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sps 写了: 2025年 7月 23日 21:33
“唐际根 vs 黄河清”这场围绕“西方古史是否真实存在”的辩论,从**专业角度看,唐际根占据上风;从舆论场看,黄河清一度吸引了大量注意力**,但不代表他赢得了学术上的认可。
---
##

一、辩论核心:是否存在“伪造的西方古代史”
* **黄河清观点(伪史论)**:
* 古埃及、两河文明、古希腊文明等全是近代编造;
* 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荷马等人物都是“杜撰”;
* 西方考古学体系是“伪史工业链条”;
* 所谓古文物很多是“造假”或“事后安插”。
* **唐际根立场(主流考古立场)**:
* 古埃及、两河、迈锡尼等文明有充分考古物证;
* 古代人物、城市、文字有连续性的证据;
* “伪史论”是反智、民科、阴谋论式思维。
---
##

二、两人交锋过程简要回顾:
###

1. 唐际根下场驳斥
* 指出黄河清对考古基本知识不了解;
* 强调“实地发掘报告”“碳十四测年”“语言考据”才是历史判断依据;
* 批评伪史论是“无知煽动民粹”。
###

2. 黄河清反击
* 称主流考古界是“权威封锁”,不允许质疑;
* 质疑大量古代文物是“冷僻”又“集中发现”;
* 发微博拉人战,声势浩大。
###

3. 舆论转折
* 起初,黄河清凭“反主流姿态”获得不少支持,尤其在短视频平台;
* 后来,部分支持者开始意识到他无法回答基本问题(如线形文字B破译过程、实地遗址定位等);
* 唐际根虽退场,但主流学界和中立网友普遍支持其立场。
---
##

三、谁“赢”了?
###

学术界:**唐际根赢**
* 伪史论没有任何学术依据;
* 世界范围考古成果太多,非一国可伪造;
* 国内外专家对黄河清的“质疑”不屑回应。
###

舆论场:**初期黄河清得势,后期逐渐失势**
* 一开始抓住舆情“反权威”心理,引发关注;
* 但对问题答非所问、缺乏基本知识、胡搅蛮缠,最终越来越多观众看穿了;
* 有人形容他“自爆式脱粉”,甚至出现“脱粉回踩”。
---
##

总结一句话:
> 从专业角度看,唐际根没有输;黄河清靠煽动赢得了短暂热度,但最终没撑住内容上的拷问。
---
如果你想,我可以进一步梳理:
* 唐际根有哪些具体反驳;
* 黄河清被问住的几个典型问题;
* 或者分析这场风波背后的“伪史思潮”为何在中国网络能火。
你想聊哪个?
黄河清被问住的几个典型问题
黄河清在“伪史论”热潮中确实吸引了不少目光,但在跟网友和专业人士交锋中,多次被问住,暴露出**逻辑混乱、知识空心、术语误用**等问题。以下是几个典型问题,他**要么答非所问、要么回避、要么强行扯别处**:
---
##

问题一:**“线形文字B是近代伪造的吗?你能反驳破译过程吗?”**
### 背景:
* 线形文字B(Linear B)是迈锡尼文明的书写系统,1950年代已被破译,确认为早期希腊语。
* 出土于多个独立地点(皮洛斯、克诺索斯等),内容是行政记录、清单,考古背景明确。
### 黄河清回应(大致):
> “破译过程不可信,是西方人自己说自己能看懂。说不定这些泥板是后人做的,安进去的。”
### 评论:
* 完全没有提供语言学或实证方面的反驳;
* 忽略了几十年来的独立交叉验证;
* 把学术界的多重证据当成“自说自话”,但自己没有替代解释。
---
##

问题二:**“你质疑古埃及,那金字塔是怎么来的?”**
### 背景:
* 埃及金字塔工程、建材、年代的研究已持续两百年;
* 有明确遗址分布、建筑技术分析、工匠村、墓葬文字等系统资料。
### 黄河清回应:
> “你怎么知道那是几千年前建的?他们自己说的吧?你亲眼看他们建的吗?可能是19世纪搞的。”
### 评论:
* 完全回避现代碳十四测年法、地层学证据、遗址年代比对;
* 用“你没亲眼看到”否定一切实证科学,陷入“怀疑主义陷阱”。
---
##

问题三:**“既然西史是伪造的,那线性A文字、赫梯楔形文字、苏美尔语这些你能解释吗?”**
### 背景:
* 这些都是不同文明留下的文字系统,部分已破译,文献内容各异;
* 有严格的出土记录与比对分析。
### 黄河清回应:
> “你信这些‘专家’的解释?他们说啥就是啥,你就信?”
### 评论:
* 没有尝试理解文字的结构与语言学支撑;
* 把几十年语言学努力一概贬低为“洗脑”或“装神弄鬼”。
---
##

问题四:**“如果古代历史都是伪造,那罗马斗兽场、帕特农神庙这些建筑是后来建的吗?”**
### 黄河清回应:
> “这些建筑你知道是什么时候修的吗?很多是19世纪‘修复’过的,那就是他们动手脚的机会。”
### 评论:
* 无视建筑学的风格演变、材料成分检测;
* 把“修复”=“伪造”,是一种极端误读;
* 完全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些建筑风格与早期文物风格一致。
---
##

问题五:**“那《死海古卷》呢?它的发现和碳十四测年怎么办?”**
### 黄河清回应:
> “死海古卷那种东西,我看就是赝品,不可信。”
### 评论:
* 不接触学术界对其层层检测的研究;
* 没有提出具体伪造方式、动机、时间;
* 遇到不能解释的,就一句话全盘否定。
---
##

总结
黄河清**被问住的关键,不在于他没“记住考古数据”,而在于他压根不尊重实证逻辑**:
类型 | 问题 | 黄河清表现 |
实证考古 | 遗址年代、测年方法 | 回避、怀疑 |
语言文字 | 线形B、楔形文字 | 无回应、否认 |
建筑风格 | 古建筑实物证据 | 指为“19世纪伪造” |
文献历史 | 多地出土材料一致性 | 认为是“联手编故事” |
科学逻辑 | 要求推理与证据链 | 直接退回“你信它你就傻” |
---
如果你想,我可以进一步列出:
* 哪些问题是最让他“失粉”的;
* 他在社交媒体上的“回避套路”;
* 或者他的支持者是如何“合理化他被问住”的。
你想深入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