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chong 写了: 2022年 8月 7日 16:14 可以算个亚种。
其实东亚人,白人,黑人,确实就是人的亚种。尤其是古代。
那个部落,估计可以吃点虫子。理论上讲,如果绝对不吃动物,缺氨基酸和脂肪还可以凑合,缺维生素B12是不行的。 B12是细菌做的,但是人类只能从动物获得(动物是从草食动物肚子里的细菌来的)。
人自己肚子里的细菌住在大肠里,它们虽然也能做B12,但是除非此人的大肠能回流到小肠,那些细菌造的营养没法被人吸收。
这个吓人
版主: huangchong
Re: 这个吓人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前一阵有对夫妇被抓,因为只给娃吃素把俩娃饿死了。
Re: 这个吓人
脂肪有营养,这话我爱听。huangchong 写了: 2022年 8月 7日 16:50 娃可能还不是缺B12死的。应该就是还没轮到缺B12,就已经缺氨基酸和脂肪到了没法活的程度了。
小孩太脆弱,体积太小,生长太快,受不了缺一般的营养的。
Re: 这个吓人
就势问一个问题,狗吃人屎能获得能量,可见食物至少有一部分热量其实是被浪费掉了。所以理论上只摄取2000大卡食物,维持静息状态也其实是不够的吧。huangchong 写了: 2022年 8月 7日 16:14 可以算个亚种。
其实东亚人,白人,黑人,确实就是人的亚种。尤其是古代。
那个部落,估计可以吃点虫子。理论上讲,如果绝对不吃动物,缺氨基酸和脂肪还可以凑合,缺维生素B12是不行的。 B12是细菌做的,但是人类只能从动物获得(动物是从草食动物肚子里的细菌来的)。
人自己肚子里的细菌住在大肠里,它们虽然也能做B12,但是除非此人的大肠能回流到小肠,那些细菌造的营养没法被人吸收。
还有一个,进化学上如何解释,食物长了一定程度的细菌(并不一定需要完全腐烂)就说坏了不好吃了,而食物如果长厌氧菌---发酵---则(因为不完全代谢)带来很层次丰富的美味(中间产物)呢?
Re: 这个吓人
食物热量是个复杂问题,不是那么精确的。人吃进去的热量确实没有完全吸收。人消耗多少也有起伏。更重要的是,人会把多少能量变成脂肪存起来,也是受身体自平衡调节的,每个人都有个不同的倾向。比如有人吃啥都不胖。stlstl 写了: 2022年 8月 7日 18:34 就势问一个问题,狗吃人屎能获得能量,可见食物至少有一部分热量其实是被浪费掉了。所以理论上只摄取2000大卡食物,维持静息状态也其实是不够的吧。
还有一个,进化学上如何解释,食物长了一定程度的细菌(并不一定需要完全腐烂)就说坏了不好吃了,而食物如果长厌氧菌---发酵---则(因为不完全代谢)带来很层次丰富的美味(中间产物)呢?
有毒没毒,不在于有氧没氧。比如淀粉靠酵母无氧发酵就是酒,有氧发酵就是馒头,面酱。风味其实是来自于酵母的汁液。有氧无氧控制的是糖是变成乙醇,乙酸,还是二氧化碳。
能不能吃完全取决于上面长的微生物是什么。如果只是长了普通的酵母,那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自然界也有很多对人有毒的微生物,或者产生不好吃的感觉的微生物。
大部分细菌对人来说没啥毒性。但是有些细菌毒性很大,比如肉毒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它们有毒蛋白,所以不能多吃。19世纪末微生物学革命之前,人对微生物认识不足,没法控制这些有毒细菌在人生活的地方的存在。所以这些毒细菌可能会随机出现在腐败的食物上,肉上有,菜上有,水里有。所以安全起见,古人的看法就是臭肉最好别吃。长期不喜欢吃臭肉,人就演化出对一些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厌恶感,比如对胺,短脂肪酸,含硫有机物的厌恶感。
然后再经过文化上的加强,就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产生了什么东西恶心的概念。
现在由于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在正常运转的社会里,有毒细菌的存在其实是不大普遍的。所以很多腐败的东西其实是没毒的。
肉长了普通细菌,也能吃。但是一般会很腥臭,因为细菌会产生很多有机胺和含磷含硫的代谢产物(这些东西其实有些毒性,但不是那么厉害)。吃臭肉的地方是有的,比如臭鲨鱼,臭带鱼,臭鳜鱼。那都是长过不少细菌的肉。
霉菌有些特殊。因为它靠孢子繁殖,而它们的孢子特别适合通过空气到处传播。所以基本上除了超净工作室,所有地方的空气里面都满是霉菌的孢子。很多霉菌其实也是没毒的。比如做青霉素的那种青霉就没毒。但是空气里的各种霉菌孢子实在太多。一旦发霉,很难说长的到底是什么霉菌。有些霉菌有对人有较大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所以安全起见还是不吃发霉的东西比较好。
Re: 这个吓人
就是说吃huangchong 写了: 2022年 8月 7日 16:17 有趣的是,不反刍的食草动物因为草料发酵地方不对,本来也是吃不到细菌的营养的。但是有些动物会拉特殊的软屎,然后把这个软屎再吃一次。于是就把这个B12给吃到了。兔子就有这个行为。
Re: 这个吓人
另外大部分食品标签上写的热量,都是通过用的材料估算出来的。只有参考价值。stlstl 写了: 2022年 8月 7日 18:34 就势问一个问题,狗吃人屎能获得能量,可见食物至少有一部分热量其实是被浪费掉了。所以理论上只摄取2000大卡食物,维持静息状态也其实是不够的吧。
还有一个,进化学上如何解释,食物长了一定程度的细菌(并不一定需要完全腐烂)就说坏了不好吃了,而食物如果长厌氧菌---发酵---则(因为不完全代谢)带来很层次丰富的美味(中间产物)呢?
