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头像
foofy(自带干粮五毛)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73
帖子: 16428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0日 01:38

#1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foofy(自带干粮五毛)楼主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g0OTUxNw==

近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段然研究团队的论文“Breaking the Sorting Barrier for Directed Single-Source Shortest Paths”在理论计算机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ACM SIGACT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上荣获最佳论文奖。
图片
段然研究团队探讨了图论算法中经典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SSSP)”。Dijkstra 算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算法,它以荷兰计算机科学家 Edsger Dijkstra 的名字命名。自 1956 年开发以来,该算法一直被认为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被广泛应用于导航系统等。为了改进 Dijkstra 算法,该论文仔细研究了造成其大部分计算成本的部分:与所谓 “优先队列 ”的交互。在执行过程中,Dijkstra 算法需要维护 “前沿”,即已经发现但尚未完全处理的顶点集合--这意味着它们与源点的暂定最短距离是已知的,但算法可能尚未完全探索它们的邻近顶点。这些前沿顶点存储在一个优先级队列中,并从中反复提取下一个最近的顶点。Dijkstra 算法中的前沿顶点可以多达 “n”,即顶点的数量。每次提取其中一个顶点的操作开销为 log(n),因此总时间为 n log(n)。研究团队提出的新算法通过融合Dijk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的教科书算法,以及一种巧妙设计的允许分组插入和提取的数据结构,递归地缩小了所考虑的前沿的大小。因此,操作的总数可以大大减少,从而缩短了运行时间,使整个算法运行得更快。

2024年图灵奖得主Robert Tarjan及合作者发表的论文证明了Dijkstra算法对于“最短路径排序问题”的普遍最优性,获得了FOCS 2024的最佳论文奖,受到了Quanta Magazine和量子位等媒体的报道。单源最短路径问题需要找到从一点s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而Dijkstra算法的副产品是所有点按照从源点的距离排序,也就是说他们证明的是Dijkstra算法对于这个排序问题是普遍最优的(universally optimal)。但段然组的新算法避免了整体排序,所以得到了比Dijkstra算法更快的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而且最短路径问题明显更加重要,更快的最短路径算法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很大意义。

本论文通讯作者为段然副教授,其他作者包括姚班2019届本科毕业生束欣凯,以及姚班毕业生、交叉信息院2022级博士生毛嘉怡和2021级博士生尹龙晖,此外还有斯坦福大学2022级博士生毛啸。





论文原文:Ran Duan, Jiayi Mao, Xiao Mao, Xinkai Shu, Longhui Yin (2025): „Breaking the Sorting Barrier for Directed Single-Source Shortest Paths“. 57th Annual 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 (STOC).
bigball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39
帖子: 968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0日 02:23

#2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bigball »

foofy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2:03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g0OTUxNw==

近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段然研究团队的论文“Breaking the Sorting Barrier for Directed Single-Source Shortest Paths”在理论计算机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ACM SIGACT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上荣获最佳论文奖。
图片
段然研究团队探讨了图论算法中经典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SSSP)”。Dijkstra 算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算法,它以荷兰计算机科学家 Edsger Dijkstra 的名字命名。自 1956 年开发以来,该算法一直被认为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被广泛应用于导航系统等。为了改进 Dijkstra 算法,该论文仔细研究了造成其大部分计算成本的部分:与所谓 “优先队列 ”的交互。在执行过程中,Dijkstra 算法需要维护 “前沿”,即已经发现但尚未完全处理的顶点集合--这意味着它们与源点的暂定最短距离是已知的,但算法可能尚未完全探索它们的邻近顶点。这些前沿顶点存储在一个优先级队列中,并从中反复提取下一个最近的顶点。Dijkstra 算法中的前沿顶点可以多达 “n”,即顶点的数量。每次提取其中一个顶点的操作开销为 log(n),因此总时间为 n log(n)。研究团队提出的新算法通过融合Dijk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的教科书算法,以及一种巧妙设计的允许分组插入和提取的数据结构,递归地缩小了所考虑的前沿的大小。因此,操作的总数可以大大减少,从而缩短了运行时间,使整个算法运行得更快。

