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讯 于 2023-01-21 08:30:3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3863 次)
“要扎根中国,不要把自己当外人”,2020年科技峰会上,戴尔大中华区董事长侃侃而谈“要融入本地”。
然而不到3年,戴尔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弯。据《日经亚洲新闻》消息,美国计算机制造巨头戴尔,计划到2024年全面停用中国芯片,还在2年内将50%的产能迁出中国。
戴尔大刀阔斧去“中国化”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国内网友热议,很多人称“不会再考虑买戴尔产品。”
中国是戴尔全球营收排名第二的国家,冒着自断财路的风险去中国化,戴尔意欲何为?
停用芯片转移产能,为哪般?
戴尔与中国并非没有“蜜月期”。1995年,戴尔首次进入中国便享受了大量政策红利,相继在厦门、成都、昆山等地建立了工厂,并为其供应了75%的产能。工信部数据显示,此后20余年戴尔85%的供应链都在中国。戴尔能长期稳居全球PC出货量前三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供应链。
然而,戴尔却计划着“去中国化”。
这场决绝退场预谋已久。天眼查显示,戴尔在中国的20余家分支机构,目前已有8家被注销。为配合戴尔的目标,全球最大电源供应商早已在泰国建厂,今年6月正式启用。
另外,戴尔的两大主力代工厂也正在不断扩大越南的产能,并且斥资6000万美元,兴建新厂。据芯片供应商介绍,2022年年底戴尔就告知他们要显著减少使用中国制造的芯片,“只是没想到这次的目标如此激进。”
“伤筋动骨”背后不难看美欧供应链去中国化的决心。
此前苹果已与34家中国供应商终止合作,正在加速撤出中国,还将中企推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要求果链立讯精密“在海外做更多工作”。耐克、三星、富士康等也都纷纷关闭中国工厂,将产能转向东南亚,戴尔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趋势已经无法逆转。
近日CNBC的一份调研报告也指出,52%的美国公司计划在2023年推动供应链回流,德国软件开发巨头SAP董事会成员更是扬言“供应链规则已经改变,中国供应链并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强大……”
千禧年以来,中国牢牢占据供应链中心位置,产品横扫全球。人工成本仅仅是欧美的1/8,但随着中国的生活消费水平的提升,这一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此前,美企通用电气将热水器生产线撤回本国,投产一年后却得出一个颠覆认知的结论:美国建厂的整体成本比中国还低了5%。
玻璃大王曹德旺也曾在访问中介绍,“中国除了人工成本便宜外,其他什么都贵。美国除了人工贵,其他什么都便宜。”
虽然短时间内还无法超越,但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制造原本的优势并非牢不可破。
fancyorange 发表评论于 2023-01-21 08:52:00
中国制造让包子的蛮横任性给彻底毁掉了
shanghai70 发表评论于 2023-01-21 08:51:00
全球化需要建立在共同价值观上,感谢习皇让大家意识到独裁者真面目
注册怎么这么难 发表评论于 2023-01-21 08:43:00
自断财路?哈哈,太高看自己了。没有中国的年代,美国照样是全球霸主
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2023-01-21 08:42:40
俄乌战争新冠疫情打破的两大迷思:德国需要俄国的石油天然气;美帝需要天朝的供应链。实际情况是俄国需要德国天然气订单,中国需要美帝的市场输出产品。
弯刀月 发表评论于 2023-01-21 08:42:00
全球化就是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浪费
AllisaQ 发表评论于 2023-01-21 08:36:46
五毛说,一个没有竞争力,一个被中国淘汰的产品,为了生存远离中国吧
又一美巨头停用“中国芯”,将50%产能迁出大陆
版主: Zephyrca, HBBH
Re: 又一美巨头停用“中国芯”,将50%产能迁出大陆
这篇文章没说正确,世界大厂要退出中国的原因。zczna 写了: 2023年 1月 21日 12:03 文章来源: 腾讯 于 2023-01-21 08:30:3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3863 次)
“要扎根中国,不要把自己当外人”,2020年科技峰会上,戴尔大中华区董事长侃侃而谈“要融入本地”。
然而不到3年,戴尔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弯。据《日经亚洲新闻》消息,美国计算机制造巨头戴尔,计划到2024年全面停用中国芯片,还在2年内将50%的产能迁出中国。
戴尔大刀阔斧去“中国化”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国内网友热议,很多人称“不会再考虑买戴尔产品。”
中国是戴尔全球营收排名第二的国家,冒着自断财路的风险去中国化,戴尔意欲何为?
