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排放氚是普世做法,并不是作弊。中国年度排放量是日本三倍,法国更是450倍。过去已经排放了几十年,并未对环境造成什么不良影响。所以全世界都认可日本的排放计划,中国的反对就像跳梁小丑只能自取其辱。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怎么说,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环境科学教授史密斯也这么说。至今没有看到任何有分量的科学家站出来说氚不能稀释后排放。即使反对日本排海的中国,也没有一个中国科学家出来这么说。而中国驻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代表也对日本排海计划表示认可。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 ... 10-1422496
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环境科学教授史密斯(Jim Smith)受访时指出,把含有氚的核废水排进大海的做法不是日本首创。中国和法国的核设施也长年把小量的氚排进大海、河流或者湖泊里。
他说:“相较于世界各地核设施的情况,福岛的氚排放量其实相对算小了。中国有个核电站,每年排放的氚含量比福岛排放量高出三倍。在法国,拉哈格核燃料处理厂每年排放量要比福岛多450倍。我们至今也没看出任何显著的辐射量,即便这个做法已经持续了好几十年。”
“氚”不会在生物体内淤积 不影响海产食品安全
一些批评者担心,福岛核废水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在海产体内淤积,在食物链的各级生物体内逐渐递增,出现所谓的“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进而威胁海洋生物健康和食品安全。
不过史密斯教授强调,氚化水化学性质与普通水相似,一般不会产生上述效应。
他说:“何况日本计划排放的核废水氚浓度是每公升不到1500贝克,只达世卫饮用水氚含量标准的七分之一。我们相信从鱼身上检测到的氚含量也差不多,而这个氚含量所引发的辐射剂量非常低,对鱼儿和海鲜食用者都一样。”
独立专家团队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评估也显示,大量食用福岛周边海鲜的消费者,一年承受的辐射剂量预计不到1微西弗,远低于人类一年平均承受的2400微西弗自然辐射。
日本周边的邻国也对日本执意推行核废水排海计划表示强烈不满,其中以中国的反应最为激烈。
国际原子能机构7月4日发表报告后,中国立刻指出,报告结论有局限也显得片面,不能成为日本排放废水的“通行证”;7月7日更是宣布加强监测力度,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实施100%的查验。
香港同7月12日也宣布,若日本启动核废水排海计划,将禁止日本10个都县的海鲜进口。
对此,史密斯教授认为,日本排放核废水的事件已被政治化,不利于民众对事实的理解。他说:“我认为终究该回归科学,如果要真正帮助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