2024年图灵奖得主Robert Tarjan及合作者发表的论文证明了Dijkstra算法对于“最短路径排序问题”的普遍最优性,获得了FOCS 2024的最佳论文奖,受到了Quanta Magazine和量子位等媒体的报道。单源最短路径问题需要找到从一点s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而Dijkstra算法的副产品是所有点按照从源点的距离排序,也就是说他们证明的是Dijkstra算法对于这个排序问题是普遍最优的(universally optimal)。但段然组的新算法避免了整体排序,所以得到了比Dijkstra算法更快的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而且最短路径问题明显更加重要,更快的最短路径算法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很大意义。

本论文通讯作者为段然副教授,其他作者包括姚班2019届本科毕业生束欣凯,以及姚班毕业生、交叉信息院2022级博士生毛嘉怡和2021级博士生尹龙晖,此外还有斯坦福大学2022级博士生毛啸。





论文原文:Ran Duan, Jiayi Mao, Xiao Mao, Xinkai Shu, Longhui Yin (2025): „Breaking the Sorting Barrier for Directed Single-Source Shortest Paths“. 57th Annual 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 (STOC).
这个突破了牛逼 金典算法啊
图片
rihai(temp)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90
帖子: 22582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6日 00:45

#3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rihai(temp) »

这个算法不错
不过老板是第一作者???
吨吨吨
foofy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2:03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g0OTUxNw==

近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段然研究团队的论文“Breaking the Sorting Barrier for Directed Single-Source Shortest Paths”在理论计算机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ACM SIGACT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上荣获最佳论文奖。
图片
段然研究团队探讨了图论算法中经典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SSSP)”。Dijkstra 算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算法,它以荷兰计算机科学家 Edsger Dijkstra 的名字命名。自 1956 年开发以来,该算法一直被认为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被广泛应用于导航系统等。为了改进 Dijkstra 算法,该论文仔细研究了造成其大部分计算成本的部分:与所谓 “优先队列 ”的交互。在执行过程中,Dijkstra 算法需要维护 “前沿”,即已经发现但尚未完全处理的顶点集合--这意味着它们与源点的暂定最短距离是已知的,但算法可能尚未完全探索它们的邻近顶点。这些前沿顶点存储在一个优先级队列中,并从中反复提取下一个最近的顶点。Dijkstra 算法中的前沿顶点可以多达 “n”,即顶点的数量。每次提取其中一个顶点的操作开销为 log(n),因此总时间为 n log(n)。研究团队提出的新算法通过融合Dijk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的教科书算法,以及一种巧妙设计的允许分组插入和提取的数据结构,递归地缩小了所考虑的前沿的大小。因此,操作的总数可以大大减少,从而缩短了运行时间,使整个算法运行得更快。

2024年图灵奖得主Robert Tarjan及合作者发表的论文证明了Dijkstra算法对于“最短路径排序问题”的普遍最优性,获得了FOCS 2024的最佳论文奖,受到了Quanta Magazine和量子位等媒体的报道。单源最短路径问题需要找到从一点s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而Dijkstra算法的副产品是所有点按照从源点的距离排序,也就是说他们证明的是Dijkstra算法对于这个排序问题是普遍最优的(universally optimal)。但段然组的新算法避免了整体排序,所以得到了比Dijkstra算法更快的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而且最短路径问题明显更加重要,更快的最短路径算法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很大意义。

本论文通讯作者为段然副教授,其他作者包括姚班2019届本科毕业生束欣凯,以及姚班毕业生、交叉信息院2022级博士生毛嘉怡和2021级博士生尹龙晖,此外还有斯坦福大学2022级博士生毛啸。





论文原文:Ran Duan, Jiayi Mao, Xiao Mao, Xinkai Shu, Longhui Yin (2025): „Breaking the Sorting Barrier for Directed Single-Source Shortest Paths“. 57th Annual 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 (STOC).
头像
民主自由是婊子的遮羞布(谁的帝)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975
帖子: 1580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1日 10:43

#4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民主自由是婊子的遮羞布(谁的帝) »

foofy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2:03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g0OTUxNw==

