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不理解经济学造成的,包括苏联社会主义也是如此
宋元明,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可以说最早使用纸币,但遗憾的是数百年的纸币的使用史最终以失败告终,反而彻底倒退回了贵金属时代。
从中国的纸币历史来看,纸币的失败真的意味着纸币这种事物是错误的吗?是纸币真的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吗?是纸币真的不如金银先进吗?显然情况不是这样的,而是古代中国人不懂得货币理论和宏观经济学造成的。
所以我认为不能简单的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单纯的实践并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应该是符合逻辑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失败也并不意味着就是错误,也许反而是人们并不懂得如何使用驾驭新事物造成的 ...
搜索找到 42 个匹配
- 2025年 8月 22日 02:15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经济角度看古代中国为什么不能海外探索殖民?
- 回复总数: 24
- 阅读次数: 5256
- 2025年 8月 15日 06:46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妈妈岗,点赞
- 回复总数: 1
- 阅读次数: 1348
妈妈岗,点赞
湖北等地推出的妈妈岗,虽然有一定争议,但却是解决现代社会生育率下降的正确方向,而发放补贴等做法,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赞同多发钱的办法,因为这难以真正解决问题
现代社会出生率的下降是一种普遍现象,这除了经济压力之外,主要是由于女性学习、工作事业的黄金时间和生育的黄金时间相矛盾导致的。20岁到30岁本来是女性生育的黄金时间,但同时恰恰也是学习和事业的黄金时间,在农业社会这没有什么矛盾,因为基本都是男耕女织,女性通常在家帮忙做点农活。
而在现代社会,由于事业和工作的需要,女性也要外出上班了,工作、事业和生育之间就产生了严重的冲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这一冲突变得更加严重起来 ...
现代社会出生率的下降是一种普遍现象,这除了经济压力之外,主要是由于女性学习、工作事业的黄金时间和生育的黄金时间相矛盾导致的。20岁到30岁本来是女性生育的黄金时间,但同时恰恰也是学习和事业的黄金时间,在农业社会这没有什么矛盾,因为基本都是男耕女织,女性通常在家帮忙做点农活。
而在现代社会,由于事业和工作的需要,女性也要外出上班了,工作、事业和生育之间就产生了严重的冲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这一冲突变得更加严重起来 ...
- 2025年 6月 29日 02:30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中国为什么不考虑成立几个军工体制的电脑半导体企业
- 回复总数: 2
- 阅读次数: 511
中国为什么不考虑成立几个军工体制的电脑半导体企业
信息半导体行业,投资大,期限长,风险高,技术难,而且由于动了美帝资本奶酪的关系,容易受到打压,所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发展信息半导体产业是很困难的,比如国家曾经扶持的联想就成了一个组装厂。与其如此,还不如依靠市场和计划两条腿走路,积极发挥计划手段的优点,而军工体制则可以充分发挥计划手段的长处,固然对于市场化的原始创新有缺点,但是对于已有科技的攻关作用确是非常显著。
可以考虑另外成立几个军工体制的电脑半导体企业,由信息产业部牵头协调,按照军工体制运行,立项拨款攻关,企业安安心心搞研发,成功后再制造生产,然后有政府、军队、国企系统采购,有了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之后,可以考虑实现某些形式的市场化运作 ...
可以考虑另外成立几个军工体制的电脑半导体企业,由信息产业部牵头协调,按照军工体制运行,立项拨款攻关,企业安安心心搞研发,成功后再制造生产,然后有政府、军队、国企系统采购,有了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之后,可以考虑实现某些形式的市场化运作 ...
- 2025年 4月 29日 22:50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点赞,中国外交部公众号发布视频《不跪!》
- 回复总数: 4
- 阅读次数: 1197
点赞,中国外交部公众号发布视频《不跪!》
中国不跪!中国不退!
向霸权低头就如同饮鸩止渴,只能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历史已经证明,妥协退让难求网开一面,卑躬屈膝终致步步紧逼。中国不跪!
