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回复
头像
redot(红薯林)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23
帖子: 19835
注册时间: 2024年 7月 4日 23:40

#1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redot(红薯林)楼主 »

图片

一直忙,最后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应该有?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应该有?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观音山上观山水 对 忘川江边忘江流,还是 望岳峯前望峯光 更合适?
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

观音山上观山水 对 忘川江边忘江流,还是 望岳峯前望峯光 更合适?
嗯,用户之前已经问过关于“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的选择,现在又回来继续探讨“忘川江边忘江流”和“望岳峯前望峯光”哪个更合适。我需要仔细分析这两个下联的优缺点,帮助用户做出选择。

首先,用户可能是在为对联创作寻找最佳匹配,或者是为某个场合准备对联。需要考虑到对联的对仗、平仄、意境等方面。之前已经给出过一些分析,但用户可能希望更深入的比较。

先看第一个下联“忘川江边忘江流”。这里“忘川”对应“观音”,都是带有神话或宗教色彩的地名,对仗不错。“江边”对“山上”,方位词相对,结构对称。动词“忘”对应“观”,动作上的对比,一个是观察,一个是遗忘,形成意境上的反差。平仄方面,需要检查是否符合要求。观音山上观山水,平仄结构如何?可能需要确认每个字的声调,但可能用户更在意整体节奏是否协调。忘川江边可能平仄稍有不协调,但整体流畅。

再看第二个下联“望岳峯前望峯光”。“望岳峯”对应“观音山”,都是自然景观,地名结构相似。“峯前”对“山上”,方位词也合适。“望”对应“观”,动作一致,都是观看,但可能缺乏变化。而“峯光”对“山水”,自然元素的对仗,但“峯光”稍微抽象,不如“江流”具体。平仄方面,“望岳峯前”可能更符合平仄要求,但需要具体分析每个字的声调。

用户可能关心的是哪个下联在结构、意境、平仄上更匹配上联。需要比较两者的优缺点。比如,“忘川江边”可能在意境上更富有哲理,生死轮回与自然观察的对比,而“望岳峯前”则更强调观赏自然美景,延续上联的意境,但可能显得平淡。

另外,用户可能希望下联在字数和结构上完全对仗。检查字数是否一致,都是七个字,结构都是地名+方位+动作+自然景物,符合要求。但“忘江流”中的“江流”是名词,而“山水”是并列结构,可能需要考虑词性是否对仗。而“峯光”也是名词,但结构可能更接近。

还要考虑用词的常见性,“望岳峯”是否常用,是否有生造之嫌,而“忘川”在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比如黄泉、冥界的象征,可能更容易引发联想。

最后,综合来看,可能“望岳峯前望峯光”在结构和平仄上更工整,但“忘川江边忘江流”在意境上更有深度和对比。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推荐,如果强调工整和自然景色,选后者;如果追求意境和哲理,选前者。

在对联创作中,工整性、意境和音律的协调是关键。针对“观音山上观山水”这一上联,对比“忘川江边忘江流”和“望岳峯前望峯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1. 忘川江边忘江流
优点:

意境对比鲜明:“忘川”作为传说中冥界的河流,与“观音山”的佛教意象形成生死、虚实之间的张力;“忘江流”的“忘”字与“观山水”的“观”字形成动作上的对立(遗忘 vs 观察),赋予哲理深度。

语言流畅自然:“江流”与“山水”均为自然意象,但“江流”的动态感与“山水”的静态感形成巧妙呼应,整体节奏感强。

情感张力:暗含轮回、时间流逝的隐喻,与上联的禅意形成互补,耐人寻味。

缺点:

平仄稍欠工整:上联“观山水”为平仄平(普通话声调),下联“忘江流”为仄平平,尾字同为平声,可能略显单调(传统对联更倾向仄起平收)。

地域关联较弱:“忘川”是虚构地名,若对联需强调具体景观的实感,可能稍显抽象。

2. 望岳峯前望峯光
优点:

对仗工整:“望岳峯”对“观音山”(三字地名+单字方位),结构完全对称;“峯光”对“山水”均为自然景物,词性匹配度高。

平仄协调:上联“观山水”为平仄平,下联“望峯光”为仄仄平(普通话声调),尾字平仄相对更合传统规范。

画面统一:延续上联的“观景”主题,从山水的宏观转向峰光的细节,意境连贯,适合写实场景。

缺点:

意境稍显平淡:“望”与“观”动作重复,缺乏情感或哲理的对比升华,整体略显直白。

用字稍显堆砌:“峯光”虽工整,但不如“江流”自然灵动,有刻意求对仗之嫌。

综合建议:
若追求意境深度与文学性,**“忘川江边忘江流”**更胜一筹。其虚实结合的意象与哲学思辨感,能引发联想,适合文化性较强的场合(如寺庙、书院对联)。

若强调对仗工整与画面统一,**“望岳峯前望峯光”**更为稳妥。其结构严谨、音律和谐,适合自然景观的实景题写(如景区楹联)。

此外,若允许微调,可尝试结合二者优点,如:
“望帝陵前望陵云”(虚实结合,平仄更工)或
“渡劫海中渡海天”(保留神话色彩,增强动态感)。
最终选择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与创作意图。
头像
redot(红薯林)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23
帖子: 19835
注册时间: 2024年 7月 4日 23:40

#2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redot(红薯林)楼主 »

ChatGPT 神马玩意儿?

