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gQin 写了: 2024年 1月 2日 14:14 你给的这篇文章说了证据缺失,终未侦破,这不是打你脸吗?
或者你还是玩老把戏:
一次投毒更能指认孙维的时候,你就一口咬定一次投毒
多次投毒更能指认孙维的时候,你就一口咬定多次长期投毒
从动机入手,解释下朱令为什么是全宿舍一起干的
版主: Softfist
#463 Re: 从动机入手,解释下朱令为什么是全宿舍一起干的
没有证据,终未侦破是公认的事实,有什么打我的脸的?
#464 Re: 从动机入手,解释下朱令为什么是全宿舍一起干的
老鼠药?
有些人提出,既然某些老鼠药里也含有铊。会不会是有人给朱令投了老鼠药,甚至朱令自
己误食老鼠药呢?
用含铊的灭鼠药投毒的确可能致人死亡。60年代,国外有人用含1.3%硫酸铊的老鼠药投
在喝的东西中,导致两人死亡。(《致命元素》)
对于这个争论有很多,难以有统一的意见,主要原因在于这一块缺乏可靠数据。1920年代
开始欧美出现硫酸铊制造的鼠药,在意识到危害后,自1970年代起,各国就纷纷禁止使
用。但问题是,官方禁止,谁能保证1994年时中国黑作坊不会生产硫酸铊鼠药呢?恐怕没
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硫酸铊鼠药,肯定是很罕见的。老鼠药误食中毒、投毒的事很多,但基本没听说是用
普鲁士蓝来解毒的。
在90年代,最令政府和民间畏惧的是滥用毒鼠强(化学名4亚甲基2砜4胺)、毒鼠硅等等
所导致的各种中毒事件。毒鼠强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倍,砒霜的300倍,5毫克即可
至人死亡。虽然早在70年代就禁止毒鼠强,但屡禁不止。1994年时有人想买个非法剧毒
鼠药给朱令下毒,恐怕买到毒鼠强一类的概率高许多。
另外一点是,以老鼠的体量来说,致死的剂量一丁点就够,小作坊商人才不会花大成本给
放足料。这些硫酸铊鼠药要达到人体致死量,恐怕得让受害人吃下大量才行。在首都校园
里过集体生活的朱令,就独她一人误食大量老鼠药?这很荒唐。由于需要的量大,用鼠药
投毒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所以严谨地回答:1克铊盐,或者20毫升铊溶液,都足以达到目的;凶手获取硫酸铊成分
的鼠药给朱令投毒的可能性很小。
有些人提出,既然某些老鼠药里也含有铊。会不会是有人给朱令投了老鼠药,甚至朱令自
己误食老鼠药呢?
用含铊的灭鼠药投毒的确可能致人死亡。60年代,国外有人用含1.3%硫酸铊的老鼠药投
在喝的东西中,导致两人死亡。(《致命元素》)
对于这个争论有很多,难以有统一的意见,主要原因在于这一块缺乏可靠数据。1920年代
开始欧美出现硫酸铊制造的鼠药,在意识到危害后,自1970年代起,各国就纷纷禁止使
用。但问题是,官方禁止,谁能保证1994年时中国黑作坊不会生产硫酸铊鼠药呢?恐怕没
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硫酸铊鼠药,肯定是很罕见的。老鼠药误食中毒、投毒的事很多,但基本没听说是用
普鲁士蓝来解毒的。
在90年代,最令政府和民间畏惧的是滥用毒鼠强(化学名4亚甲基2砜4胺)、毒鼠硅等等
所导致的各种中毒事件。毒鼠强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倍,砒霜的300倍,5毫克即可
至人死亡。虽然早在70年代就禁止毒鼠强,但屡禁不止。1994年时有人想买个非法剧毒
鼠药给朱令下毒,恐怕买到毒鼠强一类的概率高许多。
另外一点是,以老鼠的体量来说,致死的剂量一丁点就够,小作坊商人才不会花大成本给
放足料。这些硫酸铊鼠药要达到人体致死量,恐怕得让受害人吃下大量才行。在首都校园
里过集体生活的朱令,就独她一人误食大量老鼠药?这很荒唐。由于需要的量大,用鼠药
投毒的难度也大大增加。
所以严谨地回答:1克铊盐,或者20毫升铊溶液,都足以达到目的;凶手获取硫酸铊成分
的鼠药给朱令投毒的可能性很小。
#465 Re: 从动机入手,解释下朱令为什么是全宿舍一起干的
兄弟,你和SB吵架,你成啥了?Gdby 写了: 2024年 1月 2日 15:08 没想到你这厮不仅擅长造谣还毫无逻辑思维能力。我艹,这都是些啥猪对手?