很好,破釜沉舟,硬杠之前就应该把自己的退路给断了,把投降派的投降道路给断了,接下来要么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谈判,要么就硬杠到底。
五千年来,中国都是在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搏斗,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更是如此,反正都是一路这么走过来的,中国人习惯了。
向霸权低头就如同饮鸩止渴,只能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历史已经证明,妥协退让难求网开一面,卑躬屈膝终致步步紧逼。中国不跪!
很好,破釜沉舟,硬杠之前就应该把自己的退路给断了,把投降派的投降道路给断了,接下来要么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谈判,要么就硬杠到底。
五千年来,中国都是在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搏斗,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更是如此,反正都是一路这么走过来的,中国人习惯了。
- 2025年 4月 23日 23:03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中国的外汇财富为啥逐渐被掏空了
- 回复总数: 17
- 阅读次数: 3207
Re: 中国的外汇财富为啥逐渐被掏空了
极端的医药集采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真的不好
极端的医药集采基本就等于回到了计划经济,把对药物的市场评价权力从患者手中转到官僚机构手中,这是一种严重的倒退,不仅会严重伤害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更会害苦了广大患者。
因为医药产品除了有价格方面的差异之外,还有不能量化的药品质量方面的差别,尤其是个体差异性很大,而集采本身必然会导致对价格的过分关注,而会忽视甚至是漠视难以量化的药品质量差别,只问价格不问质量,只问价格不问疗效,只关心价格不关心病人疾苦,但是对广大病人来说,药物的治疗效果才是第一位,不能治病或者不能很好治病的药物就算再便宜,又有什么用呢,完全是本末倒置 ...
极端的医药集采基本就等于回到了计划经济,把对药物的市场评价权力从患者手中转到官僚机构手中,这是一种严重的倒退,不仅会严重伤害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更会害苦了广大患者。
因为医药产品除了有价格方面的差异之外,还有不能量化的药品质量方面的差别,尤其是个体差异性很大,而集采本身必然会导致对价格的过分关注,而会忽视甚至是漠视难以量化的药品质量差别,只问价格不问质量,只问价格不问疗效,只关心价格不关心病人疾苦,但是对广大病人来说,药物的治疗效果才是第一位,不能治病或者不能很好治病的药物就算再便宜,又有什么用呢,完全是本末倒置 ...
- 2025年 4月 10日 01:51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关税战反正就这么回事,还是看看明朝的下西洋吧
- 回复总数: 16
- 阅读次数: 3008
关税战反正就这么回事,还是看看明朝的下西洋吧
关税战反正就这么回事,没啥可多说的,中国跟着就是了,这次非常不错,赞
为什么说明朝叫停下西洋,就等于几乎断绝了中国率先发展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可能性
有的时候看历史,发现有些事情,真的很难用简单的对或错来评价,就算是众人口诛笔伐的事情也是如此。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下西洋,在明朝,可以说是从上到下,从官方到民间,几乎无人不骂,从朝廷大臣,到学者专家,再到贩夫走卒,都是如此,不仅是口头上骂,而且还是写入历史书中口诛笔伐,恨之入骨,所以后来不仅被彻底否定,全面废除,而且还把资料全毁了,劳民伤财,糜费巨额钱谷,是不是事实,是的,这是事实,是个人都能看得到的 ...
为什么说明朝叫停下西洋,就等于几乎断绝了中国率先发展出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可能性
有的时候看历史,发现有些事情,真的很难用简单的对或错来评价,就算是众人口诛笔伐的事情也是如此。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下西洋,在明朝,可以说是从上到下,从官方到民间,几乎无人不骂,从朝廷大臣,到学者专家,再到贩夫走卒,都是如此,不仅是口头上骂,而且还是写入历史书中口诛笔伐,恨之入骨,所以后来不仅被彻底否定,全面废除,而且还把资料全毁了,劳民伤财,糜费巨额钱谷,是不是事实,是的,这是事实,是个人都能看得到的 ...
