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2
#1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6日 16:27
由 lpz9678
去北京上过大学,就对外说自己是北京人。喜欢拽两句北京土语,一个南蛮子,张嘴闭嘴“丫的丫的”。以北京人自居,听见别人把大栅栏读成da zha lan,就像挖了他家祖坟,急赤白脸的喊那叫da shi lan。这帮傻逼美华不知道da shi lan这种读法也不过百年,至今还有老一辈人就读 da zha lan。
北京话是相对年轻的方言,从嘉靖万历年间开始发源,直到清末民初才基本定型,直到解放后还在发展演变。民国时人说的北京话,现代人听来一股子大碴子味。而咸丰同治时的北京话,民国人都不能全听懂。
回到这个大栅栏,标准读音就是da zha lan。到清末民初时,语音弱读,由 z 变 s,开始读作da sha lan。之后进一步弱读,a 变成 i,才就成了 da shi lan。民国时dazhalan,dashalan,dashilan长期并存。解放后才约定俗称,把dashilan定为标准读音。
语音弱读,异读,是包括北京话在内的所有方言的共同现象,类似的还有 波浪(bo lang,po lang),特殊(te shu,te chu),朝阳(zhao yang,chao yang),无所谓谁对谁错。就连英语里,也会把t浊化成d,student,读成sdudent。美华批判 techu,推崇dashilan,无知愚昧至极
#2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6日 16:38
由 CHINAMERICA
胡扯,我们浙江人绝对不会冒充,proud of being a ZJer,尽管在北京呆了很多年,廉颇也是BJer。
#3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6日 17:35
由 MaldiniAC
国人太虚荣了,很多人都把自己家乡说成大城市,后来才发现,其实是周边的小县。从18岁离开老家在外,无数次被人问到是哪里人,我都直接说我老家小城市的名字。虽然离省会也就1小时,但我从来不伪装是省会的。多数人也都知道这个小城,偶尔有台湾同胞不知道的,我就描述一下,在哪个大城市附近。
#4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6日 17:39
由 longtian
从来没遇到这样的
不过人以类聚,也可以理解
lpz9678 写了: 2025年 11月 16日 16:27
去北京上过大学,就对外说自己是北京人。喜欢拽两句北京土语,一个南蛮子,张嘴闭嘴“丫的丫的”。以北京人自居,听见别人把大栅栏读成da zha lan,就像挖了他家祖坟,急赤白脸的喊那叫da shi lan。这帮傻逼美华不知道da shi lan这种读法也不过百年,至今还有老一辈人就读 da zha lan。
北京话是相对年轻的方言,从嘉靖万历年间开始发源,直到清末民初才基本定型,直到解放后还在发展演变。民国时人说的北京话,现代人听来一股子大碴子味。而咸丰同治时的北京话,民国人都不能全听懂。
回到这个大栅栏,标准读音就是da zha lan。到清末民初时,语音弱读,由 z 变 s,开始读作da sha lan。之后进一步弱读,a 变成 i,才就成了 da shi lan。民国时dazhalan,dashalan,dashilan长期并存。解放后才约定俗称,把dashilan定为标准读音。
语音弱读,异读,是包括北京话在内的所有方言的共同现象,类似的还有 波浪(bo lang,po lang),特殊(te shu,te chu),朝阳(zhao yang,chao yang),无所谓谁对谁错。就连英语里,也会把t浊化成d,student,读成sdudent。美华批判 techu,推崇dashilan,无知愚昧至极
#5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6日 21:11
由 bam
MaldiniAC 写了: 2025年 11月 16日 17:35
国人太虚荣了,很多人都把自己家乡说成大城市,后来才发现,其实是周边的小县。从18岁离开老家在外,无数次被人问到是哪里人,我都直接说我老家小城市的名字。虽然离省会也就1小时,但我从来不伪装是省会的。多数人也都知道这个小城,偶尔有台湾同胞不知道的,我就描述一下,在哪个大城市附近。