近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段然研究团队的论文“Breaking the Sorting Barrier for Directed Single-Source Shortest Paths”在理论计算机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ACM SIGACT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上荣获最佳论文奖。
图片
段然研究团队探讨了图论算法中经典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SSSP)”。Dijkstra 算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算法,它以荷兰计算机科学家 Edsger Dijkstra 的名字命名。自 1956 年开发以来,该算法一直被认为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被广泛应用于导航系统等。为了改进 Dijkstra 算法,该论文仔细研究了造成其大部分计算成本的部分:与所谓 “优先队列 ”的交互。在执行过程中,Dijkstra 算法需要维护 “前沿”,即已经发现但尚未完全处理的顶点集合--这意味着它们与源点的暂定最短距离是已知的,但算法可能尚未完全探索它们的邻近顶点。这些前沿顶点存储在一个优先级队列中,并从中反复提取下一个最近的顶点。Dijkstra 算法中的前沿顶点可以多达 “n”,即顶点的数量。每次提取其中一个顶点的操作开销为 log(n),因此总时间为 n log(n)。研究团队提出的新算法通过融合Dijk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的教科书算法,以及一种巧妙设计的允许分组插入和提取的数据结构,递归地缩小了所考虑的前沿的大小。因此,操作的总数可以大大减少,从而缩短了运行时间,使整个算法运行得更快。

2024年图灵奖得主Robert Tarjan及合作者发表的论文证明了Dijkstra算法对于“最短路径排序问题”的普遍最优性,获得了FOCS 2024的最佳论文奖,受到了Quanta Magazine和量子位等媒体的报道。单源最短路径问题需要找到从一点s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而Dijkstra算法的副产品是所有点按照从源点的距离排序,也就是说他们证明的是Dijkstra算法对于这个排序问题是普遍最优的(universally optimal)。但段然组的新算法避免了整体排序,所以得到了比Dijkstra算法更快的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而且最短路径问题明显更加重要,更快的最短路径算法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很大意义。

本论文通讯作者为段然副教授,其他作者包括姚班2019届本科毕业生束欣凯,以及姚班毕业生、交叉信息院2022级博士生毛嘉怡和2021级博士生尹龙晖,此外还有斯坦福大学2022级博士生毛啸。





论文原文:Ran Duan, Jiayi Mao, Xiao Mao, Xinkai Shu, Longhui Yin (2025): „Breaking the Sorting Barrier for Directed Single-Source Shortest Paths“. 57th Annual 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 (STOC).
这个厉害

实际用途太大了,这个才是最短路径的普遍最优解

土鳖搞实际应用,能力太强了

麻痹的,当初本帝学计算机算法的时候,用的是MIT的书,也曾经想过Dijkstra到底是不是普遍最优解,但是无从下手思考...
你帝,我帝,他帝,谁的帝?
TestCases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27
帖子: 8820
注册时间: 2023年 6月 26日 22:20

#5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TestCases »

有适用条件的。那就是稀疏图(SPARSE GRAPH). 这个算法不是一定就快,因为非稀疏图的话,M 可以接近O(N^2).
大多数应用场景的抽象出来的图都是稀疏图(比如公路图),这个算法确实有可能很NB。
coltzhao(bigdumbdumpling)
见习点评
见习点评
帖子互动: 96
帖子: 1825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日 01:01

#6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coltzhao(bigdumbdumpling) »

TestCases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3:39 有适用条件的。那就是稀疏图(SPARSE GRAPH). 这个算法不是一定就快,因为非稀疏图的话,M 可以接近O(N^2).
大多数应用场景的抽象出来的图都是稀疏图(比如公路图),这个算法确实有可能很NB。
最主要的限制不是这个吧。
说的是经典Dijkstra 算法在过程中产生了源点到所有点距离的排序。
而这个新算法不会产生了源点到所有点距离的排序,也就是说是得到的是对单一或者一部分点的最短路径。

你要是求最短路径,这个计算应该是一定会小,除非你需要的是源点到所有点距离的排序。
头像
民主自由是婊子的遮羞布(谁的帝)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975
帖子: 1580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1日 10:43

#7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民主自由是婊子的遮羞布(谁的帝) »

