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弟现在抛弃了中途岛而不是夏威夷?
本子中途岛海战赢面还真大
版主: Softfist
#64 Re: 本子中途岛海战赢面还真大
俺为宝书抓翻墙的增国库收入:

#68 Re: 本子中途岛海战赢面还真大
中途岛现在都成鸟粪基地了
俺为宝书抓翻墙的增国库收入:

#70 Re: 本子中途岛海战赢面还真大
美军守住了中途岛,日本沉四艘航母+损失所有250架舰载机+死了3000多人包括绝大部分精英飞行员)
美军损失1艘航母+130~140架飞机+死了300多人(包括少部分飞行员)
美帝这是妥妥的大胜
#71 Re: 本子中途岛海战赢面还真大
其实日军精英飞行员在中途岛损失并不大
discovery 写了: 2025年 8月 28日 00:16美军守住了中途岛,日本沉四艘航母+损失所有250架舰载机+死了3000多人包括绝大部分精英飞行员)
美军损失1艘航母+130~140架飞机+死了300多人(包括少部分飞行员)
美帝这是妥妥的大胜
#73 Re: 本子中途岛海战赢面还真大
为啥说不大?
俺为宝书抓翻墙的增国库收入:

#74 Re: 本子中途岛海战赢面还真大
中途岛战役盖棺难定论,日本精英飞行员都死光了吗?
燃烧的岛群
2024年08月13日 16:36:13
图1. 《决战中途岛》是一部飞行员视角的二战电影,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飞行员
日本人的精英飞行员全死光了吗?
这句话的源头已经不太可考,可能是觉得既然四条航空母舰都在一瞬间被灭,上面又烧得稀里哗啦,那飞行员肯定都坐在飞机上被烤成炭了,肯定是死光了呗。
图2. 小林晴久画作:一航战被炸中后的燃烧
实际上,根据日本舰队带回国的“赤城”号作战日志和四条母舰的舰载机起降记录等资料,并总结清点伤亡人数,在战役期间直接阵亡的空勤人员为121人。其中“飞龙”号损失72人,超过损失的空勤人员总数的50%,其次是“加贺”号损失21人,“苍龙”号10人,“赤城”号7人,四条母舰总计损失110名(包括在空中被击落和在船上死亡),另有11名水上飞机机组人员。
在南云机动部队总数约300架的舰载机中,空勤人员近700人,损失的人员占比不到五分之一。反而是负责远程侦察的水上飞机损失率更高,但这毕竟不是主要的航空力量。
图3. 本画作表现的是参加圣克鲁斯群岛海战时奋战中的“企业”号
这121人中真正作为驾驶飞机的飞行员数量占比更少,即使按照半数来计算也就是50人,占全部参战飞行员总数仍是不到五分之一。与之后1942年8月的东所罗门群岛海战损失数110名,以及1942年10月份的圣克鲁斯群岛海战损失数145名相比,日方在中途岛的空勤人员损失并不是最惨重的,很多幸存下来的空勤人员或进入重组后的机动部队(如原“赤城”号舰攻分队长村田重治、舰爆分队长千早猛彦和第六航空队的兼子正),或回到后方训练新飞行员(如原“赤城”号飞行队长的渊田美津雄和原“苍龙”号飞行队长江草隆繁),或转调后方较为平静的基地(如原“赤城”号舰战分队长板谷茂),继续蹦哒了一段日子。
图4. 本画作同样表现圣克鲁斯群岛海战中奋力防空中的航母,飞行员成了消耗品
与此对比,斯普鲁恩斯和弗莱彻麾下的三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损失更为惨重,总数高达109架舰载机被击落或击毁,岸基飞机损失38架,总计达147架。由于美机大部分都是在空战中被击落,空勤人员阵亡比例更高,阵亡人数几乎是日军的一倍(209人)。
日方资料记录的空战损失数仅有空袭中途岛时的6架,舰队防空作战时损失12架,以及由“飞龙”号发起的反击中损失了24架,空中损失为42架,远低于美方。以往在总结中途岛战役时,总是把在母舰上随舰沉没的约280架舰载机都算上了,才得出日方损失舰载机332架,美方损失147架的悬殊比分。
图5. 防空作战时的历史照片,注意漫天纷飞的炮火
今天我们可以更客观的观察和评价这场战役,胜利从来就不是唾手可得!如果不是许多人的英雄行为,这场战役的结局很难估测。
但是,日方地勤人员的损失更加惨重,总计有高达721名机械师死亡,超过了总人数的40%。这部分技术人员经过长达数年的培养和协同训练才达到了极高的操作效率,在炸弹爆炸的那一刻,大量有经验的人员被杀死了,此后日本海军航空母舰部队再也没能训练出这么一群人。
