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回复
kanting楼主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287
帖子: 5185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15日 09:52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kanting楼主 »

说唐诗不押韵者

送交者: 定理

(终于有机会申公公一回,哈。) 楼下老本所举的‘不押韵的唐诗’,
用广州话读来,押韵押得狠啊。各位北蛮之后者,恶补两句广州话再上来诌吧。
首先应知道的是,广州话与英语的发音体系是八九不离十
(这与古中文的语序与英语语序的切合,相映成趣),绝大多数的广州音
都可以用英语字母来标音。所以让本定理拿老本的例子来,用英语字母来注音,
其押韵就不言自明了: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老本说‘期’与‘ 儿’不押韵,但在广州话,‘期’是kay, ‘ 儿’是yee,
比成吉斯汗努尔哈赤污染过的煲冬瓜押多了。而且在广州附近的一些沿海乡镇里,
‘期’key‘ 儿’yee,更是押得天衣无缝。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煲冬瓜里,‘回’‘杯’一个是ui一个是ei, 岔开了;
而在广州话,回’是wooee‘杯’是booee,押得北蛮们喘不过气来吧。

望君烟水阔,
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
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
相思愁白蘋!

老本承认在满州话里,“巾”(in)“人”(en) “春”(un)“蘋”(in)听上去象互相打架般;
而咱广州话是‘巾’gun(un与英文的枪炮之元音同)‘人’ yun, ‘春’chown ‘蘋’pun,
除了‘春’稍有异相外(但不象满州话里的那么异相),其他都很吻合。

以上是老本帖里所有的例子。其实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北蛮对中文的污染,
尚不只让唐诗宋词押不起韵。还把中文字末的辅音丢掉了。
例如这里的东良心,其名‘郭’本是gog,尾巴有个g (所以‘郭’是个仄音,不信你们去查),
但北蛮硬把那g给割掉了,‘郭’成了个秃尾的guo, 变成了阴平,与韵律离题万里了。
弄的现在煲冬瓜里,字末的辅音只剩下个n, 否则就是那些硬梆梆的ang、ong、ing。
此歪风邪气,更被倭蛮们拿去变本加厉,把仅存的n都砍掉,
于是‘此叶何田田’变成鹦鹉学舌般的‘此叶何DaDa’了。

定理曰:真正的中国文化,被成吉斯汗残杀殆尽,只剩下两广,尚存些原汁原味者。
而现在指点江山的说客们,动辄侈言‘中国文化’长‘中国文化’短的,殊不知
其所谓‘中国文化’者,只是被污染了的他们自己的反映而已。
井蛙只见方寸之天地,就顾影自怜断定那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了。 呵。

-------------------------------------------------
从不押韵的唐诗说起

送交者: 老本

很多人开始喜欢唐诗的时候, 多半是因为唐诗合轍押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等接触
的多了, 才发现有些唐诗原来是不押韵的。
如李益的《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这里的“期”和“儿”读起来是不押韵的。 有说法“儿”读作“泥”,
这样大约符合当时的读音, 也就押韵了。 这说法也许是对的,
很多类似的字如“倪”“霓”,现在的读音仍然是“ni”。
当然, 乐府一类的诗歌本身不是太严格, 也许他们本来可以不押韵的。
律诗也有些不押韵的, 杜甫的《登高》流传甚广: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读这首诗, 前面非常有气势, 最后一句突然有些泄气的感觉, 大约和读音也有些关系。
诗中间“来”和“台” 的韵母是“ai”, 应该押韵的第一韵韵脚“回”的韵母是“ui”,
最后一韵韵脚“杯”的韵母是“ei”。 依照现在的读音, 四个韵脚里只有中间两个,
也就是一半是押韵的。 但是律诗的要求, 是必须押韵的, 而在古韵书里面,
他们也是同韵的, 就是说, 他们过去的读音是押韵的。 有说法, 回字的古读音大
约接近“怀”。 有个台湾朋友告诉我, 在闽南话里, “杯”字读音近乎“掰”(bai)。
这样的话, 所有的韵脚就都押韵了, 有可能那些正是这些字在古时候的读音。
刘长卿的五律《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
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
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
相思愁白蘋!

