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蓉蓉和把套:新冠揭秘(4)即将登场的双价新变种疫苗
版主: huangchong
-
- 论坛支柱
2023-24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Highly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801
- 帖子: 9549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0:23
给蓉蓉和把套:新冠揭秘(4)即将登场的双价新变种疫苗
(我刚在文学城写的文章)
在你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先问你两个问题,你看看能不能答上来,然后再决定有没有必要花时间来读我的文。
1. 所谓的“抗体",是否等同于咱们常说的“群体免疫”中的免疫?
2. 瑞辉和莫德纳正在向FDA申请通过的针对Omicron 新变种的更新booster--- the so called "bivalent" (双价疫苗)里,抗体数目是原先的多少倍?
如果两个问题你都很清楚,save your time; this article is not for you. 如果你甚至都不知道bivalent 的意思,那你真该好好读每一个字。
新变种疫苗的特点
这里真是非常有意思啊,假如你看最近的主流媒体关于新变种疫苗的报道,我举一篇 New York Time 昨天的新闻,这个杂志你信是吧,这算“主流”是吧?你读一读,看看都有什么信息:
https://www.nytimes.com/2022/08/23/us/p ... biden.html
1)希望九月份就上市
2)12岁以上都能打
3)The agency has “extremely good” data showing that the shots are safe and will be effective.
打住!先别往下看!我现在让你猜一猜,这个extremely good data指的是啥,我估计你心里想的是和之前一样的“第三期 Phase III human trial”对吧?
4) Unlike earlier shots, the redesigned formulations have not been tested widely on humans; instead, the companies have submitted data from mice trials.
也就是说,这次是在动物身上试验完后,就直接大规模给群众(你!)打了。
这还不是我说的有意思的地方。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曾经也在这种官方主流媒体上反复强调的,现在都不提了。我先卖个关子,咱们最后再讲这个刻意被隐去的信息是啥。
我在这一部分想强调的是,专家们认为现在已经不需要再花时间搞Phase III了,因为大家已经足够了解如何来设计这个疫苗。很多人听了后觉得,对啊,不就是把变种那里换一换吗?最坏的情况,不work就是了。
不是这样的呀!这里面还有一样重大改动,就是我上面说的,刚开始被天真的媒体不小心暴露出来了,后来再也不提的一个地方。此处只要记住,新变种疫苗没有经过人体实验,because YOU are part of the experiment.
抗体等于群体免疫吗?
(继续卖关子,因为你一定要先了解抗体是怎么回事,才能理解我最后说的那一点的重要性。)我记得最初开打疫苗的时候,很多人打完后几个月还去测一下抗体的数目。这个数目要是太低,认为疫苗已经无效,该打新的了。首先,这是错误的。下面是CDC自己官方解释这个问题的文章: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 ... -work.html
我们的免疫主要是靠 T cells 这种“记忆细胞”来作用的。即使你的体内抗体数目已经很低,甚至为0,只要还有这种“记忆”,还是可以继续保护你(假设没有变种的情况下)。所以有好多疫苗,一打十几年都有效,难道你的身体里一直有它的抗体存在吗?早没了。但是人家病毒稳定啊!
这里就牵扯到mRNA疫苗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它的保护范围(spectrum)非常的窄。之所以老是要喊“新变种来了,要修改疫苗”,就是因为它的保护范围太窄了。它就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变种设计的。你打完几个月,抗体虽然降低了,但是记忆还在,如果没有变种的话,你完全不需要打任何后续针。
现在问题就来了——一个病毒整天变,你还用一种频谱很窄的疫苗设计,你这是要累死(打死)大家吗?
问:“那抗体多点儿有啥不好?”
我反问:“首先,你知道药片那种复合维生素吃多了,有啥不好啊?”
你的肾脏受不了!我有一个同事教授,他就是研究复合维生素的,他说你要是长期吃,即使按照药瓶上推荐的量,不过量吃,也很可能会对肾脏造成负担。抗体就更是如此,抗体太多对你的肾脏是巨大的负担和挑战,甚至可以称之为“肾毒”。这只是其一。
其二,由于mRNA疫苗保护谱太窄,一旦变种换了,这些“废抗体”遇到新病毒后还有可能产生ADE效应。
又问:“频谱窄?不是对所有变种都防重症吗?”
