游就是南宋的一杆参照尺

发表于 : 2023年 8月 23日 03:16
道可道非常道
huangchong 写了: 2023年 8月 23日 02:35 这么看更像是大金国的同龄人 几乎可以取名陆建国
大金国 (1115年-1234年)

Re: 陆游就是南宋的一杆参照尺

发表于 : 2023年 8月 23日 03:51
Alcaraz
道可道非常道 写了: 2023年 8月 22日 18:27 陆游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南宋这个朝代。
陆游中年的时候,成吉思汗已经出生;
陆游去世的时候,成吉思汗已经崛起。
陆游去世的第二年,成吉思汗(8万)尽灭金国主力精锐(50万)于野狐岭之战。
陆游的孙子还活着的时候,元灭南宋。

南宋的标志性知识分子其实是陈亮(陈龙川、陈同甫)

1. 四次上书皇帝
2. 和辛弃疾是死党,矢志恢复,文学上也互有唱和
3. 和朱熹长期论战
4. 50岁中了状元

邓广铭大学时选修胡适开设的“传记文学习作”课程,课程论文《陈龙川传》受到了胡适的高度评价,邓深受鼓舞,终成一代宋史宗师

Re: 陆游就是南宋的一杆参照尺

发表于 : 2023年 8月 23日 04:02
道可道非常道
辛弃疾是山东人。晚年,辛弃疾通过自己的渠道,知道了蒙古的存在和成吉思汗。然后辛弃疾做了一个大胆的预言:公元1172年底,辛弃疾给朝廷上书说:“仇虏(大金)六十年必亡,虏亡而中国之忧方大!”
大约61年之后,金国果亡。

陆游后来一直在越州隐居,不知道金国更北边的战事。所以写下了很不着调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Re: 陆游就是南宋的一杆参照尺

发表于 : 2023年 8月 23日 04:09
道可道非常道
Alcaraz 写了: 2023年 8月 23日 03:51 南宋的标志性知识分子其实是陈亮(陈龙川、陈同甫)

1. 四次上书皇帝
2. 和辛弃疾是死党,矢志恢复,文学上也互有唱和
3. 和朱熹长期论战
4. 50岁中了状元

邓广铭大学时选修胡适开设的“传记文学习作”课程,课程论文《陈龙川传》受到了胡适的高度评价,邓深受鼓舞,终成一代宋史宗师
陈龙川有一首水调歌头,
我能背出来。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Re: 陆游就是南宋的一杆参照尺

发表于 : 2023年 8月 23日 04:19
道可道非常道
陈龙川还有提到 梧桐 和 台湾 的词。

洞仙歌
雨琐窗秋暮,梦高唐人困。独立西风万千恨。又檐花落处,滴碎空阶,芙蓉院,无限秋容老尽。
枯荷摧欲折,多少离声,锁断天涯诉幽闷。似蓬山去后,方士来时,挥粉泪、点点梨花香润。断送得、人间夜霖铃,更叶落
梧桐,孤灯成晕。

水调歌头 和吴允成游灵洞韵
人爱新来景,龙认旧时湫。不论三伏,小住便觉凛生秋。我自醉眠其上,任是水流其下,湍激若为收。世事如斯去,不去为谁留。
本无心,随所寓,触虚舟。东山始末,且向灵洞与沈浮。料得神仙窟穴,争似提封万里,大小几
琉球。但有君才具,何用问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