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些修仙小说影视剧里的结丹,元婴这些是自古有之,还是谁开始瞎编出来的
古代人说的修仙里面有没有这些过程
古代人说的修仙里面有没有这些过程
凡人修仙算是鼻祖。
其他几个流派都没火起来,斗气系列等等。
所以这些是凡人修仙传的作者第一个编出来的咯
道家内丹,气功都是修炼内丹。
我小时候喜欢看这种神怪小说, 没有现在这么有体系。 但是元婴,内丹都是有的。
传统道家说百日筑基,金蛋就我命由我了。
结果凡人给细化,筑个鸡都万中挑一。下金蛋更要几百年修为。
凡人大概是第一个将这些等级/境界之类的系统化,这些名词在解放前的“古典仙侠”小说里就出现了,但第一部现代小说系统性的包括这些是: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241894)
“这个时候,一本重要的小说出现了,那就是——萧潜(南京)的《飘渺之旅》,这本2002年就先在台湾鲜网连载并出版,占据畅销榜首,2003年再于大陆网络上连载并出版,将“修真”一词、奇幻修真这一类小说这个概念成功地灌注到千万人的意识概念中。
《飘渺之旅》构建了一个相当完整且庞大的仙侠世界,并且有别于脱胎于历史神话的仙侠世界,这个世界生动而有现代人的气息,引入了宇宙等比较有冲击性和现代性的观念,被称为星球修真流。其化用的道家修真这个开创性的概念是其可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奇是这部小说的重要卖点,从这部小说中,我们知道了元婴、渡劫、法宝、界、仙人等许多事物和观念,有关修真的设定更是遍地开花:修真界社会、灵石、法宝、符咒、佛宗、音攻、黑魔界、散仙、仙人、天劫、灵鬼界、仙器、魔尊、古修神……小说更新之时,更有万人在线等更新挤爆服务器之说,其火热程度今日委实难以想象,修真鼻祖之名,实至名归也。”
。。。。。。
"略微沉寂了一段时间的仙侠文学在2009年开始迎来一个爆发,奇幻修真类的《凡人修仙传》经过2008年一年的积淀,终于杀入前十行列。这是仙侠小说历程中继《飘渺之旅》之后的第二大巅峰期。
忘语的《凡人修仙传》作为一本奇幻修真小说,开创了所谓的凡人流,凡人流的核心特征可概括如下:修真等级界定明确,升级困难,除了练功以外,往往需要炼丹服药来精进修为, 因此被称为嗑药流。秘籍/丹药/法宝对战力影响重大,这点当然也是从封神到蜀山,历代武侠,莫不如此。小说进行了网游化的严谨,舍弃了轮回说、气运说、功德说。所以,凡人流的另一种称呼就是资源流,作者将资源的作用最大化而造就了这么一个修真世界。这就是凡人流的核心:资源竞争。灵根体系,是作者从西方魔幻的法师天赋中借鉴而来,在凡人流的世界里,依托资源,可以改变修真者的资质、灵根,表现出“与天命抗争”的强大执念。"
在《云笈七签》卷第九十七《内丹法》中有云:
“夫修真之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久之,则神化为婴儿,号曰圣胎。”
windseven 写了: 2025年 8月 20日 05:14凡人大概是第一个将这些等级/境界之类的系统化,这些名词在解放前的“古典仙侠”小说里就出现了,但第一部现代流。其化用的道家修真这个开创性的概念是其可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奇是这部小说的重要卖点,从这部小说中,我们知道了元婴、渡劫、法宝、界、仙人等许多事物和观念,有关修真的设定更是遍地开花:修真界社会、灵石、法宝、符咒、佛宗、音攻、黑魔界、散仙、仙人、天劫、灵鬼界、仙器、魔尊、古修神……小说更新之时,更有万人在线等更新挤爆服务器之说,其火热程度今日委实难以想象,修真鼻祖之名,实至名归也。”
。。。。。。
"略微沉寂了一段时间的仙侠文学在2009年开始迎来一个爆发,奇幻修真类的《凡人修仙传》经过2008年一年的积淀,终于杀入前十行列。这是仙侠小说历程中继《飘渺之旅》之后的第二大巅峰期。
忘语的《凡人修仙传》作为一本奇幻修真小说,开创了所谓的凡人流,凡人流的核心特征可概括如下:修真等级界定明确,升级困难,除了练功以外,往往需要炼丹服药来精进修为, 因此被称为嗑药流。秘籍/丹药/法宝对战力影响重大,这点当然也是从封神到蜀山,历代武侠,莫不如此。小说进行了网
清朝的小说《蜀山仙侠传》就有这些东西了。
当然不是。
自古有之
《庄子》有凝神、养气。发展到百日筑基。
最晚在汉代开始有内丹术的金丹的说法,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集大成,炼先天一气,化真阳元精,阴阳和合而成金丹,金丹又名圣胎: “类如鸡子,白黑相符。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
到北宋张紫阳 “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狂言
至于元婴,在唐代吕洞宾的诗文里面已经出现,和“圣胎” 互用。还是张紫阳,“元婴”理论推向成熟。元婴之后,还有“炼气化神”向“炼神还虚”。
王重阳及全真七子的著作中大量使用,并论述“元婴”的修炼。例如丘处机的《大丹直指》。
在明代神魔小说里面,金丹/元婴已经是标配了。
民国的《蜀山》里面,老魔元婴遁走之类,和现代修仙小说基本一样。
元婴及以下的,道家典籍里应该都有。再往上就没见过了。
和采阴补阳一个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