四个韵脚和韵母分别是“巾”(in),“人”(en), “春”(un),和“蘋”(in)。
也就是只有第一和第四个韵脚是按照现在读音押韵的, 中间两个不押韵。
有江浙闽南的同学, 你发的音也许正是古音, 能让这首诗完全合轍押韵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在过去的韵书中, “冬”和“东”, “鱼”和“虞”
和它们所代表的很多同音字属于各自不同的韵,在诗词中是不能混用的。
按现在的标准,靠读音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分别“冬瓜”和“东郭”的dong,
“鱼头”和“虞美人”的yu 的。也许在当初, 它们的读音真的是明显不同。
再延伸一下, 顺便重复一下我的民族调和主义观点。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轻易意识到这些不同, 其根本原因还是语言本身的发展变化,
还有就是我们的祖先保存的文明是比较成为可能。唐朝後经历五代十国,
金/宋元明清数朝共千余年, 来自北方多个民族先后逐渐融入汉族。
这些少数民族包括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鲜卑羝羌羯等,
宋金时期的金女真人, 西夏党项人和辽国契丹人, 元时的蒙古人色目人等。
在蒙元统一中国後, 这些在北方的民族被统一称为“汉人”,血统和文化上完全融合。
明朝定都北京后, 从南方大量迁来移民, 是另一个来源的民族融合。
清初更是把一些东北满语整合进汉语中去了。 人群本体的变化
伴随有文化和语言的变化发展,较之唐朝, 明清和现代汉语的读音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世界在变, 语言在变, 人也在变, 所谓天下一家。 古人的东西,
继承, 欣赏, 力所能及的话还可以顺便发扬一下。 原汤原味的古典,
没有必要, 也没有可能了。
头像
ziyan(helloworld)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110
帖子: 121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7日 06:03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ziyan(helloworld) »

kanting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04:39 说唐诗不押韵者

送交者: 定理

(终于有机会申公公一回,哈。) 楼下老本所举的‘不押韵的唐诗’,
用广州话读来,押韵押得狠啊。各位北蛮之后者,恶补两句广州话再上来诌吧。
首先应知道的是,广州话与英语的发音体系是八九不离十
(这与古中文的语序与英语语序的切合,相映成趣),绝大多数的广州音
都可以用英语字母来标音。所以让本定理拿老本的例子来,用英语字母来注音,
其押韵就不言自明了: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老本说‘期’与‘ 儿’不押韵,但在广州话,‘期’是kay, ‘ 儿’是yee,
比成吉斯汗努尔哈赤污染过的煲冬瓜押多了。而且在广州附近的一些沿海乡镇里,
‘期’key‘ 儿’yee,更是押得天衣无缝。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煲冬瓜里,‘回’‘杯’一个是ui一个是ei, 岔开了;
而在广州话,回’是wooee‘杯’是booee,押得北蛮们喘不过气来吧。

望君烟水阔,
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
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
相思愁白蘋!

老本承认在满州话里,“巾”(in)“人”(en) “春”(un)“蘋”(in)听上去象互相打架般;
而咱广州话是‘巾’gun(un与英文的枪炮之元音同)‘人’ yun, ‘春’chown ‘蘋’pun,
除了‘春’稍有异相外(但不象满州话里的那么异相),其他都很吻合。

以上是老本帖里所有的例子。其实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北蛮对中文的污染,
尚不只让唐诗宋词押不起韵。还把中文字末的辅音丢掉了。
例如这里的东良心,其名‘郭’本是gog,尾巴有个g (所以‘郭’是个仄音,不信你们去查),
但北蛮硬把那g给割掉了,‘郭’成了个秃尾的guo, 变成了阴平,与韵律离题万里了。
弄的现在煲冬瓜里,字末的辅音只剩下个n, 否则就是那些硬梆梆的ang、ong、ing。
此歪风邪气,更被倭蛮们拿去变本加厉,把仅存的n都砍掉,
于是‘此叶何田田’变成鹦鹉学舌般的‘此叶何DaDa’了。

定理曰:真正的中国文化,被成吉斯汗残杀殆尽,只剩下两广,尚存些原汁原味者。
而现在指点江山的说客们,动辄侈言‘中国文化’长‘中国文化’短的,殊不知
其所谓‘中国文化’者,只是被污染了的他们自己的反映而已。
井蛙只见方寸之天地,就顾影自怜断定那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了。 呵。

