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不是极右而是极左 (旧文一篇)
法西斯的原创是墨索里尼,他最初就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要领导人,也是希特勒的偶像,被希特勒称为“最后的凯撒”。当时马克思理论在欧洲已经广为传播,但现实并没有像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引发工人革命。原因在于工人阶级并未因资本家剥削而普遍陷入赤贫,缺乏革命所需的土壤。
墨索里尼与希特勒都看清了这一点:单靠阶级斗争的社会主义难以动员大众,而民族主义更能激发人们的牺牲精神。于是希特勒将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结合,创立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也就是臭名昭著的纳粹党。将希特勒简单描绘为“极右”,其实是后来刻意的政治歪曲。
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法西斯与纳粹都被普遍视为左翼力量。若你穿越回二三十年代,会发现即使是反法西斯者也把他们归入左派阵营。正因如此,希特勒尊墨索里尼为前辈,列宁也曾致电祝贺墨索里尼的政治成功,视其为同路人。甚至远在大洋彼岸的罗斯福总统,也对墨索里尼赞赏有加,还派学者前往意大利取经。墨索里尼也公开表示罗斯福是“我们的一员”。这都说明,当时的法西斯与纳粹被视为左派一脉,而非右派。
纳粹的种族制度设计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借鉴了美国民主党在南方推行的种族隔离政策,只是把黑人和白人的分隔逻辑移植到“北方人与南方人”的区分上。
那么,法西斯与纳粹何时变成了所谓的“极右”?转折点就是美军攻入集中营、揭露大屠杀真相的那一刻。集中营的惨状让罗斯福政府坐立不安,他们不愿让民主党与希特勒的左翼形象挂钩,于是施展“乾坤大挪移”,强调希特勒的极端民族主义,淡化其社会主义本质,将其硬生生推向“极右”的位置。
但民族主义本身并不等同于右派。特朗普的爱国主义是否就是极右?未必。曼德拉、甘地、丘吉尔、斯大林都带有民族主义色彩,其中既有左也有右。真正决定纳粹性质的,不是民族主义,而是其社会主义本质。戈培尔就曾明确表示:在“德意志社会主义工人党”这个称呼里,“社会主义”才是核心,“德意志”只是一个形容词。
因此,纳粹与法西斯的根本属性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后人刻意凸显的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