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Mozart
版主: kazaawang, wh
Re: Happy Mozart
明白你意思。完全同意你的看法。tdm 写了: 2023年 6月 19日 03:23 确实都朗朗上口。无数佳作。我没有不喜欢莫扎特的意思。不过细数起来,莫扎特没有任何一首曲子可以引起我全身心的共鸣,就是听到就会寒毛竖起来的那种感觉。
莫扎特的音乐似乎是从他的心田里流出来的、天赋天成的、
自然流畅的充满阳光的,似乎不是“创造”出来的。
相对而言似乎另一位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则是创造出来的,
有着更深的思想、更多的内容、更多的故事。可能最终的成就也更高些。
莫扎特的音乐的放松休息好,
对恢复大脑疲劳有(睡眠无法取代的)神奇的功效,且更多地展现出事物
的天然自然的联系,水到渠成。故许多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比如爱因斯坦)
都较偏爱莫扎特。
贝多芬的音乐听时很享受,但听它们很费脑子,人的脑子和思绪会被贝多芬音乐
的魔棒指挥着往前跋涉。它们表达着很丰富的内容。这有点像看一场
让人感动震撼的电影或小说,看时很享受,看后很疲乏。
倒点像一场充满激情和爱情的性生活,过程享受,借宿时很累
(这事甚至被中国大陆北方人称之为三大类之首)。但也有区别:
性事后是有不应期和一点对这事的厌倦感,但贝乐听完后累并愉快地享受
着余韵。
莫乐之简单自然巧然天生,与贝乐之复杂、之更有思想和内容。
他们所作的同名曲《土耳其进行曲》比较能显现上述风格的不同。
(当然这两首曲子虽同名,但其创作背景和上下文不同)。
莫扎特 - 土耳其进行曲
简单自然些。
贝多芬 - 土耳其进行曲
有内容些。
Re: Happy Mozart
这俩土耳其都很耳熟。他俩为啥都点名土耳其?土耳其有啥音乐风格?kanting 写了: 2023年 6月 19日 08:24 明白你意思。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莫扎特的音乐似乎是从他的心田里流出来的、天赋天成的、
自然流畅的充满阳光的,似乎不是“创造”出来的。
相对而言似乎另一位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则是创造出来的,
有着更深的思想、更多的内容、更多的故事。可能最终的成就也更高些。
莫扎特的音乐的放松休息好,
对恢复大脑疲劳有(睡眠无法取代的)神奇的功效,且更多地展现出事物
的天然自然的联系,水到渠成。故许多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比如爱因斯坦)
都较偏爱莫扎特。
贝多芬的音乐听时很享受,但听它们很费脑子,人的脑子和思绪会被贝多芬音乐
的魔棒指挥着往前跋涉。它们表达着很丰富的内容。这有点像看一场
让人感动震撼的电影或小说,看时很享受,看后很疲乏。
倒点像一场充满激情和爱情的性生活,过程享受,借宿时很累
(这事甚至被中国大陆北方人称之为三大类之首)。但也有区别:
性事后是有不应期和一点对这事的厌倦感,但贝乐听完后累并愉快地享受
着余韵。
莫乐之简单自然巧然天生,与贝乐之复杂、之更有思想和内容。
他们所作的同名曲《土耳其进行曲》比较能显现上述风格的不同。
(当然这两首曲子虽同名,但其创作背景和上下文不同)。
莫扎特 - 土耳其进行曲
简单自然些。
贝多芬 - 土耳其进行曲
有内容些。
Re: Happy Mozart
在下只是业余听听,略知一二皮毛,不敢乱说。
为慎重起见,查了些资料来回答你的问题。
下文来自搜狐。https://www.sohu.com/a/634925880_121124317
『
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曲子。它是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K331中的第三乐章。
