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班牙语真是一点也听不懂。光看字幕的人名竟然很长时间还是分不清谁是谁。就像年少轻狂的时候看翻译版的尤利西斯,基本就是看天书一样。拉丁语系的电影人拍电影绝壁地忠实于原著,原著看不懂的,电影也绝对不解释。好像票房根本就不重要一样。纯艺术纯意识流纯赔钱赚吆喝那种电影。我要是投资人看完了一定会泪流满面那种。
2)佩德拉这个电影的原著是一本很小众的墨西哥中篇同名小说,小众是因为即便文学圈的装逼男女也很少涉猎。但是这部小说可以说是目前世界文学(拉美文学和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魔幻现实主义的真正启蒙之作。以前都觉得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开山之作,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那种,但是看完了佩德拉之后才知道百年孤独更像是一部血肉丰满又运气十足的对佩德拉的模仿和致敬之作。只是佩德拉的篇幅过短,情节跳脱,对其同时代文学作品而言不但艰深晦涩而且大胆前卫,且作者作品寥寥无几,而其社会影响力又非常有限。总之,就好比陈胜吴广之于项羽刘邦吧。
3)说起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广泛影响,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好几届的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基本都属于这个流派。早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陈忠实的白鹿原。比较白鹿原(80-90年代),百年孤独(60-70年代),和佩德拉巴拉莫(50-60年代),非常明显的套路化就是发生在农村乡镇,有传统建制,有大家族把持,围绕家族的兴衰各种历史沉浮、光怪陆离、以及鬼故事杂糅在一起。有历史的反思,有现实的批判,还有结合宗教信仰和本土文化的魔幻元素。大抵就是如此。区别就是把这个农村乡镇从墨西哥最后扛过了大半拉地球一路搬家搬到了黄土高坡。
4)后续的两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中文继承性作品,个人认为阿来的《尘埃落定》算一个,只是背景更加高大上一些。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也算一个,只是用诗歌一般的笔触把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又发挥了一个层次,成了魔幻理想主义的散文诗歌体少数民族兴衰史。所以不难看出来,矛盾文学奖这些年也是各种DEI,很多获奖者都是围绕着无知少女,至于作品是不是真正牛逼的开宗立派,也不是很重要,反正文学这个东西,自古谁都不服谁。
5)最后聊一聊诺贝尔奖,纵观这些年的文学奖,从拉美文学到加勒比的小岛作家,再到亚洲大江健三郎、莫言和韩江等等。我可以理解文学奖其实就不应该颁给任何歌颂性质的作品,这本身有悖于文学的初衷。而文学存世的意义无他,就是批判。但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实问题就是为啥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大多都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科学家,而其文学奖的获得者大多都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作家,且其作品往往都是揭示本国本土的各种人性阴暗、制度弊端、文化劣根等等。我不认为莫言是在自爆家丑,相反一个国家民族和文化应该通过伤痕文学达到警醒后世的目的。但是我实在也没觉得欧美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几乎就没有人性黑暗、制度弊端和文化劣根啥的。但奇怪的是好像也没啥人CARE,也没啥人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写出来。如今的人们不是刷抖音傻笑就是上推特嘴炮。
6)后记:当年马尔克斯来过中国,大概是90年代初期,大概也是因为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名声大噪吧。到了北京,是几位国学大佬作陪。几位国学大佬陪着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逛北京,也是寸劲儿,逛到了图书城,结果满仓满谷满地都是中文盗版的百年孤独,把马尔克斯气了个半死,当时就给几位国学大佬甩脸子,说你们中国人特么怎么能这么搞,老子好歹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丁美洲的文学帮主,墨西哥大毒枭见我也得鞠躬问好说齁啦,老子呕心沥血写的书怎么到了你们丫中国人这地界全成了盗版地摊文学,老子连根儿毛都赚不到一根。你们丫的也太不要脸的。几位国学大佬一时间哑口无言,最终搞得个不欢而散。其中的一位国学大佬就是钱钟书。。。
佩德罗*巴拉莫 观后感
版主: kazaawang, wh
#2 Re: 佩德罗*巴拉莫 观后感
说句老实话,马尔克斯太过分了。
首先,当时已经获得了诺奖,名满天下了,这种情况下,中国到处都是他的盗版书,客观上大大扩张了马尔克斯的影响力,让他在中国文学界也几乎是家喻户晓,例如余华和莫言都拿马尔克斯当范本,让他的文学风格深刻地影响了那一代中国作家。这还不够吗?至于少赚了一点钱,他当时已经很富有了,也很出名了,还在乎那点小钱干嘛?还骂在座的中国作家们,你们都是盗贼,这也太无耻了。
外国人真的是没有中国人的大智慧,锱铢必较,太low了。
最搞笑的是钱钟书,当场羞愧的无地自容。这有啥好羞愧的?当场给他怼回去才对:你都得诺奖了,还在乎这点小钱干嘛?!