也许有人觉得这种推论言过其实,其实早有实例。仅在中途岛海战这一天,从日军的四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08架飞机仅用7分钟就完成升空,即平均每艘航母每分钟可以起飞约4架,每架飞机的平均起飞时间仅15秒。
图6. 小林晴久画作:东所罗门海战中的防空战
与此对比的是美方的两艘航空母舰上起飞112架飞机耗时高达53分钟,平均每艘航母每分钟起飞不到1架,每架飞机的平均起飞时间超过60秒,效率几乎是日方的四倍。
诚然,美方遇到了不可描述的未知原因,造成了起飞的拖沓。但是另外一件事情就更能体现双方技战术的差距。虽然日美两方都是推崇全甲板攻击的航空母舰战术先导者,但日方似乎在早期的战术组织上略胜一筹。自珍珠港作战开始,日方就一直将多艘航空母舰的飞行队组合成一个整体行动。无论是在偷袭珍珠港、珊瑚海还是空袭中途岛,日方机群升空后很快就按照飞机类别完成编组,再统一向目标飞去,并在到达目标后各司其职。
图7. 小林晴久画作:东所罗门群岛海战中被九九舰爆名中的“企业”号
与此相比的美国航空母舰部队仍然以在以单舰为单位组织舰载机作战,相互之间的配合更是漏洞百出(不赘述,前文都有,详见同名公号搜索“中途岛”),据说因为VF-6在南云机动部队外围盘旋45分钟而见死不救的事情,VT-6幸存的飞行员拿着手枪要找他们干仗。中途岛海战后,VF-6中队长格雷上尉被调离,转入彭萨科拉海军航空基地担任训练中队指挥官,直到1943年12月才返回“企业”号,担任第78夜间战斗机中队(VFN-78)中队长,1944年11月调任“列克星敦”号(CV-16)的VF-20中队长,1945年5月才升任VG-3大队长。
图8. 小林晴久画作:1942年10月26日圣克鲁斯群岛海战时遭到日军鱼雷攻击的“大黄蜂”号航母
当这支最为训练有素的日本航空母舰部队覆灭后,其他日本航母再也达不到这种训练程度。以珊瑚海海战中的五航战为例,“瑞鹤”号在收容最后一波飞机时,因甲板处理速度过慢,不得不将12架受伤的舰载机推入大海,以便及时收容仍在空中的飞机。此时的五航战已经成军近9个月,并且参加了珍珠港和印度洋等实战,但其作业水平始终无法与一、二航战的老手相提并论。
图9. 小林晴久画作:受创的“大黄蜂”号正在进行灭火作业
最后一组数字是纵向的对比,四艘航空母舰上损失的110名空勤人员中,有74人在空战中阵亡,只有36人是死于航母上的事故。与此相比,在6个月前的珍珠港损失的29架飞机上共有55名空勤人员,无一生还(包括落地后被土著杀死的西开地重德一等飞行兵曹,详见同名公号搜索“尼豪岛事件”)。
在1个月前的珊瑚海海战中损失90名空勤,在2个月后进行的东所罗门群岛海战中损失了110名,4个月后的圣克鲁斯群岛海战中损失145名。比较起来,中途岛的损失虽然实际上并非特别突出,但是历次损失相加达到420人,这就要命了。在随之而来的瓜岛空中绞杀战中,更多有经验的机组人员倒在了南太平洋上空(超过千人)。
#75 Re: 本子中途岛海战赢面还真大
中途岛海战被长期误读?日本航母飞行员损失并不多,只有美军一半
2022-06-07 20:36:58
今年是中途岛海战80周年,尽管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是这场战役的一些细节却经常被传统史料忽视,导致严重误读。简单来说,有些史料文章谈到的一些“历史教训”根本就是错的!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不少史料谈到“日本在中途岛损失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其实真实历史并非如此。
日本航母飞行员的死亡数字并不多
笔者对中途岛故事的最早记忆,就是国内历史启蒙读物《世界五千年》。该书是这么说的:“中途岛战役美军只损失一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而日本却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0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几千名舰员……”
《世界五千年》的普及影响力很大,不少军事历史爱好者可能都是通过此书接受了“日本损失几百名飞行员”的观点。因此,很多军迷往往喜欢引用这句话,有些人甚至以为大批日本飞行员随着航母一起沉入大海,并论证说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但事实上,这段描述是完全错误的!