乐曲独特而别致,曲调流畅动听,一些著名的钢琴家也把它作为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可以说它是一首雅俗共赏的乐曲。
这首乐曲于1778年在巴黎写成的,当时莫扎特22岁。18世纪下半叶,一些欧洲作曲家对异国情调的音乐产生了兴趣,于是莫扎特在这首钢琴奏鸣曲里,也融合了一段异国风味的曲调作为第三乐章。
莫扎特在这段音乐的前面标有“土耳其风”字样,《土耳其进行曲》因此得名。其实乐曲本身并非具有纯正的土耳其风格,只是作曲家对当时欧洲流行的东方神秘感与猎奇的应景式写作而已。
』
下文来自百度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C%9F% ... 2/19407915
『
雅典的废墟(德语:Die Ruinen von Athen,Op.113),是乐圣贝多芬的一部歌唱剧作品,创作于1811年,于1812年在布达佩斯首演。
这部作品最有名的部分是其序曲和第四乐章土耳其进行曲,甚至非古典乐迷也能认出土耳其进行曲的主题。因此,序曲与土耳其进行曲都经常被单独取出来演奏,而作品的其它部分演奏机会较少。贝多芬的另一部作品,D大调六个变奏的钢琴变奏曲(Op.76),主题便是来自土耳其进行曲。
』
Re: Happy Mozart
乐圣贝多芬的作品是人为的艺术创造。他要传达某种思想、情境、
情绪、故事等内容给你,用艺术的方式感染你。因此人听时大脑
需要处理很多信息来理解体验作品所要表达的,
听后也会沉浸在意境里(一两小时)不能自拔。是艺术享受。
但累但值。贝多芬的交响乐中,个人更愿意听贝六田园。
贝三贝五贝九都是不得了的伟大作品,需要抽出专门的时间听。
激情、思想、气势之后,半天做不了什么正事,学新东西思考
新东西做东西不行。当然读读闲书,上个网、做点日常琐事、
随便打打球(不是打正规锦标赛)是没有问题的。
情绪、故事等内容给你,用艺术的方式感染你。因此人听时大脑
需要处理很多信息来理解体验作品所要表达的,
听后也会沉浸在意境里(一两小时)不能自拔。是艺术享受。
但累但值。贝多芬的交响乐中,个人更愿意听贝六田园。
贝三贝五贝九都是不得了的伟大作品,需要抽出专门的时间听。
激情、思想、气势之后,半天做不了什么正事,学新东西思考
新东西做东西不行。当然读读闲书,上个网、做点日常琐事、
随便打打球(不是打正规锦标赛)是没有问题的。
上次由 kanting 在 2023年 6月 19日 11:17 修改。
Re: Happy Mozart
乐圣莫扎特的音乐迷住不少数学家中业余音乐爱好者。可能
是因为莫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天然的自然律,而不是
人为渲染的某种思想、意境故事。这些业余爱好者常聚在一起
拉莫扎特的室内乐,其乐无穷的样子。他们有一个国际组织。
其成员每到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总能通过找到素昧平生的
同好一起拉莫扎特的室内乐。
一次拉一位有德国数学家教授去拉琴。去的地方是湾区山顶上
的一座房子里。这所房子是一名拉琴成员IT 发财后出资建的。
没有直接的汽车通路可以到达那里。车只能开到半山腰,那里
有个小停机坪。在那里再坐直升机到山顶上的房子里去。
据他说,他每个月花在这上面的燃料费是五万美元。
是因为莫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天然的自然律,而不是
人为渲染的某种思想、意境故事。这些业余爱好者常聚在一起
拉莫扎特的室内乐,其乐无穷的样子。他们有一个国际组织。
其成员每到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总能通过找到素昧平生的
同好一起拉莫扎特的室内乐。
一次拉一位有德国数学家教授去拉琴。去的地方是湾区山顶上
的一座房子里。这所房子是一名拉琴成员IT 发财后出资建的。
没有直接的汽车通路可以到达那里。车只能开到半山腰,那里
有个小停机坪。在那里再坐直升机到山顶上的房子里去。