首先,当时已经获得了诺奖,名满天下了,这种情况下,中国到处都是他的盗版书,客观上大大扩张了马尔克斯的影响力,让他在中国文学界也几乎是家喻户晓,例如余华和莫言都拿马尔克斯当范本,让他的文学风格深刻地影响了那一代中国作家。这还不够吗?至于少赚了一点钱,他当时已经很富有了,也很出名了,还在乎那点小钱干嘛?还骂在座的中国作家们,你们都是盗贼,这也太无耻了。
外国人真的是没有中国人的大智慧,锱铢必较,太low了。
最搞笑的是钱钟书,当场羞愧的无地自容。这有啥好羞愧的?当场给他怼回去才对:你都得诺奖了,还在乎这点小钱干嘛?!
+2.00 积分 [版主 wh 发放的奖励]
#3 Re: 佩德罗*巴拉莫 观后感
不是钱的问题吧,是素质和体制问题……pascaldechin 写了: 2024年 11月 10日 22:32 说句老实话,马尔克斯太过分了。
首先,当时已经获得了诺奖,名满天下了,这种情况下,中国到处都是他的盗版书,客观上大大扩张了马尔克斯的影响力,让他在中国文学界也几乎是家喻户晓,例如余华和莫言都拿马尔克斯当范本,让他的文学风格深刻地影响了那一代中国作家。这还不够吗?至于少赚了一点钱,他当时已经很富有了,也很出名了,还在乎那点小钱干嘛?还骂在座的中国作家们,你们都是盗贼,这也太无耻了。
外国人真的是没有中国人的大智慧,锱铢必较,太low了。
最搞笑的是钱钟书,当场羞愧的无地自容。这有啥好羞愧的?当场给他怼回去才对:你都得诺奖了,还在乎这点小钱干嘛?!
#4 Re: 佩德罗*巴拉莫 观后感
ulysses我也跟风看过中译本,看了个寂寞leewalk 写了: 2024年 11月 10日 22:02 1)西班牙语真是一点也听不懂。光看字幕的人名竟然很长时间还是分不清谁是谁。就像年少轻狂的时候看翻译版的尤利西斯,基本就是看天书一样。拉丁语系的电影人拍电影绝壁地忠实于原著,原著看不懂的,电影也绝对不解释。好像票房根本就不重要一样。纯艺术纯意识流纯赔钱赚吆喝那种电影。我要是投资人看完了一定会泪流满面那种。
2)佩德拉这个电影的原著是一本很小众的墨西哥中篇同名小说,小众是因为即便文学圈的装逼男女也很少涉猎。但是这部小说可以说是目前世界文学(拉美文学和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魔幻现实主义的真正启蒙之作。以前都觉得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开山之作,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那种,但是看完了佩德拉之后才知道百年孤独更像是一部血肉丰满又运气十足的对佩德拉的模仿和致敬之作。只是佩德拉的篇幅过短,情节跳脱,对其同时代文学作品而言不但艰深晦涩而且大胆前卫,且作者作品寥寥无几,而其社会影响力又非常有限。总之,就好比陈胜吴广之于项羽刘邦吧。
3)说起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广泛影响,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好几届的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基本都属于这个流派。早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陈忠实的白鹿原。比较白鹿原(80-90年代),百年孤独(60-70年代),和佩德拉巴拉莫(50-60年代),非常明显的套路化就是发生在农村乡镇,有传统建制,有大家族把持,围绕家族的兴衰各种历史沉浮、光怪陆离、以及鬼故事杂糅在一起。有历史的反思,有现实的批判,还有结合宗教信仰和本土文化的魔幻元素。大抵就是如此。区别就是把这个农村乡镇从墨西哥最后扛过了大半拉地球一路搬家搬到了黄土高坡。
4)后续的两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中文继承性作品,个人认为阿来的《尘埃落定》算一个,只是背景更加高大上一些。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也算一个,只是用诗歌一般的笔触把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又发挥了一个层次,成了魔幻理想主义的散文诗歌体少数民族兴衰史。所以不难看出来,矛盾文学奖这些年也是各种DEI,很多获奖者都是围绕着无知少女,至于作品是不是真正牛逼的开宗立派,也不是很重要,反正文学这个东西,自古谁都不服谁。
5)最后聊一聊诺贝尔奖,纵观这些年的文学奖,从拉美文学到加勒比的小岛作家,再到亚洲大江健三郎、莫言和韩江等等。我可以理解文学奖其实就不应该颁给任何歌颂性质的作品,这本身有悖于文学的初衷。而文学存世的意义无他,就是批判。但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实问题就是为啥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大多都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科学家,而其文学奖的获得者大多都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作家,且其作品往往都是揭示本国本土的各种人性阴暗、制度弊端、文化劣根等等。我不认为莫言是在自爆家丑,相反一个国家民族和文化应该通过伤痕文学达到警醒后世的目的。但是我实在也没觉得欧美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几乎就没有人性黑暗、制度弊端和文化劣根啥的。但奇怪的是好像也没啥人CARE,也没啥人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写出来。如今的人们不是刷抖音傻笑就是上推特嘴炮。
