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我的几何人生》

STEM版,合并数学,物理,化学,科学,工程,机械。不包括生物、医学相关,和计算机相关内容。

版主: verdeliteTheMatrix

回复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85
帖子: 2716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 丘成桐《我的几何人生》

帖子 Caravel楼主 »

主要翻了老邱在伯克利读博士这么一段,老邱成绩不错,学的很认真,但是肯定不是那种19个满分的成绩。博士资格考试,有的好,有的差,几何和拓扑得了B+,分析和微分方程A,代数和数论A+,老邱成名在于博士第一年就看论文发现了一个问题,解决了,和系里一个年轻老师一起发了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一下子就出名了。

老邱交际能力不错,到哪里都和年轻老师打成一片。在港中文,有个伯克利来的老师和他关系很好,极力帮他推荐到了伯克利数学系。
x1 图片
上次由 Caravel 在 2024年 5月 26日 13:26 修改。
头像
hci(海螺子)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511
帖子: 10302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5:29

#2 Re: 丘成桐《我的几何人生》

帖子 hci(海螺子) »

几何和拓扑得了B+,分析和微分方程A,代数和数论得了A+。看上去是个典型的中国训练出的学生的样子。在我的分类中,属于啃包谷乱啃的那种。

https://yyhh.org/zh/blog/2015/02/cong-b ... o-kai-lai/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85
帖子: 2716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3 Re: 丘成桐《我的几何人生》

帖子 Caravel楼主 »

hci 写了: 2024年 5月 26日 13:19 几何和拓扑得了B+,分析和微分方程A,代数和数论得了A+。看上去是个典型的中国训练出的学生的样子。在我的分类中,属于啃包谷乱啃的那种。

https://yyhh.org/zh/blog/2015/02/cong-b ... o-kai-lai/
这是博士资格考试成绩,忘记注明了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85
帖子: 2716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4 Re: 丘成桐《我的几何人生》

帖子 Caravel楼主 »

hci 写了: 2024年 5月 26日 13:19 几何和拓扑得了B+,分析和微分方程A,代数和数论得了A+。看上去是个典型的中国训练出的学生的样子。在我的分类中,属于啃包谷乱啃的那种。

https://yyhh.org/zh/blog/2015/02/cong-b ... o-kai-lai/
编程的理论真的很简单,我从来没有任何障碍,在不会写code的时候成绩就很好,但是一上机就不行了。一写就是错误,很长时间我都不相信自己能写超过300行。
FoxMe(令狐)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56
帖子: 5573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6:46

#5 Re: 丘成桐《我的几何人生》

帖子 FoxMe(令狐) »

根据成绩,老邱擅长代数和数论,怎么搞成绩最低的几何和拓扑?
Caravel 写了: 2024年 5月 26日 12:55 主要翻了老邱在伯克利读博士这么一段,老邱成绩不错,学的很认真,但是肯定不是那种19个满分的成绩。博士资格考试,有的好,有的差,几何和拓扑得了B+,分析和微分方程A,代数和数论A+,老邱成名在于博士第一年就看论文发现了一个问题,解决了,和系里一个年轻老师一起发了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一下子就出名了。

老邱交际能力不错,到哪里都和年轻老师打成一片。在港中文,有个伯克利来的老师和他关系很好,极力帮他推荐到了伯克利数学系。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85
帖子: 2716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6 Re: 丘成桐《我的几何人生》

帖子 Caravel楼主 »

FoxMe 写了: 2024年 5月 26日 15:51 根据成绩,老邱擅长代数和数论,怎么搞成绩最低的几何和拓扑?
老邱说和他自认为的相反,他大概也没有华很多时间准备

他之前自学过华罗庚的数论书,估计底子很好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85
帖子: 2716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7 Re: 丘成桐《我的几何人生》

帖子 Caravel楼主 »

中国数学界八卦真多

,有个曾师事吴文俊的学者登门求见,并出示他写的一篇论文。我没时间细看文章,只是随口说它不错。但吴即向有关领导报告,说我认为这学者做出了重要的工作,值得拿一个国家级的奖项。华的一些同事,对此感到不快,觉得这人的工作不值得这个奖项。他们找到了萧荫堂。萧坚持要我上书,纠正我客气话导致的错误。我本无意做这种烦恼事,只是经过萧多次游说后,才勉强上书说明,这项工作不值得国家级的奖项。事情在最后关头才起波折,这位学者当然甚为不快,为一年后一次激烈的争辩埋下伏线
回复

回到 “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