据他说,他每个月花在这上面的燃料费是五万美元。
上次由 kanting 在 2023年 6月 19日 11:19 修改。
Re: Happy Mozart
真会写乐评!kanting 写了: 2023年 6月 19日 08:24 明白你意思。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莫扎特的音乐似乎是从他的心田里流出来的、天赋天成的、
自然流畅的充满阳光的,似乎不是“创造”出来的。
相对而言似乎另一位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则是创造出来的,
有着更深的思想、更多的内容、更多的故事。可能最终的成就也更高些。
莫扎特的音乐的放松休息好,
对恢复大脑疲劳有(睡眠无法取代的)神奇的功效,且更多地展现出事物
的天然自然的联系,水到渠成。故许多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比如爱因斯坦)
都较偏爱莫扎特。
贝多芬的音乐听时很享受,但听它们很费脑子,人的脑子和思绪会被贝多芬音乐
的魔棒指挥着往前跋涉。它们表达着很丰富的内容。这有点像看一场
让人感动震撼的电影或小说,看时很享受,看后很疲乏。
倒点像一场充满激情和爱情的性生活,过程享受,借宿时很累
(这事甚至被中国大陆北方人称之为三大类之首)。但也有区别:
性事后是有不应期和一点对这事的厌倦感,但贝乐听完后累并愉快地享受
着余韵。
莫乐之简单自然巧然天生,与贝乐之复杂、之更有思想和内容。
他们所作的同名曲《土耳其进行曲》比较能显现上述风格的不同。
(当然这两首曲子虽同名,但其创作背景和上下文不同)。
莫扎特 - 土耳其进行曲
简单自然些。
贝多芬 - 土耳其进行曲
有内容些。
Re: Happy Mozart
“莫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天然的自然律”。那你怎么评论巴赫的音乐?是不是数学上也很完美?kanting 写了: 2023年 6月 19日 10:20 乐圣莫扎特的音乐迷住不少数学家中业余音乐爱好者。可能是因为莫的音乐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的是天然的自然律,而不是人为渲染的某种思想、意境故事。
这些业余爱好者常聚在一起拉莫扎特的室内乐,其乐无穷的样子。
他们有一个国际组织。其成员每到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总能通过找到素昧平生的同好
一起拉莫扎特的室内乐。
一次拉一位有德国数学家教授去拉琴。去的地方是湾区山顶上的一座房子里。
这所房子是一名拉琴成员IT 发财后出资建的。没有直接的汽车通路可以到达那里。
车只能开到半山腰,那里有个小停机坪。在那里再坐直升机到山顶上的房子里去。
据他说,他每个月花在这上面的燃料费是五万美元。
Re: Happy Mozart
物以类聚,看来您也发大了。kanting 写了: 2023年 6月 19日 10:20 乐圣莫扎特的音乐迷住不少数学家中业余音乐爱好者。可能是因为莫的音乐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的是天然的自然律,而不是人为渲染的某种思想、意境故事。
这些业余爱好者常聚在一起拉莫扎特的室内乐,其乐无穷的样子。
他们有一个国际组织。其成员每到一个新的陌生的地方,总能通过找到素昧平生的同好
一起拉莫扎特的室内乐。
一次拉一位有德国数学家教授去拉琴。去的地方是湾区山顶上的一座房子里。
这所房子是一名拉琴成员IT 发财后出资建的。没有直接的汽车通路可以到达那里。
车只能开到半山腰,那里有个小停机坪。在那里再坐直升机到山顶上的房子里去。
据他说,他每个月花在这上面的燃料费是五万美元。
Re: Happy Mozart
在下音乐水平只是业余。认识的一位钢琴水平演奏水平高
音乐水平高的海华第二代他很推崇巴赫。他基本上只弹巴赫。
好像是因为技巧训练有益。
他几乎不弹肖邦,甚至他的父母要求听一曲肖邦他也不肯弹。
