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如此的话,其实是中国得5分,美国得1分
因为3,4,5都是要花时间实操的,执行的速度和力度全在中国掌控中,而1,2是立即100%生效的。
所谓延迟实施稀土管控,无非是长臂管辖延迟,不等于没有管控。
这个结果等于中国拿到了所有的,代价不过是口头承诺稀土卡脖子的力度松一点。
果如此的话,其实是中国得5分,美国得1分
因为3,4,5都是要花时间实操的,执行的速度和力度全在中国掌控中,而1,2是立即100%生效的。
所谓延迟实施稀土管控,无非是长臂管辖延迟,不等于没有管控。
这个结果等于中国拿到了所有的,代价不过是口头承诺稀土卡脖子的力度松一点。
让李主导,等于直接扇贝森特的大嘴巴。
但凡还抱一点达成长期协议的意愿,都不应该让李主导。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s/2025/ ... -trade-war
总结下:
宅基地是包你有地方住,饿不死,又不是包你娶媳妇。美帝拿低保的连房租都未必够。
美欧政府最怕看到lay off,因为多一个失业,就多一份政府财政负担。中帝政府有宅基地兜底,对layoff无感。
相当于universal income,但比universal income要高效的多,避免了造成财政负担和懒人。
德语里也有th,就读t。比如Thomas,读托马斯。为什么到了英语,读音就变得那么复杂?
另外,德语好像没有th的那两个英语发音。
千人计划也是08开始的。土鳖趁金融危机把欧美狠狠收割了一把。美帝缓过劲来想反收割,15/16那两年弄得土鳖很难受,才有了涨价去库存。
扯淡。看2000年的股市估值就知道,那时人人都疯买股票,因为谁都知道internet会带来巨大进步,哪需要事后诸葛亮
你这种智商大概不会明白,真正革命性的东西比如Internet都会崩盘,更不必说AI这种吹出来的东西。
2000年的Internet带来的社会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影响了所有人
人人都上网了,用email代替信件了,网购代替实体店了,用搜索引擎代替广告了,看网上视频代替电视了,等等。
今天的AI才影响多少人,也就是某些低级白领的的工作被代替了,大部分人估计连付费的账户都没有用过。
但今天AI的泡沫的规模已经赶上当年了。这个泡沫必定破灭,而且会破的惨绝人寰。
中帝在美帝泡沫最大最脆弱的时候翻桌子,时间选的很妙。
本来中国攒外汇是为了三件东西:1.设备; 2.芯片;3.资源。
现在1的需求大不如前了,一来自己的设备上去了,二来真的好设备别人也不卖。
2和1类似。
3经过20年布局,已经是大量用人币在买了。
既然不需要那么多外汇了,干脆从出口挣美元改成出口挣人币算了。
中帝才45%的大学生上stem,美帝只有7%。 所以你的数字要再除以6-7,也就是3万左右的人才储备。中帝人口美帝的4倍,上大学比例差不多,stem比例美帝的6倍,所以类似算法的话应该70万。
美帝最大的腐败是旋转门,当官的今天给商人好处,换取明天自己加入商人的队伍。腐败且合法。
中帝最大的腐败是亲属经商,老子当官,家属经商捞好处。腐败但不合法。
综合来看,合法腐败危害更大,一方面范围更广,另一方面还不能通过反腐控制。
这个deal现在应该已经过期了。
那时台湾空军还能分庭抗礼,大陆还能接受不驻军。现在不驻军已经不可能了。
有些衰亡和制度无关,就是内外环境变了。比如大唐,制度没变,但形式变了,慢慢就不行了。
liberal democracy和communism的问题是,因为无视人的性本恶的本质,完全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
台湾有的选吗?难道要做乌克兰?
香港通过了国安法,还是比乌克兰的下场强百倍。
Liberal democracy的最大问题是低估了人的劣根性,和communism是一个问题。
liberal democracy加上racial heterogeneity更是毒药, 有这两样的大国无一不走向衰败:英,德,美,加都是。
对西方文明而言,恢复罗马和以前大英帝国的meritocratic democracy才是正途。
香港当年是没得选,台湾如果在有得选的时候主动投诚,可以给个比香港好点的待遇。类似满洲国或者维希法国还是可行的。
只不过这些政客大概率要搞成乌克兰,这也是美日所希望的。说到底,美日根本不在呼台湾人民的福祉。
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可以保留自己的轻装甲军队,但放弃海空军,允许共军重装甲部队驻扎在关键城市和交通枢纽。
外交紧随中央政府。两岸自由贸易。
拥有独立的内政。
台湾人民保留经济福利和大部分政治权利,且避免战火。
很好反驳啊。这个不能看总收入,而要看除去刚性支出后的可支配收入。
中国民工一年10万的话,住城中村每月开销3000,一年可存6万,两年半的储蓄可买RAV4。
美帝民工一年挣4万,住地下室,一年能存下5000就不错了,12年的储蓄才可买RAV4.
实际上,在美帝挣4万的,没几个买新车的。在中国挣10万的,没几个买旧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