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完全是造假的了。就他们的后轮的支撑臂的那个两个v形状,绝对不到9寸。真是服了, 真当大家都是瞎子? 这种设计师,应该判刑,妈的
如果你实在不明白我说的是什么,看下面的图片。这ground clearance有9.7?轮子的半径是10寸?

版主: lexian
2025 expedition tremor轮子直径33寸。其它的没查buyrig 写了: 2024年 10月 8日 18:30 ground clearance,普通款9.6寸,tremor越野款10.6寸,
这个完全是造假的了。就他们的后轮的支撑臂的那个两个v形状,绝对不到9寸。真是服了, 真当大家都是瞎子? 这种设计师,应该判刑,妈的
如果你实在不明白我说的是什么,看下面的图片。这ground clearance有9.7?轮子的半径是10寸?
![]()
你看见难受,别人不一定难受。要不然你解释不了为什么销量最好的大型SUV恰恰就是tahoe suburban和expedition。buyrig 写了: 2024年 10月 8日 18:20 你在美国吗?没在路上看见过expedition啊,没从后面看新款的expedition吗?后轮子的那个横向支撑臂(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的形状,导致ground clearance小于轮子半径,我每次看见都很难受。tahoe和suburban也是一样。 你看看其他厂商的后轮的悬挂啊,完全不一样。
外形的设计,我说的是,第三箱感觉就是pickup加个玻璃罩,能不能改改啊?看看sequoia,wagoneer,armada啊,看看人家的外形设计啊。
另外,把你的嘴放干净点,别他妈弄得跟屁眼一样臭
这个世界上,多数人是盲从。而且大型suv,美国车的可靠性并不比日本车差到哪去,大家还是愿意出这个钱买美国车的。而且,很多人不像我这般挑剔。这个ground clearance的算法,我估计是从车的中间线离地距离算的,靠近轮子的肯定不到9.7或者10英寸。
你这都是你个人的主观感受。客观上看销量,美国市场不认同你的审美观。另外我觉得amanda和wagaoneet都造型很丑,sequioa倒是还行,still, just my personal preference.buyrig 写了: 2024年 10月 8日 21:00 我是真心希望美国能造出质量好的车。现在连准备买pickup,都还在犹豫要不要买美国车呢。特别看好的ram,看着stelantis半死不活的样子,实在是不敢下手。
我在美国公司工作这么多年,深知为什么美国车为什么造不好。很多时候,大家知道这个人的design不行,但按照美国的文化, 大家还是该干啥干啥,所以expedition tahoe suburban一直是pickup盖个大玻璃罩子,横向支撑臂搞出了这个熊样,且不说没什么艺术美感,连实用性的角度都不好。
反正tremor的轮子直径是33寸。你非说它clearance不够10英寸,我也不可能买一辆给你量量看。buyrig 写了: 2024年 10月 8日 20:40 这个世界上,多数人是盲从。而且大型suv,美国车的可靠性并不比日本车差到哪去,大家还是愿意出这个钱买美国车的。而且,很多人不像我这般挑剔。这个ground clearance的算法,我估计是从车的中间线离地距离算的,靠近轮子的肯定不到9.7或者10英寸。
之前疫情期间,我在各个论坛请求大家不要打疫苗,因为副作用当时未知;我也在国内的亲戚中,要求他们别打。但可惜的是,很少有人听我的,甚至对我恶语相向。现在,很多国内的亲戚有肺结节,湿疹等疾病;美国的朋友,有的年纪轻轻就得了癌症,有的是身体大不如以前。
我之前在这个论坛上,也发言不要买电车,不想相信自动驾驶。但谁理我呢,大家还不是该干啥干啥。有的,还因为自动驾驶付出了生命。所以啊,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
我有同样的感觉。造了10 年的车,深知问题所在。有一年 JD Power 要做新车追踪调查,把要追踪的新车的VIN numbers 给出了。 工人们装配后把这些车停在一起仔细检查了一篇 再 fix。然后工程师再查,还是发现一大堆问题。再纠正。亲自看见工人装配发动机部件时把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边打电话边装部件 (发动机吊起来在胸部位置)。有些当官的也好不到哪里。就不说了。新换的一届比一届差。还要瞎折腾。buyrig 写了: 2024年 10月 8日 21:00 我是真心希望美国能造出质量好的车。现在连准备买pickup,都还在犹豫要不要买美国车呢。特别看好的ram,看着stelantis半死不活的样子,实在是不敢下手。
