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tian 写了: 2025年 4月 21日 20:12
这纯属谣言了
C919本来就是要和320 737竞争的,本省设计起点很高,复合材料空气动力设计都很好,最后发动机被打压搞个1C, 不过就是这样C919运营成本也只是稍高一点。
737 max那个椭圆发动机舱就efficient了?搞个什么MCAS来平衡抬头问题也efficient吗?C919比10年前的320强,比最新批次的油耗高一些
不过中国搞迭代,这些都不是问题,可以慢慢改进。网上说今年预计生产50架,2029年产量到250架
其实现在关键是发动机,现在还用LEAP1C,早点用上自己CJ1000A才是重要的
已经采购上千台赛峰发动机了,国产发动机铲子自己都说要到2030年以后了
*********************
千台发动机订单,花落法国赛峰集团,为何CJ1000A还没动静?
法国赛峰集团近期获得了来自中国商飞的大量发动机订单 ,这一消息再次凸显了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全球领先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赛峰集团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性能,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
赛峰集团的成功并非偶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就开始与美国合作开发CFM56系列发动机,这一合作不仅帮助法国获得了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也为其在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目前, 赛峰集团的LEAP系列发动机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商用飞机发动机之一 ,其在性能、燃油效率和环保性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
相比之下,中国自主研发的CJ1000A发动机项目仍在稳步推进中。这款发动机专为中国商飞的C919客机设计,旨在实现国产化替代。然而, CJ1000A的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最初计划在2020年投入使用的CJ1000A发动机,现已推迟到2030年。这一延迟反映了国产化路程的艰难,但也显示出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追求自主的决心。
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据统计,截至目前, 中国航空动力行业共生产了超过7万台航空发动机 ,涵盖了涡桨、涡喷、涡扇、涡轴等各类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基本能够满足国防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需求,显示出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航空发动机产业体系,具备了高性能军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保障能力。
然而,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技术差距。尽管 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在核心技术和材料科学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其次是市场竞争力。目前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主要被美国通用电气、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和法国赛峰等公司主导,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正在积极应对。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中国还在积极推动军民融合,通过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提升整体产业水平。
展望未来,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随着中国航空市场的快速增长,对国产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同时,国家对航空发动机产业的政策支持也在不断加强。 2015年,中国政府在“两会”期间首次将“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并启动国家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重大科技专项(即“两机”重大专项)。这一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总的来说,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尽管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中国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航空发动机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不仅会改变全球航空市场的竞争格局,更将加快中国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的转变。
法国赛峰集团近期获得了来自中国商飞的大量发动机订单 ,这一消息再次凸显了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领先地位。作为全球领先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赛峰集团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性能,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
赛峰集团的成功并非偶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就开始与美国合作开发CFM56系列发动机,这一合作不仅帮助法国获得了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也为其在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目前, 赛峰集团的LEAP系列发动机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商用飞机发动机之一 ,其在性能、燃油效率和环保性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
相比之下,中国自主研发的CJ1000A发动机项目仍在稳步推进中。这款发动机专为中国商飞的C919客机设计,旨在实现国产化替代。然而, CJ1000A的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最初计划在2020年投入使用的CJ1000A发动机,现已推迟到2030年。这一延迟反映了国产化路程的艰难,但也显示出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追求自主的决心。
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据统计,截至目前, 中国航空动力行业共生产了超过7万台航空发动机 ,涵盖了涡桨、涡喷、涡扇、涡轴等各类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基本能够满足国防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需求,显示出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航空发动机产业体系,具备了高性能军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保障能力。
然而,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技术差距。尽管 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在核心技术和材料科学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其次是市场竞争力。目前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主要被美国通用电气、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和法国赛峰等公司主导,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正在积极应对。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中国还在积极推动军民融合,通过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提升整体产业水平。
展望未来,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随着中国航空市场的快速增长,对国产航空发动机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同时,国家对航空发动机产业的政策支持也在不断加强。 2015年,中国政府在“两会”期间首次将“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并启动国家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重大科技专项(即“两机”重大专项)。这一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总的来说,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尽管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中国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航空发动机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不仅会改变全球航空市场的竞争格局,更将加快中国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