不知是何道理。
不过个人对他的判断力和鉴赏力有怀疑。
数学与音乐是相通的。悟性不行脑力达不到,再勤奋学再多的
知识都没有用。如果有人说某些人按刘翔的办法练跨栏练。死命练,
也练不到刘翔的跨栏赛跑水平,那很多人会信。
偏偏一些人就不愿意承认,即使你按小平邦彦的办法(一遍遍炒书)
学数学不一定能做到他那样的水平。
音乐也是一样。这位海华二代的智力水平不是很高,
虽然他进的是名校。他的父母亲是海华一代,
父亲中产出生但脑子好,母亲出身较好的家庭但智力较差。
能来留学是因为家庭教育得当(她的哥是国内好大学院长)。
这孩子遗传了妈的智力,远不如他的父亲,可惜。长得很高193。
基于上述原因,在下不太愿意相信他的悟性、判断力、鉴赏力。
所以对巴赫的东西我没有判断,音乐能力知识都到不了可以
下结论的程度。只是听听。
Re: Happy Mozart
谢谢!我也猜想是异国风情,就是不知道土耳其音乐有什么特点。kanting 写了: 2023年 6月 19日 09:48 在下只是业余听听,略知一二皮毛,不敢乱说。
为慎重起见,查了些资料来回答你的问题。
下文来自搜狐。https://www.sohu.com/a/634925880_121124317
『
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曲子。它是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作品K331中的第三乐章。
乐曲独特而别致,曲调流畅动听,一些著名的钢琴家也把它作为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可以说它是一首雅俗共赏的乐曲。
这首乐曲于1778年在巴黎写成的,当时莫扎特22岁。18世纪下半叶,一些欧洲作曲家对异国情调的音乐产生了兴趣,于是莫扎特在这首钢琴奏鸣曲里,也融合了一段异国风味的曲调作为第三乐章。
莫扎特在这段音乐的前面标有“土耳其风”字样,《土耳其进行曲》因此得名。其实乐曲本身并非具有纯正的土耳其风格,只是作曲家对当时欧洲流行的东方神秘感与猎奇的应景式写作而已。
』
下文来自百度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C%9F% ... 2/19407915
『
雅典的废墟(德语:Die Ruinen von Athen,Op.113),是乐圣贝多芬的一部歌唱剧作品,创作于1811年,于1812年在布达佩斯首演。
这部作品最有名的部分是其序曲和第四乐章土耳其进行曲,甚至非古典乐迷也能认出土耳其进行曲的主题。因此,序曲与土耳其进行曲都经常被单独取出来演奏,而作品的其它部分演奏机会较少。贝多芬的另一部作品,D大调六个变奏的钢琴变奏曲(Op.76),主题便是来自土耳其进行曲。
』
Re: Happy Mozart
我很喜欢肖邦,非常入心。kanting 写了: 2023年 6月 19日 12:14 在下音乐水平只是业余。认识的一位钢琴水平演奏水平高
音乐水平高的海华第二代他很推崇巴赫。他基本上只弹巴赫。
好像是因为技巧训练有益。
他几乎不弹肖邦,甚至他的父母要求听一曲肖邦他也不肯弹。
不知是何道理。
不过个人对他的判断力和鉴赏力有怀疑。
数学与音乐是相通的。悟性不行脑力达不到,再勤奋学再多的
知识都没有用。如果有人说某些人按刘翔的办法练跨栏练。死命练,
也练不到刘翔的跨栏赛跑水平,那很多人会信。
偏偏一些人就不愿意承认,即使你按小平邦彦的办法(一遍遍炒书)
学数学不一定能做到他那样的水平。
音乐也是一样。这位海华二代的智力水平不是很高,
虽然他进的是名校。他的父母亲是海华一代,
父亲中产出生但脑子好,母亲出身较好的家庭但智力较差。
能来留学是因为家庭教育得当(她的哥是国内好大学院长)。
这孩子遗传了妈的智力,远不如他的父亲,可惜。长得很高193。
基于上述原因,在下不太愿意相信他的悟性、判断力、鉴赏力。
所以对巴赫的东西我没有判断,音乐能力知识都到不了可以
下结论的程度。只是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