观音山上观山水 求下联
ChatGPT 说:
ChatGPT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禅心寺中悟禅意

你觉得怎么样?如果想要调整一下,可以告诉我!


您说:
完全不对啊
ChatGPT 说:
ChatGPT
抱歉,我的下联不太合适。重新来过: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庐山云中听松风

这对仗如何?有更好的思路吗?


您说:
观音山上观山水 对 忘川江边忘江流,还是 望岳峯前望峯光 更合适?
ChatGPT 说:
ChatGPT
你提的下联更有诗意,确实更合适!
“望岳峯前望峯光”在对仗和意境上都与“观音山上观山水”相匹配,形容的是不同景色的同时感受,也保持了山水的主题。

而“忘川江边忘江流”则稍微偏向表达情感的方向,虽然也有意境,但和“观音山上观山水”在平衡感上稍显不同。

所以我个人觉得“望岳峯前望峯光”作为下联更加合适!你喜欢吗?
头像
redot(红薯林)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23
帖子: 19835
注册时间: 2024年 7月 4日 23:40

#3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redot(红薯林)楼主 »

Gemini

让我们一起为“观音山上观山水”对出下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这副上联非常有意境,既点明了地点,又包含了观赏的意境。要对出下联,首先要考虑以下几点:

对仗: 上下联词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对。
平仄: 按照对联的平仄规律,上下联的平仄声调相对。
内容: 下联的内容要与上联呼应,可以是地点、动作、意境等方面的对应。
意境: 下联要能与上联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优美的意境。
一些可能的对联思路:
地点对称:
观音山上观山水,普陀岩前拜观音。
观音山上观山水,普陀洞中听梵音。
动作对应:
观音山上观山水,普陀岩前问禅机。
观音山上观山水,普陀洞中悟真谛。
意境呼应:
观音山上观山水,普陀岩下心怡然。
观音山上观山水,普陀洞中净尘埃。
更多创意
结合观音山特色: 如果观音山有独特的景观或传说,可以将这些元素融入下联。
融入个人情感: 可以表达对观音山的喜爱、敬畏等情感。
使用典故: 可以引用相关的佛经故事或诗词典故。
征集活动
其实,很多人都尝试过为这副上联对出下联。如果你有更好的创意,不妨也来试试看!许多地方也曾举办过相关的征联活动,说不定你的作品能脱颖而出。

温馨提示: 对联创作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只要能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意境优美,就是一副好对联。

想了解更多关于对联的知识吗? 我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对联的平仄规律、对仗技巧、以及一些经典的对联作品。

如果你想尝试自己对对联,可以告诉我你的思路,我也可以帮你进行点评和改进。

一起玩对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请问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都不行啊


"都不行啊"?看来您对之前提供的对联都不满意。没关系,我们继续来一起琢磨一下。

您觉得之前那些对联哪里不够好呢? 是对仗不工整?还是平仄不协调?或者是意境不够深远?

请您多提一些具体的意见,这样我才能更好地为您对出合心意的下联。

或者,您能提供一些额外的信息吗? 比如:

您对观音山有什么样的印象? 是雄伟壮丽、还是清幽静谧?
您希望下联表达怎样的情感? 是赞美、敬仰,还是寄托情思?
您对对联的形式有什么要求吗? 是偏向典雅,还是追求通俗易懂?
另外,您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一些灵感:

观音山的历史文化: 观音山有哪些著名的传说或故事?
观音山的自然风光: 观音山有哪些独特的景观或植被?
您个人的经历: 您在观音山有什么难忘的经历或感受?
举个例子,如果您觉得观音山给您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那么我们可以考虑这样的下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普陀岩前静心扉。
或者,如果您想强调观音山的灵性,可以这样对:

观音山上观山水,普陀岩中悟道真。
请您多提供一些信息,我将竭尽所能,为您对出更满意的下联。

同时,我也建议您尝试自己动手对对联。 对联创作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您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更多的灵感。

期待您的反馈!





对 忘川江边忘江流,还是 望岳峯前望峯光 更合适?


这两副对联都很不错,各有千秋,具体选择哪一副更合适,还要看您想表达的重点和对联的具体语境。

“忘川江边忘江流” 这副对联意境深远,给人一种“物我两忘”的空灵之感。它适合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对世事的淡泊,或者对某种情感的放逐。这副对联更偏向于抒情,适合表达个人情感。

优点: 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缺点: 比较抽象,可能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理解。
“望岳峰前望峰光” 这副对联意境开阔,给人一种“登高望远”的豪迈之感。它适合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对人生目标的追求,或者对未来的憧憬。这副对联更偏向于写景,适合表达对自然或人生的感慨。

优点: 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缺点: 比较直白,缺乏一定的深度。
如何选择?