-------------------------------------------------
从不押韵的唐诗说起

送交者: 老本

很多人开始喜欢唐诗的时候, 多半是因为唐诗合轍押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等接触
的多了, 才发现有些唐诗原来是不押韵的。
如李益的《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这里的“期”和“儿”读起来是不押韵的。 有说法“儿”读作“泥”,
这样大约符合当时的读音, 也就押韵了。 这说法也许是对的,
很多类似的字如“倪”“霓”,现在的读音仍然是“ni”。
当然, 乐府一类的诗歌本身不是太严格, 也许他们本来可以不押韵的。
律诗也有些不押韵的, 杜甫的《登高》流传甚广: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读这首诗, 前面非常有气势, 最后一句突然有些泄气的感觉, 大约和读音也有些关系。
诗中间“来”和“台” 的韵母是“ai”, 应该押韵的第一韵韵脚“回”的韵母是“ui”,
最后一韵韵脚“杯”的韵母是“ei”。 依照现在的读音, 四个韵脚里只有中间两个,
也就是一半是押韵的。 但是律诗的要求, 是必须押韵的, 而在古韵书里面,
他们也是同韵的, 就是说, 他们过去的读音是押韵的。 有说法, 回字的古读音大
约接近“怀”。 有个台湾朋友告诉我, 在闽南话里, “杯”字读音近乎“掰”(bai)。
这样的话, 所有的韵脚就都押韵了, 有可能那些正是这些字在古时候的读音。
刘长卿的五律《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
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
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
相思愁白蘋!

四个韵脚和韵母分别是“巾”(in),“人”(en), “春”(un),和“蘋”(in)。
也就是只有第一和第四个韵脚是按照现在读音押韵的, 中间两个不押韵。
有江浙闽南的同学, 你发的音也许正是古音, 能让这首诗完全合轍押韵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在过去的韵书中, “冬”和“东”, “鱼”和“虞”
和它们所代表的很多同音字属于各自不同的韵,在诗词中是不能混用的。
按现在的标准,靠读音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分别“冬瓜”和“东郭”的dong,
“鱼头”和“虞美人”的yu 的。也许在当初, 它们的读音真的是明显不同。
再延伸一下, 顺便重复一下我的民族调和主义观点。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轻易意识到这些不同, 其根本原因还是语言本身的发展变化,
还有就是我们的祖先保存的文明是比较成为可能。唐朝後经历五代十国,
金/宋元明清数朝共千余年, 来自北方多个民族先后逐渐融入汉族。
这些少数民族包括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鲜卑羝羌羯等,
宋金时期的金女真人, 西夏党项人和辽国契丹人, 元时的蒙古人色目人等。
在蒙元统一中国後, 这些在北方的民族被统一称为“汉人”,血统和文化上完全融合。
明朝定都北京后, 从南方大量迁来移民, 是另一个来源的民族融合。
清初更是把一些东北满语整合进汉语中去了。 人群本体的变化
伴随有文化和语言的变化发展,较之唐朝, 明清和现代汉语的读音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世界在变, 语言在变, 人也在变, 所谓天下一家。 古人的东西,
继承, 欣赏, 力所能及的话还可以顺便发扬一下。 原汤原味的古典,
没有必要, 也没有可能了。
那怎么不说广东话 商贾 怎么读呢?
再说了,这个甘肃唐朝诗人跑广州生活创造的这首诗吗?
东升西降(天道轮回)
见习点评
见习点评
帖子互动: 52
帖子: 196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17日 03:05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东升西降(天道轮回) »

用越南话试试?
实验室的越二代说,用越语读楚辞最地道
Edwinjiangjjjj(Edwinjiang)
见习点评
见习点评
帖子互动: 14
帖子: 179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日 07:17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Edwinjiangjjjj(Edwinjiang) »

南方方言读音更加接近古汉语,
北方方言数量少而且和古汉语读音差别较大,

中国文化的凝聚力体现在文字汉字上,
发音变太多都听不懂了,
但是写出来的字还是差不多,
跨越千年跨越几千里,
都差不多。
quovadis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521
帖子: 1760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1日 17:24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quovadis »

