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功率档次太少,一般只有10档。要么火力太猛,要么火力太小,总是找不到合适的火力,而且都是断断续续的,锅子一会热一会凉。
有些档次很多,比如NuWave,但是控制的是温度而不是功率,最小功率是固定的600瓦。结果就是火力是一开、一关的,断断续续的。再比如Duxtop,倒是控制功率的,但是最小的功率是820瓦,再小的档次也是一开、一关的。
2. 发热区域小,中心是凉的,不均匀。
有些发热面号称比较大的说是有8寸,比如ChangBERT和GastroGear等,外圈可能有6-7寸,但是中心的凉区也更大,发热面是个大环,而不是个大圆。这个过热的大环很容易粘锅。
这两个问题加在一起,一个本来非常好的高效易控的加热方式并没有变成一个好炉子。
现在好了,有了一个这个(见下图):100瓦到1000瓦可调,每档间隔100瓦,只是缺500瓦这一档。发热面不算大也不算小,但是均匀。其它的一些优点:
1. 如果在车里做饭的话,可以用power station,因为你可以把功率限制在500瓦甚至更低。其它的都是把600-800瓦一开一关的来实现比如300瓦,一般的500瓦的PS背不起。
2. 有1200瓦的档,但是不长久,会在800瓦和1200瓦之间来回切换。对于我来说足够了,如果需要更大瓦数的,可以买最大2100瓦的那个。
3. 有银、白和黑3中颜色。其它的都是黑色的。我喜欢银色的。
4. 超薄,不到1寸。美国的灶台本来就太高,其它的都是3寸高,亚洲女人们太吃力了。
5. 安静,和笔记本电脑差不多。
(上面两项加起来,很适合打边炉)
6. 玻璃面光光的。其它的都有涂鸦,容易结咖还不能刮。这个锅没这个问题,还附送了一个刮刀。
7. 锅子离开炉子后,会自动关火,锅子回来后自动恢复原来的状态。其它的都是锅子离开后就永远关掉了,需要手动再打开、按回到原来的设置。
8. 锅子可以离开炉面相当远,便于抖锅或快速降低过温。其它的,锅底只要有一边稍稍离开了一点点,就会触发报警。
9. 没有温控。温控听起来很好,加热既迅速又可靠,但是实际上很鸡肋,滞后太大,很容易过热,然后又凉半天,不粘锅一下子就毁了。实在是需要温控的话,那就NuWave吧。
如果厂家看到这个帖子的话,请做一个小小的改进。我在BestBuy买的30块钱的Insignia有一点非常好,就是炉子一打开就开始计时,很容易掌握烹饪的时间。
注意:我买的不是下面这一个,不过是一样的东西,只是颜色不同、贴的牌子不同,价格只有1/3。另外,这个炉子耐不耐用,只有时间能知道,不过做工看起来很好,无懈可击。现在的中国产品都做的很光溜了,今非昔比,比日货和韩货好,比美国产的好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