停用芯片转移产能,为哪般?
戴尔与中国并非没有“蜜月期”。1995年,戴尔首次进入中国便享受了大量政策红利,相继在厦门、成都、昆山等地建立了工厂,并为其供应了75%的产能。工信部数据显示,此后20余年戴尔85%的供应链都在中国。戴尔能长期稳居全球PC出货量前三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供应链。
然而,戴尔却计划着“去中国化”。
这场决绝退场预谋已久。天眼查显示,戴尔在中国的20余家分支机构,目前已有8家被注销。为配合戴尔的目标,全球最大电源供应商早已在泰国建厂,今年6月正式启用。
另外,戴尔的两大主力代工厂也正在不断扩大越南的产能,并且斥资6000万美元,兴建新厂。据芯片供应商介绍,2022年年底戴尔就告知他们要显著减少使用中国制造的芯片,“只是没想到这次的目标如此激进。”
“伤筋动骨”背后不难看美欧供应链去中国化的决心。
此前苹果已与34家中国供应商终止合作,正在加速撤出中国,还将中企推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要求果链立讯精密“在海外做更多工作”。耐克、三星、富士康等也都纷纷关闭中国工厂,将产能转向东南亚,戴尔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趋势已经无法逆转。
近日CNBC的一份调研报告也指出,52%的美国公司计划在2023年推动供应链回流,德国软件开发巨头SAP董事会成员更是扬言“供应链规则已经改变,中国供应链并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强大……”
千禧年以来,中国牢牢占据供应链中心位置,产品横扫全球。人工成本仅仅是欧美的1/8,但随着中国的生活消费水平的提升,这一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此前,美企通用电气将热水器生产线撤回本国,投产一年后却得出一个颠覆认知的结论:美国建厂的整体成本比中国还低了5%。
玻璃大王曹德旺也曾在访问中介绍,“中国除了人工成本便宜外,其他什么都贵。美国除了人工贵,其他什么都便宜。”
虽然短时间内还无法超越,但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制造原本的优势并非牢不可破。
fancyorange 发表评论于 2023-01-21 08:52:00
中国制造让包子的蛮横任性给彻底毁掉了
shanghai70 发表评论于 2023-01-21 08:51:00
全球化需要建立在共同价值观上,感谢习皇让大家意识到独裁者真面目
注册怎么这么难 发表评论于 2023-01-21 08:43:00
自断财路?哈哈,太高看自己了。没有中国的年代,美国照样是全球霸主
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2023-01-21 08:42:40
俄乌战争新冠疫情打破的两大迷思:德国需要俄国的石油天然气;美帝需要天朝的供应链。实际情况是俄国需要德国天然气订单,中国需要美帝的市场输出产品。
弯刀月 发表评论于 2023-01-21 08:42:00
全球化就是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浪费
AllisaQ 发表评论于 2023-01-21 08:36:46
五毛说,一个没有竞争力,一个被中国淘汰的产品,为了生存远离中国吧
其实不一定是它们要退出,也不是它们要停用“中国芯”,是因为在中国买不到先进芯片了。“买不到”和“停用”,文字上差不多,但义意上差很多。
Re: 又一美巨头停用“中国芯”,将50%产能迁出大陆
也有可能。foxrun123 写了: 2023年 1月 21日 13:23 这篇文章没说正确,世界大厂要退出中国的原因。
其实不一定是它们要退出,也不是它们要停用“中国芯”,是因为在中国买不到先进芯片了。“买不到”和“停用”,文字上差不多,但义意上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