据“赤城”号飞行长渊田美津雄回忆录称,日本航母在沉没时都会优先抢救飞行员,因此当时大多数飞行员都成功获救。航母飞行员是宝贵的资产,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当时的日本海军也不是傻子,会任由这些宝贵人员白白损失。
我们可以通过详细数字来理解这一点。中途岛海战中,日本一共损失舰载机289架,其中航母舰载机285架,水上侦察机4架。这些舰载机包括零式21型舰上战斗机(乘员1人)、99式舰上爆击机(乘员2人)和97式舰上攻击机(乘员3人),还有两架2式舰上侦察机(乘员3人),航母飞行员(包括机上通信员、射击员)总数估计在430人左右。
日本海军在中途岛的人员损失在3000人左右,其中飞行员死亡数为121人,其中航母飞行员死亡110人,仅占全部人数的四分之一。据战后统计,日本第一、第二航空战队回到本土后,仍幸存战斗机飞行员45名,舰爆飞行员51组(102名以上),舰攻飞行员57组(171名以上),实际损耗舰载飞行员52组。
其中具体死亡数字是,“赤城”号飞行员死亡7人(舰战4人、舰爆1人、舰攻2人),“加贺”号死亡21人(舰战6人、舰爆6人、舰攻9人),“苍龙”号死亡10人(舰战4人、舰爆1人、舰攻5人),“飞龙”号死亡72人(舰战11人、舰爆27人、舰攻34人)。
从上述数字来看,死亡最多的是坚持战斗时间最长的“飞龙”号,几乎占了全部死亡数字的2/3。而且这些死亡多数都发生在“飞龙”号攻击美军“约克城”号航母的战斗中。
另外还有一个数据:日军飞行员死于航母被美机炸沉时的数字,一共是29名。其中,“赤城”号4人,“加贺”号13人,“苍龙”号4人,“飞龙”号8人。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直接死于航母沉没的日本飞行员数字更少。
以“赤城”号航母为例,舰上乘员1630人仅有267人死亡,其中飞行员只有7人,死于航母沉没的飞行员是4人。由此可见,日方的救援工作还是比较得力的,尤其是飞行员的损害被减少到最低限度。
美军飞行员死亡数字是日本的两倍
还有另一个值得参考的数字,那就是美军飞行员在中途岛的死亡数字。
美军在中途岛损失了150架飞机,其中包括舰载机和陆基飞机。人员死亡总数为362人,其中飞行员208人,包括“约克城”号飞行员死亡28人,“大黄蜂”号53人,“企业”号44人。
由此可见,美军飞行员的损失数字几乎是日军的两倍!即使是航母飞行员,美军损失也比日军多(125人对110人)。双方飞行员的具体损失情况也比较类似,都是在突袭对方航母的战斗中损失最大。
尤其是美军鱼雷机部队突袭日军航母时,有三个中队几乎全军覆没。首先“大黄蜂”号的VT-8中队,15架TBD“毁灭者”鱼雷机在突袭“赤城”号和“加贺”号过程中,全部被零式战斗机击落,45名美军飞行员死亡44人,仅一人落海幸存。
随后,“企业”号的VT-6中队,14架TBD鱼雷机损失11架,死亡29人。“约克城”号的VT-3中队,11架TBD鱼雷机也全部损失。由于队友死亡太多,“企业”号幸存飞行员在着舰后,甚至有人精神崩溃,拿着手枪在船舱内大喊。
另外还有“大黄蜂”号的VF-8战斗机中队,由于没找到日军航母被迫返航,结果燃油耗尽,10架“野猫”战斗机全部坠入大海。
日本航母飞行员的最大损失发生在南太平洋
总的来看,日本航母飞行员在中途岛的损失,并没有一些史料所说的那么夸张。虽然日本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但是舰载机飞行员的主力仍然保存了大部分。这些飞行员后来基本都转而调配给“翔鹤”、“瑞鹤”、“隼鹰”、“飞鹰”等航空母舰。
日本航母飞行员的真正损耗,还是发生在后来的南太平洋,尤其是圣克鲁斯海战和拉包尔、布干维尔航空战。
以1942年10月26日爆发的圣克鲁斯海战为例,参战的五艘日本航母虽然未沉一艘,但是舰载机损失高达92架(零式24架、舰爆40架、舰攻28架),飞行员死亡多达148名。很多在中途岛逃过一劫的日军飞行员,就死在了圣克鲁斯的海战中。
还有就是1943年发生在拉包尔和布干维尔的几次航空战,日本海军将“翔鹤”、“瑞鹤”、“隼鹰”等航母的大批舰载机部署于岸基机场,用于空袭美军舰船,结果飞机和人员在空战中几乎都损失殆尽。
也就是说,在1943年中期,日本有经验的航母飞行员才真的是消耗殆尽,直到1944年的马里亚纳大海战都没能恢复过来。(作者:陶慕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