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消费品企业大举进入巴西市场
摘要:
“中国技术现在是世界第一,像以前的日本一样”,开比亚迪的巴西网约车司机这样说。在巴西,中国品牌“价格低、性能高”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比亚迪、美团、滴滴、蜜雪冰城等开始进驻。但巴西也出现了警惕的声音……
中国的消费品品牌已开始攻略南美最大的巴西市场。蜜雪冰城计划在巴西大规模开设店铺,餐饮外卖领域的中国企业也在加紧与巴西的餐厅等商家合作。在中国和巴西政治关系密切、巴西民众对中国亲近感上升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逐渐发现直接面向巴西消费者开展业务蕴藏着新的商机。
经营冰激凌、奶茶的蜜雪冰城将正式进军巴西市场。该公司因价格低廉、菜单丰富大受欢迎,在全球拥有4万7500多家店铺,成长为规模超过麦当劳的连锁品牌。此前以亚洲为中心开展业务,又选择巴西作为新市场。
蜜雪冰城2025年5月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APEX)签订了有关采购巴西农产品的备忘录(MOU)。计划到2030年投资32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42.35亿元),雇用约2.5万名员工推进开店。
计划2025年内在圣保罗市开设第1家店,市中心购物中心内的开店准备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中国的外卖配送巨头也在加强行动。美团的海外品牌“Keeta”从圣保罗近郊开始提供服务,未来5年将投资56亿雷亚尔。
滴滴出行也在巴西迅速扩大送餐业务。到2026年将投资相当于原计划2倍的20亿雷亚尔。通过暂时下调加盟餐厅的手续费等措施,加紧将其纳入自身平台。
中国的消费品品牌急于攻占巴西市场的背后,是巴西中产阶层扩大和年轻人旺盛的消费欲望。巴西的人口超过2亿,拥有中南美最大的经济规模,被认为是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巴西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数字化发展也在世界上屈指可数,正在奠定增长基础。
此外,中国和巴西的政治联系正在加强,这也增强了中国企业进军巴西的意愿。外交方面合作关系的加强正在促进投资环境的稳定。
巴西消费者的意识也在发生变化。巴西的调查公司8月的调查显示,在手机和个人电脑领域,回答喜欢中国产品的比例超过6成,超过喜欢美国产品的3成。尤其是年轻人,评价中国比美国更具创新的回答达到约7成。
在巴西的消费者之间,推高中国品牌存在感的是比亚迪(BYD)。9月巴西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至1.7倍,其中比亚迪占到约7成。
开比亚迪的巴西网约车司机说:“中国技术现在是世界第一,像以前的日本一样”。在购物中心充电的一位男性律师也说:“因为设计好、技术先进才买的”。
在巴西,中国品牌“价格低、性能高”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这种认知的转变正在推动中国企业进驻。
从中国和巴西的经济关系来看,主要是巴西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大豆等初级产品,从中国进口工业产品。中国企业进一步把目光转向巴西的消费市场,开始瞄准巴西的普通消费者加强战略。
另一方面,巴西国内也出现了警惕的声音。如果中国企业以低价格和技术实力为背景加大进入巴西市场,对当地企业等造成的竞争压力也可能加大。
实际上,巴西国内企业已要求制定对策应对中国跨境电商“Temu”和“SHEIN”的进入。提高了此前对50美元以下小额货物免除的关税,与中国品牌的摩擦也已浮出水面。
来源:日经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