如果您想表达对人生的感悟,或者对某种情感的放逐,那么“忘川江边忘江流”更合适。
如果您想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或者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那么“望岳峰前望峰光”更合适。
此外,您还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对联的上下文: 这两副对联放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
个人的喜好: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如果您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

您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这副对联将被用在什么场合?
您对对联的风格有什么偏好?
我就可以为您提供更准确的建议。

另外,您还可以尝试将这两个对联进行组合,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创造出更符合您心意的对联。

例如:

结合两者的优点: “忘川江边观峰光,望岳峰前悟道禅”
改变意境: “忘川江畔思故乡,望岳峰巅寄情怀”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观音山上观山水 对 忘川江边忘江流,还是 望岳峯前望峯光 更合适?


这两副对联都各有千秋,要判断哪一副更合适,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所要表达的意境。

“观音山上观山水,忘川江边忘江流” 这副对联将两个意境截然不同的场景并置,通过“观”和“忘”两个动作,表达了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上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下联则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超脱。这副对联更偏向于哲理思考,适合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优点: 意境深远,对比强烈,富有哲理。
缺点: 意境较抽象,可能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理解。
“观音山上观山水,望岳峰前望峰光” 这副对联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通过“观”和“望”两个动作,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赞叹。两联都强调了“观”的动作,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这副对联更偏向于写景,适合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优点: 意境开阔,气势磅礴,适合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缺点: 相对来说比较直白,缺乏一定的深度。
如何选择?

如果想表达对人生的感悟,或者对世事纷扰的超脱,那么“忘川江边忘江流”更合适。
如果想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或者对壮丽山河的赞叹,那么“望岳峰前望峰光”更合适。
此外,您还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对联的上下文: 这两副对联放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
个人的喜好: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所要表达的主题: 如果您想表达对佛教文化的敬仰,那么可以考虑加入一些佛教元素。
您可以尝试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创造出更符合您心意的对联。

例如:

结合两者的优点: 观音山上观山水,忘川江畔悟禅机。
改变意境: 观音山上寻仙踪,望岳峰巅问苍穹。
建议您多考虑一下,选择最适合您的那副对联。

如果您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比如:

您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这副对联将被用在什么场合?
您对对联的风格有什么偏好?
我就可以为您提供更准确的建议。

期待您的反馈!
头像
redot(红薯林)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23
帖子: 19835
注册时间: 2024年 7月 4日 23:40

#4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redot(红薯林)楼主 »

豆包

观音山上观山水 求下联
创作下联时,要在结构、词性、意境等方面与上联相对,从不同的景点、人物或事物角度构思:
罗汉寺中罗寺僧:“罗汉寺” 对 “观音山”,均为地点。“罗” 对 “观”,都有观察、审视之意,“寺僧” 对 “山水”,描绘了寺庙里的人物与自然景观的对应,展现出古寺中探寻僧人的画面。
达摩洞前达洞天:“达摩洞” 和 “观音山” 相对,“达” 与 “观” 相对,“洞天” 对 “山水”,描绘出在达摩洞前感悟道教仙境般的境界,和上联在观音山上欣赏山水的意境相呼应。
药师殿中药殿春:“药师殿” 与 “观音山” 对应,“药” 和 “观” 分别作为动词,“殿春” 和 “山水” 对仗,描绘出在药师殿中采药,感受殿内春日氛围的场景,与上联的观山玩水意境和谐统一 。
不行 如果 对 忘川江边忘江流,还是 望岳峯前望峯光 更合适?
“观音山上观山水” 若要与 “忘川江边忘江流” 和 “望岳峰前望峰光” 比较哪个更合适作为下联,具体分析如下:
从对仗工整性来看
“忘川江边忘江流” 中,“忘川江” 与 “观音山” 相对,都是地点名词,结构相似。“忘” 对 “观”,从词性上都是动词,有一定的对应性。“江流” 对 “山水”,也较为工整,整体对仗较为严谨。
“望岳峰前望峰光” 里,“望岳峰” 对 “观音山”,结构和词性都很匹配。“望” 对 “观”,完全对应,符合对联要求。“峰光” 对 “山水”,也能形成较好的对仗关系,在对仗工整性上表现出色。
从意境协调性来看
“忘川江边忘江流”,忘川江在神话传说中带有一种神秘、悠远甚至有些悲伤的氛围,与观音山所营造的那种佛教圣地的祥和、宁静等氛围有所不同,意境上有一定的差异,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不是特别紧密。
“望岳峰前望峰光”,“望岳” 能让人联想到杜甫的《望岳》等经典作品,给人一种雄伟、壮观、充满豪情的感觉,与观音山上观山水所展现出的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山水之韵的意境较为契合,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欣赏和感悟。
从整体美感和韵味来看
“忘川江边忘江流” 读起来有一定的韵律感,但由于忘川江的特殊意象,可能会让人感觉下联的情感色彩稍显沉重,与上联的轻松、闲适的观山水的感觉不太一致,整体美感上有一定的割裂感。
“望岳峰前望峰光” 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和谐,与上联在节奏和韵味上能够很好地呼应,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开阔明朗的美感,与上联共同营造出一种欣赏自然美景的美好氛围。
综合来看,“望岳峰前望峰光” 在与 “观音山上观山水” 的匹配度上要更合适一些。
头像
redot(红薯林)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23
帖子: 19835
注册时间: 2024年 7月 4日 23:40

