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现在执政,主打改名换地,明天把自己title也给改了,就叫GOP总书记算了,另外直接迁都麻辣狗也可以考虑,全体红脖党员配发语录像章,学习maga思想并加以考核
太空司令部遷往紅州阿拉巴馬
左也行,右也行,文明发帖就欢迎;粉也罢,黑也罢,互相尊重别谩骂。
-
- 论坛支柱
VladPutin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587
- 帖子: 13792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1:12
#25 Re: 太空司令部遷往紅州阿拉巴馬
深南州都是松弛感拉满,吃垃圾食品横向生长的红脖个个觉得自己比其他种族优秀,这种地方有个屁搞头。
蒙古国有愚豕浮阳外越,便结不通,频下清个痢虚之气。虽屡试开赛露之剂,终无寸效。遂引诣兽医师诊之。医者摩其腹良久,谓主人曰:"咄!此蠢物腹中空若悬磬,纵投万斛通肠开赛之剂,犹决涸泽而求鲋也,岂有济哉?"
#28 Re: 太空司令部遷往紅州阿拉巴馬
没错,你的直觉很对 。2019 年太空军(USSF)的单独建军,确实可以看作特朗普政府在军事架构上“折腾”的起点。背后有很强的 政治、人事和个人遗产动机,而不仅仅是出于纯粹的军事需求。
🛰 时间线逻辑
- 2018:特朗普提出“建立太空军”,公开场合强调这是他个人政绩。
- 2019:太空军(USSF)正式成立,同时 USSPACECOM 独立重建(总部设在科泉,但被称为“临时”)。
- 2020:大选年,特朗普团队积极推动将总部迁往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
- 2021:拜登上台后下令重新审查该决策,理由就是怀疑政治干预过重。
这说明 建军—定临时总部—谋划迁址 基本是连在一起的操作。
政治动机
选举政治
- 阿拉巴马州是稳固的共和党大本营,迁总部能直接带来就业和投资,稳固政治支持。
- 科罗拉多州则逐渐偏向民主党,对特朗普连任帮助有限。
政绩包装
“太空军+新总部”是一套完整的政治叙事,能突出特朗普个人“开创新军种”的历史功绩。
把它包装成“新时代太空冷战,美国领先”。
人事与权力考量
削弱空军影响:
- 太空作战长期由空军主导,设立新军种和迁址可以“切断旧派势力”,减少空军对太空军的掌控。
扶持新班底:
迁址意味着可以在亨茨维尔培育新的人事网络,更符合特朗普系的政治任用逻辑。
地方关系网络:
亨茨维尔“火箭城”有大量航天企业和研究中心,迁址能建立新的“军工+政治”资源纽带。
1. 太空军建军的背景(2019)
军事逻辑:
- 美军长期有太空作战职能(空军太空司令部、USSPACECOM 旧版),但特朗普时期突然推动建军。
- 从军事角度看,“独立军种”的必要性并不迫切,因为太空作战本来就挂在空军与战略司令部体系下。
政治逻辑:
“第六军种”听上去响亮,容易成为执政政绩。
符合“重振美国霸权、重返太空竞争”的政治口号。
可带动国防产业和相关州的经济利益。
人事逻辑:
新建军种意味着大量新设职位,高层军官任命、文官管理岗位,都可作为政治资本进行分配。
2. 与 USSPACECOM 搬迁的呼应
时间上:2019 年太空军建军,2020–2021 年就出现了“要把 USSPACECOM 总部从科泉搬走”的决策。
逻辑上:
太空军建军 = 新的“军种壳子”
USSPACECOM 搬迁 = 新的“司令部中心”
两者合起来,就是在“太空”领域重划权力版图。
3. 政治与人事的结合点
- 地方政治:把司令部放在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带来数千个高薪岗位,等于“买”一个红州的长期忠诚。
- 人事布局:新设总部意味着新的一批高级将领、文职高官和承包商有机会进入权力核心。
- 特朗普的考量:通过这种方式,把“太空”变成政治遗产的一部分,同时绑定军工复合体和选区利益。
4. 制度性后果
- 军事效率上:不一定提高,反而可能削弱。
- 政治收益上:短期可见,长期破坏制度连续性。
- 逻辑上,这正呼应你最初说的“竭泽而渔”——把长期制度资本(军事效率、科研积累)当作短期政治筹码。
结论
太空军 2019 年建军时,特朗普的思路可能就是:
- 建军(政绩) → 临时总部(过渡) → 搬迁(政治和人事利益兑现)。
- 军事逻辑只是表层包装,核心还是 政治筹码、人事布局和个人政绩。