傻逼,东晋迁都健康前汉语还有很多辅助音,类似泰语,你是不是要去找一个人妖的爹
x1 图片
newmo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93
帖子: 3450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4日 10:42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newmo »

文明的遗留物在文明的发源地消失
在偏远地区反而保留
这是常态

道理很简单
在发源地进化发展了或者取代灭绝了
而偏远地区要经过可能上千年才学习到

比如,
唐式建筑在中国没有了,
要去日本找

但是你不能说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国人吧
anchorage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397
帖子: 608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0:15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anchorage »

用陕西(关中)方言读就是最押韵的
007航母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260
帖子: 15443
注册时间: 2022年 12月 17日 15:10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007航母 »

不能证明人种正宗,证明文化正宗还是可以的

主要北方被鞑子殖民,汉人文化成了仆从文化
newmo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08:20 文明的遗留物在文明的发源地消失
在偏远地区反而保留
这是常态

道理很简单
在发源地进化发展了或者取代灭绝了
而偏远地区要经过可能上千年才学习到

比如,
唐式建筑在中国没有了,
要去日本找

但是你不能说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国人吧
newmo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93
帖子: 3450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4日 10:42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newmo »

纯粹汉文化只汉朝有,
之前没有汉
是周文化+七国文化
之后是唐文化,宋文化
你可以说元朝,清朝是外来文化
但是这两个朝代也是中国的朝代
理论上是他们汉化
而不是我们胡化
典型的例子是鲜卑主动汉化
现在已经看不出谁是鲜卑人了
另外汉文化还主动吸收利用了很多外来文化
比如佛教,现在已经是汉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且,明朝既然能颠覆元朝
我朝也能颠覆清朝

汉文化的生命力
不是kanting这种败类能理解的。
007航母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08:39 不能证明人种正宗,证明文化正宗还是可以的

主要北方被鞑子殖民,汉人文化成了仆从文化
头像
laodongzhe18(组长)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267
帖子: 3299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9:36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laodongzhe18(组长) »

汉朝没有汉人,所以也没有汉文化。汉人是唐朝以后宋朝之前才出现在辽国南部,所以汉文化是唐人在中原北方抗拒和接纳胡文化而形成的。这种文化在宋朝被繁衍发扬成为一个高峰,之后开始衰落,如今已经非常腐朽,没有任何新生和复兴的可能。
newmo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08:45 纯粹汉文化只汉朝有,
之前没有汉
是周文化+七国文化
之后是唐文化,宋文化
你可以说元朝,清朝是外来文化
但是这两个朝代也是中国的朝代
理论上是他们汉化
而不是我们胡化
典型的例子是鲜卑主动汉化
现在已经看不出谁是鲜卑人了
另外汉文化还主动吸收利用了很多外来文化
比如佛教,现在已经是汉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且,明朝既然能颠覆元朝
我朝也能颠覆清朝

汉文化的生命力
不是kanting这种败类能理解的。
而生 在难逃
newmo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93
帖子: 3450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4日 10:42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newmo »

你有意忽略明朝的复兴显得非常无耻而且低智商。
laodongzhe18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08:54 汉朝没有汉人,所以也没有汉文化。汉人是唐朝以后宋朝之前才出现在辽国南部,所以汉文化是唐人在中原北方抗拒和接纳胡文化而形成的。这种文化在宋朝被繁衍发扬成为一个高峰,之后开始衰落,如今已经非常腐朽,没有任何新生和复兴的可能。
头像
laodongzhe18(组长)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267
帖子: 3299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9:36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laodongzhe18(组长) »

所谓古诗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朝有啥?明朝除了一堆奇葩皇帝,真没有啥好提的。明代话本非常粗鄙,小说要到清朝。别吹王阳明的心学,这东西在西方哲学强大的碾压下,如同幼儿园识字课。
newmo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09:04 你有意忽略明朝的复兴显得非常无耻而且低智商。
而生 在难逃
da1gaku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391
帖子: 1886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3:35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da1gaku »