- 2025年 4月 6日 03:00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中国反制关税34%
- 回复总数: 16
- 阅读次数: 2522
Re: 中国反制关税34%
不错
越南秒跪,中国第一个反击
这下内发展转型估计不会再被骂了
越南秒跪,中国第一个反击
这下内发展转型估计不会再被骂了
- 2025年 4月 6日 02:42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中国的外汇财富为啥逐渐被掏空了
- 回复总数: 17
- 阅读次数: 3207
Re: 中国的外汇财富为啥逐渐被掏空了
再谈股市
1、彻底取缔融券
2、全面限制量化
3、严格限制股指期货
4、机构、游资实行T+3模式,大幅增加机构资金短期操纵的代价
5、成立股市稳定基金和中小投资者保护基金
没有想到著名DeepSeek大模型的研发资金居然是来自于股市的量化操作,中国的储蓄率和储蓄资金是如此之高,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的股市能够发展的好的话,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大量资金给上市公司,能够创造多少个类似DeepSeek公司啊。
看来,中国的股市确实很重要。
股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融资渠道,而上市公司则通过经营好企业所带来的股价上涨和分红等方式回报广大投资者 ...
1、彻底取缔融券
2、全面限制量化
3、严格限制股指期货
4、机构、游资实行T+3模式,大幅增加机构资金短期操纵的代价
5、成立股市稳定基金和中小投资者保护基金
没有想到著名DeepSeek大模型的研发资金居然是来自于股市的量化操作,中国的储蓄率和储蓄资金是如此之高,设想一下,如果中国的股市能够发展的好的话,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大量资金给上市公司,能够创造多少个类似DeepSeek公司啊。
看来,中国的股市确实很重要。
股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融资渠道,而上市公司则通过经营好企业所带来的股价上涨和分红等方式回报广大投资者 ...
- 2025年 4月 2日 01:53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大公报》再次警告李嘉诚
- 回复总数: 18
- 阅读次数: 972
Re: 《大公报》再次警告李嘉诚
最好还是把目标对准危害中国安全利益的美帝胁迫交易行为,这是不能允许的。
李就是个一般的商人,没必要搞什么,如果听劝的话,还是应该以包容保护为主,希望能够听劝吧。
李就是个一般的商人,没必要搞什么,如果听劝的话,还是应该以包容保护为主,希望能够听劝吧。
- 2025年 3月 14日 02:18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特朗普的俄乌停战计划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回复总数: 83
- 阅读次数: 8092
Re: 特朗普的俄乌停战计划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难道美帝就不能有多套方案吗,俄罗斯开打,中国也跟着打台湾,那么可以选择把俄罗斯中国一起干掉,不行的话,就选择和俄罗斯联手把中国干掉。
但是俄乌变成了烂战,中国又按兵不动,虎视眈眈,那么也只能出手挽救俄罗斯了,虽然很难看
- 2025年 3月 14日 02:05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特朗普的俄乌停战计划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回复总数: 83
- 阅读次数: 8092
Re: 特朗普的俄乌停战计划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是有点奇怪,但是可以理解
当初俄乌战争爆发的时候,预测俄罗斯会失败,但是主张中国中立,不赞同打台湾,因为感觉像是美帝设下的一个套,战争还没有开打就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哪里有这个样子的,如果打台湾碰到什么问题,万一俄美联手背后一刀就麻烦了,而且就算中国不怎么帮俄罗斯,俄罗斯快失败的时候,美国大概率会出手挽救俄罗斯,因为俄美既有摩擦的一面,显然也有暗通款曲之处。
不过当预测被证实之后,还是有点震惊
当初俄乌战争爆发的时候,预测俄罗斯会失败,但是主张中国中立,不赞同打台湾,因为感觉像是美帝设下的一个套,战争还没有开打就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哪里有这个样子的,如果打台湾碰到什么问题,万一俄美联手背后一刀就麻烦了,而且就算中国不怎么帮俄罗斯,俄罗斯快失败的时候,美国大概率会出手挽救俄罗斯,因为俄美既有摩擦的一面,显然也有暗通款曲之处。
不过当预测被证实之后,还是有点震惊
- 2025年 1月 12日 01:40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中国经济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 回复总数: 34
- 阅读次数: 5455
Re: 中国经济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就小小吹牛了一下,马上被人给抓住了,所以以后还是少吹牛,其实我也就是对经济学有点自己的理解,没啥特别的newstart 写了: 2024年 12月 30日 01:04 您老一定富可敌国吧,这么大宏观的大势都能看准。