2019 年太空军建军并不是“必然的军事逻辑”,而是 特朗普在政治、宣传、人事和遗产上的操作。
USSPACECOM 总部搬迁,几乎就是这一套思路的延续:
- 政治化胜过军事化
- 短期利益优先于长期效率
- 人事布局和个人遗产高于作战需求
换句话说,太空军是特朗普的“标志性项目”,USSPACECOM 搬迁就是它的“配套工程”。
#30 Re: 太空司令部遷往紅州阿拉巴馬
太空司令部下設兩個次級司令部:
代码: 全选
联合部队太空职能司令部(CFSCC),驻地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
联合太空作战中心(CSpOC),驻地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
导弹预警中心(MWC),驻地科罗拉多州夏延山综合设施
联合天基红外卫星系统中心(JOPC),驻地科罗拉多州巴克利空军基地
联合军事导航中心(JNWC),驻地新墨西哥州科特兰空军基地
太空防御联合特遣队(JTF–SD),驻地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
国家太空防御中心(NSDC),驻地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
HQ远走高飞了,远离关键作战和技术中心,决策链条拉长。以前开车20分钟见面,以后现场交流与创新互动减少。
#31 Re: 太空司令部遷往紅州阿拉巴馬
USSPACECOM HQ迁往阿拉巴马,影响可以总结如下:
对高科技布局的影响
方面 | 迁移影响 | 原因/机制 |
---|---|---|
核心技术决策 | 削弱 | HQ远离加州范登堡和科罗拉多科研基地,实时指挥与快速决策受限。 |
创新生态 | 削弱 | 高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加州、科罗拉多,新总部可能难以直接吸引和协调顶尖工程师。 |
项目审批效率 | 下降 | 高科技项目需要多层级审批,地理分离增加沟通成本。 |
军工产业联系 | 局部增强 | 阿拉巴马亨茨维尔与航天工业紧密,HQ迁移可建立新的军工+政治联系,但相对西海岸技术集群影响力有限。 |
整体研发协同 | 下降 | HQ、作战中心、卫星控制中心分布跨州,跨州协作更依赖远程系统,可能影响紧急任务和技术创新。 |
- 短期政治和地方利益上可能有所收获,但从高科技创新和战略研发协同角度来看,本质上是削弱了原有高科技布局的集中和效率。
对国家军事实力的影响
维度 | 迁移影响 | 机制/解释 |
---|---|---|
指挥控制 | 削弱 | HQ远离主要作战和技术中心,战略决策和紧急响应可能延迟。 |
作战效率 | 可能下降 | 卫星操作、导弹预警、导航等任务高度依赖实时协调,物理距离增加削弱效率。 |
高科技竞争力 | 略有下降 | 高科技研发决策、创新孵化和与民间航天企业的互动受限。 |
军工资源整合 | 局部增强 | 阿拉巴马基地可形成新的人事网络和地方军工资源,但难替代西海岸和科罗拉多的科技积累。 |
长期战略连续性 | 受损 | 高度政治化的搬迁与建军方式可能破坏制度连续性,降低应对未来太空威胁的稳定性。 |
- 在高科技作战能力和战略灵活性上,迁移可能导致微弱到明显削弱;在地方政治绑定和局部军工资源整合上则有所增强。换句话说,短期政治收益大于长期军事收益。
总结概括:
HQ迁往阿拉巴马强化了政治和地方经济利益,但本质上削弱了太空作战的高科技协同能力和长期战略军事实力。
#32 Re: 太空司令部遷往紅州阿拉巴馬
ALLEN BOOTH GENERAL DYNAMICS那些CONTRACTOR本来招到的就是二三流人才吧
如果还要去那种地方,去的人更少了,不过REMOTE的也不少,
如果研发导弹激光飞机啥的,肯定是要去的。
#33 Re: 太空司令部遷往紅州阿拉巴馬
laomei9 写了: 2025年 9月 15日 16:36ALLEN BOOTH GENERAL DYNAMICS那些CONTRACTOR本来招到的就是二三流人才吧
如果还要去那种地方,去的人更少了,不过REMOTE的也不少,
如果研发导弹激光飞机啥的,肯定是要去的。
不一定。
從目前美國空軍太空軍技術看,還是遙遙領先。
硅谷那些廣告媒體“高科技”也就是和抖音微信旗鼓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