TestCases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3:39 有适用条件的。那就是稀疏图(SPARSE GRAPH). 这个算法不是一定就快,因为非稀疏图的话,M 可以接近O(N^2).
大多数应用场景的抽象出来的图都是稀疏图(比如公路图),这个算法确实有可能很NB。
大多数实际图是稀疏图

公路网、铁路网、航空hub网、路由器网、城市交通、物流配送网、机器人导航、资料中心网络拓朴

这些现实世界应用抽象出来的图几乎都是稀疏图

实际应用价值太高了,速度提高已经超越 log n 限制
你帝,我帝,他帝,谁的帝?
TestCases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27
帖子: 8820
注册时间: 2023年 6月 26日 22:20

#8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TestCases »

民主自由是婊子的遮羞布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3:48 大多数实际图是稀疏图

公路网、铁路网、航空hub网、路由器网、城市交通、物流配送网、机器人导航、资料中心网络拓朴

这些现实世界应用抽象出来的图几乎都是稀疏图

实际应用价值太高了,速度提高已经超越 log n 限制
是的,我认为确实有可能很NB。
happens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20
帖子: 10115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9日 23:38

#10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happens »

foofy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2:03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Dg0OTUxNw==

近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段然研究团队的论文“Breaking the Sorting Barrier for Directed Single-Source Shortest Paths”在理论计算机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ACM SIGACT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上荣获最佳论文奖。
图片
段然研究团队探讨了图论算法中经典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SSSP)”。Dijkstra 算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算法,它以荷兰计算机科学家 Edsger Dijkstra 的名字命名。自 1956 年开发以来,该算法一直被认为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被广泛应用于导航系统等。为了改进 Dijkstra 算法,该论文仔细研究了造成其大部分计算成本的部分:与所谓 “优先队列 ”的交互。在执行过程中,Dijkstra 算法需要维护 “前沿”,即已经发现但尚未完全处理的顶点集合--这意味着它们与源点的暂定最短距离是已知的,但算法可能尚未完全探索它们的邻近顶点。这些前沿顶点存储在一个优先级队列中,并从中反复提取下一个最近的顶点。Dijkstra 算法中的前沿顶点可以多达 “n”,即顶点的数量。每次提取其中一个顶点的操作开销为 log(n),因此总时间为 n log(n)。研究团队提出的新算法通过融合Dijk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的教科书算法,以及一种巧妙设计的允许分组插入和提取的数据结构,递归地缩小了所考虑的前沿的大小。因此,操作的总数可以大大减少,从而缩短了运行时间,使整个算法运行得更快。

2024年图灵奖得主Robert Tarjan及合作者发表的论文证明了Dijkstra算法对于“最短路径排序问题”的普遍最优性,获得了FOCS 2024的最佳论文奖,受到了Quanta Magazine和量子位等媒体的报道。单源最短路径问题需要找到从一点s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而Dijkstra算法的副产品是所有点按照从源点的距离排序,也就是说他们证明的是Dijkstra算法对于这个排序问题是普遍最优的(universally optimal)。但段然组的新算法避免了整体排序,所以得到了比Dijkstra算法更快的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而且最短路径问题明显更加重要,更快的最短路径算法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都有很大意义。

本论文通讯作者为段然副教授,其他作者包括姚班2019届本科毕业生束欣凯,以及姚班毕业生、交叉信息院2022级博士生毛嘉怡和2021级博士生尹龙晖,此外还有斯坦福大学2022级博士生毛啸。





论文原文:Ran Duan, Jiayi Mao, Xiao Mao, Xinkai Shu, Longhui Yin (2025): „Breaking the Sorting Barrier for Directed Single-Source Shortest Paths“. 57th Annual 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 (STOC).
一个新的图搜索算法?
头像
民主自由是婊子的遮羞布(谁的帝)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975
帖子: 1580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1日 10:43

#9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民主自由是婊子的遮羞布(谁的帝) »

我大概算了一下

一万个节点的稀疏图,速度提高2倍以上
你帝,我帝,他帝,谁的帝?
TestCases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27
帖子: 8820
注册时间: 2023年 6月 26日 22:20

#11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TestCases »

coltzhao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3:46 最主要的限制不是这个吧。
说的是经典Dijkstra 算法在过程中产生了源点到所有点距离的排序。
而这个新算法不会产生了源点到所有点距离的排序,也就是说是得到的是对单一或者一部分点的最短路径。

