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5 04:08:13 来源: 华人生活网 北京
美国最高法院在2023年裁定禁止高校招生中使用“种族偏好”(affirmative action)后,短短两年间,美国高等教育版图已出现显著变化。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美最具象征意义的常春藤名校哈佛大学,亚裔新生比例持续攀升,而黑人学生的占比则显著下降。这份报告,正在重新定义“公平入学”在美国社会的意义。
哈佛大学10月23日公布了2029届新生概况。数据显示:亚裔学生占比达41%,高于去年的37%,更远超2023年的29.8%;黑人学生比例降至11.5%,较去年减少2.5个百分点,较2023年下降2.6个百分点,与2020年相比则下降5.1个百分点;西班牙裔或拉丁裔学生占约11%;美洲原住民、太平洋岛裔及夏威夷原住民合计约2%。这意味着,哈佛校园的族群结构正发生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转变——亚裔人数首次超过所有其他少数族裔的总和。
招生与助学主任威廉·费茨西蒙斯(William Fitzsimmons)在声明中强调,新生来自“世界各地的城市、乡村与农场”,并表示:“无论背景如何,他们能进哈佛,是因为都具备改变世界的非凡潜力。”不过,这份“多元”声明未能掩盖外界最关心的现实:在废除“种族加分”政策之后,美国大学招生的平衡正在重新被打破。
2023年,美国最高法院以6比3裁定支持原告——“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认定哈佛与北卡大学在招生中对亚裔申请者存在系统性歧视,违反《民权法》。该组织创始人爱德华·布鲁姆(Edward Blum)当时表示:“录取应基于个人能力,而非肤色。” 裁决生效后,全美大学被迫停止以种族为依据的录取政策。这项决定被川普称为“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平权时刻”,但也让支持多元的教育界人士感叹“多样性工程”遭受重创。随后,该组织继续向军方施压,要求军事院校也取消种族考量。今年秋天,西点军校与空军学院与原告达成和解,停止在招生中考虑种族背景;海岸防卫学院则成为最新被起诉的目标。
在政策层面,川普总统上任后持续扩大对大学的监管力度。他多次强调,《民权法》禁止在招聘与录取中实施种族偏好,并于今年8月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全国高校公开按种族与性别划分的录取率、平均GPA与SAT分数。白宫发言人称,此举旨在“恢复招生的透明度与公平性”,也是川普反对“多元、公平、包容”(DEI)体系的一部分。批评者则认为,这是一种“去政治正确”的行政手段——表面上是透明,实质上是进一步削弱少数族裔机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名校取消了SAT和ACT等标准化考试要求,改以申请者短文或个人陈述取代。但外界质疑,这种做法反而成为新的“意识形态筛选”工具。美国智库戈德华特研究所(Goldwater Institute)教育政策主任马修·拜恩伯格(Matthew Beienburg)指出:招生官可凭主观印象决定谁更‘多元’、谁更‘正义’,这只是换了方式继续种族优先。”
目前,包括哈佛、哥伦比亚、加州大学系统在内的多所名校仍在讨论是否重新恢复标准化考试。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学院已于去年重新要求SAT成绩,认为考试“是确保公平的重要工具”。根据哈佛官方数据:今年共有47,893人申请,仅录取2,003人,最终入学1,675人;录取率为4.2%;约一半学生可获得全额学费减免;国际学生占比15%,来自92个国家及全美50个州。在全球申请者激增的背景下,哈佛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也进一步挤压了美国本土申请者的名额。
种族加分制度的废除,被视为亚裔家庭的胜利,却也引发新的伦理争论。亚裔比例创纪录的同时,黑人与西班牙裔比例下降,被一些人视为“逆向不公”。哈佛社会学教授指出,“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之间的拉扯,将成为未来美国教育的核心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