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俩作者,
俩通讯就是了,
然后标个equal contribution。
就这都能闹翻,
真可谓东亚卷的属性。
版主: Softfist

杨树李树不能混栽。

宇称之后李跟杨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几年写了30多篇,多数都是杨带着李,李还要求署名顺序轮着来,这才把杨整崩溃了。如果不是宇称沾了光,杨怎么可能答应这样的协议?杨明明是宇称二作却想装成自己是老板发明人李是助手,而李心想这个你分了我的一半那你以后所有的我都要分一半,两人都不是善茬



搞粒子物理的都是非常petty的小人物 寄生虫 他们的工作创造不出来实际的价值 所以心眼很小
他们是比孔乙己还要可怜的小人物 捧着手里的几个茴香豆 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生怕别人被偷了去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老杨年轻时很愣,特别较真,面对pauli这种级别的大咖的质疑都毫无畏惧,坚信自己就是对的,对的就是对的没道理可讲。他成名多年以后才学会比较圆滑,讲分寸,能取舍。。。我内心更欣赏年轻时的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