多数别份省的人只会知道你的省会城市,除非你说的那个小城市是旅游胜地或有什么特别出名之处,否则一般人就算听说过也不一定知道在哪儿
#6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6日 22:11
由 lpz9678
bam 写了: 2025年 11月 16日 21:11
多数别份省的人只会知道你的省会城市,除非你说的那个小城市是旅游胜地或有什么特别出名之处,否则一般人就算听说过也不一定知道在哪儿
所以还是像你老一样,说自己是北京人
#7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6日 22:24
由 bam
lpz9678 写了: 2025年 11月 16日 22:11
所以还是像你老一样,说自己是北京人
没有,叔从来不说自己是北京人
#8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6日 22:36
由 benadryl
真的是平生从未碰见冒充北京上海人的。就算碰见一些个北京上海长大的:出生在其它城市,幼年随父母迁居北京上海,一口京味儿/会说上海话,也都会说自己是出生地的人。还有一些从小颠沛流离在很多地方生活过的,干脆不说自己是哪里的,只是说在很多地方生活过也不知该算哪的人。基本上都很自豪自己的家乡。
#9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6日 23:29
由 VladPutin
北京话有表现力,比上海话强,现在上海人说话夹杂很多普通话,不伦不类。
#10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6日 23:35
由 wass
lpz9678 写了: 2025年 11月 16日 16:27
去北京上过大学,就对外说自己是北京人。喜欢拽两句北京土语,一个南蛮子,张嘴闭嘴“丫的丫的”。以北京人自居,听见别人把大栅栏读成da zha lan,就像挖了他家祖坟,急赤白脸的喊那叫da shi lan。这帮傻逼美华不知道da shi lan这种读法也不过百年,至今还有老一辈人就读 da zha lan。
北京话是相对年轻的方言,从嘉靖万历年间开始发源,直到清末民初才基本定型,直到解放后还在发展演变。民国时人说的北京话,现代人听来一股子大碴子味。而咸丰同治时的北京话,民国人都不能全听懂。
回到这个大栅栏,标准读音就是da zha lan。到清末民初时,语音弱读,由 z 变 s,开始读作da sha lan。之后进一步弱读,a 变成 i,才就成了 da shi lan。民国时dazhalan,dashalan,dashilan长期并存。解放后才约定俗称,把dashilan定为标准读音。
语音弱读,异读,是包括北京话在内的所有方言的共同现象,类似的还有 波浪(bo lang,po lang),特殊(te shu,te chu),朝阳(zhao yang,chao yang),无所谓谁对谁错。就连英语里,也会把t浊化成d,student,读成sdudent。美华批判 techu,推崇dashilan,无知愚昧至极
只有北京猿人才是北京人
#11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7日 03:28
由 huangchong
上海话唧唧喳喳的,在不懂的人听起来很难听。北京话胡化很严重,有点通古斯式的连贯韵味,听起来还凑合。
#12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7日 04:08
由 noktard
在美国没人在乎这个吧。想有地域优越感,回到中国比较合适
#13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7日 09:10
由 诺华老药工
在UW-Madison 读书时有两口子一直对人说他们是上海人。后来我偶然知道,他们是安徽人。
#14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7日 09:16
由 coolcat
诺华老药工 写了: 昨天 09:10
在UW-Madison 读书时有两口子一直对人说他们是上海人。后来我偶然知道,他们是安徽人。
安徽人自称上海人的不是一般的多
#15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7日 10:28
由 混元形意太极门
难道不是叫da sha lan?