我如果一个股票以后一个月的涨幅和方向都能看准,上一桶option也可以退休了。估计您老的家族产业可比Musk了。
- 2025年 1月 12日 00:58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如果说2021年实行新的四万亿计划,会有人赞同么
- 回复总数: 8
- 阅读次数: 1372
如果说2021年实行新的四万亿计划,会有人赞同么
2021年中国经济全球风景这边独好,一枝独秀,欣欣向荣的时候,那个时候希望中国能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正好在可以正常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时候中国当然要大展拳脚了,可以考虑实行10年30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对那些因为疫情防控而受影响的民众发放补贴,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包括科技投资和基础建设投资等等,全面实行内发展转型,同时结合相应的改革政策,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维持持续的经济高增长,一举让中国经济在2029年左右超越美帝,就像当初4万亿一下子超越日本一样。
可惜后来的政策在大好形势下却突然躲了起来,转向了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直到今天对此仍然是莫名其妙,不知所由 ...
可惜后来的政策在大好形势下却突然躲了起来,转向了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直到今天对此仍然是莫名其妙,不知所由 ...
- 2025年 1月 12日 00:49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中国经济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 回复总数: 34
- 阅读次数: 5455
Re: 中国经济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窗口,希望中国经济应该及早把牌给打出去
2021年中国经济全球风景这边独好,一枝独秀,欣欣向荣的时候,希望中国能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正好在可以正常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时候中国当然要大展拳脚了,可以考虑实行10年30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对那些因为疫情防控而受影响的民众发放补贴,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包括科技投资和基础建设投资等等,同时结合相应的改革政策,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维持持续的经济高增长,一举让中国经济在2029年左右超越美帝,就像当初4万亿一下子超越日本一样。
可惜后来的政策在大好形势下却突然躲了起来,转向了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直到今天对此仍然是莫名其妙 ...
2021年中国经济全球风景这边独好,一枝独秀,欣欣向荣的时候,希望中国能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正好在可以正常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时候中国当然要大展拳脚了,可以考虑实行10年30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对那些因为疫情防控而受影响的民众发放补贴,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包括科技投资和基础建设投资等等,同时结合相应的改革政策,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维持持续的经济高增长,一举让中国经济在2029年左右超越美帝,就像当初4万亿一下子超越日本一样。
可惜后来的政策在大好形势下却突然躲了起来,转向了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直到今天对此仍然是莫名其妙 ...
- 2025年 1月 2日 01:08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不会有台海战争的
- 回复总数: 56
- 阅读次数: 4134
Re: 不会有台海战争的
还提台湾,现在我都不提台湾了,只要台湾不踩红线,基本都不关注了,不提了。
因为作为对外依赖度高的第二大经济体,一有什么打战的风吹草动,马上人跑走了,钱也逃走了,就和乌克兰一样,所以还有啥可提的,那个时候趁着动态清零的福利,统一台湾确实是个好窗口,提了一下,因为人员、金钱、信息全部隔绝,各地物资储备全部做好了,美西方眼巴巴正想着中国开放呢,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不应该提,错过就错过了,等待下一个历史窗口吧