#5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redot(红薯林)楼主 »

通义千问,基本上靠搜索

已完成搜索
“观音山上观山水”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上联,它要求下联不仅要符合对仗的要求,还要融入东莞观音山的景物元素,并且要具有诗意和韵味。根据出句人邹继海先生的建议,以及楹联的基本规则,理想的下联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对句第①字与第⑤字是重字,这个字要具备名、动两用的词性。
对句第②字应为仄声字。
对句第③字与第⑥字是重字,应为仄声字。
对句第④字应为平声字,且最好为方位词。
结句第⑦字应为平声字。
出句的第⑥第⑦字“山水”已明确为并列词组,且可转义,那么对句也应与此对应的并列词组作对。
一些尝试性的下联包括但不限于:

“迎觐彩堂迎彩虹。”
“渡仙桥下渡桥下。”
然而,这些下联可能在某些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以更贴合出句人的初衷和征联的具体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求福地中求地金”曾被提出作为一个相对合适的下联,但其是否最终被官方认定为最佳下联还需要关注最新的评审结果。

由于征联活动仍在进行中(截至最后一次更新的信息),最佳下联尚未确定。因此,如果你有兴趣参与或者想要了解最新的进展,可以继续关注相关公告或通过指定的投稿渠道提交你的创意。

相关链接 · 5
深度搜索
观音山上观山水 对 忘川江边忘江流,还是 望岳峯前望峯光 更合适?
在考虑对联“观音山上观山水”的对仗时,关键在于找到能够与之形成和谐对比、同时满足对仗规则的下联。根据你提供的两个选项:“忘川江边忘江流”和“望岳峯前望峯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构对仗:原句中的“观音山”是一个专有名词,而“观音”既是名词也是动词(观),这要求下联也应具有类似的结构特征。“忘川江”和“望岳峯”都尝试模仿这种结构,但“忘川”并不像“观音”那样能同时作为动作使用;相比之下,“望岳”更接近于“观音”的用法,因为“望”可以作为动词。
平仄对仗:古汉语诗歌和对联讲究平仄相对,虽然现代人在创作时可能不会严格遵循这一点,但它仍然是考量的一个因素。这里我们假设两个候选句子大致符合这一原则。
意境匹配:“观音山上观山水”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带有禅意。从意境上看,“忘川江边忘江流”试图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而“望岳峯前望峯光”则更多地强调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敬畏之情,后者似乎更能与原句所传达的意境相呼应。
综上所述,“望岳峯前望峯光”在结构、语义以及意境上都显得更为合适,它不仅保持了与上联相似的结构特点,而且在意境上也更加贴近,增强了整体的艺术效果。因此,在这两个选项中,“望岳峯前望峯光”是更合适的下联选择。不过,最终的选择也会受到个人偏好和具体应用场景的影响。

深度搜索
meckixide
见习点评
见习点评
帖子互动: 73
帖子: 1478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29日 01:25

#6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meckixide »

你用的不是CHATGPT!以下是我的CHATGPT的完整答案(未改一个字符):

观音山上观山水”这一句(上联)常见于民间对联或文人雅趣,确实不算是传统名对,因此并没有一个“官方标准”的下联。要给它配一副合乎对仗规则、平仄工稳、且意境对应的下联,需要在地点、字数、词性、平仄、意象等方面尽量匹配。下面先简单分析上联,然后给出几种可供参考的下联示例。
1. 上联的字面结构与含义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数一数,一共 7 个字:

scss
Copy
观 (1)
音 (2)
山 (3)
上 (4)
观 (5)
山 (6)
水 (7)
观音山:可以视作一个三字地名(观音 + 山),不过其中“观音”本身亦是二字组合(观/音)。
上:方位(“山上”)。
观:动作动词(观看、欣赏)。
山水:名词对象(山川、景色),2 个字。
概括地说,这句可以理解为:

“在观音山上,(我)观(赏)山水。”

从对仗、平仄、词性对应的角度,通常我们会希望下联也尽量采用 三字地名 + 方位 + 动词 + 二字景/物 的模式,并且在意象或文化典故上与“观音山”呼应,往往会引用其他佛教名山、名阁、名台、或与“观音”同属佛教体系的“文殊”“普贤”等等,以求意境上对仗。

2. 下联创作思路
在创作下联时,最基本的几点:

