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1 也说说杨振宁李政道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19日 19:29
pascaldechin

首先,他们两个都是民族英雄,这个谁也不能否认。
有次在香港讲座,听众问他你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杨振宁自己回答,就是破除了中国人不如别人这个观点。这点上,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三个人,绝对名垂青史。

其次,杨李二人,出了科学上的成就,在帮助中国和中国科学家上,也出力甚多。李政道搞的cuspea,亲力亲为,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啊,帮助多少学子实现了梦想。他来中国讲课,翻译和准备的教材讲稿,非常详尽,文革后的教师学生都受益匪浅。这些事情,当事人回忆很多,网上都有。

杨在这方面具体出力比李少很多,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两件事:(1)让邓小平重视计算机教育;(2)反对对撞机(李和丘成桐支持)。后者意义非常大,我觉得中国绝对不应该投巨资做大规模实验科学,那种一篇文章6000个作者的,那还是科学吗?那是工程。中国人还是应该发挥聪明的优势,做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让外国人做实验,自己做理论分析即可。中国人在理论和计算上,优势还是很大的。

从这些事看,李作风踏实细致,颇具工匠精神,而杨高屋建瓴,大局观更好。杨说 the party is over,让中国不要继续做高能物理,而要做计算机,就是极有眼光的论断。 而李则更多出于一个物理学家的观点,支持对撞机,这方面格局太小层次太低了。

当年得奖的工作,学界公认主要是李的贡献,杨初期还反对李的观点,后来被说服了。但杨建议李说,先不要发表,把scope 做大,占领整个弱相互作用,然后杨的数学也起了关键作用。

论人品,李确实比杨高不少,他更加本分踏实,杨观点层次更高。


#2 Re: 也说说杨振宁李政道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19日 22:36
wh
pascaldechin 写了: 2025年 10月 19日 19:29

首先,他们两个都是民族英雄,这个谁也不能否认。
有次在香港讲座,听众问他你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杨振宁自己回答,就是破除了中国人不如别人这个观点。这点上,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三个人,绝对名垂青史。

其次,杨李二人,出了科学上的成就,在帮助中国和中国科学家上,也出力甚多。李政道搞的cuspea,亲力亲为,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啊,帮助多少学子实现了梦想。他来中国讲课,翻译和准备的教材讲稿,非常详尽,文革后的教师学生都受益匪浅。这些事情,当事人回忆很多,网上都有。

杨在这方面具体出力比李少很多,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两件事:(1)让邓小平重视计算机教育;(2)反对对撞机(李和丘成桐支持)。后者意义非常大,我觉得中国绝对不应该投巨资做大规模实验科学,那种一篇文章6000个作者的,那还是科学吗?那是工程。中国人还是应该发挥聪明的优势,做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让外国人做实验,自己做理论分析即可。中国人在理论和计算上,优势还是很大的。

从这些事看,李作风踏实细致,颇具工匠精神,而杨高屋建瓴,大局观更好。杨说 the party is over,让中国不要继续做高能物理,而要做计算机,就是极有眼光的论断。 而李则更多出于一个物理学家的观点,支持对撞机,这方面格局太小层次太低了。

当年得奖的工作,学界公认主要是李的贡献,杨初期还反对李的观点,后来被说服了。但杨建议李说,先不要发表,把scope 做大,占领整个弱相互作用,然后杨的数学也起了关键作用。

论人品,李确实比杨高不少,他更加本分踏实,杨观点层次更高。

那李政道提议建造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用处是不是不大?这个对撞机规模也不大是吧?
这俩就是为了排名问题闹掰了两次,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估计个性都很强和自负。


#3 Re: 也说说杨振宁李政道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19日 23:00
wenhao

他两是神仙打架,你一凡夫别瞎评论了

wh 写了: 2025年 10月 19日 22:36

那李政道提议建造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用处是不是不大?这个对撞机规模也不大是吧?
这俩就是为了排名问题闹掰了两次,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估计个性都很强和自负。


#4 Re: 也说说杨振宁李政道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19日 23:02
pascaldechin
wh 写了: 2025年 10月 19日 22:36

那李政道提议建造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用处是不是不大?这个对撞机规模也不大是吧?
这俩就是为了排名问题闹掰了两次,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了。估计个性都很强和自负。

这个问题问得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确实规模很小,投资不大。这种规模的投资,也可以考虑。
而且八十年代,中国和国际差距太大,见一个对撞机,多少能帮助国际交流,拉近差距。
而且这个对撞机还有些其他医学用途。总之这个对撞机,建与不建都可。
当然如果是我,还是倾向于不建,把钱给运十,用在刀刃上。
但是杨振宁反对的这个超大对撞机,绝对绝对不能建。20亿美元啊,干什么不行啊。

杨李闹翻,主要也是杨的问题,不够磊落。杨的妻子杜致礼问题也很大。
她对杨说:绝对不能相信李政道这个上海小开。
我估计是这样的:杜聿明抗战后把家安在上海(当时国军将领都这样),但是他们家毕竟北方人,对江南的文化还是没法融入的,杜致礼可能那个时候在上海感觉到了文化上的隔阂,所以对上海人印象不好。


