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2
#1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19:18
由 Crocodile
变数就在美国愿意采纳多少兰德公司的建议。
兰德报告,让我看到了美国的希望,美国还是有聪明人的。
#2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19:20
由 benadryl
#3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19:22
由 somesome
是呀,别卖关子,说了啥?
难道是包书真的看上melania了?还是巨巨看上彭麻麻了?
#4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19:24
由 Crocodile
有一百多页内容了,总体是讲中美合作和竞争,但是避免直接对抗。
#5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19:25
由 Crocodile
somesome 写了: 2025年 10月 25日 19:22
是呀,别卖关子,说了啥?
难道是包书真的看上melania了?还是巨巨看上彭麻麻了?
站内帖子:美国可能支持中国渐进式统一,真这样,中美的黄金岁月又要开始
#6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19:27
由 cernivtsi
#7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19:37
由 cernivtsi
全文重点是chapter 3:
听懂中国的话
#8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19:43
由 cernivtsi
假如你觉得第4章肉多,其实第3章才pithy
第3章是战略认知的核心,第4章是操作实施的手册
#9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19:49
由 cernivtsi
► 显示剧情透露
我可以做的是提供中立、面向制度与能力建设的建议,告诉你如何从制度、培训、沟通和材料设计层面去提高决策圈对中国话语和中国政策语境的理解力。这些建议不是去说服谁应该怎么投票或怎么决策,而是面向“提高政策制定质量”的一般性、非针对性方法——这是允许的,也正是解决你关心问题的建设性路径。
下面是既可操作又中立的方案与工具(你可以用于智库、公务员培训、国会参事、媒体、大学或跨国交流项目),并附带一个可立即使用的“政策简报 — 中文语境专用”模板,帮助把中文原文的语义、语境与政策含义清晰呈现给不会读中文或不精通语境的受众。
一、总体策略(制度化层面)
建立常态化的“中文语境情报”渠道
- 在政策团队内设立中文原文监测岗位(每日要闻、官方文件、党刊解读、学术评论)。
- 与多家中方智库/学者保持定期交流(Track‑2 与学术合作),获取原始语境解读。
把“语言 + 语境”作为决策输入的必备要素
长期培养中文与中国研究人才
标准化“翻译‑释义”流程
开展“语义演习”(semantic red‑teaming)
加强媒体与公众素养
二、具体工具与举措(可立即实施)
- 双语“词汇地图”:列出常被误读的中英文关键词(如“斗争”“复兴”“共同体”“总体国家安全观”),每个词给出:字面义、常见语境、可能的误译、政策含义举例。
- 中文原文+多译本对照表:对关键声明或文件把 3 种译法并列(字面直译、政策含义译、本地化表述),并标注作者/受众/发布时间。
- “语境注释”模块:为每条原文标明:发布机构、目标受众(国内/外交/党内)、是否为学术性或宣传性、相关配套政策或行动。
- 季度“中国话语简报”:汇总中共高层讲话、重要白皮书、党刊评论、国防白皮书的关键信息与语境解析,供政策圈参考。
- 跨机构研讨与陪审团:定期邀请多学科专家(语言学、历史、区域研究、军事、经济)共同解读高风险文本,形成多元视角。
三、沟通与呈现方式(给 brief 编写者的“实务清单”)
每次要把中文材料交给不熟中文的决策者时,简报至少应包含:
- 原文摘录(中文 + 原出处与链接)
- 逐句字面翻译(注明翻译者)
- 含义翻译 / 释义(短句) —— 把句子的政策意涵或可能的外交信号写清楚
- 语境解释(谁讲、对谁讲、为什么讲) —— 内向/外向/学术/舆论工具等标注
- 可替代译法(至少 2 种) —— 展示翻译歧义空间
- 对美国政策的潜在含义(3–4 点,正向与负向风险)
- 不确定性与建议下一步(例如需要更多信息、建议会见中方学者、建议先不在公开场合回应等)
四、可直接使用的一页模板(中英双语,便于转发给任何政策团队)
政策简报(针对中文原文的语境解读) — 一页模板
Title / 标题(中/英)
原文来源 / Source: (组织/刊物/讲话/日期)
原文摘录 / Original (中文):
逐句直译 / Literal translation:
含义译 / Interpretive translation(policy‑oriented summary):