字数相同,位置平衡:上联 7 字,下联也要 7 字。
词性对仗:地名对地名,方位对方位,动词对动词,所观之景对所听/所见/所思之物。
平仄协调:若要做成严格的律对,需要考究每个字的平仄。不过民间对联或雅兴戏作,一般主要保证对仗和大体的声韵即可。
意象呼应:可用同为佛教名山、名寺、名阁、名台等,与“观音山”在体系或文化背景上形成呼应。也可以是其他名胜,但最好是能够类比“山”“阁”“台”“寺”“峰”等,同属山水古迹,彼此衬托。

3. 示例下联
下面列出几副常见或可行的下联供参考,大家可根据喜好和语感选择,或自行略作改动:

(1)“文殊台下看云霞”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文殊台下看云霞

解释:
“文殊台”对应“观音山”,都为佛教中菩萨名号 + 地理名词;
“上”对“下”,方位对应;
“观”对“看”,动词对应;
“山水”对“云霞”,都属自然景致。
此联在字数、词性、意象方面比较整齐,而且观音与文殊同为佛教四大菩萨,文化意蕴也相呼应,算是比较工稳的一对。

(2)“文殊阁下闻阁钟”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文殊阁下闻阁钟

解析:
“文殊阁” vs “观音山”:同为佛教场所或地名,对仗工整;
“上”对“下”;
“观”对“闻”,都是动词,但分别是视觉与听觉;
“山水”对“阁钟”,一个是自然景象,一个是寺院器物之声,也常见于对联中“耳对目”“听对看”的对法。
这样的对仗也颇常见,富有“登山观景、入阁听钟”的禅意。

(3)“普贤岳下普心灯”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普贤岳下普心灯

解析:
“普贤岳”对“观音山”,同为佛教菩萨名号 + 山岳;
“上”对“下”;
“观” vs “普”(动词对动词可以稍嫌不够贴,但民间也不乏此种“形对形”或“意对意”)。
“山水”对“心灯”,一个自然,一个象征性事物,富有禅境。
如果想要严格对仗,可以把“普心灯”换成别的两字名词,但要注意动词位置是不是能对应“观”。

(4)“普陀寺中听梵音”
也有人会写成“普陀寺下听梵音”。不过要注意“山上观山水”用的是“上”,如果下联想用“寺中”,就相当于“中”对“上”,不算严格工整,但在民间对联里也不算大问题。例如: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普陀寺中听梵音

“观音山”对“普陀寺”,佛教名山 vs 佛教寺院;
“上”对“中”,依然是方位词对方位词;
“观”对“听”,动词对应;
“山水”对“梵音”,自然景 vs 佛门之声,意境上是一“看”一“听”,亦常用的对法。
(5)民间戏对:“罗汉洞中罗汉僧”
有时民间会随口对出“罗汉洞中罗汉僧”、“关帝庙里关帝爷”之类,这种对仗更多是图个趣味,严格说来并不算平仄工稳或词性严谨:

“观音山上观山水”里第 5 字“观”是动词;可是在“罗汉洞中罗汉僧”里,第 5 字“罗”却是名词的一部分,二者并不平行。
而且“山水”是要“观”的对象,“罗汉僧”并非“洞中”的“动词+对象”结构。
所以这类戏对只能算“顺口一说”,并不符合传统楹联要求。

4. 小结
“观音山上观山水”并无唯一官方下联,如果要做得工整且富有意境,一般会在 佛教名山/寺院 与 自然/禅意景物 之间做平行呼应,并保证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平仄对仗。上面列举的几种示例都可以作为参考,其中较常见、也较简洁的是: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文殊台下看云霞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文殊阁下闻阁钟

这类下联在结构、词性、意象等方面与上联相对称,也带有一丝禅意,是比较“雅正”的对仗。若只是图一乐,随兴所至,也会有各种戏对、妙对,但并非严格工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场合和审美来选择。
黑非洲众国家过去连车轮都没有,也没有两层楼。但现在遍地高楼大厦,人人手机,不仅是历史最强盛,而且无数个远远远远地超越过去,充分展现了非洲领导人们无比卓越的领袖才能!
cache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233
帖子: 2474
注册时间: 2024年 7月 11日 19:53

#7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cache »

你这个CHATGPT不也一样烂?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一五两字得相同,
这么明显的地方CHATGPT都没搞明白。
meckixide 写了: 2025年 1月 29日 02:20 你用的不是CHATGPT!以下是我的CHATGPT的完整答案(未改一个字符):

观音山上观山水”这一句(上联)常见于民间对联或文人雅趣,确实不算是传统名对,因此并没有一个“官方标准”的下联。要给它配一副合乎对仗规则、平仄工稳、且意境对应的下联,需要在地点、字数、词性、平仄、意象等方面尽量匹配。下面先简单分析上联,然后给出几种可供参考的下联示例。
1. 上联的字面结构与含义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数一数,一共 7 个字:

scss
Copy
观 (1)
音 (2)
山 (3)
上 (4)
观 (5)
山 (6)
水 (7)
观音山:可以视作一个三字地名(观音 + 山),不过其中“观音”本身亦是二字组合(观/音)。
上:方位(“山上”)。
观:动作动词(观看、欣赏)。
山水:名词对象(山川、景色),2 个字。
概括地说,这句可以理解为:

