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版主: kazaawang, wh
#1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刚刚找北京知青卖大碗茶的协会名称时看到这篇,觉得挺有道理。有个人从上山下乡运动中得益,或没有太大损失。但作为政治运动还是荒唐的错误啊……
https://news.sina.cn/sa/2008-11-13/deta ... 612.d.html
那些损失掉的光阴
老卡
新京报总第129期:知青回城 2008/11/13
传统的历史书写里,总是一些功成名就者的身影在晃动。知青史本来不是这样开头的,因为它借助文学的形式,以伤 痕为内容,以控诉为目的,至少记录了一些小人物被卷进荒诞运动之后的悲惨命运。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种记录突然改变了方向。那时候知青一代正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当年的控诉者中不 少人变成了成功人士。他们回眸历史时,觉得与其把自己的青春描绘得凄凄惨惨,还不如打扮得壮怀激烈。于是一股“青春无悔”的热潮席卷全国,“伤痕文学”中的苦难记忆,被成功人士的温情怀旧取代。
我并不是要批评这些成功人士的记忆。任何历史都是叙述者的建构,每个人在不同的处境中“话说当年”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色彩。遗憾的是,那些失败者往往没有发言的机会,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也“青春无悔”。
历史有时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当年“上山下乡”的那上千万知青,个个都成了知名作家、著名导演、企业老总,事实 肯定不是这样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混淆个人记忆和社会反思、审美立场和制度规范。在个人记忆中,任何人的青春,无论何种处境中,都可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但是从社会发展上看,那无论如何都是一场荒唐的运动。具体地说,“上山下乡”是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 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这些被称为“知识青年”的人们,学业被中断,去到陌生的农村,为农业生产出的力,跟农村为了安置他们付出的努力比起来,当是得不偿失。而他们从农民那里接受的“再教育”, 回城之后也没有用场,被认为是损失掉的光阴。
这一代人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们回城之后的拼搏奋斗,为了“夺回”这些损失掉的光阴,他们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使整个国家都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亢奋状态中。他们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二十多年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时代。
但是这些并不能归功于他们在“文革”及“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经历,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显然会更好。
那一场运动的开始,很多年轻人怀着“满腔革命热情”主动去到农村,但是更多的人,则是被政策强迫驱赶。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人的整个青春年代都被绑架了的时候,他很有可能会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就是对绑架者产生感情和依赖。
所以并不奇怪的是,今天在反思“文革”的时候,一些阻碍正好来自当年的“知识青年”。他们以为彻底反思“文革 ”就会否定自己的青春岁月,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https://news.sina.cn/sa/2008-11-13/deta ... 612.d.html
那些损失掉的光阴
老卡
新京报总第129期:知青回城 2008/11/13
传统的历史书写里,总是一些功成名就者的身影在晃动。知青史本来不是这样开头的,因为它借助文学的形式,以伤 痕为内容,以控诉为目的,至少记录了一些小人物被卷进荒诞运动之后的悲惨命运。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种记录突然改变了方向。那时候知青一代正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当年的控诉者中不 少人变成了成功人士。他们回眸历史时,觉得与其把自己的青春描绘得凄凄惨惨,还不如打扮得壮怀激烈。于是一股“青春无悔”的热潮席卷全国,“伤痕文学”中的苦难记忆,被成功人士的温情怀旧取代。
我并不是要批评这些成功人士的记忆。任何历史都是叙述者的建构,每个人在不同的处境中“话说当年”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色彩。遗憾的是,那些失败者往往没有发言的机会,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也“青春无悔”。
历史有时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当年“上山下乡”的那上千万知青,个个都成了知名作家、著名导演、企业老总,事实 肯定不是这样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混淆个人记忆和社会反思、审美立场和制度规范。在个人记忆中,任何人的青春,无论何种处境中,都可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但是从社会发展上看,那无论如何都是一场荒唐的运动。具体地说,“上山下乡”是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 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这些被称为“知识青年”的人们,学业被中断,去到陌生的农村,为农业生产出的力,跟农村为了安置他们付出的努力比起来,当是得不偿失。而他们从农民那里接受的“再教育”, 回城之后也没有用场,被认为是损失掉的光阴。
这一代人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们回城之后的拼搏奋斗,为了“夺回”这些损失掉的光阴,他们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使整个国家都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亢奋状态中。他们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二十多年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时代。