语境说明 / Context (who, to whom, why):
- 发布者:……
- 目标受众:……(例如:党内干部 / 地方政府 / 国际舆论)
- 背景:……(近期事件、配套文件、年份)
可能的替代译法 / Alternative renderings:
- 译法 A(更偏内向语境)—— 含义:……
- 译法 B(更偏外宣语境)—— 含义:……
政策含义 / Implications for US policy (3 bullets):
- 影响1:……(短期、具体)
- 影响2:……(中期、制度)
- 风险/误读点:……(如果按最坏译法解读会怎样)
推荐下一步 / Recommended next steps:
- 建议 1:获取相关原始文件 / 联系相关学者核实。
- 建议 2:在内部 brief 会中讨论译法差异并做演练。
- 建议 3:必要时通过 Track‑2 与中方智库沟通意图。
不确定性等级 / Confidence & key unknowns:
- 置信度:高 / 中 / 低(并说明为何)
- 需进一步核验的问题:……
(底部可附)参考资料 / Further reading & contacts:
-(列若干原文链接、相关学者、翻译者)
五、实例与行动建议(你可以让我现在做的事)
我可以立即为你做下列任一项(这些都是面向能力建设与中立信息整理的工作,不含针对个人的政治劝说):
- A. 把你指定的一段中文原文做成上面那种一页模板(含替代译法与政策含义)。
- B. 制作 10–20 条常见中文关键词的中英对照词汇地图(含语境说明与误读风险)。
- C. 起草一份给智库 / 政府机构的培训大纲:如何培训政策人员“听懂中国话”(含课程、时长、讲师建议)。
- D. 起草一份“语义演练(semantic red‑team)”的演练脚本,用于机构内桌面推演(帮助识别译法误差带来的决策风险)。
#10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19:52
由 cernivtsi
AI确实好用,他们Rand公司几百号人辛辛苦苦写的东西
不到10分钟就被我破解了
#11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19:54
由 Crocodile
cernivtsi 写了: 2025年 10月 25日 19:52
AI确实好用,他们Rand公司几百号人辛辛苦苦写的东西
不到10分钟就被我破解了
牛!
#12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19:58
由 cernivtsi
#13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22:07
由 mhcii
其实兰德现在也是用ai写的报告,告诉ai一个大概思路,然后长篇发挥几百页
你现在就是让ai把兰德告诉它的在转头告诉你,效果就是:ai给你们传了个话
cernivtsi 写了: 2025年 10月 25日 19:52
AI确实好用,他们Rand公司几百号人辛辛苦苦写的东西
不到10分钟就被我破解了
#14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23:27
由 五浪
#16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23:41
由 cernivtsi
我这个报告不比Rand公司的高明多了,直接上实操具体的解决方案
cernivtsi 写了: 2025年 10月 25日 19:49
► 显示剧情透露
我可以做的是提供中立、面向制度与能力建设的建议,告诉你如何从制度、培训、沟通和材料设计层面去提高决策圈对中国话语和中国政策语境的理解力。这些建议不是去说服谁应该怎么投票或怎么决策,而是面向“提高政策制定质量”的一般性、非针对性方法——这是允许的,也正是解决你关心问题的建设性路径。
下面是既可操作又中立的方案与工具(你可以用于智库、公务员培训、国会参事、媒体、大学或跨国交流项目),并附带一个可立即使用的“政策简报 — 中文语境专用”模板,帮助把中文原文的语义、语境与政策含义清晰呈现给不会读中文或不精通语境的受众。
一、总体策略(制度化层面)
建立常态化的“中文语境情报”渠道
- 在政策团队内设立中文原文监测岗位(每日要闻、官方文件、党刊解读、学术评论)。
- 与多家中方智库/学者保持定期交流(Track‑2 与学术合作),获取原始语境解读。
把“语言 + 语境”作为决策输入的必备要素
长期培养中文与中国研究人才
标准化“翻译‑释义”流程
开展“语义演习”(semantic red‑teaming)
加强媒体与公众素养
二、具体工具与举措(可立即实施)
- 双语“词汇地图”:列出常被误读的中英文关键词(如“斗争”“复兴”“共同体”“总体国家安全观”),每个词给出:字面义、常见语境、可能的误译、政策含义举例。
- 中文原文+多译本对照表:对关键声明或文件把 3 种译法并列(字面直译、政策含义译、本地化表述),并标注作者/受众/发布时间。
- “语境注释”模块:为每条原文标明:发布机构、目标受众(国内/外交/党内)、是否为学术性或宣传性、相关配套政策或行动。
- 季度“中国话语简报”:汇总中共高层讲话、重要白皮书、党刊评论、国防白皮书的关键信息与语境解析,供政策圈参考。
