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山东烟台少年王端鹏的名字震动全国——高考749分(满分750),理综满分、奥赛加分20分,仅因数学一道题扣1分,成为“中国高考史上最高分保持者”。
然而,聚光灯下涌来刺耳的嘲讽:
“长得像书呆子,以后没出息!”
“状元就这颜值?”
面对全网质疑,他只留下一句话:
“嘴长别人身上,我只管走自己的路。”
20年后,他站在中科院的实验室里,用科研成果让所有人闭嘴
---
→ 父母从不逼学,只做“引路人”:
书房即乐园:幼年泡在书堆中,从童话到自然科学,遇难题必追根究底;
独立思考训练:父母不直接给答案,逼他自己探索解法;
强制运动防“书呆”:父亲带他跑步打球,练成辩论赛主力+校篮球队成员。
→ 实验班突围:高一被学霸碾压,熬夜啃历史书练逻辑思维,高二杀回年级第一;
→ 奥赛战神:高三抽空拿下全国数学奥赛一等奖,提前锁定高考20分加分;
→ 反内卷之王:同学刷题他打球,名言:“死读书?我偏要活出全能人生!”。
---
- 语文138 | 数学149 | 英语142 | 理综300满分;
- 查分后淡定吐槽:“那道题不该丢分”;
- 清华录取书到家,母亲抱着哭红眼,他转身收拾行李:“大学只是新起点。”
---
斯坦福博士突破:研发新型催化剂,推动碳氢键活化技术,获学术界高度认可;
千万年薪VS祖国使命: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钱学森的路,就是我的路。”
中科院研究员的选择:
放弃硅谷百万年薪,选择北京实验室30万年薪;
突破高分子材料“卡脖子”技术,登党报献策国家产业布局;
2024年以济南科技创新分析登党报头版,助力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