我答:“这个我在系列的第一篇(链接放到最后)里解释过,防重症的机理,与抗体完全无关。”这也是为啥,早期的瑞辉疫苗其实是防感染的。还记得瑞辉当年汇报的第三期实验95%保护率吗?那是啥?不是防重症啊,是防感染。因为那时候就是“对的”变种,在保护谱之内。
那这一部分的结论是啥?对于一个变异很快的病毒,是无法依靠mRNA来产生“群体免疫”的。事实上,天然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才是“广谱”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就是靠“非特异性免疫,innate immunity”,而不是抗体,来保护我们的。啥都要抗体,免疫系统就废了。
媒体整天告诉你,感染后也可以再感染,那个的概率,比你打了疫苗后中招的概率,要小太多了。
Bivalent vaccines 威武!
在了解了抗体之后,我终于可以告诉你,被早期媒体披露而后来隐藏的那一点“威武”。请看6月22号的新闻,那个时候bivalent刚出来:
https://www.forbes.com/sites/madelineha ... 1a1b9726c7
文中说:"The bivalent booster caused a more than five-fold jump in the levels of omicron subvariant-specific neutralizing antibodies—which can target the virus and prevent it from replicating—a month after receiving the 50 microgram dose, regardless of prior infection, Moderna said."
看到了吧?这个是莫德纳亲口说的,你看它现在还敢说吗?你在官方媒体上,现在还能不能找到这个字眼儿?
结束语:我说了这么多,你也了解到 1)bivalent疫苗抗体数目翻5倍, 2) 没有经过人体实验的事实。你要是还抢着去打,我只能说:
我敬你是条汉子。
I respect you as a hanzi.
我对于所有愿意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奉献给科学实验的英雄,都无比崇敬。
附:新冠揭秘(1)特效药与防重症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46 ... 15753.html
新冠揭秘(2)福齐博士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46 ... 21975.html
新冠揭秘(3)刺突蛋白与卵巢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46 ... 27396.html
在你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先问你两个问题,你看看能不能答上来,然后再决定有没有必要花时间来读我的文。
1. 所谓的“抗体",是否等同于咱们常说的“群体免疫”中的免疫?
2. 瑞辉和莫德纳正在向FDA申请通过的针对Omicron 新变种的更新booster--- the so called "bivalent" (双价疫苗)里,抗体数目是原先的多少倍?
如果两个问题你都很清楚,save your time; this article is not for you. 如果你甚至都不知道bivalent 的意思,那你真该好好读每一个字。
新变种疫苗的特点
这里真是非常有意思啊,假如你看最近的主流媒体关于新变种疫苗的报道,我举一篇 New York Time 昨天的新闻,这个杂志你信是吧,这算“主流”是吧?你读一读,看看都有什么信息:
https://www.nytimes.com/2022/08/23/us/p ... biden.html
1)希望九月份就上市
2)12岁以上都能打
3)The agency has “extremely good” data showing that the shots are safe and will be effective.
打住!先别往下看!我现在让你猜一猜,这个extremely good data指的是啥,我估计你心里想的是和之前一样的“第三期 Phase III human trial”对吧?
4) Unlike earlier shots, the redesigned formulations have not been tested widely on humans; instead, the companies have submitted data from mice trials.
也就是说,这次是在动物身上试验完后,就直接大规模给群众(你!)打了。
这还不是我说的有意思的地方。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曾经也在这种官方主流媒体上反复强调的,现在都不提了。我先卖个关子,咱们最后再讲这个刻意被隐去的信息是啥。
我在这一部分想强调的是,专家们认为现在已经不需要再花时间搞Phase III了,因为大家已经足够了解如何来设计这个疫苗。很多人听了后觉得,对啊,不就是把变种那里换一换吗?最坏的情况,不work就是了。
不是这样的呀!这里面还有一样重大改动,就是我上面说的,刚开始被天真的媒体不小心暴露出来了,后来再也不提的一个地方。此处只要记住,新变种疫苗没有经过人体实验,because YOU are part of the experiment.
抗体等于群体免疫吗?
(继续卖关子,因为你一定要先了解抗体是怎么回事,才能理解我最后说的那一点的重要性。)我记得最初开打疫苗的时候,很多人打完后几个月还去测一下抗体的数目。这个数目要是太低,认为疫苗已经无效,该打新的了。首先,这是错误的。下面是CDC自己官方解释这个问题的文章: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 ... -work.html
我们的免疫主要是靠 T cells 这种“记忆细胞”来作用的。即使你的体内抗体数目已经很低,甚至为0,只要还有这种“记忆”,还是可以继续保护你(假设没有变种的情况下)。所以有好多疫苗,一打十几年都有效,难道你的身体里一直有它的抗体存在吗?早没了。但是人家病毒稳定啊!
