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就绝不会允许张学良放弃东北。
蒋介石懂个屁,完全傻逼一个。
不失东北,就没有更大的祸患
版主: Softfist
#9 Re: 不失东北,就没有更大的祸患
你错了,如果东北不失,中共怎么能进入东北去和苏联会师,接受苏援军火,最终打败蒋介石?
张学良放弃了东北,才能让东北成为日占区,才能让红军名正言顺进入东北与苏军会师,获得苏联的军火。
同样,如果不是有77事变,华北就不会有日占区,红军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华北发展壮大,只能被困在延安饿死。
日本侵华,对于中共打败蒋介石,才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日本侵华,就没有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
#11 Re: 不失东北,就没有更大的祸患
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这么傻逼?
Pta 写了: 2025年 9月 3日 03:44你错了,如果东北不失,中共怎么能进入东北去和苏联会师,接受苏援军火,最终打败蒋介石?
张学良放弃了东北,才能让东北成为日占区,才能让红军名正言顺进入东北与苏军会师,获得苏联的军火。
同样,如果不是有77事变,华北就不会有日占区,红军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华北发展壮大,只能被困在延安饿死。
日本侵华,对于中共打败蒋介石,才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日本侵华,就没有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
#13 Re: 不失东北,就没有更大的祸患
60-70年代中苏对峙的时候,苏联要是打过来,老毛要东北华北一起放弃的,要不然三线建设就在内蒙古东北搞了。
毛主席也是人,该跑也得跑,让老百姓顶着先。

#15 Re: 不失东北,就没有更大的祸患
日军侵略东北时,要是张学良全力抵抗,会有获胜的机会吗?
历史看兴衰
2024-06-21 14:15
湖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然而!由于中国军队执行不抵抗的政策,导致中国东北地区,迅速被日军占领。
假如当时张学良下令,让东北军全力抵抗,有没有打赢的机会?
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实际上是日本关东军的一次军事冒险行动,如果当时中国军队,能够全力进行抵抗,是有可能获胜的。
当时的东北地区,经过张作霖的治理,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当时东北地区的地方官员,都是由奉系军阀的人员担任,然后在张作霖的主导下,东北还建设了一大批工厂和学校。
然后在东北军内部,又成立了东北陆军讲武堂,光兵工厂的建设,就投入了2000多万元的巨资。
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奉系军阀在东北,已经完全实现了自给自足的能力,甚至当时东北军的空军,还是中国军队中,实力最强的部队。
另外由于奉系军阀对地方财政大权的掌控,东北军是要钱有钱,要武器有武器,有人才有人才。
另外对于东北的沦陷,许多人会归咎于张学良是在执行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不抵抗政策。
其实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在蒋介石的统治下,主要的目标,是想要对付红军,然后再对付阎锡山、李宗仁等派系势力。
对于日本人的侵略,蒋介石政府的态度,是寄希望于国际社会干涉。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候,张学良确实严格执行了不抵抗的政策,然后就导致东北地区快速沦陷。
然而当时日本关东军的情况,并不会比张学良好多少!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候,东北军的正规部队,就有16万多人,再加上地方上其他的部队,东北军可以有20多万人的实力。
然后东北军还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作战,无论是熟悉地形,还是老百姓的支持,东北军都是有优势的。
当时在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其实正规部队只有1.5万多人,再加上其他的部队,总数也只有2.7万人左右。
而且关东军是侵略军,在道义上和百姓的支持上,都是不如东北军的。
所以从军力的对比,关东军是不如东北军的实力的。
然后当时的日本政府,其实也和中国的蒋介石政府差不多,也是不主张扩大战争事态。
当时日本国内的政治斗争也很激烈,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候,日本的首相是若槻礼次郎。
若槻礼次郎是日本的和平派,他是不主张日军在中国东北地区使用武力的。
然后日本的军部,由于对日本内阁的不满,于是就策划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这样一来就弄清楚了当时的局面。
第一:东北军的实力,不论是本土优势,还是武器装备,又或者是人数优势,都是不输日本关东军的。
第二:虽然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希望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但是日本政府,也和南京国民政府差不多,日本政府也不希望日军将战事扩大。
第三:当时东北军已经易帜,与南京国民政府也算是一条心。相反的是日本关东军和日本的若槻礼次郎组建的内阁,并不是一条心。
所以综上所述,可以判断出来。如果当时张学良也像日本的关东军一样,不执行中央的政策,而是下令东北军与关东军硬碰硬,不说彻底将关东军击溃,只要不让关东军占领东北地区的企图得逞。
那么战争持续下去,日本的关东军就会失势,然后日本的和平派内阁,就会占据优势,那么日本的侵略势头,就会被遏制下来。
另外我们从这几点也可以看出来,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军撤到关内,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东北民众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就达到了30多万人。
也就是说,东北军如果全力抗日,是得民心的,有了老百姓的支持,区区1.5万多关东军,根本就没有可能迅速占领东北。
然后,由于关东军在中国的军事行动进行的很顺利,于是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就占了上风,然后以若槻礼次郎为主的和平内阁,就失去了优势。
若槻礼次郎本人,也于1931年12月11日,宣布了辞职。
然而接替若槻礼次郎的犬养毅,虽然也主张侵略中国,但是他与日本军部的意志也不一致。
在1932年5月26日的时候,犬养毅就被暗杀了,然后一个全面支持日本军部的日本内阁就上台了,日本的侵略主义,得到进一步扩大。
如果当时张学良下令关东军全力抵抗,那么日本人占领中国东北的机会,是非常渺小的。
然后日本军部有可能还会失势,然后日本的和平派政府能够继续执政,也许日本人就更不敢在后面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了。
#16 Re: 不失东北,就没有更大的祸患
“九一八”事件爆发,若50万东北劲旅全力反击,结果将如何?
