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有点感慨:普通人的命运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建立一个全新的“美国新闻”版,以确保所有对美国新闻感兴趣的ID,在尊重彼此的基础上都可以畅所欲言。
版面规则
左也行,右也行,文明发帖就欢迎;粉也罢,黑也罢,互相尊重别谩骂。
回复
dashuaige(shuaige)楼主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307
帖子: 1130
注册时间: 2024年 10月 25日 22:44

#1 今天突然有点感慨:普通人的命运

帖子 dashuaige(shuaige)楼主 »

今天突然有点感慨:普通人的命运

有时候我觉得,普通人的命运,其实和国家的命运是绑在一起的。

我家两个弟弟的经历,几乎是这三十年中国底层人变化的缩影。

九十年代末到两千年初,他们初中毕业,家乡的小镇没有工厂,也没有什么工作可做。那时,村里人都在打听:哪里在招人?

听说沿海有些小厂,做手工串珠,一天干十二个小时,一个月三百块。可是要去那样的厂,还得托人找关系。我们家那会儿把一个堂兄当神一样供着,以为他能带他们出去“找口饭吃”,结果最后才发现,那不过是他的一场吹牛。

那时的生活像一口井,天空就在井口那么大,往上看,亮光有,却够不着。

穷得几乎看不见希望。我们认识的一个朋友,上大学几年期间去她男朋友家,是县城的普通家庭,对方居然都没拿出一顿肉来招待过,说实在没有办法,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甚至不如农村,因为农村至少可以种菜种粮食,实现自给自足。

后来,世界变了。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像是一下子打开了闸门——工作机会、工厂、商铺、批发市场,汹涌而来。

弟弟们也跟着浪潮走出去:一个在外面炒菜开小炒店,一个做卤料生意。

那几年,他们拼得命,钱也开始“流”起来。

他们慢慢攒下了几十万,买了车,盖了房,家里第一次有了点“中产的样子”。那种日子,不算富,但有盼头。

可是后来,浪潮退去了。

然而最近几年,小弟的饭店开在几家工厂旁边,本来工人多,生意也热闹。可慢慢地,工厂一个个不行了,工人走了,小炒店却越来越多。街上全是同样的招牌、同样的菜式,生意越分越薄,直到最后关门。

换了几个地方,都赔钱。几年积蓄没了,还欠下一堆债。

大弟的卤料店也差不多。那本是个旅游小镇,旺季人多,生意红火。可这两年游客少了,街上却新开了无数家卤料铺。

他苦苦撑着,直到现在实在难以为继,准备去城里送外卖。

那套房子是疫情时买的,如今付不起月供,只好卖掉,亏了三十万——正好把他这些年的积蓄亏得干干净净。

有时候我想,他们并不是不努力。

相反,他们努力了二十多年,守信用,勤快,能吃苦。

可时代的风向一变,他们就像被卷入浪潮的沙粒,再怎么挣扎,也只能随波漂流。

小时候我们都以为,只要人肯拼命,命运就会改变。

可后来才懂,很多时候,不是人不行,是风停了。

x1 图片
头像
cadillac(卡)
见习作家
见习作家
帖子互动: 51
帖子: 413
注册时间: 2025年 9月 14日 00:46

#2 Re: 今天突然有点感慨:普通人的命运

帖子 cadillac(卡) »

你信不信,中央的猪头,越吃越肥

Trump(敌在本能寺)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1046
帖子: 1148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日 22:00

#3 Re: 今天突然有点感慨:普通人的命运

帖子 Trump(敌在本能寺) »

像李大眼的风格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hahan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hahan 的博客
帖子互动: 943
帖子: 19233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3:48

#4 Re: 今天突然有点感慨:普通人的命运

帖子 hahan »

台湾心战的中崩小作文

急急如丧家之犬
忙忙似漏网之鱼
thinkaout(no nick)
职业作家
职业作家
帖子互动: 66
帖子: 463
注册时间: 2024年 9月 21日 22:10

#5 Re: 今天突然有点感慨:普通人的命运

帖子 thinkaout(no nick) »

同感同感。我以前以为自己牛逼,聪明过人,尤其是当了法考题被学生访学奉承几句就找不着北。其实就是小镇做题家,会考试,赶上了改开的风口,有机会来了美国。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我还在老家修地球,聪明有个卵用。

dashuaige 写了: 2025年 10月 16日 19:58

今天突然有点感慨:普通人的命运

有时候我觉得,普通人的命运,其实和国家的命运是绑在一起的。

我家两个弟弟的经历,几乎是这三十年中国底层人变化的缩影。

九十年代末到两千年初,他们初中毕业,家乡的小镇没有工厂,也没有什么工作可做。那时,村里人都在打听:哪里在招人?

听说沿海有些小厂,做手工串珠,一天干十二个小时,一个月三百块。可是要去那样的厂,还得托人找关系。我们家那会儿把一个堂兄当神一样供着,以为他能带他们出去“找口饭吃”,结果最后才发现,那不过是他的一场吹牛。

那时的生活像一口井,天空就在井口那么大,往上看,亮光有,却够不着。

穷得几乎看不见希望。我们认识的一个朋友,上大学几年期间去她男朋友家,是县城的普通家庭,对方居然都没拿出一顿肉来招待过,说实在没有办法,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甚至不如农村,因为农村至少可以种菜种粮食,实现自给自足。

后来,世界变了。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像是一下子打开了闸门——工作机会、工厂、商铺、批发市场,汹涌而来。

弟弟们也跟着浪潮走出去:一个在外面炒菜开小炒店,一个做卤料生意。

那几年,他们拼得命,钱也开始“流”起来。

他们慢慢攒下了几十万,买了车,盖了房,家里第一次有了点“中产的样子”。那种日子,不算富,但有盼头。

可是后来,浪潮退去了。

然而最近几年,小弟的饭店开在几家工厂旁边,本来工人多,生意也热闹。可慢慢地,工厂一个个不行了,工人走了,小炒店却越来越多。街上全是同样的招牌、同样的菜式,生意越分越薄,直到最后关门。

换了几个地方,都赔钱。几年积蓄没了,还欠下一堆债。

大弟的卤料店也差不多。那本是个旅游小镇,旺季人多,生意红火。可这两年游客少了,街上却新开了无数家卤料铺。

他苦苦撑着,直到现在实在难以为继,准备去城里送外卖。

那套房子是疫情时买的,如今付不起月供,只好卖掉,亏了三十万——正好把他这些年的积蓄亏得干干净净。

有时候我想,他们并不是不努力。

相反,他们努力了二十多年,守信用,勤快,能吃苦。

可时代的风向一变,他们就像被卷入浪潮的沙粒,再怎么挣扎,也只能随波漂流。

小时候我们都以为,只要人肯拼命,命运就会改变。

可后来才懂,很多时候,不是人不行,是风停了。

回复

回到 “美国新闻(USA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