#5 Re: 也说说杨振宁李政道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19日 23:19
wh
pascaldechin 写了: 2025年 10月 19日 23:02

这个问题问得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确实规模很小,投资不大。这种规模的投资,也可以考虑。
而且八十年代,中国和国际差距太大,见一个对撞机,多少能帮助国际交流,拉近差距。
而且这个对撞机还有些其他医学用途。总之这个对撞机,建与不建都可。
当然如果是我,还是倾向于不建,把钱给运十,用在刀刃上。
但是杨振宁反对的这个超大对撞机,绝对绝对不能建。20亿美元啊,干什么不行啊。

杨李闹翻,主要也是杨的问题,不够磊落。杨的妻子杜致礼问题也很大。
她对杨说:绝对不能相信李政道这个上海小开。
我估计是这样的:杜聿明抗战后把家安在上海(当时国军将领都这样),但是他们家毕竟北方人,对江南的文化还是没法融入的,杜致礼可能那个时候在上海感觉到了文化上的隔阂,所以对上海人印象不好。

我看xiaofish说李政道和别人合作写文章,也不按姓氏字母顺序,而是把自己放在前面:
站内帖子:Re: 看到杨振宁去世的官方新闻了
如果是的话,那两人都很在乎排名啊。

littlek说物理学奖历史上的各个合作者,最后没有一个不反目成仇的。这是真的吗?

不能这样地域歧视…… :D


#6 Re: 也说说杨振宁李政道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19日 23:21
tdm
wenhao 写了: 2025年 10月 19日 23:00

他两是神仙打架,你一凡夫别瞎评论了

凡妻


#7 Re: 也说说杨振宁李政道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19日 23:22
wenhao

啥意思?

tdm 写了: 2025年 10月 19日 23:21

凡妻


#8 Re: 也说说杨振宁李政道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19日 23:33
Pegasi
pascaldechin 写了: 2025年 10月 19日 23:02

这个问题问得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确实规模很小,投资不大。这种规模的投资,也可以考虑。
而且八十年代,中国和国际差距太大,见一个对撞机,多少能帮助国际交流,拉近差距。
而且这个对撞机还有些其他医学用途。总之这个对撞机,建与不建都可。
当然如果是我,还是倾向于不建,把钱给运十,用在刀刃上。
但是杨振宁反对的这个超大对撞机,绝对绝对不能建。20亿美元啊,干什么不行啊。

杨李闹翻,主要也是杨的问题,不够磊落。杨的妻子杜致礼问题也很大。
她对杨说:绝对不能相信李政道这个上海小开。
我估计是这样的:杜聿明抗战后把家安在上海(当时国军将领都这样),但是他们家毕竟北方人,对江南的文化还是没法融入的,杜致礼可能那个时候在上海感觉到了文化上的隔阂,所以对上海人印象不好。

医学用途是给老领导撞正电子做PET全身检查吧


#9 Re: 也说说杨振宁李政道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19日 23:41
cublai

曾国藩和左宗棠也是合作加互相敌对,不妨碍他们都是英雄


#10 Re: 也说说杨振宁李政道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19日 23:47
mmking

老领导躺枪

Pegasi 写了: 2025年 10月 19日 23:33

医学用途是给老领导撞正电子做PET全身检查吧


#11 Re: 也说说杨振宁李政道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19日 23:53
cozofxx

还是特斯拉处理得比较简单,拒绝和爱迪生共同分享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本身就是小圈子排排坐,分果果而已。

pascaldechin 写了: 2025年 10月 19日 19:29

首先,他们两个都是民族英雄,这个谁也不能否认。
有次在香港讲座,听众问他你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杨振宁自己回答,就是破除了中国人不如别人这个观点。这点上,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三个人,绝对名垂青史。

其次,杨李二人,出了科学上的成就,在帮助中国和中国科学家上,也出力甚多。李政道搞的cuspea,亲力亲为,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啊,帮助多少学子实现了梦想。他来中国讲课,翻译和准备的教材讲稿,非常详尽,文革后的教师学生都受益匪浅。这些事情,当事人回忆很多,网上都有。

杨在这方面具体出力比李少很多,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两件事:(1)让邓小平重视计算机教育;(2)反对对撞机(李和丘成桐支持)。后者意义非常大,我觉得中国绝对不应该投巨资做大规模实验科学,那种一篇文章6000个作者的,那还是科学吗?那是工程。中国人还是应该发挥聪明的优势,做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让外国人做实验,自己做理论分析即可。中国人在理论和计算上,优势还是很大的。

从这些事看,李作风踏实细致,颇具工匠精神,而杨高屋建瓴,大局观更好。杨说 the party is over,让中国不要继续做高能物理,而要做计算机,就是极有眼光的论断。 而李则更多出于一个物理学家的观点,支持对撞机,这方面格局太小层次太低了。

当年得奖的工作,学界公认主要是李的贡献,杨初期还反对李的观点,后来被说服了。但杨建议李说,先不要发表,把scope 做大,占领整个弱相互作用,然后杨的数学也起了关键作用。

论人品,李确实比杨高不少,他更加本分踏实,杨观点层次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