我在美国公司工作这么多年,深知为什么美国车为什么造不好。很多时候,大家知道这个人的design不行,但按照美国的文化, 大家还是该干啥干啥,所以expedition tahoe suburban一直是pickup盖个大玻璃罩子,横向支撑臂搞出了这个熊样,且不说没什么艺术美感,连实用性的角度都不好。
说了一大堆,啥车啊?哪个公司的?站如松 写了: 2024年 10月 9日 08:11 我有同样的感觉。造了10 年的车,深知问题所在。有一年 JD Power 要做新车追踪调查,把要追踪的新车的VIN numbers 给出了。 工人们装配后把这些车停在一起仔细检查了一篇 再 fix。然后工程师再查,还是发现一大堆问题。再纠正。亲自看见工人装配发动机部件时把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边打电话边装部件 (发动机吊起来在胸部位置)。有些当官的也好不到哪里。就不说了。新换的一届比一届差。还要瞎折腾。
虽然离开好多年了。但是每次看见好多负面新闻和销售量年年下降的报告,心里总有一种难受的滋味。要知道好多知识和技能都是从哪里学到的。最初时候福利好对待员工也好。员工在职可以读仍和地方的学位。MIT 和 Stanford 教授都跑来周末上课。公校私校学费 100% cover。拿到学位后第二天离开没人管你。
好景不长。慢慢的就 下坡了。。。唉!
站如松 写了: 2024年 10月 9日 08:11 我有同样的感觉。造了10 年的车,深知问题所在。有一年 JD Power 要做新车追踪调查,把要追踪的新车的VIN numbers 给出了。 工人们装配后把这些车停在一起仔细检查了一篇 再 fix。然后工程师再查,还是发现一大堆问题。再纠正。亲自看见工人装配发动机部件时把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边打电话边装部件 (发动机吊起来在胸部位置)。有些当官的也好不到哪里。就不说了。新换的一届比一届差。还要瞎折腾。
虽然离开好多年了。但是每次看见好多负面新闻和销售量年年下降的报告,心里总有一种难受的滋味。要知道好多知识和技能都是从哪里学到的。最初时候福利好对待员工也好。员工在职可以读仍和地方的学位。MIT 和 Stanford 教授都跑来周末上课。公校私校学费 100% cover。拿到学位后第二天离开没人管你。
好景不长。慢慢的就 下坡了。。。唉!
buyrig 写了: 2024年 10月 8日 18:20 你在美国吗?没在路上看见过expedition啊,没从后面看新款的expedition吗?后轮子的那个横向支撑臂(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的形状,导致ground clearance小于轮子半径,我每次看见都很难受。tahoe和suburban也是一样。 你看看其他厂商的后轮的悬挂啊,完全不一样。
外形的设计,我说的是,第三箱感觉就是pickup加个玻璃罩,能不能改改啊?看看sequoia,wagoneer,armada啊,看看人家的外形设计啊。
另外,把你的嘴放干净点,别他妈弄得跟屁眼一样臭
"后桥都是independent的设计",什么意思? qx80的后桥是不是也是independent?independent的设计都应该是这个熊样?malta 写了: 2024年 10月 11日 19:44 你说的这两款都是中小型车啊,大切还是unibody,连body on frame都不是。陆巡为什么平?因为陆巡后边就是一个大梁,第三排形同虚设,坐上去如同上刑。而美国现在的大型suv,后桥都是independent的设计了,第三排很舒服,和第二排没啥区别了。在采取这种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设计之前,美国车后面大梁也是没有这种下滑的曲线的。前面那人不知道这一点而已,瞎骂一通。至于这个设计形式好看不好看么,那就看个人的偏好了,我个人觉得无所谓。丰田红衫和陆巡一样,也是后桥live axle这种设计,第三排和上刑似的,座椅下面还加了电池,导致空间极其狭窄,5岁以下小孩可能勉强凑合,后备箱空间接近于零。
关键是这车的ground clearance 有啥用?谁关注这个?
IRS, 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qx80的rear suspension确实也是这么设计的。buyrig 写了: 2024年 10月 12日 00:21 "后桥都是independent的设计",什么意思? qx80的后桥是不是也是independent?independent的设计都应该是这个熊样?
确实。销量大的车型好处很多。最起码改装件和零件多,便宜不少。如果坏了哪啥的要修,更容易在网上找到别人的经验,会修的人多,修车铺收费往往也低些。
他没考虑轮胎和车身之间可以动地 而且动的幅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