没错,凶手只会以合法渠道接触铊,谁叫它是个最遵纪守法的公民呢。要不要再给它颁布个感动中国人物称号?哦,对了这么守法的公民肯定也不会参与宿舍盗窃案,对吧。
#468 Re: 从动机入手,解释下朱令为什么是全宿舍一起干的
哈哈,服了U, 您这个解读妙哉,贝志诚自相矛盾,至少您承认贝志诚其中一次是造谣对吧。
我认为贝志诚和王志安访谈里说的是实话,因为那是最近的事,而且众多迹象表明,以朱令苏醒后的智力,不可能开口指认孙维
你该不会认为贝志诚一次都没造谣吧?
我认为贝志诚和王志安访谈里说的是实话,因为那是最近的事,而且众多迹象表明,以朱令苏醒后的智力,不可能开口指认孙维
你该不会认为贝志诚一次都没造谣吧?
#469 Re: 从动机入手,解释下朱令为什么是全宿舍一起干的
贝志城大嘴巴说话经常前后矛盾,你又怎么认定他矛盾的两句话里其中一句就肯定是真的?张捷律师说他后来去朱家看望朱令时曾经遇见过贝志城,可见贝志城也不是从来就没有去看过朱令,只是次数不太多。同一个王局访谈里我记得贝志城就提过他后来去看过朱令,大概96年。
whatsupandrew 写了: 2024年 1月 2日 16:06 哈哈,服了U, 您这个解读妙哉,贝志诚自相矛盾,至少您承认贝志诚其中一次是造谣对吧。
我认为贝志诚和王志安访谈里说的是实话,因为那是最近的事,而且众多迹象表明,以朱令苏醒后的智力,不可能开口指认孙维
你该不会认为贝志诚一次都没造谣吧?
#473 Re: 从动机入手,解释下朱令为什么是全宿舍一起干的
我听到他说了那是最后一次在协和看到朱令,之后去过几次协和但没去看。
即使他96年去了一次,还听到朱令指认孙维,朱令有那个能力吗?如果朱令可以指认,那朱令爸妈肯定也听到了,他爸妈说过吗?
即使他96年去了一次,还听到朱令指认孙维,朱令有那个能力吗?如果朱令可以指认,那朱令爸妈肯定也听到了,他爸妈说过吗?
mjridgway 写了: 2024年 1月 2日 16:09 贝志城大嘴巴说话经常前后矛盾,你又怎么认定他矛盾的两句话里其中一句就肯定是真的?张捷律师说他后来去朱家看望朱令时曾经遇见过贝志城,可见贝志城也不是从来就没有去看过朱令,只是次数不太多。同一个王局访谈里我记得贝志城就提过他后来去看过朱令,大概96年。
上次由 whatsupandrew 在 2024年 1月 2日 16:41 修改。
#474 Re: 从动机入手,解释下朱令为什么是全宿舍一起干的
以李将军的性格,这两句矛盾的话,他都会用
A句能认定孙维的话,他就用A句
B句能认定孙维的话,他就用B句
反正只要不是同一个帖子就行
就好像
一次投毒更能指认孙维的时候,你就一口咬定一次投毒
多次投毒更能指认孙维的时候,你就一口咬定多次长期投毒
A句能认定孙维的话,他就用A句
B句能认定孙维的话,他就用B句
反正只要不是同一个帖子就行
就好像
一次投毒更能指认孙维的时候,你就一口咬定一次投毒
多次投毒更能指认孙维的时候,你就一口咬定多次长期投毒
mjridgway 写了: 2024年 1月 2日 16:09 贝志城大嘴巴说话经常前后矛盾,你又怎么认定他矛盾的两句话里其中一句就肯定是真的?张捷律师说他后来去朱家看望朱令时曾经遇见过贝志城,可见贝志城也不是从来就没有去看过朱令,只是次数不太多。同一个王局访谈里我记得贝志城就提过他后来去看过朱令,大概96年。
#475 Re: 从动机入手,解释下朱令为什么是全宿舍一起干的
2023年12月23日,清华大学“铊中毒”案受害者朱令在北京去世,年仅50岁。12月24日,朱令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众多朱令生前亲友、同学前往八宝山为其送别。
朱令中毒案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她原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92级学生。1994年,朱令出现中毒症状,发生肚子疼、吃不下饭,以及头发脱落等现象。第二年,朱令病情严重,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等情况,最终被确认为铊盐中毒。
1995年5月7日,北京警方对朱令被投毒一案正式刑事立案,直至1998年8月25日决定“结办此案”。网络流传的相关文件显示,侦查机关结办此案的原因是“直接证据不足,继续侦查难度大”。2013年,北京警方曾发布通报称,由于案件证据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最大努力,但案件仍未能侦破,并表示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
曾于2013年受朱令监护人委托担任朱令代理律师的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春光表示,严格意义上,北京警方所用的“结办案件”一词并非“法言法语”,对于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要么“侦查终结”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要么“撤销案件”。能够理解的是,从字面意义看,“结办此案”意思就是“此案办理终结”,即“朱令案”从刑事诉讼程序角度已经被侦查机关划上句号。