这里就牵扯到mRNA疫苗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它的保护范围(spectrum)非常的窄。之所以老是要喊“新变种来了,要修改疫苗”,就是因为它的保护范围太窄了。它就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变种设计的。你打完几个月,抗体虽然降低了,但是记忆还在,如果没有变种的话,你完全不需要打任何后续针。
现在问题就来了——一个病毒整天变,你还用一种频谱很窄的疫苗设计,你这是要累死(打死)大家吗?
问:“那抗体多点儿有啥不好?”
我反问:“首先,你知道药片那种复合维生素吃多了,有啥不好啊?”
你的肾脏受不了!我有一个同事教授,他就是研究复合维生素的,他说你要是长期吃,即使按照药瓶上推荐的量,不过量吃,也很可能会对肾脏造成负担。抗体就更是如此,抗体太多对你的肾脏是巨大的负担和挑战,甚至可以称之为“肾毒”。这只是其一。
其二,由于mRNA疫苗保护谱太窄,一旦变种换了,这些“废抗体”遇到新病毒后还有可能产生ADE效应。
又问:“频谱窄?不是对所有变种都防重症吗?”
我答:“这个我在系列的第一篇(链接放到最后)里解释过,防重症的机理,与抗体完全无关。”这也是为啥,早期的瑞辉疫苗其实是防感染的。还记得瑞辉当年汇报的第三期实验95%保护率吗?那是啥?不是防重症啊,是防感染。因为那时候就是“对的”变种,在保护谱之内。
那这一部分的结论是啥?对于一个变异很快的病毒,是无法依靠mRNA来产生“群体免疫”的。事实上,天然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才是“广谱”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就是靠“非特异性免疫,innate immunity”,而不是抗体,来保护我们的。啥都要抗体,免疫系统就废了。
媒体整天告诉你,感染后也可以再感染,那个的概率,比你打了疫苗后中招的概率,要小太多了。
Bivalent vaccines 威武!
在了解了抗体之后,我终于可以告诉你,被早期媒体披露而后来隐藏的那一点“威武”。请看6月22号的新闻,那个时候bivalent刚出来:
https://www.forbes.com/sites/madelineha ... 1a1b9726c7
文中说:"The bivalent booster caused a more than five-fold jump in the levels of omicron subvariant-specific neutralizing antibodies—which can target the virus and prevent it from replicating—a month after receiving the 50 microgram dose, regardless of prior infection, Moderna said."
看到了吧?这个是莫德纳亲口说的,你看它现在还敢说吗?你在官方媒体上,现在还能不能找到这个字眼儿?
结束语:我说了这么多,你也了解到 1)bivalent疫苗抗体数目翻5倍, 2) 没有经过人体实验的事实。你要是还抢着去打,我只能说:
我敬你是条汉子。
I respect you as a hanzi.
我对于所有愿意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奉献给科学实验的英雄,都无比崇敬。
附:新冠揭秘(1)特效药与防重症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46 ... 15753.html
新冠揭秘(2)福齐博士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46 ... 21975.html
新冠揭秘(3)刺突蛋白与卵巢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46 ... 27396.html
上次由 Highly 在 2022年 8月 25日 14:20 修改。
Re: 给蓉蓉和把套:新冠揭秘(4)即将登场的双链新变种疫苗
谁翻的“双链疫苗”?意思是说里面是俩mRNA序列掺起来吧?一般我们生物千老管这叫做双价疫苗,意思是说里面有针对两种毒株的抗原。mRNA疫苗是新事物,这玩意要双价,最简单的办法俩mRNA参起来,所以叫他双链也不算太离谱。但是生物学里双链是有其他意思的,乱用就不合礼法。
新疫苗,我也觉得打不打无所谓了,流行成这样,很大一部分人都已经自然免疫了,群免确实已经完成了。这样的情况跟1918之后的流感流行没多大区别。变种一年一个,你才打了BA5,隔天又有人兴高采烈报告南美发现BA85了。
这个COVID19,别的说不准,是历史上最政治化的流行病,这个是确定无疑的。
新疫苗,我也觉得打不打无所谓了,流行成这样,很大一部分人都已经自然免疫了,群免确实已经完成了。这样的情况跟1918之后的流感流行没多大区别。变种一年一个,你才打了BA5,隔天又有人兴高采烈报告南美发现BA85了。
这个COVID19,别的说不准,是历史上最政治化的流行病,这个是确定无疑的。
Re: 给蓉蓉和把套:新冠揭秘(4)即将登场的双链新变种疫苗
这句话最好在发表稿里改改。普通疫苗里根本没有抗体,里面只有抗原。核酸(mRNA或者DNA)疫苗就更特殊,里面只有抗原的基因信息,连抗原分子本身都没有。
2. 瑞辉和莫德纳正在向FDA申请通过的针对Omicron 新变种的更新booster--- the so called "bivalent" (双链疫苗)里,抗体数目是原先的多少倍?
