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厦门大学政治嗅觉敏锐:2020年就不待见杨振宁了
https://alumni.xmu.edu.cn/info/1016/3731.htm
厦大与安徽的校地情缘
文章里面提到了邓以蛰和邓稼先父子。
但是居然没有提到杨武之杨振宁父子。
实际上邓以蛰和杨武之这安徽老哥俩,是拖家带口结伴一起到厦门大学教书,呆了一年多,又拖家带口结伴一起到清华教书的。
https://alumni.xmu.edu.cn/info/1016/3731.htm
厦大与安徽的校地情缘
文章里面提到了邓以蛰和邓稼先父子。
但是居然没有提到杨武之杨振宁父子。
实际上邓以蛰和杨武之这安徽老哥俩,是拖家带口结伴一起到厦门大学教书,呆了一年多,又拖家带口结伴一起到清华教书的。
TestCases 写了: 昨天 16:16https://alumni.xmu.edu.cn/info/1016/3731.htm
厦大与安徽的校地情缘文章里面提到了邓以蛰和邓稼先父子。
但是居然没有提到杨武之杨振宁父子。实际上邓以蛰和杨武之这安徽老哥俩,是拖家带口结伴一起到厦门大学教书,呆了一年多,又拖家带口结伴一起到清华教书的。
1926年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一批青年才俊趋之若鹜。皖籍著名文史学家丁山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厦大成书《说文阙字考》,和鲁迅、林语堂、顾颉刚等人的著作一起列入国学院出版计划,助力刚创办的厦大国学研究院迅速成为当时全国国学研究的中心之一。厦大国学研究院成立后,面向全国公开招收研究生2名,成为国内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1927年,邓以蛰举家来到厦门,任厦大哲学系教授。邓以蛰,字叔存,安徽怀宁人,是我国著名美学家,也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父亲。在厦大时,邓以蛰一家居鼓浪屿之上,他每日渡海上课,课时不少。当时,学校常举办公开学术演讲会,均由著名教授主讲。邓以蛰来校不久即受邀作题为《中国绘画之派别及其变迁》的演讲。1927年12月10日出版的《厦大周刊》第176期刊登了他的演讲稿,并报道了这次演讲会,称“邓教授对于中西艺术颇有精深研究,听者均甚满意”。
TestCases 写了: 昨天 16:16https://alumni.xmu.edu.cn/info/1016/3731.htm
厦大与安徽的校地情缘文章里面提到了邓以蛰和邓稼先父子。
但是居然没有提到杨武之杨振宁父子。实际上邓以蛰和杨武之这安徽老哥俩,是拖家带口结伴一起到厦门大学教书,呆了一年多,又拖家带口结伴一起到清华教书的。
因为更了解 习大?
厦门那块地儿,是我们习主席的老底子。带了多少人到北京啊,你想想。
厦门出来的这个何立峰是直达天庭的人物。私底下习主席对老杨的态度,何立峰不可能不知一二。
TestCases 写了: 昨天 16:181926年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一批青年才俊趋之若鹜。皖籍著名文史学家丁山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厦大成书《说文阙字考》,和鲁迅、林语堂、顾颉刚等人的著作一起列入国学院出版计划,助力刚创办的厦大国学研究院迅速成为当时全国国学研究的中心之一。厦大国学研究院成立后,面向全国公开招收研究生2名,成为国内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1927年,邓以蛰举家来到厦门,任厦大哲学系教授。邓以蛰,字叔存,安徽怀宁人,是我国著名美学家,也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父亲。在厦大时,邓以蛰一家居鼓浪屿之上,他每日渡海上课,课时不少。当时,学校常举办公开学术演讲会,均由著名教授主讲。邓以蛰来校不久即受邀作题为《中国绘画之派别及其变迁》的演讲。1927年12月10日出版的《厦大周刊》第176期刊登了他的演讲稿,并报道了这次演讲会,称“邓教授对于中西艺术颇有精深研究,听者均甚满意”。
厉害,这都挖出来了。实锤包叔和老杨闹翻了。
习近平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
值此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我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厦门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100年来,学校秉持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打造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希望厦门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1年4月6日
老老杨老杨,这一对安徽父子简直就是厦门大学“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优良校风里一股逆流。
问题来了:包叔和老杨怎么闹翻的?这个翁帆肯定知道。谁认识她,去打听打听。
老杨天然“厌蠢”,而且最早可能还有点自以为是,倚老卖老,心想老子和毛主席周总理谈笑风生的时候,你小子算哪根JB毛?
问题是老老杨很爱国啊
不能因为他儿子否定他
据说国民党退台的时候,老老杨跟着一起跑到上海,结果蒋总统拟的科学家撤退大名单里没有老老杨,人给拦在飞机舱门口不让上飞机。
习近平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
值此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我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祝贺!
新的起点上,希望中山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4年11月12日
TestCases 写了: 昨天 20:58习近平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
值此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我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祝贺!
新的起点上,希望中山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4年11月12日
中山大学这种校名都起错了的大学,贺信都只有两段。不谈历史贡献,直接是“新的起点上”的期待和勉励。
不属实
杨武之1928年到厦门大学, 1929年离开, 不到一年
邓以蛰1927年到厦门大学, 1929年离开
不写杨武之, 可能是时间太短, 也可能就是忘了, 毕竟就一个校友会
厦门大学2021年专门写的, 比你那个校友会的层级高
https://m.cyol.com/gb/articles/2022-03/ ... 5tpYg.html
TestCases 写了: 昨天 16:16https://alumni.xmu.edu.cn/info/1016/3731.htm
厦大与安徽的校地情缘文章里面提到了邓以蛰和邓稼先父子。
但是居然没有提到杨武之杨振宁父子。实际上邓以蛰和杨武之这安徽老哥俩,是拖家带口结伴一起到厦门大学教书,呆了一年多,又拖家带口结伴一起到清华教书的。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叽叽喳喳,很是无语
嘿嘿。那不就是当下一个热点新闻,跟着聊天聊几句嘛。
wokao 写了: 昨天 21:02不属实
杨武之1928年到厦门大学, 1929年离开, 不到一年
邓以蛰1927年到厦门大学, 1929年离开不写杨武之, 可能是时间太短, 也可能就是忘了, 毕竟就一个校友会
厦门大学2021年专门写的, 比你那个校友会的层级高
https://m.cyol.com/gb/articles/2022-03/ ... 5tpYg.html
这个不是校友会的文章。是发在安徽省委机关报上的文章。我给的那个链接,是一个转载(原文刊载于《安徽日报》2020年7月24日第12版)
这个文章撰写人,我猜,应该是学校党委宣传部的文胆。
我怀疑还是大加速器的事情,搞不好有人上书参了一本
爱国必须爱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