“在观音山上,(我)观(赏)山水。”

从对仗、平仄、词性对应的角度,通常我们会希望下联也尽量采用 三字地名 + 方位 + 动词 + 二字景/物 的模式,并且在意象或文化典故上与“观音山”呼应,往往会引用其他佛教名山、名阁、名台、或与“观音”同属佛教体系的“文殊”“普贤”等等,以求意境上对仗。

2. 下联创作思路
在创作下联时,最基本的几点:

字数相同,位置平衡:上联 7 字,下联也要 7 字。
词性对仗:地名对地名,方位对方位,动词对动词,所观之景对所听/所见/所思之物。
平仄协调:若要做成严格的律对,需要考究每个字的平仄。不过民间对联或雅兴戏作,一般主要保证对仗和大体的声韵即可。
意象呼应:可用同为佛教名山、名寺、名阁、名台等,与“观音山”在体系或文化背景上形成呼应。也可以是其他名胜,但最好是能够类比“山”“阁”“台”“寺”“峰”等,同属山水古迹,彼此衬托。

3. 示例下联
下面列出几副常见或可行的下联供参考,大家可根据喜好和语感选择,或自行略作改动:

(1)“文殊台下看云霞”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文殊台下看云霞

解释:
“文殊台”对应“观音山”,都为佛教中菩萨名号 + 地理名词;
“上”对“下”,方位对应;
“观”对“看”,动词对应;
“山水”对“云霞”,都属自然景致。
此联在字数、词性、意象方面比较整齐,而且观音与文殊同为佛教四大菩萨,文化意蕴也相呼应,算是比较工稳的一对。

(2)“文殊阁下闻阁钟”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文殊阁下闻阁钟

解析:
“文殊阁” vs “观音山”:同为佛教场所或地名,对仗工整;
“上”对“下”;
“观”对“闻”,都是动词,但分别是视觉与听觉;
“山水”对“阁钟”,一个是自然景象,一个是寺院器物之声,也常见于对联中“耳对目”“听对看”的对法。
这样的对仗也颇常见,富有“登山观景、入阁听钟”的禅意。

(3)“普贤岳下普心灯”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普贤岳下普心灯

解析:
“普贤岳”对“观音山”,同为佛教菩萨名号 + 山岳;
“上”对“下”;
“观” vs “普”(动词对动词可以稍嫌不够贴,但民间也不乏此种“形对形”或“意对意”)。
“山水”对“心灯”,一个自然,一个象征性事物,富有禅境。
如果想要严格对仗,可以把“普心灯”换成别的两字名词,但要注意动词位置是不是能对应“观”。

(4)“普陀寺中听梵音”
也有人会写成“普陀寺下听梵音”。不过要注意“山上观山水”用的是“上”,如果下联想用“寺中”,就相当于“中”对“上”,不算严格工整,但在民间对联里也不算大问题。例如: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普陀寺中听梵音

“观音山”对“普陀寺”,佛教名山 vs 佛教寺院;
“上”对“中”,依然是方位词对方位词;
“观”对“听”,动词对应;
“山水”对“梵音”,自然景 vs 佛门之声,意境上是一“看”一“听”,亦常用的对法。
(5)民间戏对:“罗汉洞中罗汉僧”
有时民间会随口对出“罗汉洞中罗汉僧”、“关帝庙里关帝爷”之类,这种对仗更多是图个趣味,严格说来并不算平仄工稳或词性严谨:

“观音山上观山水”里第 5 字“观”是动词;可是在“罗汉洞中罗汉僧”里,第 5 字“罗”却是名词的一部分,二者并不平行。
而且“山水”是要“观”的对象,“罗汉僧”并非“洞中”的“动词+对象”结构。
所以这类戏对只能算“顺口一说”,并不符合传统楹联要求。

4. 小结
“观音山上观山水”并无唯一官方下联,如果要做得工整且富有意境,一般会在 佛教名山/寺院 与 自然/禅意景物 之间做平行呼应,并保证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平仄对仗。上面列举的几种示例都可以作为参考,其中较常见、也较简洁的是: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文殊台下看云霞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文殊阁下闻阁钟

这类下联在结构、词性、意象等方面与上联相对称,也带有一丝禅意,是比较“雅正”的对仗。若只是图一乐,随兴所至,也会有各种戏对、妙对,但并非严格工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场合和审美来选择。
meckixide
见习点评
见习点评
帖子互动: 73
帖子: 1478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29日 01:25

#8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meckixide »

用gemini advanced:比ds强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听经阁中听经纶
黑非洲众国家过去连车轮都没有,也没有两层楼。但现在遍地高楼大厦,人人手机,不仅是历史最强盛,而且无数个远远远远地超越过去,充分展现了非洲领导人们无比卓越的领袖才能!
Scraper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Scraper 的博客
帖子互动: 770
帖子: 21991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5:14