阳阳论谈
2025-01-04 21:25
河南
1931年9月,本应是东北秋高气爽的季节,却因为沈阳南满铁路被炸,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我们的土地,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在这十四年的艰苦斗争中,无数中华儿女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胜利。
这段历史时刻提醒我们,和平是多么的珍贵。
如果当时东北军能全面抵抗,历史的轨迹会不会有所不同?是会像螳臂挡车一样,最终难逃败局,还是能扭转乾坤,彻底改变战局呢?
日本侵华的野心
“九一八”事变不是碰巧发生的,其实是日本长期策划侵略中国的一部分。
你看,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时,日本就已经开始显露它想要扩张领土的野心了。
日本靠抢夺战争物资快速变强,这让它对中国领土起了贪心。
它们觉得自己以前打赢了中国,就小看了中国,对张学良这样的中国将领都不放在眼里。
张作霖一死,东北局势乱成一锅粥,这让日本觉得有机可乘,以为东北军没了头儿,根本挡不住,正好是动手的好时机。
但说到底,日本最初并没有打算全面开战,毕竟得留人守家,所以在东北的日军数量只维持了两万多人。
简单来说,不管是直接对东北军开战,还是从朝鲜派兵支援,都不容易迅速拿下整个东北。他们真正想的是先快速打进一个缺口,然后利用东北当跳板,慢慢吞并中国。
他们敢用少数兵力来挑事儿,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情况判断错了,还有他们看不起东北军的实力。
蒋介石的战略失误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并存。
蒋介石忙于剿共,无暇顾及东北局势。
在他的计划里,共产党是最要对付的敌人,然后是那些地方上的军阀,真正想的是先稳固中央的权力。
所以尽管知道日本有侵略的意图,他还是决定先搞定国内的事,结果是对东北的问题选择了不抵抗,这个决策显然是个大错误。
真是让人心酸,蒋介石那个不抵抗的命令,直接让东北军失去了反击的机会。
就算张学良有抵抗的心,但军令如铁,他也没办法,只能带着部队撤退了。
要是不妨把“九一八”事变当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跟各路神仙联手抗日,历史可能就会大不一样了。
那时候,蒋介石完全可以借助日本的力量来削弱东北军和其他地方军阀的势力,这就像是用别人的刀来砍人,一举两得。
未抵抗的代价
东北军要是能硬气起来对抗,哪怕不能把日军赶走,至少也能把他们的进攻拖慢,给咱们全国抗战多赢点时间。
而且,东北军要是敢打,肯定能激起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把大家团结起来,形成大家一起抗日的局面。
想象一下,假如当时东北军能在“九一八”事变中硬碰硬地打一仗,哪怕最后输了,也能让全世界看到咱们中国人抗击侵略的顽强精神,从而赢得国际朋友的同情与支持。
这对后来的全面抗战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全面抵抗?
要是不让东北军投降,直接硬碰硬打,那日本人的快速取胜美梦就破灭了。
东北军这么多人死命抵抗,再加上那边的山山水水和天气都挺难搞的,日本人就得花更多力气和东西,可能就得打上好长时间,陷入苦战了。
东北军抗击敌人能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心,还会带动各地军阀加入抗日队伍,让大家齐心协力抗日。
这样一来,我国的抗战力量就能大大增强,从而扭转抗战初期的被动形势。
换句话说,东北军的英勇抗击会吸引全球目光,特别是苏联可能会站出来支持我们,给日本制造麻烦。
同时,为了保护自己在东亚的利益,欧美国家也可能对日本实施制裁,这能扭转力量对比,对日本产生战略上的制约。
受着内外交困的压力,日本可能得重新衡量打中国这一仗的利弊。
要是打得太久,国内的经济和社会都可能承受不住,说不定还会弄出政治上的大麻烦。
所以,日本可能就会考虑放弃全面进攻中国的计划,转而找其他办法来解决问题。
和平的意义
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我们可以从它中学到东西。
九一八事变告诉我们,如果国家落后,就会遭受侵略。
只有不断努力强大自己,才能保护国家的权益和尊严。假如东北军在事变爆发时能坚决抵抗,哪怕最后输了,也能给抗日战争带来更多优势,减少我们的牺牲和痛苦。
和平的日子真是不容易得来,是那些英勇的先烈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换来的。
咱们得牢记这段历史,好好珍惜现在的和平,为了咱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一起加油干!
#19 Re: 不失东北,就没有更大的祸患
东方时事 写了: 2025年 9月 3日 06:5960-70年代中苏对峙的时候,苏联要是打过来,老毛要东北华北一起放弃的,要不然三线建设就在内蒙古东北搞了。
毛主席也是人,该跑也得跑,让老百姓顶着先。
这是什么推理?三线建设当然要放在不容易打到的地方。
-
-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650
- 帖子: 26369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