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个童谣是从南京大屠杀时产生的,还是其他战争时期?流传了那么久。
不知道这个童谣是从南京大屠杀时产生的,还是其他战争时期?流传了那么久。
你都知道这个童谣?我没听过……
这种童谣都是小时候,大人哄小孩时当儿歌唱的。
我们小时候也有,版本跟台湾这个接近
应该是口音问题,南京口音“几档高”,到其他地方就传成鸡蛋糕了。我们那就是说鸡蛋糕
你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吗?我回头问问浙版兄弟
不是。
应该是全国都有,很可能确实是南京传出来的,因为我们小时候都说成鸡蛋糕
《城门城门几丈高》是一首充满童趣和文化内涵的民间童谣,它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还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我自己的体悟:童趣 & 死亡 混杂在一起,不寒而栗。难怪很多恐怖片里都有诡异的孩童笑声。
丈,不是档
不过居然发现zh和d在上古汉语里相通,在中古汉语里才分化为不同的声母,最后发展到今天的zh和d: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8890691
“今天的d声母的字和部分zh声母的字之所以有密切的关系,本质上是因为这一部分zh类声母在上古汉语中就是d类声母,不过由于带有不同性质的介音而导致后世读音分化的结果。”
鸡蛋糕为什么就是南京的?
我记得小时候的版本是
城门城门鸡蛋糕,36把刀。骑大马,上朝鲜,打美帝。估计被多代小孩改了很多次了。
过去做瓦匠对于建筑高度通常用竹梯的档来衡量,一档大约五十多厘米(竹梯最下面一档)。老南京话“档”是没有后鼻音的,谐音就成了“蛋”。南京中华门是20米左右高度,36档高正好是差不多
wh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2:11丈,不是档
![]()
不过居然发现zh和d在上古汉语里相通,在中古汉语里才分化为不同的声母,最后发展到今天的zh和d: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8890691
“今天的d声母的字和部分zh声母的字之所以有密切的关系,本质上是因为这一部分zh类声母在上古汉语中就是d类声母,不过由于带有不同性质的介音而导致后世读音分化的结果。”
36丈高的城门应该是没有的
gjq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2:14过去做瓦匠对于建筑高度通常用竹梯的档来衡量,一档大约五十多厘米(竹梯最下面一档)。老南京话“档”是没有后鼻音的,谐音就成了“蛋”。南京中华门是20米左右高度,36档高正好是差不多
南京人都说是南京传出来的,十几年前网上就有不少帖子
其他地方都有,但是版本都有不同,游戏内容类似。从语言看起来南京更像源头。
gjq 写了: 2025年 8月 22日 22:14过去做瓦匠对于建筑高度通常用竹梯的档来衡量,一档大约五十多厘米(竹梯最下面一档)。老南京话“档”是没有后鼻音的,谐音就成了“蛋”。南京中华门是20米左右高度,36档高正好是差不多
只有南京话把ang发成an?福建等其他方言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