-
- 论坛支柱
CanGuanGong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392
- 帖子: 8889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8:05
Re: 给蓉蓉和把套:新冠揭秘(4)即将登场的双链新变种疫苗
“事实上,天然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才是“广谱”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就是靠“非特异性免疫,innate immunity”,而不是抗体,来保护我们的。”
针对新冠,天然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和打MRNA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有什么不同么?哪个是广谱,哪个不是?看你这意思好像二者产生的抗体不同。
针对新冠,天然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和打MRNA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有什么不同么?哪个是广谱,哪个不是?看你这意思好像二者产生的抗体不同。
Re: 给蓉蓉和把套:新冠揭秘(4)即将登场的双链新变种疫苗
尼玛,疫苗比病毒慢太多!都得过了再打有屁用!而且这疫苗感觉纯粹是骗钱的啊,别说人,连他妈猴子都没上啊!这就往人身体里扎!草菅人命,莫过于此!
Re: 给蓉蓉和把套:新冠揭秘(4)即将登场的双链新变种疫苗
CanGuanGong 写了: 2022年 8月 24日 20:34 “事实上,天然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才是“广谱”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就是靠“非特异性免疫,innate immunity”,而不是抗体,来保护我们的。”
针对新冠,天然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和打MRNA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有什么不同么?哪个是广谱,哪个不是?看你这意思好像二者产生的抗体不同。
对于spike蛋白来说,都一样的窄谱。感染一次,一般就一个毒株,那你也只能认识这位毒株上的spike蛋白。单序列mRNA疫苗(头三针都是)目前也只提供一种spike蛋白。顶上说的双链疫苗(双联疫苗?),可能是把两个毒株的spike序列 掺一起,所以还稍微广谱一点点。
不同的是,真病毒感染以后,病度上很多其他蛋白也会被免疫系统记住,尤其是很多包在病毒颗粒里面的蛋白。这些蛋白一般不需要面对体液里的抗体(所以没有变化的动力),而且它们有各种非常精妙的功能,所以蛋白质序列通常不怎么做大的变化。这些蛋白会被细胞切了以后呈现给免疫系统,当作案犯指纹记住。
所以用灭活病毒做疫苗,如果能够保证质量,确实是最好的,因为它呈现给身体的抗原更丰富,更接近真货。我们这些只打过mRNA疫苗的人,和打过灭活疫苗的人,其实免疫系统是不大一样的。我们的免疫系统只认识spike蛋白,甚至有人只认识spike的一部分(RBD,现在有只用rbd做疫苗的,其实不是好主意),而别人可以认识病毒上很多别的蛋白质。
问题就是,其实冠状病毒相当娇气,做高质量的病毒制品不大容易。
当然如果某病毒自己谦虚地作为普通感冒感染你一下,那你就赚大发了。
不过这句话也不对 ,先天免疫针对的是某一类分子,比如双链RNA(许多RNA病毒复制时的特征),或者细菌细胞壁上的酯类(医学上老名字叫“热原” pyrogen,非常中医),真菌的多糖等等。这个免疫方式对已经在人类里面流行的病毒通常是不大管用的(管用的话人还会得流感吗,还会得covid吗)。因为对病毒核酸的识别,只有病毒已经进了细胞才能被活化,而很多病毒也早就演化出来抑制这些系统的功能。这种先天免疫是完全没法取代获得性免疫的,不能说因为有了神奇的先天免疫,我们就不需要打疫苗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就是靠“非特异性免疫,innate immunity”,而不是抗体,来保护我们的
脊椎动物的抗体机制,是一种比较晚近的进化成果,它对脊椎动物的成功是有重大作用的。先天免疫则是一种相当古老的系统,主要问题是不灵活,应变能力不强。
-
- 论坛支柱
CanGuanGong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392
- 帖子: 8889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18:05