lpz9678 写了: 2025年 11月 16日 16:27
去北京上过大学,就对外说自己是北京人。喜欢拽两句北京土语,一个南蛮子,张嘴闭嘴“丫的丫的”。以北京人自居,听见别人把大栅栏读成da zha lan,就像挖了他家祖坟,急赤白脸的喊那叫da shi lan。这帮傻逼美华不知道da shi lan这种读法也不过百年,至今还有老一辈人就读 da zha lan。
北京话是相对年轻的方言,从嘉靖万历年间开始发源,直到清末民初才基本定型,直到解放后还在发展演变。民国时人说的北京话,现代人听来一股子大碴子味。而咸丰同治时的北京话,民国人都不能全听懂。
回到这个大栅栏,标准读音就是da zha lan。到清末民初时,语音弱读,由 z 变 s,开始读作da sha lan。之后进一步弱读,a 变成 i,才就成了 da shi lan。民国时dazhalan,dashalan,dashilan长期并存。解放后才约定俗称,把dashilan定为标准读音。
语音弱读,异读,是包括北京话在内的所有方言的共同现象,类似的还有 波浪(bo lang,po lang),特殊(te shu,te chu),朝阳(zhao yang,chao yang),无所谓谁对谁错。就连英语里,也会把t浊化成d,student,读成sdudent。美华批判 techu,推崇dashilan,无知愚昧至极
#16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7日 10:32
由 诺华老药工
应该是 DA SHI LA-R。64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秘书长袁立本的发音很标准。
混元形意太极门 写了: 昨天 10:28
难道不是叫da sha lan?
#17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7日 10:33
由 混元形意太极门
好吧,我们家是北京的,我们家那片都叫da sha lan。。
不过北京各个城区口音也不尽相同。
诺华老药工 写了: 昨天 10:32
应该是 DA SHI LA-R。64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秘书长袁立本的发音很标准。
#18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7日 11:36
由 xingqisi
lpz9678 写了: 2025年 11月 16日 16:27
去北京上过大学,就对外说自己是北京人。喜欢拽两句北京土语,一个南蛮子,张嘴闭嘴“丫的丫的”。以北京人自居,听见别人把大栅栏读成da zha lan,就像挖了他家祖坟,急赤白脸的喊那叫da shi lan。这帮傻逼美华不知道da shi lan这种读法也不过百年,至今还有老一辈人就读 da zha lan。
北京话是相对年轻的方言,从嘉靖万历年间开始发源,直到清末民初才基本定型,直到解放后还在发展演变。民国时人说的北京话,现代人听来一股子大碴子味。而咸丰同治时的北京话,民国人都不能全听懂。
回到这个大栅栏,标准读音就是da zha lan。到清末民初时,语音弱读,由 z 变 s,开始读作da sha lan。之后进一步弱读,a 变成 i,才就成了 da shi lan。民国时dazhalan,dashalan,dashilan长期并存。解放后才约定俗称,把dashilan定为标准读音。
语音弱读,异读,是包括北京话在内的所有方言的共同现象,类似的还有 波浪(bo lang,po lang),特殊(te shu,te chu),朝阳(zhao yang,chao yang),无所谓谁对谁错。就连英语里,也会把t浊化成d,student,读成sdudent。美华批判 techu,推崇dashilan,无知愚昧至极
不至于吧,说丫的丫的,纠正个大栅栏,没啥问题吧。自称是北京人上海人的还真少见。
#19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7日 11:46
由 量子战士
其实越是小地方来的人越喜欢彰显自己的出处。
大伙都是米华,我的家乡越是穷乡僻壤,越显得你们超一线傻叉。
#20 Re: 美华陋习 —— 冒充北京上海人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17日 11:49
由 hagerty
lpz9678 写了: 2025年 11月 16日 16:27
回到这个大栅栏,标准读音就是da zha lan。到清末民初时,语音弱读,由 z 变 s,开始读作da sha lan。之后进一步弱读,a 变成 i,才就成了 da shi lan。民国时dazhalan,dashalan,dashilan长期并存。解放后才约定俗称,把dashilan定为标准读音。
语音弱读,异读,是包括北京话在内的所有方言的共同现象,类似的还有 波浪(bo lang,po lang),特殊(te shu,te chu),朝阳(zhao yang,chao yang),无所谓谁对谁错。就连英语里,也会把t浊化成d,student,读成sdudent。美华批判 techu,推崇dashilan,无知愚昧至极
叔只是好奇,这些读音的历史变化你咋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