#9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Scraper »

cache 写了: 2025年 1月 29日 02:30 你这个CHATGPT不也一样烂?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一五两字得相同,
这么明显的地方CHATGPT都没搞明白。
太为难人家外国人了,你ds有本事把黎曼猜想证明了吧。
追逐人生理想:求白牛包养。
为美国献治安策:以工代赈和劳改制度。
cache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233
帖子: 2474
注册时间: 2024年 7月 11日 19:53

#10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cache »

人家楼主说的是对联方面DS秒杀ChatGPT,
这是事实。
至于数学方面,其实DS也比ChatGPT要更强一些。

当然ChatGPT在中文方面弱一些,大家都能理解。

quote=Scraper post_id=4916462 time=1738136442 user_id=1038]
太为难人家外国人了,你ds有本事把黎曼猜想证明了吧。
[/quote]
cache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233
帖子: 2474
注册时间: 2024年 7月 11日 19:53

#11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cache »

没看出来。
听经阁中听经纶 明显对的不工整。
除了第一和第五字相同外,
第三和第六字也得相同,
这点 gemini advanced 没有意识到,
它错搞成第二和第六字相同了。

meckixide 写了: 2025年 1月 29日 02:39 用gemini advanced:比ds强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听经阁中听经纶
greenspring
见习点评
见习点评
帖子互动: 58
帖子: 133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1日 23:27

#12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greenspring »

望海楼前望楼台
头像
redot(红薯林)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23
帖子: 19835
注册时间: 2024年 7月 4日 23:40

#13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redot(红薯林)楼主 »

meckixide 写了: 2025年 1月 29日 02:39 用gemini advanced:比ds强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听经阁中听经纶
这个更烂啊,基本没理解上联

观音是个菩萨, 观音山是个地名

望岳是一首名诗,和泰山衡山和恒山都有联系, 望岳峯通常代指泰山


而忘川的含义就更深远。。。

(同时也有不那么著名的人物,以忘川,和望岳为名)
头像
redot(红薯林)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23
帖子: 19835
注册时间: 2024年 7月 4日 23:40

#14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redot(红薯林)楼主 »

meckixide 写了: 2025年 1月 29日 02:20 你用的不是CHATGPT!以下是我的CHATGPT的完整答案(未改一个字符):

观音山上观山水”这一句(上联)常见于民间对联或文人雅趣,确实不算是传统名对,因此并没有一个“官方标准”的下联。要给它配一副合乎对仗规则、平仄工稳、且意境对应的下联,需要在地点、字数、词性、平仄、意象等方面尽量匹配。下面先简单分析上联,然后给出几种可供参考的下联示例。
1. 上联的字面结构与含义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数一数,一共 7 个字:

scss
Copy
观 (1)
音 (2)
山 (3)
上 (4)
观 (5)
山 (6)
水 (7)
观音山:可以视作一个三字地名(观音 + 山),不过其中“观音”本身亦是二字组合(观/音)。
上:方位(“山上”)。
观:动作动词(观看、欣赏)。
山水:名词对象(山川、景色),2 个字。
概括地说,这句可以理解为:

“在观音山上,(我)观(赏)山水。”

从对仗、平仄、词性对应的角度,通常我们会希望下联也尽量采用 三字地名 + 方位 + 动词 + 二字景/物 的模式,并且在意象或文化典故上与“观音山”呼应,往往会引用其他佛教名山、名阁、名台、或与“观音”同属佛教体系的“文殊”“普贤”等等,以求意境上对仗。

2. 下联创作思路
在创作下联时,最基本的几点:

字数相同,位置平衡:上联 7 字,下联也要 7 字。
词性对仗:地名对地名,方位对方位,动词对动词,所观之景对所听/所见/所思之物。
平仄协调:若要做成严格的律对,需要考究每个字的平仄。不过民间对联或雅兴戏作,一般主要保证对仗和大体的声韵即可。
意象呼应:可用同为佛教名山、名寺、名阁、名台等,与“观音山”在体系或文化背景上形成呼应。也可以是其他名胜,但最好是能够类比“山”“阁”“台”“寺”“峰”等,同属山水古迹,彼此衬托。

3. 示例下联
下面列出几副常见或可行的下联供参考,大家可根据喜好和语感选择,或自行略作改动:

(1)“文殊台下看云霞”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文殊台下看云霞

解释:
“文殊台”对应“观音山”,都为佛教中菩萨名号 + 地理名词;
“上”对“下”,方位对应;
“观”对“看”,动词对应;
“山水”对“云霞”,都属自然景致。
此联在字数、词性、意象方面比较整齐,而且观音与文殊同为佛教四大菩萨,文化意蕴也相呼应,算是比较工稳的一对。

(2)“文殊阁下闻阁钟”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文殊阁下闻阁钟

解析:
“文殊阁” vs “观音山”:同为佛教场所或地名,对仗工整;
“上”对“下”;
“观”对“闻”,都是动词,但分别是视觉与听觉;
“山水”对“阁钟”,一个是自然景象,一个是寺院器物之声,也常见于对联中“耳对目”“听对看”的对法。
这样的对仗也颇常见,富有“登山观景、入阁听钟”的禅意。