Re: 给蓉蓉和把套:新冠揭秘(4)即将登场的双链新变种疫苗
卧槽,专业呀!谢谢!哥相信你是钱老了huangchong 写了: 2022年 8月 24日 21:20 对于spike蛋白来说,都一样的窄谱。感染一次,一般就一个菌株,那你也只能认识这位菌株上的spike蛋白。单序列mRNA疫苗(头三针都是)目前也只提供一种spike蛋白。顶上说的双链疫苗(双联疫苗?),可能是把两个毒株的spike序列 掺一起,所以还稍微广谱一点点。
不同的是,真病毒感染以后,病度上很多其他蛋白也会被免疫系统记住,尤其是很多包在病毒颗粒里面的蛋白。这些蛋白一般不需要面对抗体(所以没有变化的动力),而且它们有各种非常精妙的功能,所以蛋白质序列通常不怎么做大的变化。这些蛋白会被细胞切了以后呈现给免疫系统,当作案犯指纹记住。
所以用灭活病毒做疫苗,如果能够保证质量,确实是最好的,因为它呈现给身体的抗原更丰富,更接近真货。我们这些只打过mRNA疫苗的人,和打过灭活疫苗的人,其实免疫系统是不大一样的。我们的免疫系统只认识spike蛋白,甚至有人只认识spike的一部分(RBD,现在有只用rbd做疫苗的,其实不是好主意),而别人可以认识病毒上很多别的蛋白质。
问题就是,其实冠状病毒相当娇气,做高质量的病毒制品不大容易。
当然如果某病毒自己谦虚地作为普通感冒感染你一下,那你就赚大发了。
不过这句话也不对 ,先天免疫针对的是某一类分子,比如双链RNA(许多RNA病毒复制时的特征),或者细菌细胞壁上的酯类(医学上老名字叫“热源”,非常中医),真菌的多糖等等。这个免疫方式对已经在人类里面流行的病毒通常是不大管用的(管用的话人还会得流感吗,还会得covid吗)。因为对病毒核酸的识别,只有病毒已经进了细胞才能被活化,而很多病毒也早就演化出来抑制这些系统的功能。这种先天免疫是完全没法取代获得性免疫的,不能说因为有了神奇的先天免疫,我们就不需要打疫苗了。
脊椎动物的抗体机制,是一种比较晚近的进化成果,它对脊椎动物的成功是有重大作用的。先天免疫则是一种相当古老的系统,主要问题是不灵活,应变能力不强。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Zephyrca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294
- 帖子: 11669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2日 22:10
Re: 给蓉蓉和把套:新冠揭秘(4)即将登场的双链新变种疫苗
嗯,我刚看到双链一词也吓一跳,以为又放毒了。双链在生物上一般指DNA,别乱用
一条mrna都害死这么多人,还好意思扔两条出来?真当老百姓是傻白甜的白老鼠啊!!
一条mrna都害死这么多人,还好意思扔两条出来?真当老百姓是傻白甜的白老鼠啊!!
huangchong 写了: 2022年 8月 24日 20:26 谁翻的“双链疫苗”?意思是说里面是俩mRNA序列掺起来吧?一般我们生物千老管这叫做双价疫苗,意思是说里面有针对两种毒株的抗原。mRNA疫苗是新事物,这玩意要双价,最简单的办法俩mRNA参起来,所以叫他双链也不算太离谱。但是生物学里双链是有其他意思的,乱用就不合礼法。
新疫苗,我也觉得打不打无所谓了,流行成这样,很大一部分人都已经自然免疫了,群免确实已经完成了。这样的情况跟1918之后的流感流行没多大区别。变种一年一个,你才打了BA5,隔天又有人兴高采烈报告南美发现BA85了。
这个COVID19,别的说不准,是历史上最政治化的流行病,这个是确定无疑的。
-
-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Zephyrca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294
- 帖子: 11669
-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2日 22:10
-
- 见习点评
lucky7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75
- 帖子: 1420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52
-
- 见习点评
lucky7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75
- 帖子: 1420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52
Re: 给蓉蓉和把套:新冠揭秘(4)即将登场的双链新变种疫苗
谢谢高妹的文章。