显然不同的食物,能被人吸收的百分比是不一样的。理论上吃草也可以吸收里面的糖,蛋白质和脂肪。实践的话,因为里面含的营养对纤维素等等硬物的比例实在太低,就算被肠胃磨成草浆,里面的糖,蛋白质,脂肪浓度会低到只有少量营养能被转运到细胞里面去,大部分还是随着粪便出去了。
Re: 这个吓人
实际操作上,为啥古法总是说要无氧发酵呢,因为无氧发酵可以迅速产生某种特定的代谢产物,比如酒精,乙酸。这些东西产生以后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减小食物被有毒微生物大规模污染的可能。
有毒没毒,不在于有氧没氧。比如淀粉靠酵母无氧发酵就是酒,有氧发酵就是馒头,面酱。风味其实是来自于酵母的汁液。有氧无氧控制的是糖是变成乙醇,乙酸,还是二氧化碳。
至于做馒头,我们是故意往里加了很多老面,老面里面酵母量非常高,所以一晚上就发好了。坏细菌初始总量跟酵母没法比,一晚上长也长不了几个。
Re: 这个吓人
奈斯,有些点是以前没有想到过的huangchong 写了: 2022年 8月 7日 19:10 食物热量是个复杂问题,不是那么精确的。人吃进去的热量确实没有完全吸收。人消耗多少也有起伏。更重要的是,人会把多少能量变成脂肪存起来,也是受身体自平衡调节的,每个人都有个不同的倾向。比如有人吃啥都不胖。
有毒没毒,不在于有氧没氧。比如淀粉靠酵母无氧发酵就是酒,有氧发酵就是馒头,面酱。风味其实是来自于酵母的汁液。有氧无氧控制的是糖是变成乙醇,乙酸,还是二氧化碳。
能不能吃完全取决于上面长的微生物是什么。如果只是长了普通的酵母,那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自然界也有很多对人有毒的微生物,或者产生不好吃的感觉的微生物。
大部分细菌对人来说没啥毒性。但是有些细菌毒性很大,比如肉毒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它们有毒蛋白,所以不能多吃。19世纪末微生物学革命之前,人对微生物认识不足,没法控制这些有毒细菌在人生活的地方的存在。所以这些毒细菌可能会随机出现在腐败的食物上,肉上有,菜上有,水里有。所以安全起见,古人的看法就是臭肉最好别吃。长期不喜欢吃臭肉,人就演化出对一些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厌恶感,比如对胺,短脂肪酸,含硫有机物的厌恶感。
然后再经过文化上的加强,就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产生了什么东西恶心的概念。
现在由于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在正常运转的社会里,有毒细菌的存在其实是不大普遍的。所以很多腐败的东西其实是没毒的。
肉长了普通细菌,也能吃。但是一般会很腥臭,因为细菌会产生很多有机胺和含磷含硫的代谢产物(这些东西其实有些毒性,但不是那么厉害)。吃臭肉的地方是有的,比如臭鲨鱼,臭带鱼,臭鳜鱼。那都是长过不少细菌的肉。
霉菌有些特殊。因为它靠孢子繁殖,而它们的孢子特别适合通过空气到处传播。所以基本上除了超净工作室,所有地方的空气里面都满是霉菌的孢子。很多霉菌其实也是没毒的。比如做青霉素的那种青霉就没毒。但是空气里的各种霉菌孢子实在太多。一旦发霉,很难说长的到底是什么霉菌。有些霉菌有对人有较大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所以安全起见还是不吃发霉的东西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