现在读古诗仍然押韵的条件,无非是古代同韵母的字现在仍然同韵母。
也就是从古到今要么没变,要么整齐地变。
元音少的语言或方言是最容易实现的,例如日语。
比较孤立的方言也容易实现。
newmo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93
帖子: 3450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4日 10:42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newmo »

西方哲学怎么强大么?是强大到处女生子么?
你鸡巴为辩而辩,像个傻逼似的跟你书的贴,你让我怎么发帖么?
没话说就少说两句。
laodongzhe18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09:12 所谓古诗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朝有啥?明朝除了一堆奇葩皇帝,真没有啥好提的。明代话本非常粗鄙,小说要到清朝。别吹王阳明的心学,这东西在西方哲学强大的碾压下,如同幼儿园识字课。
头像
laodongzhe18(组长)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267
帖子: 3299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9:36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laodongzhe18(组长) »

处女生子是神学,或者是神话。跟哲学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连这都不懂,还好意思吹文化自信?
newmo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09:29 西方哲学怎么强大么?是强大到处女生子么?
你鸡巴为辩而辩,像个傻逼似的跟你书的贴,你让我怎么发帖么?
没话说就少说两句。
而生 在难逃
newmo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93
帖子: 3450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4日 10:42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newmo »

你跟书说说西方哲学家信不信处女生子么。
laodongzhe18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09:32 处女生子是神学,或者是神话。跟哲学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连这都不懂,还好意思吹文化自信?
头像
laodongzhe18(组长)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267
帖子: 3299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9:36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laodongzhe18(组长) »

女娲还能造人呢,处女就不能生子吗?神话和哲学都分不清。牛逼炖肯定相信处女生子,但他发明了万有引力。你这这群天天女娲造人,毛主席是文殊转世的家伙搞明白了啥JB玩意?没有信处女生子的胡克弄出显微镜,你们连JB里的玩意都不知道是啥。
newmo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09:42 你跟书说说西方哲学家信不信处女生子么。
而生 在难逃
newmo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93
帖子: 3450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4日 10:42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newmo »

中国哲学家都知道女娲是个传说,是假的。
你西方哲学家敢不敢说耶稣是假的么?

才鸡巴两千年文明,你舔的好挺起劲的。
告诉你,新约这个东西,注定了白人是没有出路的。
犹太人看了两千年的笑话了。
阿拉伯人就比较机灵,说安拉是无形的。
耶稣,作为犹太人,给白人下了两千年的套,哈哈哈。
laodongzhe18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09:56 女娲还能造人呢,处女就不能生子吗?神话和哲学都分不清。牛逼炖肯定相信处女生子,但他发明了万有引力。你这这群天天女娲造人,毛主席是文殊转世的家伙搞明白了啥JB玩意?没有信处女生子的胡克弄出显微镜,你们连JB里的玩意都不知道是啥。
头像
laodongzhe18(组长)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267
帖子: 3299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09:36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laodongzhe18(组长) »

犹太人里哲学家不要太多。老马不就是哲学家,土共的祖宗吗。所谓处女生子在西方本来就是神话,跟女娲生子没区别。如果你说哪个现代西方哲学家相信处女生子,就写出他、她的名字,和表明自己观点的公开出版物,我就吃屎,如果你找不出来,你就吃屎如何?
newmo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10:02 中国哲学家都知道女娲是个传说,是假的。
你西方哲学家敢不敢说耶稣是假的么?

才鸡巴两千年文明,你舔的好挺起劲的。
告诉你,新约这个东西,注定了白人是没有出路的。
犹太人看了两千年的笑话了。
阿拉伯人就比较机灵,说安拉是无形的。
耶稣,作为犹太人,给白人下了两千年的套,哈哈哈。
而生 在难逃
newmo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93
帖子: 3450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14日 10:42

Re: 唐诗不押韵,还是押韵?

帖子 newmo »

犹太人也是白人了?哈哈。
laodongzhe18 写了: 2023年 5月 12日 10:09 犹太人里哲学家不要太多。老马不就是哲学家,土共的祖宗吗。所谓处女生子在西方本来就是神话,跟女娲生子没区别。如果你说哪个现代西方哲学家相信处女生子,就写出他、她的名字,和表明自己观点的公开出版物,我就吃屎,如果你找不出来,你就吃屎如何?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