在 pandemic 之前我对疫苗没有太大顾虑,因为那些疫苗比较成熟,而且我清楚疫苗的风险和好处。但我毕竟不太懂疫苗的研发过程,不可能完全看懂专业杂志,只能靠其它方法试图判断了。这次疫苗使用早期还是有效用的,因为明显短时间缓解了医院的压力,而且,即便有风险,和立刻死掉比,有些风险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孩子,我确实有顾虑,因为小孩本来就没有多少因为新冠会死掉,让他们扎一针冒风险值不值得我没把握,他们自己怕疼死活不愿意打我也没勉强。我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即便最初的疫苗,到现在都没有正式批准,我不知道是为什么。按说那么多人打了,医学上统计数据应该足够了。到最近的新变种出来,一针一针,连大人想打都跟不上趟了。目前美国这个情况,绝大多数人自己知道不知道恐怕都已经感染过一两拨了,打不打疫苗已经没多大区别了。我现在主要的顾虑是,虽然孩子学校没有强制疫苗,但他们课外活动的地方都对疫苗有一定要求,有一项本来不错课外活动已经基本因此废掉了,本来还指望对申大学有帮助来着。其它课外活动,虽然还没有被完全禁止,但被通知如果 FDA 正式批准疫苗就要要求了,到时候恐怕就全废了。因为这些限制,小孩已经逐渐把重心转移到电脑游戏和 YouTube,他们倒是玩得很乐,我心里还是忧心忡忡。现在的技术发展,禁止这些也不现实,而且我也不希望他们完全和社会脱节,而且即使禁止了,我找不出他们能感兴趣的替代活动也白搭,孩子大了,再象管小小孩一样会导致和孩子对立,反而不好。
其实不光个人,整个社会因为 pandemic 都进入到一种不安定状态,什么枪击,抢劫,仇恨犯罪都是这种状态的反映。强推疫苗有时候真可能是政治考量居多,社会稳定急需安慰剂,有时候也是不得已,但对个人来说,我还是比较自私,不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牺牲品,更希望谨慎一些。至于大人,我就算想打也跟不上步伐,只好算了,听天由命,死就死吧。
在 pandemic 之前我对疫苗没有太大顾虑,因为那些疫苗比较成熟,而且我清楚疫苗的风险和好处。但我毕竟不太懂疫苗的研发过程,不可能完全看懂专业杂志,只能靠其它方法试图判断了。这次疫苗使用早期还是有效用的,因为明显短时间缓解了医院的压力,而且,即便有风险,和立刻死掉比,有些风险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孩子,我确实有顾虑,因为小孩本来就没有多少因为新冠会死掉,让他们扎一针冒风险值不值得我没把握,他们自己怕疼死活不愿意打我也没勉强。我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即便最初的疫苗,到现在都没有正式批准,我不知道是为什么。按说那么多人打了,医学上统计数据应该足够了。到最近的新变种出来,一针一针,连大人想打都跟不上趟了。目前美国这个情况,绝大多数人自己知道不知道恐怕都已经感染过一两拨了,打不打疫苗已经没多大区别了。我现在主要的顾虑是,虽然孩子学校没有强制疫苗,但他们课外活动的地方都对疫苗有一定要求,有一项本来不错课外活动已经基本因此废掉了,本来还指望对申大学有帮助来着。其它课外活动,虽然还没有被完全禁止,但被通知如果 FDA 正式批准疫苗就要要求了,到时候恐怕就全废了。因为这些限制,小孩已经逐渐把重心转移到电脑游戏和 YouTube,他们倒是玩得很乐,我心里还是忧心忡忡。现在的技术发展,禁止这些也不现实,而且我也不希望他们完全和社会脱节,而且即使禁止了,我找不出他们能感兴趣的替代活动也白搭,孩子大了,再象管小小孩一样会导致和孩子对立,反而不好。
其实不光个人,整个社会因为 pandemic 都进入到一种不安定状态,什么枪击,抢劫,仇恨犯罪都是这种状态的反映。强推疫苗有时候真可能是政治考量居多,社会稳定急需安慰剂,有时候也是不得已,但对个人来说,我还是比较自私,不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牺牲品,更希望谨慎一些。至于大人,我就算想打也跟不上步伐,只好算了,听天由命,死就死吧。
-
- 论坛支柱
2023-24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Highly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801
- 帖子: 9549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20:23
Re: 给蓉蓉和把套:新冠揭秘(4)即将登场的双链新变种疫苗
就是这样!我在这个系列的第一期里也讲了:“全世界疫苗的推动普及计划,全世界各大疫苗研究机构,就是盖茨基金会支持的。西方国家儿童目前相当严重的一个问题是,非常高比率的自闭症。曾经有个纪实片视频,讲的是越南,在普及疫苗前,低自闭症率。被上头这个集团普及疫苗后,自闭症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