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版,合并数学,物理,化学,科学,工程,机械。不包括生物、医学相关,和计算机相关内容。
版主: verdelite, TheMatrix
-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2024年度优秀版主
牛河梁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860
- 帖子: 30538
-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7日 21:21
-
联系:
帖子
由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目前进展:
Upside 的试点工厂目前每年可生产约4万5千斤的成品。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它有望最终增长到每年约36万斤。
Eat Just 的培养肉类子公司 Good Meat 首次商业运营计划包括 10 个 25 万升的反应堆,总容量将达到每年约 2700 万斤。
培育肉类行业有 150 多家公司,产品包括牛肉和金枪鱼等等。
Upside 打算以有助于发展鸡肉纤维质地的方式培养细胞。包括 Steakholder Foods 在内的一些公司正在寻求 3D 打印肉,以复制鱼的片状或烹饪适当的牛排的嫩度。
-
GreatCanada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739
- 帖子: 40274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23:54
帖子
由 GreatCanada »
牛河梁 写了: 2023年 7月 4日 23:31
目前进展:
Upside 的试点工厂目前每年可生产约4万5千斤的成品。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它有望最终增长到每年约36万斤。
Eat Just 的培养肉类子公司 Good Meat 首次商业运营计划包括 10 个 25 万升的反应堆,总容量将达到每年约 2700 万斤。
培育肉类行业有 150 多家公司,产品包括牛肉和金枪鱼等等。
Upside 打算以有助于发展鸡肉纤维质地的方式培养细胞。包括 Steakholder Foods 在内的一些公司正在寻求 3D 打印肉,以复制鱼的片状或烹饪适当的牛排的嫩度。
中国美国哪个先吃到人造肉
最后一粒米,拿去充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美刀, 拿去买dip
-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2024年度优秀版主
牛河梁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860
- 帖子: 30538
-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7日 21:21
-
联系:
帖子
由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
GreatCanada
- 论坛元老

- 帖子互动: 739
- 帖子: 40274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5日 23:54
帖子
由 GreatCanada »
牛河梁 写了: 2023年 7月 4日 23:36
美国已经吃上了。
好,接下来看中美哪个普及更快
最后一粒米,拿去充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美刀, 拿去买dip
-
leuning
- 论坛点评

- 帖子互动: 265
- 帖子: 2458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7日 16:17
帖子
由 leuning »
这个要看是否有mad cow disease 这样的灾难。
因为人造要贵几十倍。
-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2024年度优秀版主
牛河梁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860
- 帖子: 30538
-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7日 21:21
-
联系:
帖子
由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leuning 写了: 2023年 7月 4日 23:40
这个要看是否有mad cow disease 这样的灾难。
因为人造要贵几十倍。
可能性不大。毕竟是工业制造。品质也容易控制。一罐甚至一批几十上百罐抽查一个样品就够了。千老连这都搞不好就别刷试管了。
目前培养肉成本只比饲养的贵一倍。大规模生产后有望接近饲养。
-
leuning
- 论坛点评

- 帖子互动: 265
- 帖子: 2458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7日 16:17
帖子
由 leuning »
牛河梁 写了: 2023年 7月 4日 23:44
可能性不大。毕竟是工业制造。品质也容易控制。一罐甚至一批几十上百罐抽查一个样品就够了。
千老连这都搞不好就别刷试管了。
现在是超过一百刀每磅,目标是量产后20刀每磅。
-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2024年度优秀版主
牛河梁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860
- 帖子: 30538
-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7日 21:21
-
联系:
帖子
由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leuning 写了: 2023年 7月 4日 23:46
现在是超过一百刀每磅,目标是量产后20刀每磅。
你这是啥时候的数字。我现在找不到source。记得只比养殖的贵一倍。
-
leuning
- 论坛点评

- 帖子互动: 265
- 帖子: 2458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7日 16:17
帖子
由 leuning »
牛河梁 写了: 2023年 7月 4日 23:55
你这是啥时候的数字。我现在找不到source。记得只比养殖的贵一倍。
咱当地Local newspaper.
-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2024年度优秀版主
牛河梁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860
- 帖子: 30538
-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7日 21:21
-
联系:
帖子
由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leuning 写了: 2023年 7月 4日 23:58
咱当地Local newspaper.
前几年还过万一磅呢。如果不是过百万刀。
-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2024年度优秀版主
牛河梁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860
- 帖子: 30538
-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7日 21:21
-
联系:
帖子
由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补充一些数字:
Upside 在旧金山湾区开设了一个占地 4900 平米的工厂,每年可生产36万斤肉类。
Upside 宣布完成 4 亿美元融资,计划利用最新的融资建造其第一个商业规模的设施。该工厂将拥有年产数千万斤人造肉的能力。
全球有超过 80 家公司押注该领域。过去两年,领域内流入资金超过 20 亿美元。
-
leuning
- 论坛点评

- 帖子互动: 265
- 帖子: 2458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7日 16:17
帖子
由 leuning »
Dude,
20亿美金是小钱。
造工厂很花钱的,最后成本能否降下来光靠科研是不行滴。
-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2024年度优秀版主
牛河梁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860
- 帖子: 30538
-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7日 21:21
-
联系:
帖子
由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leuning 写了: 2023年 7月 5日 00:51
Dude,
20亿美金是小钱。
造工厂很花钱的,最后成本能否降下来光靠科研是不行滴。
所以啊。中国千老还不出来骗房顶,中国政府还不紧跟,简直是对中国人民,对中国历史的犯罪。
80家公司才20亿刀。中国拓扑三开三个竞争项目不到5亿人民元。和芯片比毛都不算。中国粮食肉类每年进口也有900亿美元啊。培养肉不长杆只长高粱。理论上节省原料多了。
在世界最贵城市旧金山造第一个大型工厂不到4亿美刀。最后成本取决于规模。一亿的工厂只生产一斤肉那成本就是一亿元。全中国每一个县区都一个厂。10万个以上反应罐。不锈钢等设备成本高不到哪里去。
还可以解决那么多生物本科生就业问题。不用刷试管了。产品跑胶刷反应罐就行。
-
(ツ)(污坛忍者)
- 知名作家

- 帖子互动: 54
- 帖子: 1091
- 注册时间: 2023年 6月 2日 12:38
帖子
由 (ツ)(污坛忍者) »
牛河梁 写了: 2023年 7月 4日 23:31
目前进展:
Upside 的试点工厂目前每年可生产约4万5千斤的成品。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它有望最终增长到每年约36万斤。
Eat Just 的培养肉类子公司 Good Meat 首次商业运营计划包括 10 个 25 万升的反应堆,总容量将达到每年约 2700 万斤。
培育肉类行业有 150 多家公司,产品包括牛肉和金枪鱼等等。
Upside 打算以有助于发展鸡肉纤维质地的方式培养细胞。包括 Steakholder Foods 在内的一些公司正在寻求 3D 打印肉,以复制鱼的片状或烹饪适当的牛排的嫩度。
我憋有素鸡,根本不需要你这些高科技狠活
-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论坛元老

2023年度十大优秀网友
2024年度优秀版主
牛河梁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860
- 帖子: 30538
-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7日 21:21
-
联系:
帖子
由 牛河梁(别问我是谁)楼主 »
(ツ) 写了: 2023年 7月 5日 22:18
我憋有素鸡,根本不需要你这些高科技狠活
你知道为啥国庆70周年,毛衣站最高潮时候,你鳖要派代表团到美国讨饭不。别提素鸡。没有“战略储备”在美国的猪肉,70周年大庆不能人人包上饺子,你鳖等着暴乱,上史书。