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藏书家韦力,中国藏古书最多(10多万本)的人
你们听说过吗?
真没想到,中国经历了这么多次翻天地覆,
居然还有这么多古籍流传在民间,
最早的是隋朝的,1500+岁了。
《红楼梦》程甲本,一套书就要三千多万。
你们听说过吗?
真没想到,中国经历了这么多次翻天地覆,
居然还有这么多古籍流传在民间,
最早的是隋朝的,1500+岁了。
《红楼梦》程甲本,一套书就要三千多万。
动乱年间怎么保住的
他81年还在上高中的时候80元买下康熙年间的《古文渊鉴》,是开始。
真有钱
我觉得很奇怪的,他为了藏书,去创业挣钱。
还被石碑砸断过腿,截了肢的。
如果我是他,绝不自己私藏这些古籍,太大风险。
所以你不是他。
话说回来,藏再多也没用,死了以后都是一场空,不知道这些书会流落哪里。
我肯定办一个图书馆形成一个良好循环,而不是放在600平米的私宅里,
图书这种东西太娇贵,水、火、虫蛀等等,
一个人承担这么多责任,太重了。
如果这些书毁在自己手里,那岂不是千古罪人。
none 写了: 2025年 9月 13日 20:53我肯定办一个图书馆形成一个良好循环,而不是放在600平米的私宅里,
图书这种东西太娇贵,水、火、虫蛀等等,
一个人承担这么多责任,太重了。
如果这些书毁在自己手里,那岂不是千古罪人。
这个想法比较好。
关键是定义啥叫古书,他的书99%是晚清、民初的,当然有些是有价值的,但其实卖不出什么钱
叔从来没刻意买旧书,但家里随便找出上百本民初的书没有压力
前一阵有个中国学生从加州大学图书馆偷中国古籍还有一堆粉红叫好,其实他偷的那些东西没有收藏价值,博物馆是不会收藏的,送去琉璃厂大部分每件也就标个几千块卖,少数有几万、几十万,
难道不应该BitTorrent
土鳖国差西方太多了
有什么很有价值的没有?
Alcaraz 写了: 2025年 9月 13日 21:28关键是定义啥叫古书,他的书99%是晚清、民初的,当然有些是有价值的,但其实卖不出什么钱
叔从来没刻意买旧书,但家里随便找出上百本民初的书没有压力
应该建图书馆、让这些书电子化,
然后再搞点文创产品,弄成个文化网红点,
这样就能良性循环了。
9牛一毛被偶然保留下来了点,文革期间烧了95%以上的民间古籍
没有,大部分是个人情绪价值
只有一本是巴金的书,巴金50年代签名送给另一个人(小名人)的,也谈不上什么价值,自己看着开心而已
很多所谓的收藏奇石没啥价值,我去加拿大魁北克市开会的时候,去了一个什么地方,里面收藏了好多议会的记录,文件啥的,最早的是1765年的。都没人看,整个图书馆就一个人值班,你真要偷偷拿一本估计没问题。话说,那玩意有啥价值? 我去某大学访问了半年,他们系有一位比较早期的菲尔茨奖得主,去世后他的办公室就改成了一个小小的展览馆,里面有很多他的藏书以及一些他上课的讲义手稿,基本上没人去看。系里已经开始讨论要不要关掉,把东西送人。这种所谓的收藏,对收藏者本人可能有价值,但是对别人就不一样了。
Alcaraz 写了: 2025年 9月 13日 21:28关键是定义啥叫古书,他的书99%是晚清、民初的,当然有些是有价值的,但其实卖不出什么钱
叔从来没刻意买旧书,但家里随便找出上百本民初的书没有压力
前一阵有个中国学生从加州大学图书馆偷中国古籍还有一堆粉红叫好,其实他偷的那些东西没有收藏价值,博物馆是不会收藏的,送去琉璃厂大部分每件也就标个几千块卖,少数有几万、几十万,
想法甚好
none 写了: 2025年 9月 13日 20:53我肯定办一个图书馆形成一个良好循环,而不是放在600平米的私宅里,
图书这种东西太娇贵,水、火、虫蛀等等,
一个人承担这么多责任,太重了。
如果这些书毁在自己手里,那岂不是千古罪人。
可以找一家信得过的图书馆捐赠了. 在图书馆弄一个专区.
那些,都应该捐献给图书馆或者博物馆,找一个角落说明一下即可。
我回到国内,也捐给学校图书馆几百本期刊和图书。那些放在自己家或者办公室意义都不大,白白占地方。
thinkaout 写了: 2025年 9月 13日 23:10很多所谓的收藏奇石没啥价值,我去加拿大魁北克市开会的时候,去了一个什么地方,里面收藏了好多议会的记录,文件啥的,最早的是1765年的。都没人看,整个图书馆就一个人值班,你真要偷偷拿一本估计没问题。话说,那玩意有啥价值? 我去某大学访问了半年,他们系有一位比较早期的菲尔茨奖得主,去世后他的办公室就改成了一个小小的展览馆,里面有很多他的藏书以及一些他上课的讲义手稿,基本上没人去看。系里已经开始讨论要不要关掉,把东西送人。这种所谓的收藏,对收藏者本人可能有价值,但是对别人就不一样了。
几千块钱的东西还嫌没有收藏价值?
Alcaraz 写了: 2025年 9月 13日 21:28关键是定义啥叫古书,他的书99%是晚清、民初的,当然有些是有价值的,但其实卖不出什么钱
叔从来没刻意买旧书,但家里随便找出上百本民初的书没有压力
前一阵有个中国学生从加州大学图书馆偷中国古籍还有一堆粉红叫好,其实他偷的那些东西没有收藏价值,博物馆是不会收藏的,送去琉璃厂大部分每件也就标个几千块卖,少数有几万、几十万,
有的东西保存电子记录即可,剩下的各留几本作为印刷文物送博物馆,不然也是全烂掉
thinkaout 写了: 2025年 9月 13日 23:10很多所谓的收藏奇石没啥价值,我去加拿大魁北克市开会的时候,去了一个什么地方,里面收藏了好多议会的记录,文件啥的,最早的是1765年的。都没人看,整个图书馆就一个人值班,你真要偷偷拿一本估计没问题。话说,那玩意有啥价值? 我去某大学访问了半年,他们系有一位比较早期的菲尔茨奖得主,去世后他的办公室就改成了一个小小的展览馆,里面有很多他的藏书以及一些他上课的讲义手稿,基本上没人去看。系里已经开始讨论要不要关掉,把东西送人。这种所谓的收藏,对收藏者本人可能有价值,但是对别人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