但是这些并不能归功于他们在“文革”及“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经历,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显然会更好。
那一场运动的开始,很多年轻人怀着“满腔革命热情”主动去到农村,但是更多的人,则是被政策强迫驱赶。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人的整个青春年代都被绑架了的时候,他很有可能会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就是对绑架者产生感情和依赖。
所以并不奇怪的是,今天在反思“文革”的时候,一些阻碍正好来自当年的“知识青年”。他们以为彻底反思“文革 ”就会否定自己的青春岁月,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2 Re: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你这个是的有道理的。应该动员加自愿,自愿来自愿走,不应该使用使用行政手段强制。wh 写了: 2025年 3月 27日 18:53 刚刚找北京知青卖大碗茶的协会名称时看到这篇,觉得挺有道理。有个人从上山下乡运动中得益,或没有太大损失。但作为政治运动还是荒唐的错误啊……
https://news.sina.cn/sa/2008-11-13/deta ... 612.d.html
那些损失掉的光阴
老卡
新京报总第129期:知青回城 2008/11/13
传统的历史书写里,总是一些功成名就者的身影在晃动。知青史本来不是这样开头的,因为它借助文学的形式,以伤 痕为内容,以控诉为目的,至少记录了一些小人物被卷进荒诞运动之后的悲惨命运。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这种记录突然改变了方向。那时候知青一代正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当年的控诉者中不 少人变成了成功人士。他们回眸历史时,觉得与其把自己的青春描绘得凄凄惨惨,还不如打扮得壮怀激烈。于是一股“青春无悔”的热潮席卷全国,“伤痕文学”中的苦难记忆,被成功人士的温情怀旧取代。
我并不是要批评这些成功人士的记忆。任何历史都是叙述者的建构,每个人在不同的处境中“话说当年”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色彩。遗憾的是,那些失败者往往没有发言的机会,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也“青春无悔”。
历史有时给人一种错觉,仿佛当年“上山下乡”的那上千万知青,个个都成了知名作家、著名导演、企业老总,事实 肯定不是这样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混淆个人记忆和社会反思、审美立场和制度规范。在个人记忆中,任何人的青春,无论何种处境中,都可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但是从社会发展上看,那无论如何都是一场荒唐的运动。具体地说,“上山下乡”是以一代人的青春来应付“文革” 中破坏生产、“红卫兵”组织斗争导致社会混乱及大量失业的危机。这些被称为“知识青年”的人们,学业被中断,去到陌生的农村,为农业生产出的力,跟农村为了安置他们付出的努力比起来,当是得不偿失。而他们从农民那里接受的“再教育”, 回城之后也没有用场,被认为是损失掉的光阴。
这一代人最令人敬佩的是他们回城之后的拼搏奋斗,为了“夺回”这些损失掉的光阴,他们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使整个国家都处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亢奋状态中。他们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这二十多年来,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奇迹时代。
但是这些并不能归功于他们在“文革”及“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经历,别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证明,如果没有那些经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显然会更好。
那一场运动的开始,很多年轻人怀着“满腔革命热情”主动去到农村,但是更多的人,则是被政策强迫驱赶。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人的整个青春年代都被绑架了的时候,他很有可能会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就是对绑架者产生感情和依赖。
所以并不奇怪的是,今天在反思“文革”的时候,一些阻碍正好来自当年的“知识青年”。他们以为彻底反思“文革 ”就会否定自己的青春岁月,这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3 Re: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跟一个台湾人交流过,
台湾好像是高中或者大学毕业后,都有服兵役
他说如果有选择,他当然不会去
可是他现在回想起来,这段兵役,是他个人成长史上重要的一章。
台湾好像是高中或者大学毕业后,都有服兵役
他说如果有选择,他当然不会去
可是他现在回想起来,这段兵役,是他个人成长史上重要的一章。
#5 Re: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知青跟服兵役是不同的, 而且台湾服兵役是一年, 是有组织,有专业人员的训练和教育.xiaxia 写了: 2025年 3月 27日 19:06 跟一个台湾人交流过,
台湾好像是高中或者大学毕业后,都有服兵役
他说如果有选择,他当然不会去
可是他现在回想起来,这段兵役,是他个人成长史上重要的一章。
知青跟服兵役完全没有可比性.
你可以说上山下乡确实是那一代人成長的重要一章, 但是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可悲的.
台湾也有不愿意服兵役的人. 韩国也有服兵役的policy, 也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的例子.
快雪时晴,佳。想安善。
#7 Re: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沪爸你可以因为其他帖子的信息不准确而跟他们辩驳,
但是不要给 "上山下乡" 洗地了. 你有时间在这里, 不如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那段历史.
