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书骗了你:狗血的《背影》
版主: huangchong
-
Highly(高妹)楼主
- 论坛支柱

2023-24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Highly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857
- 帖子: 9820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0:23
-
Straybirds
- 正式会员

- 帖子互动: 0
- 帖子: 28
- 注册时间: 2025年 7月 13日 10:57
-
guagua1220(guagua)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545
- 帖子: 18875
- 注册时间: 2022年 10月 24日 22:53
-
Highly(高妹)楼主
- 论坛支柱

2023-24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Highly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857
- 帖子: 9820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0:23
-
Straybirds
- 正式会员

- 帖子互动: 0
- 帖子: 28
- 注册时间: 2025年 7月 13日 10:57
#11 Re: 教科书骗了你:狗血的《背影》
百度里面说了,“1917年冬,其母病逝,朱鸿钧与长子朱自清从徐州一道返扬州奔丧。借钱办完丧事,朱自清返校,朱鸿钧去南京谋职,于是父子同行,至浦口火车站分手。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即取材于此。”
同样据百度,朱夫子失和是21年,“1921年冬天朱自清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这又使朱鸿钧感到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结婚也不告诉他,十分气愤,父子从此失和”。朱的背影作于1925年。网络写手有断章取义之嫌
-
newmitbbssnk
- 知名作家

- 帖子互动: 109
- 帖子: 1029
- 注册时间: 2025年 2月 22日 08:53
#13 Re: 教科书骗了你:狗血的《背影》
x1
2022世界傻逼大赛结果出炉:
第一名:一个在法律上终身不得拥有一寸土地的傻逼满含泪水哽咽地说"台湾领士是我们的"。
第二名:一个傻逼演讲:“我们千万不能出门,再忍十年,外国人就都死光了,那时候我们就是世界霸主了〞。
第三名:某女傻逼:“俄乌这一仗:打虛了美国,打傻了欧盟,打呆了北约,打烂了乌克兰,打出了一个硬汉普京”。
第一名:一个在法律上终身不得拥有一寸土地的傻逼满含泪水哽咽地说"台湾领士是我们的"。
第二名:一个傻逼演讲:“我们千万不能出门,再忍十年,外国人就都死光了,那时候我们就是世界霸主了〞。
第三名:某女傻逼:“俄乌这一仗:打虛了美国,打傻了欧盟,打呆了北约,打烂了乌克兰,打出了一个硬汉普京”。
#14 Re: 教科书骗了你:狗血的《背影》
我知道真相:老朱逛窑子,抵赖嫖资,被窑子里的打手打个半死后丢去沉塘;不过老朱命大,自解绳索游上岸;时值夜深月圆,荷花盛开,于是《荷塘月色》就这么诞生了。
x1
持仓抄底锁利,你钱你定
看牛观猪喊熊,自娱自乐
股市变幻莫测,不作不死
赌途曲折无常,吃枣药丸
看牛观猪喊熊,自娱自乐
股市变幻莫测,不作不死
赌途曲折无常,吃枣药丸
#18 Re: 教科书骗了你:狗血的《背影》
真是八戒洗澡— 朱自清啊
x1
及昭宗被轼,携其族往依王审知,终身不食梁䘵。捐馆日,留一箧缄鐍甚密。家人意为珍玩,发之,唯得烧残龙凤烛百余条。盖在翰林日,昭宗夜对金銮,宫人秉烛以送。偓悉藏之,识不忘也。偓富才情,词致婉丽,幼喜闺阁诗。后遭国祸,出语依于节义,得诗人之正焉。
-
tiantian2000
- 著名点评

- 帖子互动: 447
- 帖子: 4530
- 注册时间: 2023年 6月 21日 19:55
#19 Re: 教科书骗了你:狗血的《背影》
25年已经不和了,虽然基于17年故事,但作品时已经不和了啊Straybirds 写了: 2025年 8月 2日 10:54
百度里面说了,“1917年冬,其母病逝,朱鸿钧与长子朱自清从徐州一道返扬州奔丧。借钱办完丧事,朱自清返校,朱鸿钧去南京谋职,于是父子同行,至浦口火车站分手。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即取材于此。”
同样据百度,朱夫子失和是21年,“1921年冬天朱自清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这又使朱鸿钧感到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结婚也不告诉他,十分气愤,父子从此失和”。朱的背影作于1925年。网络写手有断章取义之嫌![]()
-
Straybirds
- 正式会员

- 帖子互动: 0
- 帖子: 28
- 注册时间: 2025年 7月 13日 10:57
#20 Re: 教科书骗了你:狗血的《背影》
原网文“后来多年后写下背影是因为他爹多次公开给 他写信求和,大家考虑到文坛公众形象都劝朱自清和解”
(1)百度载,21年父子不和,如果25年就算“多年后”,那算我中文理解能力太弱;
(2)印象中,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还没有在文坛成就大名,可能还没去或者刚到清华?何来“大家考虑到文坛公众形象都劝朱自清和解”一说
(1)百度载,21年父子不和,如果25年就算“多年后”,那算我中文理解能力太弱;
(2)印象中,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还没有在文坛成就大名,可能还没去或者刚到清华?何来“大家考虑到文坛公众形象都劝朱自清和解”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