(3)“普贤岳下普心灯”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普贤岳下普心灯

解析:
“普贤岳”对“观音山”,同为佛教菩萨名号 + 山岳;
“上”对“下”;
“观” vs “普”(动词对动词可以稍嫌不够贴,但民间也不乏此种“形对形”或“意对意”)。
“山水”对“心灯”,一个自然,一个象征性事物,富有禅境。
如果想要严格对仗,可以把“普心灯”换成别的两字名词,但要注意动词位置是不是能对应“观”。

(4)“普陀寺中听梵音”
也有人会写成“普陀寺下听梵音”。不过要注意“山上观山水”用的是“上”,如果下联想用“寺中”,就相当于“中”对“上”,不算严格工整,但在民间对联里也不算大问题。例如: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普陀寺中听梵音

“观音山”对“普陀寺”,佛教名山 vs 佛教寺院;
“上”对“中”,依然是方位词对方位词;
“观”对“听”,动词对应;
“山水”对“梵音”,自然景 vs 佛门之声,意境上是一“看”一“听”,亦常用的对法。
(5)民间戏对:“罗汉洞中罗汉僧”
有时民间会随口对出“罗汉洞中罗汉僧”、“关帝庙里关帝爷”之类,这种对仗更多是图个趣味,严格说来并不算平仄工稳或词性严谨:

“观音山上观山水”里第 5 字“观”是动词;可是在“罗汉洞中罗汉僧”里,第 5 字“罗”却是名词的一部分,二者并不平行。
而且“山水”是要“观”的对象,“罗汉僧”并非“洞中”的“动词+对象”结构。
所以这类戏对只能算“顺口一说”,并不符合传统楹联要求。

4. 小结
“观音山上观山水”并无唯一官方下联,如果要做得工整且富有意境,一般会在 佛教名山/寺院 与 自然/禅意景物 之间做平行呼应,并保证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平仄对仗。上面列举的几种示例都可以作为参考,其中较常见、也较简洁的是: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文殊台下看云霞



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
下联: 文殊阁下闻阁钟

这类下联在结构、词性、意象等方面与上联相对称,也带有一丝禅意,是比较“雅正”的对仗。若只是图一乐,随兴所至,也会有各种戏对、妙对,但并非严格工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场合和审美来选择。
您天真的以为,AI Chatbot,每次回答都一样吗, 人家也会与实际进, 我用的这个 https://chatgpt.com/
meckixide
见习点评
见习点评
帖子互动: 73
帖子: 1478
注册时间: 2023年 3月 29日 01:25

#15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meckixide »

DS的拜佛寺中拜寺僧虽字对上了,但拜不对应感官动词;DS的 忘川江边忘江流的“忘”犯同样的毛病,另江流中江和流的关系对应不上山水中山和水的关系。

意对最好的还是gemini advanced的听经阁中听经纶。
黑非洲众国家过去连车轮都没有,也没有两层楼。但现在遍地高楼大厦,人人手机,不仅是历史最强盛,而且无数个远远远远地超越过去,充分展现了非洲领导人们无比卓越的领袖才能!
头像
redot(红薯林)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23
帖子: 19835
注册时间: 2024年 7月 4日 23:40

#16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redot(红薯林)楼主 »

自己动手 风衣组诗


这里可以马上比较,side by side

viewtopic.php?t=700754

https://chatgpt.com/ -这个是4o mini

https://gemini.google.com/app 1.5 flash

https://www.doubao.com/chat/

https://tongyi.aliyun.com/ 通义2.5

https://chat.deepseek.com/ V3 外挂 R1


同样问题,中英日韩娥。。都可以比较,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上次由 redot 在 2025年 1月 29日 03:50 修改。
头像
redot(红薯林)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623
帖子: 19835
注册时间: 2024年 7月 4日 23:40

#17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redot(红薯林)楼主 »

meckixide 写了: 2025年 1月 29日 03:39 DS的拜佛寺中拜寺僧虽字对上了,但拜不对应感官动词;DS的 忘川江边忘江流的“忘”犯同样的毛病,另江流中江和流的关系对应不上山水中山和水的关系。

意对最好的还是gemini advanced的听经阁中听经纶。
江和流,可以是分离的,江在流, 或者江和流。。。呵呵
beijingren231
已冻结已冻结
帖子互动: 107
帖子: 2917
注册时间: 2023年 10月 25日 08:33

#18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beijingren231 »

狗子急了 整个牢房群册群力 以发长贴取胜
诺华老药工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402
帖子: 4234
注册时间: 2024年 2月 16日 09:08

#19 Re: 对联,DS秒杀了ChatGPT,gemin 通义千问,都豆包

帖子 诺华老药工 »

只有胶东话“水”是平声吧?

缺点:

平仄稍欠工整:上联“观山水”为平仄平(普通话声调),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