你要是求最短路径,这个计算应该是一定会小,除非你需要的是源点到所有点距离的排序。
我只看了摘要。在摘要里,他们的算法有个大O描述的算法效率,比之经典的Dijkstra的大O效率。好像窍门就是在这个用M取代N上,然后那个LOG_N部分,带了个(^(2/3)),这部分当然是变快了。所以我认为用M取代N,代价不能太大,那也就是他们自己也提到的,必须是稀疏图。
我没有看正文。
TestCases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27
帖子: 8820
注册时间: 2023年 6月 26日 22:20

#12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TestCases »

民主自由是婊子的遮羞布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3:50 我大概算了一下

一万个节点的稀疏图,速度提高2倍以上
这么严谨的么。
头像
民主自由是婊子的遮羞布(谁的帝)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975
帖子: 1580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1日 10:43

#13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民主自由是婊子的遮羞布(谁的帝) »

happens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3:50 一个新的图搜索算法?
不是新算法,是改进

理论上有突破,但是实际应用意义更大
你帝,我帝,他帝,谁的帝?
头像
DonnieTrump(唐闯璞)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56
帖子: 9581
注册时间: 2024年 7月 1日 08:51

#14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DonnieTrump(唐闯璞) »

民主自由是婊子的遮羞布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3:56 不是新算法,是改进

理论上有突破,但是实际应用意义更大
stoc不要求实验对比验证?
头像
民主自由是婊子的遮羞布(谁的帝)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975
帖子: 1580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1日 10:43

#15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民主自由是婊子的遮羞布(谁的帝) »

DonnieTrump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3:59 stoc不要求实验对比验证?
stoc可能不需要

可能先看理论突破吧

实际验证肯定是需要的,估计这个团队搞了一些场合的对比验证吧
你帝,我帝,他帝,谁的帝?
TestCases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327
帖子: 8820
注册时间: 2023年 6月 26日 22:20

#16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TestCases »

DonnieTrump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3:59 stoc不要求实验对比验证?
有带大O的证明了,最差情况的上界理论上已经压下来了。
头像
foofy(自带干粮五毛)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73
帖子: 16428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0日 01:38

#17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foofy(自带干粮五毛)楼主 »

头像
harubashi(春橋)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harubashi 的博客
帖子互动: 246
帖子: 4272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6日 23:51
联系:

#18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harubashi(春橋) »

STOCS就是蜜柚小圈子自娱自乐的然并卵研究,清华是给蜜柚老头子们行贿金钱和young噗湿了,哈哈,那帮烂人。
头像
harubashi(春橋)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harubashi 的博客
帖子互动: 246
帖子: 4272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6日 23:51
联系:

#19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harubashi(春橋) »

TestCases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3:54 我只看了摘要。在摘要里,他们的算法有个大O描述的算法效率,比之经典的Dijkstra的大O效率。好像窍门就是在这个用M取代N上,然后那个LOG_N部分,带了个(^(2/3)),这部分当然是变快了。所以我认为用M取代N,代价不能太大,那也就是他们自己也提到的,必须是稀疏图。
我没有看正文。
清华在投机取巧上是国内一流的,这个结果就像当年mit的卡他逼那篇faster than FFT一样,一惊一乍吸眼球,其实屁都不是。
头像
harubashi(春橋)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harubashi 的博客
帖子互动: 246
帖子: 4272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6日 23:51
联系:

#20 Re: 祝贺!清华段然研究团队获国际顶级会议STOC 2025最佳论文奖——突破经典Dijkstra 算法

帖子 harubashi(春橋) »

TestCases 写了: 2025年 5月 11日 03:54 我只看了摘要。在摘要里,他们的算法有个大O描述的算法效率,比之经典的Dijkstra的大O效率。好像窍门就是在这个用M取代N上,然后那个LOG_N部分,带了个(^(2/3)),这部分当然是变快了。所以我认为用M取代N,代价不能太大,那也就是他们自己也提到的,必须是稀疏图。
我没有看正文。
sounds like mit 的蜜柚妓女卡他逼的faster than FFT, 哈哈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