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nieTrump 写了: 2025年 9月 21日 12:14通缩循环就是这样的,
穷民>>购买力下降>>市场紧缩>>公司利润减少>>裁员缩薪>>进一步穷民
同时银行陷入金融危机,金融对印资产缩水,公务员吃的铁杆庄家入不敷出。
于是到了1644东林时刻。
看看你鳖的股市
版主: Softfist
DonnieTrump 写了: 2025年 9月 21日 12:14通缩循环就是这样的,
穷民>>购买力下降>>市场紧缩>>公司利润减少>>裁员缩薪>>进一步穷民
同时银行陷入金融危机,金融对印资产缩水,公务员吃的铁杆庄家入不敷出。
于是到了1644东林时刻。
看看你鳖的股市
SidRat 写了: 2025年 9月 21日 12:09粮食放两年也就成了陈化粮,不能吃了!
电动车嘛,现在中国汽车出口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这个事几年前想都不敢想的。
市场还可以再开辟,当然遇到的困难肯定会越来越大。
陈化粮可以当饲料喂猪,变成肉吃了,最后也没浪费。你为了一个出口第一的虚名,生产那么多卖不出去的电动车,换不回工资发给工人,就是浪费。
DonnieTrump 写了: 2025年 9月 21日 12:14通缩循环就是这样的,
穷民>>购买力下降>>市场紧缩>>公司利润减少>>裁员缩薪>>进一步穷民
同时银行陷入金融危机,金融对印资产缩水,公务员吃的铁杆庄家入不敷出。
于是到了1644东林时刻。
什么狗屁逻辑啊!你比章家敦还章家敦!
awaydream 写了: 2025年 9月 21日 12:12中国人口过几年就要大崩盘, 一年减少1000万以上。
不要说刁皇是个大牛逼, 就是个经济专家,
那经济都不好搞的。70-80的随风倒的老残和20-30的壮丁当然不是一回事的。
河殇计划:
石头过刀,茅草过火,人要换种。
→→→
社科院李小平:计划生育是国策,先让人口下降到3亿再说。对那些小鼻子小眼的国民就应该毫不留情的制裁。
→→→
《杨宜勇:中华民族复兴可能需要外国人来完成》发改委专家杨宜勇完成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已完成了62%。
[/quote]
在阿蚌的《人口咨询会、研讨会侧记》中,记载了杨宜勇的一句话,“杨宜勇说,我们不能与印度和那些小国家比人口密度。有人提放开生育政策是错误的。我看中国人口降到七八亿时再放开生育完全来得及,实在生育率上不来,我们还可以引进外来移民。 ”
→→→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李伟提议:引进印度移民弥补少子化问题。
→→→
青年学者、长江商学院原高级研究员 罗天昊:开放亚洲和非洲移民,或可解中国年轻人口匮乏之难。
未来20年内,应容忍亚非国家向中国大量移民,据预测,未来劳力缺口达到1亿以上,中国将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成为除美国之外,容纳全球性移民最多的国家。
→→→
安邦集团高级研员陈功、贺军:中国应该开放移民政策
SidRat 写了: 2025年 9月 21日 11:56有时间看看相关的文件吧,都是公开的,不要急于否定。
去年中国一年发电量占到了全世界的1/3,对应的制造业产能有多大,可想而知。
中国这种10亿人级别的工业规模,这在历史上都是没有出现过的,遇到问题很正常。
就像粮食多了卖不出去,总比粮食不够吃饿肚子强吧?
房子多了卖不出去总比没房子强。
为什么说傻逼死不绝?
awaydream 写了: 2025年 9月 21日 12:12中国人口过几年就要大崩盘, 一年减少1000万以上。
不要说刁皇是个大牛逼, 就是个经济专家,
那经济都不好搞的。70-80的随风倒的老残和20-30的壮丁当然不是一回事的。
画面太美不忍直视……
兔子这样爆产能需要同时能打开国际市场才行,光有产能没有市场是副作用,只能加剧内卷。当然十几年前就看到了这一点开始搞一带一路,出发点是好的但都是些狗屎国家,肉包子打狗还能让你占到便宜?
华为以前打出欧洲市场做得很好,结果被美帝一下搞死。电动车在欧洲还卖得可以但也是靠byd这种低价内卷,美帝特斯拉在中国赚这么多钱结果人家电车市场都不开放给你。tt现在也被搞掉,只能说和平崛起是不可能的,不打硬仗就不要想吃甜头。下一步应该发展海外军事基地,一方面消化过剩产能另一方面为以后打开海外各种市场提供保障。
憋国现状根本原因就是所谓的和平崛起那是绝无可能。而买办阶级的独裁统治,决定了镇压内部永远是首要任务。不把屁民逼到揭竿而起的地步,内残外忍就是统治阶级的政策。所以屁民们要么忍,要么就革命吧
DonnieTrump 写了: 2025年 9月 21日 02:56各种指标暴跌中,尤其是居民固定资产。
以前卖套资产就可以供娃来美国念书,现在2套都打不住。
汽车销量:2018–2020 连续下滑,2023–2025 再次波动,整体趋缓,尤其 2025 前 8 个月销量下降明显,说明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销量疲弱往往预示着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信心不足。
房价:财富效应减弱:房价下跌 → 居民财富缩水 → 消费意愿下降 → 影响汽车等大宗消费。
股市:2023–2024:股市表现低迷,A股成交量下降,外资流出,反映投资者对经济预期偏谨慎。股市未能承接房市降温后的财富配置需求,资本市场信心不足。
公务员和国企好像没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