快雪时晴,佳。想安善。
#8 Re: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你先干点别的,再来看看你说的这句话吧.shanghaibaba 写了: 2025年 3月 27日 19:25 老毛很多事就是只有想法没有做法。上山下乡如果搞的好,可以很好。
如果是强制的,可以搞成有期限的,哪怕两年三年也行,就当兵役。或者搞成自愿的,也行。
快雪时晴,佳。想安善。
#9 Re: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自愿确实没问题。现代越来越讲个体自由,行政强制最遭人恨……
我还想起来我舅舅说,文革对上海普通人的影响其实不是很大,可能比全国许多地方都小。他当时好像就不上学,无所事事,到处瞎玩。参加过一些武工队还是什么,学生分帮派打架。但上海人打架不凶。我外公记得我舅带回一个电台还是什么,吓得他藏在床底下。
可我的上海老师对文革的回忆就是审查,没完没了写检查,有人跳楼自杀,下放。每个人的经历和回忆都不一样。
#10 Re: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有期限不就不能解决多余生产力的问题了么……shanghaibaba 写了: 2025年 3月 27日 19:25 老毛很多事就是只有想法没有做法。上山下乡如果搞的好,可以很好。
如果是强制的,可以搞成有期限的,哪怕两年三年也行,就当兵役。或者搞成自愿的,也行。
#11 Re: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我没有为上山下乡洗地啊。强制上山下乡的确是不对。但是不能把个人的责任和社会责任搞混了。FastSnow 写了: 2025年 3月 27日 19:25 沪爸你可以因为其他帖子的信息不准确而跟他们辩驳,
但是不要给 "上山下乡" 洗地了. 你有时间在这里, 不如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那段历史.
耽误了个人发展,造成很多混乱和悲剧,这个是社会的责任。但是那位网友姑姑和叔叔遗弃自己的亲生孩子,我认为是个人责任。
#12 Re: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上山下乡跟文革分不开, 这文革所留下的伤害, 需要几代人来消化.wh 写了: 2025年 3月 27日 19:27 自愿确实没问题。现代越来越讲个体自由,行政强制最遭人恨……
我还想起来我舅舅说,文革对上海普通人的影响其实不是很大,可能比全国许多地方都小。他当时好像就不上学,无所事事,到处瞎玩。参加过一些武工队还是什么,学生分帮派打架。但上海人打架不凶。我外公记得我舅带回一个电台还是什么,吓得他藏在床底下。
可我的上海老师对文革的回忆就是审查,没完没了写检查,有人跳楼自杀,下放。每个人的经历和回忆都不一样。
快雪时晴,佳。想安善。
#14 Re: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我也不欣赏你说的帖子里的表达, 还有抱怨.shanghaibaba 写了: 2025年 3月 27日 19:29 我没有为上山下乡洗地啊。强制上山下乡的确是不对。但是不能把个人的责任和社会责任搞混了。
耽误了个人发展,造成很多混乱和悲剧,这个是社会的责任。但是那位网友姑姑和叔叔遗弃自己的亲生孩子,我认为是个人责任。
但是文革以及上山下乡确实给那一代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快雪时晴,佳。想安善。
#16 Re: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这么说吧,那个年代,刚脱离战乱也没多久。多数人的想法是,只要活着就是胜利。跟我们想法还是不太同。我们追求生活质量追求发展,在那一代人看来,我让大家都活着了,挺好的了。
#17 Re: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但这样的人不是少数啊。当时都怕回不来。不要苛求人性,尤其是在政治大潮中人心惶惶。更应该批评的显然是政策……shanghaibaba 写了: 2025年 3月 27日 19:29 我没有为上山下乡洗地啊。强制上山下乡的确是不对。但是不能把个人的责任和社会责任搞混了。
耽误了个人发展,造成很多混乱和悲剧,这个是社会的责任。但是那位网友姑姑和叔叔遗弃自己的亲生孩子,我认为是个人责任。
#18 Re: 知青回忆:那些损失掉的光阴(ZZ)
这个话题你我handle 不了, 你挖点别的坑玩玩吧....shanghaibaba 写了: 2025年 3月 27日 19:35 这么说吧,那个年代,刚脱离战乱也没多久。多数人的想法是,只要活着就是胜利。跟我们想法还是不太同。我们追求生活质量追求发展,在那一代人看来,我让大家都活着了,挺好的了。
快雪时晴,佳。想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