李春光指出,侦查机关于1995年对朱令案刑事立案,标志着朱令案经审查后正式进入刑事侦查程序。刑事立案实际上也确认了朱令所遭受的人身损害系他人犯罪行为导致,即: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当时适用的刑事诉讼法还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但是,2013年北京警方曾通报称,从朱令出现中毒症状到公安机关接报案件,时间已近半年,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经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
李春光表示,根据该通报可以确定,就朱令案,侦查机关没有锁定或者抓获犯罪嫌疑人——这意味着朱令案并未达到可以移送审查起诉的标准,侦查机关显然也就不能以“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机关审查的方式“结办此案”。
同时,他认为,公安机关既已认定朱令案属于刑事案件,在没有明确本案没有犯罪事实、不能确定本案也不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能确认犯罪嫌疑人已经死亡等情况下,也不能成为侦查机关以“撤案”方式“结办”此案的法定理由。
所以,李春光强调,朱令案依法应追查到底。他指出,现行法律并没有对已经“结办”的朱令案如何恢复,在制度上给予任何安排。被害人是否在世,与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是否终结侦查,没有法律上的联系。此外,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在公安机关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李春光举例介绍,1992年3月24日,原南京医学院发生一起在校女学生被残忍杀害的案件,因多年未告破,亦成为全国关注的重大悬案,被称为“南医大女生被杀案”,但南京警方从未因未抓获真凶而结案。直至2020年2月23日,南京市公安局发布消息称该案嫌疑人麻某被抓获。“南医大女生被杀案”从立案到侦查终结,历经28年。
另一起案例是,1996年1月19日,发生在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另一起女学生被残忍杀害案。和朱令案一样,案发后,公安机关一直都未找到凶手。不过,在案发二十年后的2016年1月20日,公安部刑侦局在官方微博仍明确表态:对“南大碎尸案”将依照刑法规定继续追查。
朱令中毒案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她原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92级学生。1994年,朱令出现中毒症状,发生肚子疼、吃不下饭,以及头发脱落等现象。第二年,朱令病情严重,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等情况,最终被确认为铊盐中毒。
1995年5月7日,北京警方对朱令被投毒一案正式刑事立案,直至1998年8月25日决定“结办此案”。网络流传的相关文件显示,侦查机关结办此案的原因是“直接证据不足,继续侦查难度大”。2013年,北京警方曾发布通报称,由于案件证据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最大努力,但案件仍未能侦破,并表示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
曾于2013年受朱令监护人委托担任朱令代理律师的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春光表示,严格意义上,北京警方所用的“结办案件”一词并非“法言法语”,对于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要么“侦查终结”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要么“撤销案件”。能够理解的是,从字面意义看,“结办此案”意思就是“此案办理终结”,即“朱令案”从刑事诉讼程序角度已经被侦查机关划上句号。
