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过徐华(Hua Hsu)的文章吗?或者下面的哪本书?
发现非虚构类作品除了徐华的,其他标题都很长啊。还发现非虚构类作品的两大热点主题:心理,种族。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 ... tId=188019
《纽约时报》2022年十大好书
作者:贝书单
12-02
《纽约时报》书评11月22日发布了“年度值得关注的100本书”,29号又发布了年度十大好书,五部小说、五部非虚构。
小说类
1《糖果屋》(The Candy House),Jennifer Egan
作者曾经是乔布斯的女朋友,她2010年出版的《恶棍归来》获得了普利策奖,写的是时间这条“恶棍”依次造访13个故事里的主人公,青春逐渐消逝,梦想消耗殆尽,在时间这条长河的岸边回望逝去的爱情、友情、遗憾、创伤。
这部续集比较科幻,设想科技巨擘布顿花费十年打造出了一个无意识平台,它可以让人造访自己拥有过的记忆,还能让人分享记忆以及交换探视他人的记忆。作者以环环相扣的叙事手法,透过多个角色数十年交织的生活轨道,展现了拥有无意识带来的后果。
2《19号收银台》(Checkout 19),Claire-Louise Bennett
作者是一位定居于爱尔兰的英国作家,这是她的第二本书,像她的处女作一样,有着高超的语言技艺,以及黑色幽默,比上一本更有趣。讲述一个年轻女子喜欢上了语言,它有一个特别的背景:人类的头脑,一个杰出、怪异、有趣的头脑。它是实验性的、超现实主义的,让人目眩神迷。它是写给书籍的情书,为它们争辩。
3《恶魔铜头蛇》(Demon Copperhead),Barbara Kingslover
作者重新讲述了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dl),书名叫Demon Copperrhead,背景变成了当代的阿巴拉契亚,触及了童年贫困、鸦片上瘾、乡村征地等问题,更大的主题是一位艺术家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跟狄更斯一样,作者关心政治,描写的范围很广泛。
4《皱纹》(The Furrows),Namwali Serpell
小说的讲述者在12岁时失去了她的兄弟,成长过程中她不断地遇到跟他长得像的人。她跟其中一个建立了亲密关系,他也被过去纠缠着。这本多层次的书探讨了悲伤的本质,以及悲伤如何延伸和压缩时间、重塑记忆、让我们梦想别样的现实。
5《信任》(Trust),Hernan Diaz
作者揭露了20世纪初一笔美国财富的秘密,详细描写了一位纽约金融家的迅速崛起,以及他妻子高深莫测的天赋。小说的四个部分从不同的视角讲述,改变叙述的方向,同时向亨利·詹姆斯、博尔赫斯等大师致敬。该相信事件的哪一个版本呢?作者挖掘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以及所谓杰出人物背后的无名之辈。
非虚构类
1《广阔的世界:动物的知觉展示的隐蔽领域》(An Immense World: How Animal Senses Reveal the Hidden World Around Us),作者 Ed Yong
作者给自己安排了一个巨大的任务:让人类迈出自己的知觉泡泡,去思考动物如何体验世界。认知知觉的难度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只抓住了现实的一小块。埃德·扬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大量关于动物的冷知识推动该书迈向其深刻的结论:这个广阔的世界应该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多么渺小。
2《始终如一:一部回忆录》(Stay True: A Memoir),Hua Hsu
作者是《纽约客》撰稿人,他的回忆始于他1990年代中期在伯克利的求学生涯,爱好音乐,结识了一个日裔美国人Ken,他们的友情很深,但也很短暂,不到三年后,Ken在一场劫车案中遇害。他与Ken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亚裔,徐华的父母是台湾人,Ken一家已经移居美国好几代人了。“这本书不仅是关于悲伤和成长的,主要也不是写亚裔美国人的,作者把握住了过去,传达了它的情绪和特别之处,汇集了组成经验的所有的时刻和动作。”
3《不认识自己:不安的心灵和塑造了我们的故事》(Strangers to Ourselves: Unsettled Minds and the Stories That Make Us),Rachel Aviv
这本书写的是那些精神特别痛苦的人,作者自己6岁时就被认为有厌食症,这种经历让她能够理解故事如何澄清或者扭曲一个人的经历。这并不是一本反精神病治疗的书,它要做的是给共情和不确定性留下空间,探索故事的多重性,而不是急切地把它们解释清楚。
4《皮肤之下:种族主义对美国生活与国家健康的隐蔽影响》(Under the Skin: The Hidden Toll of Racism on American Lives and on the Health of Our Nation),Linda Villarosa
作者通过历史案例和独立的报道,追溯了奴隶制的遗产对黑人健康的影响——生育、环境、精神。一开始讲述了她自己如何意识到这些结构性的不平等,黑人孕产妇的死亡率,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增多,证明了医疗系统中的种族主义。
5《我们不了解自己》(We Don't Know Ourselves: A Personal History of Modern Ireland),Fintan O’Toole
作者是一位高产的随笔作家和评论家,他说这本书是一部现代爱尔兰个人史,记录了爱尔兰六十年的历程中他个人的生活,展示了该国的剧烈变化,又幽默、感人地记录了他自己的经历。1961年,爱尔兰有了自己的电视台,一大半的节目都是从美国进口的,“所以Cisco Kid、Donna Reed、会说话的马Mister Ed进入了我们的梦中。”他一些生动的句子有加莱亚诺的味道,“成为欧洲人就是不当英国人的终极方式。”“爱尔兰经济就像童谣中的矮胖子,膨胀、脆弱,洋洋自得地坐在高处,然后跌落下来。”
《纽约时报》评出2022年十大好书,华裔作家徐华上榜
版主: kazaawang, wh
Re: 《纽约时报》评出2022年十大好书,华裔作家徐华上榜
读过Hua Hsu 在纽约客上的文章。上半年(?)纽约客连续刊登过他的两片文章。当时看到华人的名字还很惊奇。 第一篇是评论(?);第二篇文章是讲个人成长经历。文章2叙述很细腻,也许对一个大老爷们过分细腻了。 还听过fresh air 对他的采访。
Re: 《纽约时报》评出2022年十大好书,华裔作家徐华上榜
有台湾风格吗?台湾乡土文学就很细腻哦,侯孝贤的电影细腻得我直打瞌睡。NowWhat2012 写了: 2022年 12月 5日 19:21 读过Hua Hsu 在纽约客上的文章。上半年(?)纽约客连续刊登过他的两片文章。当时看到华人的名字还很惊奇。 第一篇是评论(?);第二篇文章是讲个人成长经历。文章2叙述很细腻,也许对一个大老爷们过分细腻了。 还听过fresh air 对他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