6)后记:当年马尔克斯来过中国,大概是90年代初期,大概也是因为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名声大噪吧。到了北京,是几位国学大佬作陪。几位国学大佬陪着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逛北京,也是寸劲儿,逛到了图书城,结果满仓满谷满地都是中文盗版的百年孤独,把马尔克斯气了个半死,当时就给几位国学大佬甩脸子,说你们中国人特么怎么能这么搞,老子好歹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丁美洲的文学帮主,墨西哥大毒枭见我也得鞠躬问好说齁啦,老子呕心沥血写的书怎么到了你们丫中国人这地界全成了盗版地摊文学,老子连根儿毛都赚不到一根。你们丫的也太不要脸的。几位国学大佬一时间哑口无言,最终搞得个不欢而散。其中的一位国学大佬就是钱钟书。。。

我去翻了以前看尘埃落定和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笔记,看尘埃落定的感想是:
第一次看阿来的书,感觉节奏较慢,但有意思。很迷恋时间观念,和身在其中又想跳出其外的历史视角。
额尔古纳河右岸没写感想,就记了书里一连串的死亡。之前看过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和其他几个中短篇。感觉她的主旋律是悲苦,真的像莫大先生的琴,哀而伤。而且和萧红一样都喜欢写死亡。都是东北老乡。萧红还不算哀而伤,更有强悍的生命力。迟子建似乎更文弱一点,或者说温柔一点。
中国魔幻主义的代表不是莫言么。张炜也算一个。以前写西藏的马原好像也有一点。
欧美作家写黑暗人性和社会文化之类的应该更多吧。我第一个想起来的是sophie's choice,不过这是1979年的书。当代小说我看得很少,就不清楚了。
#5 Re: 佩德罗*巴拉莫 观后感
哈哈哈
当时的京圈大佬们还是吃了信息闭塞的亏,只知道马尔科斯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不知道其实老马也是把别人的作品(佩德拉)拿出来山寨,再搞一个宏篇巨制,加上运气和社会影响力,反正是搞到了诺贝尔。
钱老头要是知道老马也是山寨,估计当时拍案而起,摔碎茶碗,大吼一声,呔!小加西亚你丫给我装什么大瓣儿蒜,还好意思说姆们中国作家是小偷,你丫不也是偷别人的吗?
当时的京圈大佬们还是吃了信息闭塞的亏,只知道马尔科斯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不知道其实老马也是把别人的作品(佩德拉)拿出来山寨,再搞一个宏篇巨制,加上运气和社会影响力,反正是搞到了诺贝尔。
钱老头要是知道老马也是山寨,估计当时拍案而起,摔碎茶碗,大吼一声,呔!小加西亚你丫给我装什么大瓣儿蒜,还好意思说姆们中国作家是小偷,你丫不也是偷别人的吗?
pascaldechin 写了: 2024年 11月 10日 22:32 说句老实话,马尔克斯太过分了。
首先,当时已经获得了诺奖,名满天下了,这种情况下,中国到处都是他的盗版书,客观上大大扩张了马尔克斯的影响力,让他在中国文学界也几乎是家喻户晓,例如余华和莫言都拿马尔克斯当范本,让他的文学风格深刻地影响了那一代中国作家。这还不够吗?至于少赚了一点钱,他当时已经很富有了,也很出名了,还在乎那点小钱干嘛?还骂在座的中国作家们,你们都是盗贼,这也太无耻了。
外国人真的是没有中国人的大智慧,锱铢必较,太low了。
最搞笑的是钱钟书,当场羞愧的无地自容。这有啥好羞愧的?当场给他怼回去才对:你都得诺奖了,还在乎这点小钱干嘛?!
#6 Re: 佩德罗*巴拉莫 观后感
版权纠纷在明代小说开始制版印刷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书商在书的开头末尾都是宗族十八代屎尿屁一箩筐的诅咒各种盗版印刷活动。个人估计当时甚至应该出现过版权纠纷的案件记录,后来明末天下大乱,然后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体制上就倒退且停滞了几百年。
中国文人其实大多重名不重利,因为出名之后各种利益都是衍生品了。外国的作家重利不太重名,各种性关系乱搞也无所谓,只要有钱花。这可能也是老马当年看到满地盗版百年孤独的愤怒所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自己不但一分钱没赚到,竟然连百年孤独翻译成中文版这个事都不知道。
不过现在中国文人在几十年市场经济熏陶下也都是逐利之辈了,前几天那个俞敏洪捧红的带货大网红董宇辉卖书,听说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一天卖了几十万本。好几个成名的作家上赶着跑到董宇辉的带货工作室,围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各种肉麻吹捧,知识分子真是斯文扫地,颜面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