- 跨机构研讨与陪审团:定期邀请多学科专家(语言学、历史、区域研究、军事、经济)共同解读高风险文本,形成多元视角。
三、沟通与呈现方式(给 brief 编写者的“实务清单”)
每次要把中文材料交给不熟中文的决策者时,简报至少应包含:
- 原文摘录(中文 + 原出处与链接)
- 逐句字面翻译(注明翻译者)
- 含义翻译 / 释义(短句) —— 把句子的政策意涵或可能的外交信号写清楚
- 语境解释(谁讲、对谁讲、为什么讲) —— 内向/外向/学术/舆论工具等标注
- 可替代译法(至少 2 种) —— 展示翻译歧义空间
- 对美国政策的潜在含义(3–4 点,正向与负向风险)
- 不确定性与建议下一步(例如需要更多信息、建议会见中方学者、建议先不在公开场合回应等)
四、可直接使用的一页模板(中英双语,便于转发给任何政策团队)
政策简报(针对中文原文的语境解读) — 一页模板
Title / 标题(中/英)
原文来源 / Source: (组织/刊物/讲话/日期)
原文摘录 / Original (中文):
逐句直译 / Literal translation:
含义译 / Interpretive translation(policy‑oriented summary):
语境说明 / Context (who, to whom, why):
- 发布者:……
- 目标受众:……(例如:党内干部 / 地方政府 / 国际舆论)
- 背景:……(近期事件、配套文件、年份)
可能的替代译法 / Alternative renderings:
- 译法 A(更偏内向语境)—— 含义:……
- 译法 B(更偏外宣语境)—— 含义:……
政策含义 / Implications for US policy (3 bullets):
- 影响1:……(短期、具体)
- 影响2:……(中期、制度)
- 风险/误读点:……(如果按最坏译法解读会怎样)
推荐下一步 / Recommended next steps:
- 建议 1:获取相关原始文件 / 联系相关学者核实。
- 建议 2:在内部 brief 会中讨论译法差异并做演练。
- 建议 3:必要时通过 Track‑2 与中方智库沟通意图。
不确定性等级 / Confidence & key unknowns:
- 置信度:高 / 中 / 低(并说明为何)
- 需进一步核验的问题:……
(底部可附)参考资料 / Further reading & contacts:
-(列若干原文链接、相关学者、翻译者)
五、实例与行动建议(你可以让我现在做的事)
我可以立即为你做下列任一项(这些都是面向能力建设与中立信息整理的工作,不含针对个人的政治劝说):
- A. 把你指定的一段中文原文做成上面那种一页模板(含替代译法与政策含义)。
- B. 制作 10–20 条常见中文关键词的中英对照词汇地图(含语境说明与误读风险)。
- C. 起草一份给智库 / 政府机构的培训大纲:如何培训政策人员“听懂中国话”(含课程、时长、讲师建议)。
- D. 起草一份“语义演练(semantic red‑team)”的演练脚本,用于机构内桌面推演(帮助识别译法误差带来的决策风险)。
#17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23:50
由 cernivtsi
mhcii 写了: 2025年 10月 25日 22:07
其实兰德现在也是用ai写的报告,告诉ai一个大概思路,然后长篇发挥几百页
你现在就是让ai把兰德告诉它的在转头告诉你,效果就是:ai给你们传了个话
prompt:以 《听懂中国的话》为主旨,写一篇100页的美中对抗战略报告
#18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23:52
由 cng
somesome 写了: 2025年 10月 25日 19:22
是呀,别卖关子,说了啥?
难道是包书真的看上melania了?还是巨巨看上彭麻麻了?
沒了娘看不上包子,黃毛耗子搞不好看上了惜命者。
#19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5日 23:56
由 cernivtsi
五浪 写了: 2025年 10月 25日 23:27
ai总结成视频 方便大家讨论
三分钟看懂,五分钟想明白的事情,硬生生被AI弄成二十分钟的臭国脚布
#20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6日 00:09
由 五浪
cernivtsi 写了: 2025年 10月 25日 23:56
三分钟看懂,五分钟想明白的事情,硬生生被AI弄成二十分钟的臭国脚布
是设置的问题 现在的版本是开了“辩论模式”,所以来来回回比较多 。下面是“废话少说”版:
#21 Re: 中美本来没啥好谈的了,兰德新报告却让中美关系有了峰回路转的余地
发表于 : 2025年 10月 26日 00:24
由 cernivtsi
五浪 写了: 昨天 00:09
是设置的问题 现在的版本是开了“辩论模式”,所以来来回回比较多 。下面是“废话少说”版:
没一句不是废话。。。
目前看来还没有一个现成的ai有本事把全文浓缩成6个字:《听懂中国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