李春光指出,侦查机关于1995年对朱令案刑事立案,标志着朱令案经审查后正式进入刑事侦查程序。刑事立案实际上也确认了朱令所遭受的人身损害系他人犯罪行为导致,即: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当时适用的刑事诉讼法还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但是,2013年北京警方曾通报称,从朱令出现中毒症状到公安机关接报案件,时间已近半年,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经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
李春光表示,根据该通报可以确定,就朱令案,侦查机关没有锁定或者抓获犯罪嫌疑人——这意味着朱令案并未达到可以移送审查起诉的标准,侦查机关显然也就不能以“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机关审查的方式“结办此案”。
同时,他认为,公安机关既已认定朱令案属于刑事案件,在没有明确本案没有犯罪事实、不能确定本案也不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能确认犯罪嫌疑人已经死亡等情况下,也不能成为侦查机关以“撤案”方式“结办”此案的法定理由。
所以,李春光强调,朱令案依法应追查到底。他指出,现行法律并没有对已经“结办”的朱令案如何恢复,在制度上给予任何安排。被害人是否在世,与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是否终结侦查,没有法律上的联系。此外,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在公安机关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李春光举例介绍,1992年3月24日,原南京医学院发生一起在校女学生被残忍杀害的案件,因多年未告破,亦成为全国关注的重大悬案,被称为“南医大女生被杀案”,但南京警方从未因未抓获真凶而结案。直至2020年2月23日,南京市公安局发布消息称该案嫌疑人麻某被抓获。“南医大女生被杀案”从立案到侦查终结,历经28年。
另一起案例是,1996年1月19日,发生在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另一起女学生被残忍杀害案。和朱令案一样,案发后,公安机关一直都未找到凶手。不过,在案发二十年后的2016年1月20日,公安部刑侦局在官方微博仍明确表态:对“南大碎尸案”将依照刑法规定继续追查。
#476 Re: 从动机入手,解释下朱令为什么是全宿舍一起干的
这事本来就没有定论,警方都没有铁证,网友网上讨论也只是扯淡,谁敢保证自己假定的scenario就跟客观事实100%符合?所以我的态度才是真正客观科学的,不做任何绝对性的推断,一次投毒和多次投毒都有可能。
GangQin 写了: 2024年 1月 2日 16:40 以李将军的性格,这两句矛盾的话,他都会用
A句能认定孙维的话,他就用A句
B句能认定孙维的话,他就用B句
反正只要不是同一个帖子就行
就好像
一次投毒更能指认孙维的时候,你就一口咬定一次投毒
多次投毒更能指认孙维的时候,你就一口咬定多次长期投毒
#477 Re: 从动机入手,解释下朱令为什么是全宿舍一起干的
那是贝志诚最后一次在协和看朱令,之后贝去了协和几次但是没看朱令。不代表事后贝志诚没去朱令家看过朱令。这么简单一个问题,也被你混淆事实,变成贝志诚之后就再没见过朱令。再变成贝志诚撒谎。其实贝志诚根本就没有前后矛盾。
whatsupandrew 写了: 2024年 1月 2日 16:40 我听到他说了那是最后一次在协和看到朱令,之后去过几次协和但没去看。
即使他96年去了一次,还听到朱令指认孙维,朱令有那个能力吗?如果朱令可以指认,那朱令爸妈肯定也听到了,他爸妈说过吗?
#480 Re: 从动机入手,解释下朱令为什么是全宿舍一起干的
请继续回答我帖子的问题,
即使他96年去了一次,还听到朱令指认孙维,朱令有那个能力吗?如果朱令可以指认,那朱令爸妈肯定也听到了,他爸妈说过吗?
即使他96年去了一次,还听到朱令指认孙维,朱令有那个能力吗?如果朱令可以指认,那朱令爸妈肯定也听到了,他爸妈说过吗?
mjridgway 写了: 2024年 1月 2日 16:44 那是贝志诚最后一次在协和看朱令,之后贝去了协和几次但是没看朱令。不代表事后贝志诚没去朱令家看过朱令。这么简单一个问题,也被你混淆事实,变成贝志诚之后就再没见过朱令。再变成贝志诚撒谎。其实贝志诚根本就没有前后矛盾。
#482 Re: 从动机入手,解释下朱令为什么是全宿舍一起干的
朱令有那个能力,朱令后来恢复到大概7岁小孩的智商,也有说话能力。所以逻辑上理论上你也不能排除朱令喃喃自语指认孙维。
whatsupandrew 写了: 2024年 1月 2日 16:46 请继续回答我帖子的问题,
即使他96年去了一次,还听到朱令指认孙维,朱令有那个能力吗?如果朱令可以指认,那朱令爸妈肯定也听到了,他爸妈说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