因为作为对外依赖度高的第二大经济体,一有什么打战的风吹草动,马上人跑走了,钱也逃走了,就和乌克兰一样,所以还有啥可提的,那个时候趁着动态清零的福利,统一台湾确实是个好窗口,提了一下,因为人员、金钱、信息全部隔绝,各地物资储备全部做好了,美西方眼巴巴正想着中国开放呢,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不应该提,错过就错过了,等待下一个历史窗口吧
- 2024年 12月 30日 00:26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中国经济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 回复总数: 34
- 阅读次数: 5455
Re: 中国经济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还有很多更震撼的东西还没有说呢,主要是写帖子很累,内发展转型,中美博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贤德共和政治,黄老之学,登上人类之巅,星辰大海,这些东西都不是随口说说的,而是有着坚实的具体内容和理论基础的,当然中国能走到哪一步谁也不知道。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我相信历史和宇宙是有其目的的,如果中国能够始终站在追求真理的一边,始终站在历史进步的方向,能够始终站在人民这一边,那么大概率就会实现登上人类之巅、星辰大海的伟大梦想。
- 2024年 12月 30日 00:20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直接给老百姓发钱可能确实是发不起
- 回复总数: 89
- 阅读次数: 3998
Re: 直接给老百姓发钱可能确实是发不起
我的看法,合理发行基础货币,稳定消费,稳定投资,保障民生,然后可以考虑进行正确的大规模的基础建设,结合实行相应的改革措施,提振社会活力,但是反对向每个人发钱,反对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支持向特定人群发放补贴,稳定廉价的公共事业价格,甚至可以考虑提供一定时间的优惠电价等等,这些又何尝不是等于为老百姓发钱呢。比如给很多人根本看不上眼,可是给农村老人增加了一两百块月养老补贴,也会很高兴。
- 2024年 12月 29日 23:18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直接给老百姓发钱可能确实是发不起
- 回复总数: 89
- 阅读次数: 3998
Re: 直接给老百姓发钱可能确实是发不起
那只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混淆了病因与病征的区别会导致错误的应对方法,而且也提到了稳定消费,稳定投资的积极作用,也等于是肯定了降温的作用,比喻可能不是很恰当,也不准确,也懒得换了,能理解的就理解吧,不能理解了就算了。
- 2024年 12月 29日 22:33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黄土高原推平变耕地
- 回复总数: 16
- 阅读次数: 1009
Re: 黄土高原推平变耕地
黄土高原之困,并不在于单纯的降水不足,而是在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特殊地形、特殊的黄土地质和刚刚过线的降水条件所构成的系统困境,
说是黄土高原推山造田,其实推的不是石头山而是土堆,不要修梯田,不科学浪费钱,造的应该是一块块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种的大平原,可以留些大点的山做屏障,留些沟做水渠、水库等等,而且大部分地方都是降雨条件也是适合耕种的,加上南水北调工程,只要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有着很大的可行性。
从破解目前的困局出发,想了一大圈,想到大西北黄土高原这里还有一个穿着破棉袄的孩子,如果国家给点支持,黄土高原改造良田,觉得他也是能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的。
荒土堆改造成大良田,绿树成荫 ...
说是黄土高原推山造田,其实推的不是石头山而是土堆,不要修梯田,不科学浪费钱,造的应该是一块块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种的大平原,可以留些大点的山做屏障,留些沟做水渠、水库等等,而且大部分地方都是降雨条件也是适合耕种的,加上南水北调工程,只要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有着很大的可行性。
从破解目前的困局出发,想了一大圈,想到大西北黄土高原这里还有一个穿着破棉袄的孩子,如果国家给点支持,黄土高原改造良田,觉得他也是能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的。
荒土堆改造成大良田,绿树成荫 ...
- 2024年 12月 29日 22:11
- 版面: 史海钩沉(History)
- 主题: 黄土高原推平变耕地
- 回复总数: 16
- 阅读次数: 1009
Re: 黄土高原推平变耕地
不论是从中美长期博弈出发,还是考虑到目前动荡的世界局势,粮食问题都是重中之重,都是当务之急,不然别人一封锁你,大家立马吃不饱饭,那怎么办,就算中国不惹事,可是架不住别的国家主动挑事啊,这个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
好不容易才想到这个事情,这么大的工程,有质疑,有不同声音,这很正常,但是希望某些舆论媒体不要再什么乱扣帽子
好不容易才想到这个事情,这么大的工程,有质疑,有不同声音,这很正常,但是希望某些舆论媒体不要再什么乱扣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